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对策

时间:2022-10-09 08:30:52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对策

摘要:健全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不仅合理分配单位的财政资金,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到最大,还提升了财务工作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使单位整体管理质效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一些亟需处理的问题,比如意识不强、执行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需要进一步优化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先对行政事业单位推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进行简述,接着指出现阶段单位存在的一些难点,并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应对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于上级部门的财政拨款,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主要取决于上级部门拨款的数量,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政财资金的使用效率。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环节中,为了确保预算资金应用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来确保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良好运行,继而维护预算方案的公信力和科学性,为资金配置、使用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和信誉。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活动,并有效落到实处,无论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还是政务信息的公开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这是因为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可以进一步强化内部的廉政建设,通过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活动中每一笔资金的去向进行全面、科学的展示,从而杜绝贪污腐败、徇私舞弊等违规行为的发生,时间一长自然会在公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预算绩效管理是当前管理体系中较为新型的管理方式,虽然内容复杂、过程繁琐,耗时较长,但是它的作用并不是简单的将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作用叠加在一起,而是类似于业财融合这种1+1>2模式。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单位更加准确地评估、确定当前运营情况,通过明确单位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高效地避免资源不必要浪费,极大地促进了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继而为单位创造更多价值。

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落实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难点

(一)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不强。现阶段,国内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意识到预算绩效管理对单位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造成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单位内部管理中处于边缘地位,继而难以将预算管理同绩效考核等重要内容联系起来,最终严重影响预算管理能效和价值的发挥[2]。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如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也会影响到预算绩效管理的成效。比如,某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没有太多预算绩效管理经验,在进行预算管理时依旧采用传统的工作模式,没有遵守“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从而引发各职能部门竞争活动经费,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二)预算绩效指标设计不合理,预算编制过程简单化。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在预算绩效管理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指标设计不合理,将会造成绩效评价内容不够细化,预算绩效管理成效偏低。而预算绩效管理又涉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因此不能不重视预算绩效指标设计过程。但是要想确保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需要克服两个难题。第一,虽然预算绩效管理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转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样可以确保单位及部门在使用财政资金时能够做到公正、公平。第二,部门单位或者第三方机构在设计个性指标体系过程时需要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进行设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也是一个十分严谨、繁琐的工作,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论证。但是事实上,部分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能够做到预算编制的统一[3]。另外,预算编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项项目开展的起点,在整个预算体系中占据不容小觑的地位。因此,没有时间或应付式、教条式的编制预算不仅会造成预算项目指标认证不够充分,还降低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公信力,继而难以保证预算初始价值和质量。(三)预算执行力不强,监督机制有待健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而言,行动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要想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有足够的管理意识,还要求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执行力。这样财务预算才能在降低资源不必要浪费、提高资源配置率等方面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个别人员没有对预算的执行、控制予以相应的重视,因此出现部分人员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执行预算,继而发生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造成这种现象,除了工作人员的疏忽、不重视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单位及部门对预算执行结果缺乏有效的监督,甚至有些单位不跟踪不调查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短时期或许看不到管理机制的弊端,时间一长,势必会给单位运行造成各种问题,比如工作人员积极性缺失、监管形式化。

三、行政事业单位在优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和认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人而言,意识很重要,它很大程度上决定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行动安排和人事调配。所以,要想全面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单位领导人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这样才能为实现人性化管理发挥榜样精神,继而提高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最终整体提升单位的工作效率。其次,加强全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一方面可以从预算绩效管理视角出发,分批次组织有关人员参加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知识研讨会和技能实践培训会,提高财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继而为接下来开展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宣传手段对预算绩效管理重要性进行大力宣传,使基层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并支持预算绩效管理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真实有效地确保活动的良好实施。(二)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公信力。鉴于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管理的先决条件,预算绩效管理又侧重于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可见构建合理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并将其运用在预算的各个环节中予以公正、公平的评价和反馈,既能调动工作人员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同时也能提高预算编制的公信力[4]。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环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构建深度的财务评价分析体系。相关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除了要对本年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度分析,并在会计报表上附注相应的财务状况说明书外,还要基于财务实况对未来一定时间内战略决策和发展提出可靠的财务依据。其次,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由财务部门主导,其他职能部门为辅,共同努力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只有部门之间加强联系,形成一个良好的互通氛围,这样才能通过绩效评价活动的开展,真实反映出部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等的具体内容,继而更好地进行预算调整和预算控制,为实现既定预算目标夯实基础。(三)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过程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工程浩大、管理繁琐、耗时较长的工作,如果相关工作人员不多加关注、留意预算体系中的诸多影响因子,或者是没有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单位制度规范等,对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动态监督与控制,势必会影响预算最终的成效。就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审查情况来看,只是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对单位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约束。为此,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强自身的监督力度,搭建专属的审计部门,在确保审计部门相对独立的原则下,由部门制定全面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对预算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以便更好更快地处理问题。另外,为了确保监督的有效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搭建信息化的内部监督系统,对单位的财政预算予以动态化监督与控制,同时也能借助信息共享功能,给财务部门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数据信息,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和质量[5]。对于预算执行效力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专门成立由领导层组成的预算绩效管理小组,与此同时单位还需要求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定期对各自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向领导小组提交相应的有效措施,以便解决影响预算执行的因素,继而提高预算执行的成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将绩效管理渗透到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不仅硬化预算绩效责任约束,还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可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单位的长效发展至关重要。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全员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公信力、加大预算执行力度以及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过程监督等。通过各种有效对策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成效,继而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质效和公信力等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兴玲.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J].商讯,2021(12):145-146.

[2]曹小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4):74-75.

[3]吴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思考[J].财会学习,2021(10):79-80.

[4]陈伟.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9(21):70-71.

[5]曾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19):19-20.

作者:张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