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策略研究

时间:2022-01-11 03:46:03

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策略研究

摘要:为加快推进我国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发展,应该更新思想观念,提升档案馆对其文化职能的认同感;出台法规政策,将档案文化纳入国家创意产业发展框架;整合文化资源,构建有效的档案文化创意服务模式;鼓励跨界合作,提升档案馆综合文化服务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档案文化;档案文化创意产品;档案服务;文化创意产业

当前,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与文化建设的重要趋势之一。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文化文物的创意产品开发问题列入国家产业升级的重要工作之一。档案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重要源泉。但是,由于思想封闭、体制障碍、资源匮乏等诸多因素,我国档案文化创意服务起步较晚、水平落后。因而,研究加快推进我国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档情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我国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策略。

1更新思想观念,提升档案馆对其文化职能的认同感

档案文化创意服务,首先要求档案部门“自上而下”,从领导到工作人员转变观念;其次要“由内而外”,从档案馆内部到引导社会公众转变对档案馆的印象;再次要做到“内外兼修”,积极关注和响应社会对于档案的广泛、多样的利用需求,积极挖掘档案文化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档案价值。1.1更新档案馆领导的思想观念。提升档案馆对其文化职能的正确认识,是有效发挥其文化功能的前提和保障。档案馆对其自身文化服务认识的缺失,已经制约了档案馆文化价值的发挥和社会功能的拓展。突破这种封闭思想禁锢,首先在于档案馆领导的思路和决策转变。因此,档案馆领导应该积极学习和了解国家的相关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和战略布局,思考如何将档案工作融入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之中。并且持续关注如何通过发挥档案独有的证据、信息、记忆和情感等价值,为国家的文化创意建设增加档案特色。1.2更新档案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档案馆工作的具体推动依靠的是每个档案馆工作人员。因此,馆员的思想转变,是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具体落实的保证。只有馆员从思想层面认识到文化创意服务是其工作的重要任务和提升档案服务质量的重要动力,档案文化创意服务才能落到实处。馆员更新了思想观念,才能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创意服务的业务能力;馆员更新了思想观念,才能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发展改革部门、文化宣传部门的沟通,将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纳入相关文化工作计划;馆员更新了思想观念,才能主动建立和其他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联系,通过跨界合作吸引和网罗更多资源。因此,通过讲座、培训和实地调研等方式,让档案馆工作人员了解国内外档案馆的文化创意实践成果,积累文化创意服务能力,是将档案文化创意工作的每一个政策与计划落在实处的重要途径。1.3更新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档案馆也要积极打开大门、走近公众,主动引导公众对档案服务形式的思想转变。加大宣传,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介着重介绍档案馆的“文化身份”,改变社会公众的认识。档案馆可以通过学术会议、讲座、展览,策划并运作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项目或活动,从而提高公众在档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在这方面,档案馆可以向博物馆学习。2014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在其89周年院庆当天,将景区内的“故宫商店”正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在红墙外的“故宫文化创意馆”。从“墙内”移到“墙外”,意味着游客无需购买门票进入故宫景区也可以感受故宫的创意文化。档案馆也应该打开大门,借助各类文化活动和节庆的契机,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创造性、趣味性的文化创意活动,主动向公众宣传档案文化创意服务,从而通过引导公众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转变思想。转变思想,是档案馆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服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也是前提问题。只有打破思想壁垒,重新认识和定位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部门的服务性质,才能真正地推动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工作的进程,让馆藏资源借助文化创意的手段和途径发挥其更大价值。

2出台法规政策,将档案文化纳入国家创意产业发展框架

不同于国外大部分国家档案工作划归文化部门,目前我国条块分割式的行政管理体制,导致了档案工作不由文化部门管理,因而未能及时参与到国家的文化建设,全面缺位国家各级各类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档案部门应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完善并出台档案文化服务相关法律政策,确保档案馆在从事文化建设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1将档案文化服务纳入国家整体文化政策。长期以来,档案馆是否应向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充满着矛盾的二重性:一方面不将自身定位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拒绝接受参与新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动态;另一方面又在挖掘档案文化,关于档案文化的研究和项目层出不穷。伴随国家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档案馆应该参与文化建设,也逐渐在学界和业界形成统一认识。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政策融入,首先是“档案文化”需要融入国家的文化整体政策。从国家层面充分认识档案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自信和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领域。因此,在未来首先应该让档案部门积极参与国家文化政策的制定,为档案文化创意在国家文化创意中“谋得一席之位”。2.2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文化创意项目与计划。档案部门应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文化创意服务建设的整体规划与政策制定,将“档案文化创意”作为国家文化创意工作的新类别、新方向,找到档案文化在国家文化创意服务中的位置。档案部门应认真分析国家的文化创意服务的整体架构,并主动向其领导小组宣传档案文化及其价值、特点。特别是,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各类文化创意资助项目的申请和建设,增加档案馆在文化创意项目和政策中的“可视度”。例如,深圳市、北京市均拥有文化创意产业的专项资助。中央财政“十三五”期间资助每年800项文化项目,其中“文化创意”是重点资助领域。各级各类档案馆应积极关注此类项目与资金支持,在主动参与国家和地方文化创意建设的同时,广泛吸引国家和地方的资金和资源。2.3出台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相关政策。通过对国家档案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调研可知,我国目前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大多数是公益性的。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档案馆仅将其作为对外交往时的礼物,对象群体相对较小,对档案文化的宣传不足。其原因之一是在现有档案法规体系中,并没有对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明确规定,与企业合作的商业开发缺乏政策保障。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将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引上一条良性发展道路。《意见》出台以后,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都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在《意见》的框架下,制定本机构落实《意见》的规范性文件。国家档案局也应向这些文化机构学习,基于《意见》的指导思想,结合档案馆的特色制定更为具体的指导性文件[1]。政策法规的出台有助于推动档案馆打开思路,重新思考职能定位、梳理馆藏内容;同时,为正在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开发的档案馆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鼓励其拓展业务和服务职能,更好地进行文化建设。

