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06 09:08:00

物理课堂教学论文

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措施、效果等最终都发生在课堂上,课堂教学质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教师更应该关注。

一、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角度而言,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1、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却变为记忆水平的课,“满堂灌”或“满堂问”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教师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的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学生的思维水平明显下降。

2、许多探究性教学的课,教师常常通过解释或让学生记住这种最简捷的方法得出答案,“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达不到学生亲自投入的思维水平。

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与对策

根据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笔者在吸取广大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与对策:

1、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教育质量的好坏在于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了多少。当前教育质量观的误区是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了这些结果是如何获得的。这样的教育质量观对教学管理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产生了不良的导向作用,教学中出现的忽视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忽视学生的尊严与权利、忽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的现象往往被较好的学业成绩以及较好的升学率所掩盖而得不到有效的制止。

2、促进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减少机械学习

由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仍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减少机械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有意义学习,其实质是指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的实质性的、非任意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标准。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方面(如一个表象、一个已经有意义的符号、一个概念或一个命题)有联系。一旦新知识建立了这样的实质性联系,学习者就可以用形式不同但意思相同的语言来表达这一概念的含义。所谓非任意的联系,即非认为的联系,是指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某种人们可以理解的合乎逻辑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的性质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观念,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教育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是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有效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学习任务关联起来。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在他们“已经知道的”(原有观念)和“需要知道的”(新概念、新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使原有观念能对新概念、新知识真正起到固定、吸收作用(成为新知识的“固着点”),即实现认知结构的同化。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步骤:第一,确定先行组织者;第二,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由于有三类不同的先行组织者(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并列组织者),所以对教学内容的组织相应地也有三种不同的策略:“渐进分化”策略、“逐级归纳”策略、“整合协调”策略。

3、加强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

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教学有四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是促进学生学习,为学生独立批判的判断提供必要的资源。第二,教学中教师对不同观点持开放的态度。他们认为知识具有多面性,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教师的问题经常是说明性或解释性的,而不是事实性的。第三,课堂环境应该是舒适的、没有威胁的。教师更喜欢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很少使用批评。在美国的学校里,是没有讲台的。第四,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理论很少能脱离应用而被教会,因此,每节课可以包括几种类型的应用,在作文课中,学生写;在历史课中,他们可能扮演关于历史事件的戏剧。

发达国家这些基本经验告诉我们,开展尝试探究活动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策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接受学习、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往往是交错融通组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在接受学习中可能有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成分,在体验学习中也会融入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因素,而探究学习中同样会有接受学习与体验学习的成分。由于各自比例不同,侧重不同,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学习模式。但是,实际教学中大量存在某类学习任务适宜以某种学习方式为主的情况,因此,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和课程标准的精神,笔者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大概可以归纳为:(1)学习兴趣、科学态度的养成,操作技能的学习,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及自我调控应采用以体验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2)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物理知识在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过程都蕴含着大量的进行探究学习的问题情景,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和条件;(3)经典理论、计算方法等比较固定的内容应以接受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

4、丰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经验、理性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当前,国际教育技术界正在倡导混合学习,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混合学习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指对内容的讲解,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而且还包括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等方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会体现得越充分。这正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如果缺少感性经验就会学不懂,缺少理性思维就无法深入理解,缺少实践就无法完善和提高。因此,必须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经验、理性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具体为:(1)利用实验和现代教学手段,提供充分的物理情景,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创造客观条件;(2)理解、尊重学生作为观察主体时相对于现象的发生而存在的滞后性、被动性,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做好观察的心理准备;创造条件,突出观察对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条件的差异及所产生结果的联系,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思路和方法;(3)教学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心理准备和观察水平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克服观察障碍。后进生普遍表现为观察力差,观察时常出现观察障碍,如缺少观察兴趣、难以选定观察对象、不习惯多种感官的配合等。因此,从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入手,创造充分观察的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改善学生认知结构,促进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4)概念规律的抽象、概括应在巩固表象之后,在鲜明丰富的表象基础上进行。当演示或实验操作之后,可以利用录像、计算机,有控制地再现现象的发生过程,使表象得以巩固和丰富;(5)避免以教师的经验代替学生的思维和实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操作、实验及参与完整科学活动的机会。

5、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活动包括定向、执行控制和反馈三个环节。在定向环节中,好奇心、求知欲等内部动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好奇心等内部动机为执行控制和反馈提供了持久、根本的动力源泉,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机制。

(1)通过教学保护和激发“人类本性中最伟大的驱动力之一”。好奇心,使学生具有要求理解、认识和探索的欲望。

(2)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和态度基础上,展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3)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协作,在协作学习中会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并逐步积累对成功学习的体验,为学会学习奠定基础。

(4)改革对学生的评价。①对学生评价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分等,而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就和存在的差距,获得成就感,增强对学习的信心,明确努力方向;②注意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如自评与他评的结合,考试、考评与评语相结合,书面与口头评价相结合;③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及解题能力,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态度、科学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