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信贷业务发展路径探索

时间:2022-04-03 10:56:23

粮食信贷业务发展路径探索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成功实现了由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粮食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从2013年开始,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六年超过1.2万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达到并且稳定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成就巨大。但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粮食结构性矛盾突出。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粮食去库存以及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发行如何在市场化条件下更好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如何构建适应市场化发展需要的粮食信贷新模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粮食收储政策演进与农发行信贷政策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央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扭转了农业生产长期停滞的局面,我国的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增长。40年来,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粮食生产能力逐年迈上新台阶,从1978年的3亿吨提高到2007年的5万吨,再到2013年的6亿吨,并且连续6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人均占有粮食从1977年的297.7公斤上升到2017年的444公斤,增加了49%。伴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深化,粮食购销体制从统购统销到合同定购,从保护价收购到最低收购价收购、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政策,从玉米、油菜籽、大豆退出临时收储实行市场收购,再到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大幅调低、与市场价格基本接轨,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为解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不到位而导致的挤占挪用粮食收购信贷资金,致使出现“卖粮难”和收购“打白条”现象,国家在1994年成立了农发行,可以说,农发行是“因粮而生”的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始终把服务、支持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作为最主要最核心的业务,20多年来“伴粮成长”“随粮壮大”,粮棉油贷款2016年超过2万亿元,农发行的粮食信贷政策成为了国家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变化,农发行粮食信贷政策相应进行了调整,制定并完善了“购贷销还、库贷挂钩”的封闭运行管理体制,从全力支持保护价收购、最低收购价收购、临时收储,依靠政策性收购解决粮食购销问题,到提出“两个转变”的发展战略,即由政策性业务为主向政策性和市场性业务并重转变,以粮食收储为主向粮食产业链发展转变。

二、粮食市场化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业务发展路径依赖严重,缺少发展市场化业务的准备。国家2014年启动了主要粮油品种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大豆、油菜籽和玉米先后退出政策性收储范围,最低收购价格也逐渐与市场价格接轨。面对政策的调整,各级行存在发展市场化业务的畏难情绪,缺乏转变经营理念和转变业务发展的主动性。以政策性业务为主,贷款风险小,做起来相对比较简单。现在逐步转向市场化,相对政策性业务更复杂,更辛苦,且收益低,各级行业务发展的积极性不高、营销手段不够、企业基础较差,并没有完全做好业务转变的准备。(二)存量业务资产质量不高,缺少发展市场化业务的信心。由于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受宏观经济影响,从事市场化业务的实体企业面临需求不振、销售不畅、资金紧张、成本上升等实际困难,不少企业经营困难、举步维艰。加上一些市场化粮食企业不顾自身实际、不安于主业,挤占挪用信贷资金,盲目扩张产能上项目,盲目转型进入房地产领域,盲目涉及民间集资融资,导致资金链紧张、断裂,最终反映为银行的不良贷款。存量粮棉油龙头加工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大致在20%左右。一段时间以来,谈粮食市场化业务“色变”,完全失去了继续做下去的信心。(三)市场化客户培育不充分,缺少发展市场化业务的载体。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行情的波动,以及农发行对政策性业务的依赖,主动退出了一些风险企业、市场淘汰了一些劣质企业、商业银行“挖走了”一些优质企业。根据目前粮油市场客户整体情况看,大型优质客户比例不高,粮油企业存在规模偏小、利润率偏低、担保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等情况,导致目前农发行粮油市场化客户数量偏少,缺少发展市场化业务的载体。2017年末参与市场化收购的贸易和龙头企业共1501家,与2012年末相比,贸易企业减少912户,龙头企业减少1510户。(四)信贷制度、流程、产品、服务不适应,缺少发展市场化业务的手段。一是业务流程长。业务办理设置环节多,信贷业务都从最基层发起,涉及层级多、人员多、流程长、效率低。二是权限过于集中。评级、授信、调查、审查、审批权限基本集中于省级分行,导致工作标准不一、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三是办贷资料重复提交。在发起评级、授信、调查等业务流程时,由于无法实现办贷资料的共享,基层行只能重复上传,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四是产品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信贷产品分工过细,产品用途限制过多,管理措施不适应当前市场的变化。五是缺乏差异化服务。经营管理一个标准,对政策性业务和市场性业务一刀切,不区分客户的层级、企业的规模、信贷的品种、贷款的额度,所有客户是一样的业务办理流程,对优质客户缺乏绿色办贷通道和优惠措施。(五)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配套,缺少发展市场化业务的动力。一是内部利益机制不配套。虽然对粮食收购贷款的系统内借款利率实行了优惠,但利差仍小于中长期贷款的利差,加上计提拨备,即使不算管理成本,基层行发放粮食收购贷款处于亏损。粮食企业普遍经营较为困难,在存款、中间业务收入等方面不能给基层行带来综合收益。二是激励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农发行坚持两个从严,对不良贷款问责力度大。由于还无法做到精准问责,实现尽职免责,往往是与贷款有关的人员全部问责,导致人人自危。不发展市场化业务已经成为了不少基层行和人员的逆向选择。可以说,风险防控的压力、约束机制已层层传导到基层,但发展业务的动力、激励机制远远没有建立起来,普遍存在着“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三、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业务发展路径探讨