3整合文化资源,构建有效的档案文化创意服务模式

从创意产品价值链的角度看,文化资源构成创意产品价值链的最根本环节,是创意产品文化价值的生成之源,是创意产品开发之本。一旦创意产品在创造时离开了文化资源,则创意产品将不具有文化价值,而与一般产品无异。消费者越认同这种文化资源,以这种文化资源为源泉创造出来的创意产品的文化价值也就越高,产品价值也相应增加[2]。因此,档案文化资源构成了档案创意产品开发和增值的基础环节。3.1挖掘档案馆内文化资源。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档案文化价值的提炼,该环节的本质是档案工作者“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水平的提升要求档案工作者提升自身知识素养和主观能动性,要求档案工作者“停止扮演保管员的角色,而成为概念、知识的提供者……把着眼点从信息转移到知识上(探寻、传播、理解),从建立数据库到建立知识库上”[3]。只有档案工作人员真正意识到档案文化价值的知识属性,进一步明确自身与档案间的主客体关系,关注档案文化价值的隐性知识特征并通过日常工作的积淀、反思和创新重新审视档案工作时,具有价值的文化创意理念才有可能实现“档案—信息—知识”的转化。对于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而言,最大的附加值在于对馆藏档案的深入挖掘,以档案文化资源为驱动,在整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再附加不同的创意内容,从而真正通过文化消费而促进公民的文化生活。因此,档案馆首先需要挖掘本馆内部的馆藏资源,整合各档案机构的馆藏资源,针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加工。档案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如果只是普通的小挂件、钥匙扣,很快就会沦为一般商品而被市场所淘汰。真正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不仅需要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更需要发挥档案的独特价值,要通过讲述背后的故事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去打动公众[4]。3.2有意识搜集更多文化资源进馆。现实中,除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少数档案馆之外,我国大多数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主要是1949年以来党政军机关产生的文书档案。这些现代文书档案的历史感、文化感、趣味性、可读性相对较弱,这就增加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难度。此外,档案馆因其部分馆藏的保密性,文化资源的开放性相对较低,对利用者的审查和限制也相对较多,从客观上增加了档案资源的开发难度。因此,有意识有计划地收集更多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文化资源进馆,从根本上调整馆藏结构,增加文化类馆藏在整体馆藏中的比例,是解决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重要对策。3.3整合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文化资源。由于档案馆与其他文化机构具有相通性,特别是在文化资源方面。所以应当考虑与其他文化机构的合作,比如与图书馆、博物馆等,或者与历史文化界进行合作,通过建立统一的平台共享资源,对馆藏资源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进行深入挖掘,实现馆藏资源的优化利用[5]。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都是留存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和记忆的机构,在馆藏上有一定的互补性,若能进行协调合作,则可以实现更大层面上资源的汇聚,还可以避免各部门因为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3.4促进档案资源授权商业开发。过去,档案馆从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出发,习惯于提供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不擅于开展商业性的文化服务;而且缺乏政策与机制,将馆藏档案资源授权企业和其他机构进行商业性形势开发。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鼓励商业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鼓励资源整合、合作共赢、授权利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向台湾学习。台湾的数位学习和数位典藏计划为了鼓励文化创意产品的商业开发,专门设立了“数位典藏经济授权中心”,目前主要11家台湾著名博物馆及典藏机构的馆藏授权业务,以独立部门的形式运作,不受行政权力的约束,有商业交易的弹性与权力,提供商用与非商用的授权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该网站不仅可以查找已授权的博物馆及其他典藏机构,还为不同需求者提供了交互平台。例如,设计师可以在该网站上检索馆藏,自主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并把手稿上传至网站;生产商可以在网站上查看设计师的设计稿件,与网站和设计师联系从而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该网站为典藏机构、产品设计者、生产商提供了合作开发的平台,为更具社会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极大便利[6]。

