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导向式教学探索

时间:2022-01-18 09:22:20

行政管理导向式教学探索

[摘要]问题导向式教学方式是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提升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教学方式创新,满足行政管理专业的社会发展需要,成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向。本文以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为核心,系统分析“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采用的方法及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优化教学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速,传统的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亟需革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这一背景下,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公共经济学”,亦需通过教学模式改革破除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培养更具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现代化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一、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

针对现有教学方式的效果问题,对安徽工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5%的学生认为现有教学方式有必要进行改革;92.5%的学生认为问题导向式教学能够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此同时,对行政管理专业100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78%的毕业生感觉自己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75%的毕业生认为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限制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发挥,不利于未来职业发展。为此,我们在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中积极主动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首先,在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中突出问题导向。在“公共经济学”的实际教学活动中,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参观某市行政机关,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案例、调查社区公共产品配置情况,以此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公共产品、公共规制、公共选择、公共支出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注重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和社会实际运用的有效结合。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中采取重点讲思路、讲方法、讲要点的授课思路,在提炼基础性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创造问题情境和突出问题导向,不断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对于“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派生性、细节性问题,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为主、个别学生单独指导为辅的教学思路,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在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中提倡反思和批判精神。学习“公共经济学”课程,既要掌握它的理论渊源,又要使其服务于现实。一方面,“公共经济学”课程的许多理论源于西方国家,西方经典理论成果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和总结,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西方公共经济学思想都可以拿来供我们使用。有些西方学者提出的公共经济学思想观点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有些思想观点甚至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相违背。因而,要批判地学习西方公共经济学理论。学习西方公共经济学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另一方面,“公共经济学”课程中讲授的理论,其产生都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背景。我们要秉承与时俱进的精神,使课程中的理论能够更加精准地服务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再次,在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中推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着眼于当前世界各国公共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形势,合理设计教学主题,凝聚相关问题,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将枯燥的理论演绎出来,围绕学生对公共经济学方面所看、所思、所惑,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讲授,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在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中建立多元的考核机制。在“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落实问题导向式教学理念,我们改变了以“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为唯一考核标准的方式,提出了“卷面考试评价+实践能力评价+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评价+团队协作水平评价”的考核机制,重点考核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践合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课题研讨、团队合作的热情,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困境

在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中,我们尝试了一些新的做法,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问题导向式教学依然不够成熟和完善,“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还面临诸多困境。首先,传统教学理念依然束缚着“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国内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凯洛夫模式,以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的程度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认为只要通过联系—反馈—强化就可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2]这对保证大学教学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因而,树立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在当前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具有特殊意义。其次,财力投入不足是困扰“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的重要阻碍。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也要考虑到教师与学生外出实践、社会调研时的安全问题。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仍面临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团队活动的机会,降低了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的推进程度。另外,教师有时出于安全考虑,不愿带学生到外面进行实地调研学习。再次,教师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制约“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的深度。“公共经济学”是一门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的交叉学科,开展“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要求教师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公共经济学”也是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与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的选择行为直接影响官僚团体的政治利益。因此,开展“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要将特定的国情和社会实际相结合,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然而,目前多数教师的知识结构依然不能满足“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开展。最后,学生原有的思维惯性和学习习惯降低了“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效果。受基础教育培养方式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学和机械性记忆的学习方式,其反思和批判精神、合作能力、独立求知欲望等明显不足,降低了“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

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本,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培养新时代的优秀本科人才,要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做起。结合国内高校问题导向式教学的经验与不足,从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问题导向式教学的现实出发,我们要设计和落实好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理念。首先,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理念是否科学,往往是大学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体系选择优劣的关键性因素。因而,树立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大学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体系的设计,是保证大学各项课程持续深入改革的基础。开放、包容、自由、创新等理念是实现大学各项课程持续深入改革的重要支撑,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亦不能例外。只有秉承开放、包容、自由、创新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全面、充分地发挥出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效果。其次,高校应为大学课程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提供稳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一方面,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学成本,这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支持。在现阶段乃至未来一定时期,高校机构对“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还需要给予更多的资金投入,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使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另一方面,高校应逐步健全大学教学改革创新的政策体系,解除教师在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违规”的后顾之忧、带学生参与社会调研的后顾之忧。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差错、挫折等,许多教师担心这些负面效应给自己带来麻烦,往往表现出被动前行的状态,从而阻碍教学改革进程。因而,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最后,高校应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推动“公共经济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一方面,学校应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鼓励本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跨学科进修或进行国内外访学,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为“公共经济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师资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充分利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此,高校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思维方式的重塑,不断提升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

[参考文献]

[1]唐小平,周雄.逆向教学设计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以《西方经济学》教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8).

[2]朱万里.逆向教学设计下西方经济学探究式教学研究:以独立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8).

[3]曾文婕.教学改革的中国逻辑[J].全球教育展望,2018(8).

作者:吴丽丽 卢成会 单位:安徽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