农发行粮食信贷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的流通、储备、加工环节,出发点是立足于推进粮食收储体制改革、解决粮食“卖难”问题,对产业的支持不系统,基本呈零散式、碎片化。根据粮食产业的发展趋势,粮食信贷业务应坚持两个转变,即:由政策性业务为主向政策性和市场性业务并重转变,以粮食收储为主向粮食产业链发展转变。在业务发展模式上,研究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围绕粮食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对产业链的支持。第一,粮食全产业链模式。以优质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从生产、采购、加工、销售,构成完整的“产购储加销”相衔接的产业链。一是产业链向生产上游延伸,以“企业+合作社+订单农业”模式开展土地流转、订单收购,掌握优质粮源。二是产业链向收购上游延伸,通过与购销贸易企业合作,由其代收代储,利用其闲置仓容,解决原料收购和存储。三是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加工成初加工产品后,再加工成精深加工产品。四是拓展下游销售渠道,线下在超市、食堂销售,线上在天猫、京东、我买网等网络平台销售。具体操作:以组合贷款的方式贷款给优质龙头加工企业,企业根据不同用途,使用对应的贷款品种。该模式的优点:可以弥补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劣势,有效降低种植和收购成本,保证原材料和深加工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提高行业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该模式的局限性:推广范围有限,只适合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强、主业突出、配合农发行监管的少数大型龙头加工企业或企业集团。第二,向生产环节延伸,支持绿色优质原粮供给模式。规模化、机械化、职业化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大趋势。为适应粮食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对优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配合粮食、财政部门开展的“优质粮食工程”、“中国好粮食”,支持核心企业向生产环节延伸,引导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提升粮食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支持核心企业掌握优质绿色粮源,探索发展多元化、混合型的现代农业模式。向生产环节延伸,应是粮食信贷转型、支持产业链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探索“核心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信贷模式。核心企业可以有三种类型:龙头加工企业、购销贸易企业、政府平台公司。贷款对象分别是龙头加工企业、购销贸易企业和政府平台公司,合作社充当中介角色,向下与龙头加工企业、购销贸易企业和政府平台公司签订订单,为其提供原粮;向上与农户签订生产协议,收购原粮。合作社与农户根据双方意愿,可以采取“流转”和“托管”两种生产经营方式。“流转”方式是农户收取流转费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合作社,种植收益归农业合作社;“托管”方式是农户支付一定的托管费用,由农业合作社提供代种、代管、代收的全流程服务,种植收益仍归农户。该模式的优点:通过农业合作社,将松散型农业链条转化为紧密型,构建产、供、销纵向一体化合作关系,一是有利于解决农户获得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保证绿色优质原粮的供应,并缓冲因农户违约给龙头加工企业、购销贸易企业和政府平台公司带来的风险。该模式的局限性:龙头加工企业、购销贸易企业和政府平台公司必须具有较高的信誉,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强,与合作社的合作关系较为稳定,合作社的履约率较高。第三,“购储加”对接模式。该模式是核心龙头加工企业的上游购销贸易企业为其提供原粮的订单融资模式。具体操作是依据购销贸易企业与核心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的订单向购销贸易企业发放贷款,并以应收核心企业的账款设定质押。该种模式的优点:一是与购销贸易企业建立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委托购销贸易企业代收代储,节约了加工企业对仓容的固定资产投资,充分利用了购销贸易企业的闲置仓容,支付的保管费用为购销贸易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营利润;二是农发行对购销贸易企业发放的贷款,还款来源实际由购销贸易企业转为核心龙头加工企业,降低了贷款风险。该种模式的局限性:一是龙头加工企业自身仓容不足才会对购销贸易企业具有依赖性,二是购销贸易企业与龙头加工企业需要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第四,流通环节仓单质押模式。该模式是根据辽宁港口为研究基础,指以物流公司为核心企业,该公司作为连接粮食收购的供应方和粮食加工需求方的桥梁,将确认合格的入库粮食作为质押物,向农发行申请贷款。具体操作:物流公司与需求方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按合同约定,需求方客户首先支付20%预付定金给物流公司,该笔预付金打入企业在农发行的账户,物流公司根据需求方客户的要求与供货方签订采购合同。供货方垫付收购资金进行粮食采购,并陆续分批次将粮食集中运送,物流公司进行检斤验质,入库储存。物流公司提供入港验收单、标准仓单向农发行申请贷款,后经农发行现场核实评估,办理仓单质押后,发放贷款给物流公司,该公司获得贷款后支付80%的收购资金给供货方。余下的20%粮款,一是按照运送至物流公司的粮食数量,供货方开具全额发票后,物流公司再向其支付10%货款;二是在粮食运输到需求方,被接收后,再将最后的10%粮款支付给供货方。该模式的优点是解决需求方收购资金不足和运输紧张的困难,且对粮食流通体系有积极的作用。该模式的优点:在当前市场化改革深入,粮食流通加快的背景下,港口及大型物流企业已不局限于自身仓储设施建设、粮食购销等业务,其作为资金和物流的桥梁连通上下游企业,以自身信用及融资能力带动上下游企业完成购、运、储、销全流程,即将粮食的源头供应方和终端需求方结合,实施一种按需采购,中间控制,以资金和物流做保证,最终实现快购快销、高周转、低风险运营,实现多方共赢的新模式。该模式的局限性:一是港口或物流节点货物的吞吐量,二是上下游应具备稳定的客户源。第五,主食生产支持模式。该模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国办发〔2017〕78号)精神,将米、面、玉米、杂粮等粮食生产向主食制品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延伸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该模式符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支持企业从田间原料生产、主食产品加工、到餐桌,按照“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或“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餐饮门店”的方式,支持企业研制生产营养、安全、健康、方便、实惠的绿色多元化主食产品,并鼓励和支持主食产品与其他食品的融合创新,开发个性化功能性主食产品。该模式的优点:通过粮食产品的深加工,去库存、促消费,不仅使粮食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同时大大提高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和农业工业化水平。该模式的局限性:一是生产优质主食的企业有限,主食企业面临技术支撑缺乏、工艺落后、食品转化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等生产问题;二是主食产品品质缺少特色,普遍竞争力较弱,盈利能力较低;三是农发行目前对主食加工企业支持较少,需要加大新客户营销力度。第六,供应链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是指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做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货权质押等手段封闭资金流或者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延伸对各环节企业的支持,供应链金融产品分为三类:应收类、预付类和存货类。根据农发行粮油业务的特点,可操作性较强的是存货类融资,存货类融资主要分为现货融资和仓单融资两大类,现货质押农发行已经在做,仓单融资里又包含普通仓单和标准仓单,为提高风险可控性,标准仓单质押的可行性更强。标准仓单质押授信是指客户以自由或第三人合法拥有的标准仓单为质押的授信业务。标准仓单指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制定的,货物在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完成入库商品验收、确认合格后签发给货主,并在交易所注册,可在交易所流通的实物提货凭证。是由期货交易所的信誉作保证的物权凭证。该模式的优点:对于客户而言,相比动产抵质押,标准仓单质押手续简便、成本较低。对银行而言,成本和风险都较低。此外,由于标准仓单的流动性很强,也利于银行在客户违约情况下对抵押物的处置。

