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生能力培养论文4篇

时间:2022-07-03 04:23:55

初中物理学生能力培养论文4篇

第一篇

一、注重教学课堂中的演示性实验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性的实验具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巨大优势,在演示性的实验当中,学生能够进行更加仔细的观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借助演示性的实验可以大大减少教学的时间,把一系列的物理现象以及相对繁琐的数量关系形象、生动和直观性地为学生呈现,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为学生呈现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的实验,学生在对实验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学生分析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之后速度的改变,就能够清楚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与此同时,物理演示性实验的特点是生动形象和充满趣味性,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物理情境,从而使学生获得物理规律与形成物理概念,最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物理学习兴趣,加深学习的理解和印象。跟语言文字记忆效率相比较,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是非常高的,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的做法是十分关键的。实践表明,初中学生对物理实验过程与实验现象的悟性是比较高的,这来自学生对生活实际的感性认知。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在教学课堂中尽量地给学生创设多姿多彩和有趣的物理教学情境,教师不但应当做好教材所要求的演示性实验,而且还需要将一道道习题、一幅幅图片进行演示。其中,演示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像个人演示、分组演示,以及教师指导学生演示等等。只有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教师在做关于压强实验的时候,将一枚鸡蛋握在手中,尽管教师使劲全身的力气也难以将鸡蛋捏破,而当教师使用碗边敲打鸡蛋的时候,鸡蛋却很容易被打破了。这表明:当教师用手握住鸡蛋的过程中,由于鸡蛋的受力面积是比较大的,因此压强比较小,当教师使用碗边轻轻敲打的过程中,由于鸡蛋的受力面积比较小,因此鸡蛋的压强却是比较大的。由此,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但跟压力的大小相关,而且还跟受力面积相关。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不但提高了自身的观察能力,而且更加直观地学习和掌握了有关的物理知识。

二、引导学生多多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非仅仅局限于课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和生产当中的一系列物理现象进行观察,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知识要求学生在课下或者是回家的时候观察一系列的生活和自然现象,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为什么在茶壶盖上要设计一个小孔,壶身的高度和壶嘴的高度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因为这一系列的观察活动源自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且要求学生自己独立来完成,所以这不但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观察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综合素质。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的前提、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合理的观察方法、勤于思考、善于观察,这有利于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结合物理教学知识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当然,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作者:聂永丽工作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桥中学

第二篇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学,良好的课堂环境可以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效果.物理课程的内容大多抽象且枯燥,那么创造一个生动的教学气氛对于物理教学就更加重要.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当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里感受求知的快乐,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符合实际,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情况.教师要多使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更多的问题,鼓励他们从创造者和研究者的角度独立思考.

二、通过提问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互动,这种互动不仅是传统教学意义上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提问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提问教学:(1)联系实际罗列式提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际现象来解释物理现象和原理,让理论能够联系到实际;(2)启发式提问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的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激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回答问题.课后,老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活动任务,这样更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只要教师合理掌握并恰当的运用方法,就可以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创

新意识也可以得到拓展.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是现在教师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教师们可以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和物理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很强,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也很理想,特别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集成和物理课程教学可以使教师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并且帮助教师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多媒体为学生带来的启迪是:只要你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四、重视实验教学评价中的创新意识

学生做完实验后,教师应该对学生完成的具体情况给出评价.在以往的教学中,评价学生常常是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但是在创新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评价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应只看到学生在实验时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度.特别是在实际的操作时更要向学生传递这种意识,对学生的创新表现给与积极的赞美.总的来说,创新教育的实施为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五、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课外活动不仅是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运用与补充,而且也是知识面的延伸和拓宽.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分析身边的事物,工具用具,实验设备等,发现不足,大胆创新,制作小发明,进行小创造.教师应可以多去激励和引导,抓住机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通过物理课外实践,不仅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手脑并用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不断提高创新素质以及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总之,根据新课程改革方针,初中物理课除了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要具有创造性并且不断创新,为了更好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将学习和创造,模仿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践创新教学.

