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时间:2022-05-07 09:57:56

高中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这个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充分理解,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民族地区除了拥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拥有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所以开展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对民族地区县域高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教育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改善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县域高中;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策略

一、教育现状及问题

1.现状。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基础和平台是非常好的,因为民族地区本身就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的民族音乐、民(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甘肃临夏731500)族舞蹈、传统体育项目等;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苗歌传承等,如苗族歌师的职业,就是靠后代的传承并发扬出来的。而素有中国的“小麦加”之称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具有特色的“八坊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等民俗文化的各个层面都体现着伊斯兰文化特质。所以,对民族地区县域高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该地区民族自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切入点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但由于民族地区信息获取和传播相对闭塞,现实的教育教学条件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在落实和普及上还有所欠缺,虽然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教材安排中对传统文化的内容有所涉及,在幼儿或小学阶段也开始倡导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但高中阶段的民族地区学生传统文化的基础比较薄弱,且学习缺乏系统性,导致学习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困难。2.问题。首先,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有限。民族地区的高中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基础水平较低,由于处在民族地区,教师接触的传统文化类型主要是本民族的小区域的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活动,且这种文化活动都是以集体参与的方式开展的,教师只对具体的文化活动开展形式有一定的熟悉和了解,而对其向理论方面的转化和整理缺乏方法和方向。而对于更广范围的传统文化,他们也只是通过媒体宣传而有一个大略的了解。所以他们本身的传统文化教育基础水平较低。其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单一,活动效果不明显。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整体的学习节奏和知识难度都有所提升,导致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渗透力度和层次都不深,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山区学生十分渴望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考取优异的成绩,最终实现走出大山,接受更先进、更全面的文化知识教育的愿望。而进入高中阶段,离高考又近了一步,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就更大了,即使响应教育政策开展了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也仅仅是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对传统文化知识体系进行讲解和普及,而并没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教育,所能取得的活动效果也非常有限。最后,传统文化传播渠道有限,传统文化知识的接触面窄。目前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渗透在语文、政治、历史等文科类的课程学习中,主要原因是这部分课程本身的内容就偏向于文化理论知识,并且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渗透讲解时也比较容易。另外,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一些活动主题的构建和活动流程的具体安排也需要借鉴这类学科学习中的思路。但文科类学科中所能涉及的内容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的,教师若只通过这些学科来教学传统文化时,或是依托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思路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容易使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教育现状改善策略

1.抓好课堂教学,深入理论认知。课堂教育是传播传统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鉴于少数民族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系统性的缺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找到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切入点就非常重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丰富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逐渐被渗透到日常的教材中,比如,与少数民族学生比较贴近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敦煌飞天舞、番邦胡旋舞相关内容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的切入点,且对于民族地区学生来说,这些具有他们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会经常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甚至对于教师来讲,他们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更高。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方面的有利因素,以学生们感兴趣的本民族传统文化为起点,通过对知识的扩展将学习内容引申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上,实现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教育。2.融入生活元素,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以在生活中进行深入开展。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传统的节日节令,而不同的节日节令中所对应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又各不相同,教师如果单从课堂或理论上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便不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接受,但这部分传统文化内容的特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他们的家庭是如何度过相关节日的,以此将学生带入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结合少数民族的节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入对学生进行节日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的讲解,从而从民族传统文化引申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去,在活动开展上,还可以选择一个典型的传统节日来组织一场文化主题活动,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3.典型传统文化活动的宣传。传统文化体系本身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宝库,而它之所以能得到发扬和传颂,与典型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分不开的。教师可以通过选取本地区或本民族的典型传统文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观摩感受,或者鼓励学生参与到具体的传统文化活动中去,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在对传统文化活动有了形象的理解和深切的感受之后,才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理论知识进行更加全面的接受。为了检验现状分析的准确性和改善措施的有效性,我们选取了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对其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参与调研的高一、高二两个年级32个教学班,每个年级平均被分为两组,一组只接受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学习,一组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并用专业的SPSS21.0软件对教学效果按固定指标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0.05,也就是说,两组学生在教学效果上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具体实践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采取理论知识。

三、结束语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从理论和形式上共同加强,这样才能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在民族地区县域高中顺利进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另外,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阶段的融入,也是新课改背景下我国教育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要求。从更高层面来说,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是教职人员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者和教育者的一种责任和义务;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接触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在情感上提高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沈立.浅论如何在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5):24-27.

[2]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刘慧群.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问题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0(1):57-61.

作者:贾彦龙 张小娟 田海龙 单位: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