四、实现粮食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

(一)正确看待粮食不良贷款。粮食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市场化业务上,做市场化业务就是拥抱风险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各级行对市场化业务都避之不及。不解决不良贷款怎么看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市场化业务怎么做的问题。首先,粮食市场化信贷业务为农发行业务拓展作出了贡献。正是从粮食龙头加工企业贷款开始,农发行才开始了政策性业务市场化经营的探索。近几年中长期、扶贫、专项建设基金等业务的陆续拓展,正是基于粮食信贷业务做好的基础上。可以说,粮食不良贷款是为政策性业务市场化经营探索而交的学费。其次,粮食信贷业务为国家粮食收储体制改革作出了贡献。不良贷款集中在龙头加工企业、购销贸易企业,这些企业是国家推进粮食改革的重要参与者。由于市场化主体的积极参与,发挥了“鲶鱼效应”,从而刺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加快改革,投入到市场中参与竞争。也可以说,粮食不良贷款是为国家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付出的成本。第三,粮食不良贷款总体可控。不良贷款率未超过1.5%,且集中在极个别区域,并没有形成整体风险。就整个粮食贷款和全行贷款而言,不良率仍较低,风险总体可控。正确认识粮食不良贷款问题,有利于全行打消市场化业务等同于不良贷款的错误认识,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信贷管理,为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二)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以农发行“一二三四五六”总体发展战略为指引,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强化客户规划,明晰客户分类,推进差异化服务,优化产品工具,完善客户服务管理架构。通过服务客户,打造农发行独具特色的粮食信贷金融品牌,成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金融主力军。(三)积极开展管理创新。一是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省行为单位,确定资产负债比例,鼓励各级行大力组织低成本资金,为发展市场化业务提供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二是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一方面采取市场化手段化解信贷风险,另一方面解决流动性与期限错配的矛盾,同时盘活存量信贷规模支持乡村振兴新的融资需求。三是实施资本约束管理。以省为单位推行模拟资本约束。对信贷业务实行区域限额、行业限额和客户限额管理,实现资本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四)以科技为支撑,提供发展动能。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融合,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探索建设第三方粮食服务平台,利用农发行大数据系统和丰富的粮食企业客户资源,以实现精准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匹配,打通线上与线下、系统内与外的对接渠道,为粮食客户提供贯穿企业生命周期的各类产品、服务、项目等需求的一站式智能撮合服务。同时,根据交易标的类别,提供相应的专业金融服务,包括(且不限于)企业的授信贷款服务、资金托管、担保服务、风险管理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使客户获得简单、便捷、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五)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使各级行从“要求干”到“我要干”,从“一个模式干”到“因地制宜干”,真正实现粮食信贷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在更高水平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作者:姜辉 吕永清 刘宏 况流东 赵晓东 唐莉 刘舰 侯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