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生活化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研究

时间:2022-08-09 04:06:25

物理生活化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研究

【摘要】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学理念,使学生能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运用物理方法了解现实生活,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物理现象和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有效教学

目前,物理教师面临的尴尬是:自己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却学得糊里糊涂,学生把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视为畏途而非乐事,主动学习不足,教师不得不采用死记硬背、外力逼迫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现在的学生分析物理问题、实验现象的能力低下,这是学生对于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并未内化,教师觉得自己的教学是高成本、低效益;那么怎样增加教和学的有效性?布鲁纳说:“我们教一个科目,不是去建立一个有关该科目的小型图书馆,而是要学生自行思考,像史学家那样去探索历史,投入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教师要弄清楚如何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就必须让学生面对有意义、有关系以及各种现实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发现哪些是学生所关心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才“事半功倍”。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凡是跟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以及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的知识越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越能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自主参与。“生活化”就是将物理的学习过程通俗化,“浅入深出”的将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

一、物理概念教学的生活化

学生的认识发展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理性的抽象思维,也揭示物理学的本质由“物”及“理”,这个过程就是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把知识点如何讲清楚作为出发点,而是考虑如何让学生想清楚,改变教师从课本出发、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的教学策略,而要从学生出发、从学生有效的学习出发。教学中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例如:讲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观察各种声现象,如人、蜜蜂、吉他、笛子等发声现象,通过比较发现人声是声带的振动、蜜蜂嗡嗡声是翅膀的振动、吉他是弦的振动、笛子是空气柱的振动。这样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明白声音的产生是由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物理规律教学的生活化

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来说,《凸透镜成像规律》难于掌握,把它与《生活中的透镜》结合起来讲解,就简单的多了。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让学生使用照相机照相来理解规律。物距就是人与相机的距离,相机的镜头就是凸透镜,相距就是镜头与屏之间的距离。通过比较人与像的大小,知道成缩小的像;为了取景范围更大,通过增大物距可以解决;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利用教室里的投影仪讲解;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是让学生用凸透镜观看书上的字便可明白成像原理,通过三者比较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既掌握了规律也知道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物理实验教学的生活

物理实验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实验室,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做实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规律。使物理实验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比如用易拉罐和塑料薄膜做小孔成像的实验;用两个放大镜和纸筒自制照相机;而通过观察家里冰箱食物不同的变化明白物态变化;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可以让学生测量鸡蛋、钥匙、橡皮、玻璃球等生活中的物品这样既熟悉了天平的使用,也可以估计出生活物品质量的大小;了解电能表的功能,可以让学生去计算家里的电费;还有很多这样的生活化实验的例子,关键是教师如何将生活中的现象与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学科的亲切和似曾相识的感觉,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愿望。

四、物理作业的生活化

蒙台梭利说:“我听了就会忘记,我看了就会记住,我做了就会理解”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他们才能思考和学会使用。布置作业时,可以增加一些物理现象与生活实际有联系且自主发挥的题目:如学完《眼睛和眼镜》一节内容后调查近视眼的发生及防治;通过学习《密度的社会应用》明白如何测量买来的食用油是否合格;也要引导学生多看电视、网上一些与物理相关的节目、多阅读自然科学的书籍、多了解新的高科技产品;生活化教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用更加开阔的眼界来看待物理,而不是只局限于书本,使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究。通过把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使物理教学从经验化走向创新化,从苦教型转成巧教型;转变学生学习状态,提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向东.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2

[2]杜金友.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7):95

[3]马晓青.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55

作者:郭春艳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西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