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课研究

时间:2022-04-18 10:02:39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课研究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的科学,所有的物理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也贯穿于学生学习物理的始终。而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更能激发和推进学生的主动活动,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为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为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奠定基础,对于提升学生实验能力,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课堂中老师往往会发现,即使把小组人员搭配得再合理,也总有个别小组完成的更快更好,而其他组落后,很难在进度上达到同步。教师要指导在实验中出现困难的小组,还要维护课堂秩序,一节课下来又累又气,觉得一部分学生没有吃饱,又有一部分学生匆忙中指导的还不到位,有一种费力不讨好的感觉,这也是多数教师宁愿做“黑板实验”也不愿意去实验室上课的一个原因。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物理分组实验共有20项,其中原理特别复杂,操作难度很大的实验并不是很多,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在实验目标明确,探究步骤重点的取舍上详略得当的话,完成多数实验往往所用时间并不是很多,特别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往往感觉实验做得不够“过瘾”,实验器材也没有“玩够”。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实验课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充分动手充分体验带给学生的益处,例如探究能力的提高,探究方法的获得实验习惯的养成等等,而不仅仅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分组实验的任务。依据《有效教学》的理论,所谓在物理教学中建构“身心一体”的学习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多体验。只有体验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才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也同时扩展到学生的情感,生理和人格的领域。基于学习物理学这样的终极的学习目标和分组实验课堂出现的以上矛盾,如果能在学生分组实验课堂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把实验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不错的办法。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课,在探究成像特点的四个规律之后可以多设置几个小问题,如:如果把玻璃板倾斜放置,所成的像有什么变化?如果把薄玻璃板换成厚玻璃板或者茶色玻璃板,成像又将如何?学生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能很清楚的看到成像的区别,自然会引发思考,激发探究的欲望。再如“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在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后很快就能完成实验并得出结论,而这时可以接着补充探究的问题:假如把一侧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向各个不同方向拉伸,弹簧测力计示数有什么变化,把弹簧测力计和钩码放到支点同侧朝各个不同方向拉伸又有什么现象等等。这样的实验都是只需要补充很简单的实验器材就能完成,但是却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也更好的落实了物理课在“做中学”的新课程的理念。

作为补充和拓展的实验还有一个方面的价值,就是在学生某一部分的知识网络还没能完善之前提前从实验体验中认识即将学习的内容,在学生的知识构建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电压”一课中,由于前面有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技能基础和电流表读数的基础,完成书上要求的实验任务并非难事,但是课后师生往往不能回避这样的电路故障的习题:当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发生断路时,电压表示数如何,与之串联的灯泡会不会亮等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基本上要等到学完欧姆定律后学生才能从理论上真正的理解透彻,但是根据现阶段的知识储备,教师的处理方式只能是模糊的告诉学生先记住,并没有很好的办法让学生理解真正的原因,但是如果能在“用电压表测电压”这节分组实验课里直接补充一个小灯泡和电压表串联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后看到具体的现象,那么无论在什么时候遇到这个问题都无需教师再多费口舌,这就是实验的力量。最后,作为补充和拓展实验还能在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上起到良好的对比的作用。例如“测量定值电阻”的分组实验,在前面的电学实验的技能基础和欧姆定律理论基础的奠定下,

完成这个实验是很容易的,那么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补充,把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作为补充实验,通过两个实验原理,电路图,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式的对比,不但能更深入理解欧姆定律,还能从实验中清楚的认识到温度也是影响电阻大小的一个因素,同时为将来电功率的学习中常常遇到的考虑电阻变与不变的学生普遍容易困惑的问题扫清了障碍。上好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课,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终身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分组实验课的高效性,有更多的问题等待一线教师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刘雨松 单位:长春市第一六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