作者:诸艺军工作单位: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啸仙学校

第三篇

一有效运用课堂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所谓的情境教学模式,即透过创设或设置某种情境、场景,营造某种学习氛围和环境的策略,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教学工作更加顺畅、有序的开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情境和心理情境两种,前者强调实体物质或情景的设计,后者更加注重对教学气氛和氛围的调节。无论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既是物理新课改的核心诉求,也是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题中之义,两者可谓殊途同归。基于此,将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可以简化教学的程序,极大丰富课堂的内涵,给予学生们更多的自由和自主选择权,让学生们成为物理的“主人翁”,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从而释放出情境教学的最大潜力。如物理教师可以根据物理课程的设置与变化,在适当的时候引入情境教学,通过物理情境把学生们带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再通过心理情境的设计激励学生们更加以饱满的热情学习物理课程。通常,设计一个小小的“物理角”,开展小范围的物理知识有奖问答,引导学生们开展物理实践活动……都是情境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也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具体体现。以“物理角”设置为例,通过张贴物理报纸、海报或者宣传资料,一方面可以营造课堂内浓厚的物理学习气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们增长物理方面的见识,从而很自然地培养学生们对物理的认知与热爱。总之,类似这样的策略和方法,都是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具体展现,也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二开展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以促进学生的兴趣

教师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引导者和第一责任人,是教学工作推进的核心力量;学生则是物理教学的接收者,是学习活动、教学工作的主要对象,也可以视为物理教学的“关键力量”。师生关系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对“主要矛盾”,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直接决定了教学工作的走向和成败。通常来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的“润滑剂”和“催化剂”,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落脚点。一旦师生关系处理得当甚至呈现出良好的局面,那么学生会对物理教师的好感转移到物理课程上,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欲望也会随之增加。简言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带动初中生更好地学习物理,有利于物理教学的开展。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广泛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例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尽可能地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们。一方面,这部分时间可以供学生们自主思考、做题或讨论;另一方面,这部分的宝贵时间可以交由学生们灵活处理,或向老师提问,或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在这部分时间内的师生沟通和互动,可以很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老师,同时逐步培育学生对物理的浓烈兴趣。在课外、在生活中,广大物理教师更应该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和情感状况,成为他们的“知己好友”。当教师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时,整个师生关系已经十分和谐,学生对教师充满尊敬与好感,也必然对物理课充满兴趣。所以,这样的方法是更加隐性、高效的学生兴趣培养策略,常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三引导学生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实验,提升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有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所带来的满足感与体验,就是他们努力学习的最大动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这一点尤为明显。要知道,物理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更是如此。因此,广大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不断引导和要求学生们开展“观察与实验”,通过多种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同时,初中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与训练也是通过类似的方法实现的,这与物理的学习流程有天然的相似,正好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正能量”。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物理世界的感性认识可以源于学生对生活环境的“自然观察”;也可以来源于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实验观察”。观察,尤其是实验观察,真实、形象、生动、新异、可控、可重复,极易唤起学生源于本能的好奇心和诸如探究、操作、理解事物奥秘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再如,课堂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还可以使用可乐瓶、易拉罐、饮料吸管、胶带纸等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来做物理实验。把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引入物理课,就会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目的在于应用;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学习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多让他们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气质,就是对物理的喜爱和依赖,这恰恰是物理教学需要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具有科学素养的学生还必须是能够发现和提出一些问题,并尝试运用科学方法加以解决的人,是理解科学过程和懂得科学方法的人。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倡以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即学生由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到应用物理技能的过程。

四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践”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和实践,而生活这个大课堂包含着更丰富的物理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引导初中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培养初中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物理教师必须明确生活化物理的基础地位,要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生活实践,更多地从日常生活中筛选出有用的物理知识,然后在此过程中不断进步。例如,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生锈、电闪雷鸣、浴缸洗澡水有规律旋转等现象,其实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却很少引起初中生的注意。教师可以每天给学生们布置一个“观察与启示”的小任务,即让学生们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然后在课堂上陈述自己的启发和想法,供全班同学一起讨论。通过这样的简单生活实践活动,初中生会更加留心物理知识的存在,也就渐渐地培养起了对物理的浓厚兴趣。所以,引导初中生更多地将物理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学要以激发和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为主要抓手,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质量。只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培养思路,学生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就会慢慢形成,这也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绝佳效果。

作者:栾玲芬工作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

第四篇

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1.1树立良好形象,加强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应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望、酷爱本学科并能以饱满的情绪带领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上课语言幽默风趣,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这样,才能把学生吸引住.同时教师还应该关心、热爱学生,多进行感情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1.2导入新课要“惊、险、奇、趣”

初中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利用新奇直观的实验,生动形象的模型或图版等作为新课的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例如:在“大气压”教学中,演示:将一塑料片盖在空杯口,倒过来手一松,塑料片落下(学生想象中的),然后将杯注满水,把塑料片盖在杯口上,问:杯子倒过来,塑料片会落下吗?此实验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又如,人造雪景(萘的升华和凝华)等.

1.3突出物理是有趣的,物理是有用的这一教学思想

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吗?喜欢物理吗?把这两个问题设问给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学生们回答始终感受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如用纸锅能把水烧开,而纸却没有被烧坏.空气被压缩时,蘸有乙醚的棉花竟然燃烧起来.同时物理的各种规律、结论是有用的,如电冰箱就是利用了氟利昂汽化吸热的原理,潜望镜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各种自动报警器利用了电磁继电器装置等.因此,物理学妙趣横生,用途广泛.物理这门学科十分有用,是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

2设计课堂语言,促进初中物理教学

2.1课堂语言的通俗性与幽默性

通俗的语言容易形成学生的视觉形象,而庸俗的语言不一定明白易懂,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它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反而冲淡教学效果和课堂气氛.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某问题不对,那么怎样才是对的;某问题简单,简单在什么地方,教师要经常地、有目的地做好语言的“翻译”工作,引导学生善于把一般语言转化为物理语言,或把物理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使学生容易接受.比如:讲物理语言“匀速直线运动”之后,不妨补充一句“就是快慢一样地一直向前走”的生活化语言.此外,幽默的语言,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可以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时,提出“水、火不相容,但水可以点火”.在讲沸点和压强的关系时,提出“冷水能使热水沸腾”等问题.

2.2课堂语言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在物理教学中,知识(包括定义、概念、定理)的完整严密是有阶段性的.比如,初中给质量下的定义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当学生已达到了或具备了某种水平时,教师的语言就应该多加注意,避免引起误解和造成不良影响.如:初中热学知识中提到“热能”一词是可以的,但在高中讲了热、功问题后,就不能再随便地“热能、内能”不分了.总之,在物理课堂上不注意知识的阶段性,追求所谓严密是不符合科学原则的,随意解释也是不可取的.

3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探究途径

3.1教学方法上求主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其机制是师生的思维.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的三个要素,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学生是接受教学的对象,教材是教学的媒介.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质量和课堂效益,以发展智力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做到三点:一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海阔天空地想,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二是对学生的奇想、怪想、假想给予肯定;三是努力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220V,100W”和“220V,40W”两灯泡串联接入照明电路哪个亮?学生凭直觉思维肯定回答:220V,100W的灯亮,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所得结论刚好相反,于是学生会产生学习动机,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方向去寻求答案,发展学生的发散和探索创新精神.

3.2例题处理求新

若例题容易,学生一看就懂;若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为了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处理方法可采用:改变思路,对例题提出新解,这样做既拓宽思路,又使知识在学生思想的创新中消化.如,郑州到上海的铁路线长约100km,从郑州开往上海的快车,要运行16小时到达上海,已知南京、郑州间的铁路线长约700米,假设开快车在郑州、南京间的平均速度跟郑州、上海间的相等,那么从郑州开出的快车大约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南京?此时在讲解上可以通过探讨:(1)从速度不变入手,推出s1s2=t1t2,求出v2;(2)先求速度,再求南京到上海的时间,最后求出郑州到南京的时间t2,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3解题思路求变

物理思维应该善于从旧的模式或通常的制约条件中解脱出来,随机应变地思考问题,做到通权达就,多开端,精细和新颖.在解题教学过程中,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克服定势,鼓励学生发展求异思维,挖掘新解题方法,越独特越好.如,一个“220V,800W”的电炉,正常工作0.5小时产生多少热量?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向的考虑,总结解法有:(1)Q=I2Rt;(2)Q=UIt;(3)U2/Rt;(4)Q=Pt.这样能使学生体验到殊途同归韵味,妙趣下再讨论,得知第(4)种方法最优.

3.4实验教学中求异

探求实验教学,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在做演示实验时,教师给学生看,后讲结论给学生听,而学生实验则是给定现成器材则是给定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学生被动且茫然无措,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体现出来,学生也不可能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获得.首先可以给学生建立信心和胆量,其次是多进行操作,学会实验观察和归纳,再次是给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主动权,学生亲身设计实验,作为教学的补充,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提出一些没有现成答案或不是唯一答案的发散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突破教材寻找答案.如请你应用所学知识给水塔设计一个自动抽水装置.学生会根据要求,引起众多设想、查阅资料、走访专家、自行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又如怎样测出一导体的电阻?请你设计出几种方案,这样即起到复习知识并将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的作用,又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利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过程,我们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起点,在教学中有计划,系统地安排好思维训练,自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建立完善的师生双向反馈机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4.1在指导学生准备环节的过程中获取反馈信息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在指导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4.2谈话反馈即在课堂讨论环节及时获取反馈信息,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发现问题可通过讨论、实验等多种方法及时解决.

4.3观察反馈即通过学生上课时的表情、眼神、体态、动作来取得学生听课信息.

4.4在课堂小结与巩固环节中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总之,注重初中物理教学艺术的探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作者:李宗海工作单位:玉林市兴业县高峰镇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