4鼓励跨界合作,提升档案馆综合文化服务能力

2016年11月14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冯惠玲教授指出:全球档案馆也在转型,除了数字转型外还有很多功能转型和扩展,很多跨文化、高科技、面向社会的“非传统”业务正在蓬勃成长和活跃发展。可见,包括档案馆在内的公共文化部门的跨界合作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档案工作、政府治理与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国外,早在2005年,欧盟就在《加强欧洲档案合作行动计划》中提出[7],21世纪的档案服务需要通过跨领域(Interdisciplinary)和跨界合作(Cross-borderCollaboration),特别是与历史记忆、信息服务领域的合作开拓新局面。在我国,近年来“档案馆跨界合作”逐步被学界所关注。宋鑫娜[8](2012)、徐诺[9](2016)和林林[10](2016)、王玉珏[11](2017)分别关注了档案工作的跨界合作研究,特别是档案展览以及国外档案馆的经验。档案馆跨界合作是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实现的必然路径。4.1馆创合作创新环境的转变,使得大众创新、草根创新、创客空间等创新模式也应运而生。众创空间在产学研等多个领域都已发挥了其独到的作用。档案馆应有意识地融入国家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将“双创”理念融入档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其作为推进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建设的有力抓手。档案馆应借鉴图书馆在众创空间开拓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基于丰富的、已向社会公开的馆藏档案资源,充分利用场馆空间以及数字化多媒体技术设备,为创客提供良好的交流场所和活动平台。同时,充分利用众创空间这一方式,采用课程、讲座、竞赛、研讨会、工作坊和其他各类形式促进档案文化创意服务。以竞赛为例,档案馆可以定期开展竞赛来推动馆藏档案资源的创新利用,如移动APP开发设计竞赛,让参赛者基于已有的馆藏,设计出合理的程序结构和利用方式,并开发出具有完备功能的APP,供大家使用。加拿大在政府数据开放的过程中就利用了这一方法。2014年和2015年,加拿大政府举办了两届应用程序编写竞赛,众多软件开发师和设计师都参与进来,应用了许多加拿大政府开放的数据集。2014年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90支队伍,931位参赛者开发了111个APP[12],2015年也有超过1300位的参赛者[13],其中不乏致力于档案文献的APP产品。因此,我国档案馆在文献资源的教育利用过程中也可以借鉴这一做法,通过竞赛吸引社会关注档案文献管理与利用。此外,还可以开展档案馆衍生品设计大赛,集合创意人才从多方面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挖掘,促进其传播利用。4.2馆际合作。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档案馆、图书馆等机构往往联合起来形成集群效应。不少国家都有“LAM(Library,ArchivesandMuseum)联盟”,即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联合起来进行资源共享和协同开发的合作团体及平台。档案馆与其他文化机构具有相通性,可以通过合作来实现更大层面上人力、物力、财力的整合,档案资源开发从而设计、生产出更高质量的创意文化产品。以加拿大、埃及、东京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或城市,已将图书馆与档案馆合并,共同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利用服务,减少了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如山东省、成都市等)将新建的档案馆与当地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集中于一处,形成城市文化区。这种选址的新格局为档案馆与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合作提供了地理上的便利条件。档案馆应紧抓合作机遇,与相关文化部门形成合力,借助其已有经验和资源,助力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发展。4.3馆企合作。档案馆与企业也在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上有合作共赢的需要。譬如,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与圣龙丝织绣品有限公司、天翱特种织绣有限公司和锦达丝织品有限公司等14家丝绸企业合作建立了“苏州传统丝绸样本档案传承与恢复基地”。以馆藏的东吴丝织厂、光明丝织厂和绸缎炼染厂等近代工厂留存下来的丝绸样本档案为蓝本,通过对机器设备的技术革新,完成了对宋锦、彰缎、纱罗等传统丝绸品种及其工艺的恢复、传承和发展。[14]多机构合作的格局一旦形成,将会形成可观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在此基础上,档案馆也应积极与电商平台和企业合作,让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得以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增加其影响力和覆盖面。这要求在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与合作单位的研发人员共同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文化背景挖掘和深度设计,以确保开发出的文化创意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以及过硬的商品质量,努力创造出社会大众喜爱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4.4馆众合作。长期以来,档案馆文化产品主题单一,围绕各类名人和历史事件进行,无法让公众在档案展览参观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消费带来的“喜悦感”。因此,在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时,应转变思考角度。从“档案馆想为公众提供什么”,向“公众需要档案馆提供什么”转变。避免围绕几个档案馆以往活动的陈旧主题开发简单、浅层次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而从公众实际需求的角度,开发公众喜闻乐见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近年来,部分档案馆开始通过创新服务方式来吸聚人气,其中也包含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尝试。例如,2005年以来上海档案馆多次与文化创意公司合作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经济效益方面,以故宫博物院为例,故宫2015年文化创意产品销售额高达10亿元人民币,几乎是全年门票收入的两倍[15]。文化创意产品的成功开发和销售将为档案馆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补贴档案馆的日常运营,为档案馆开展更广泛、优质的档案馆服务提供经济支持,从而促进档案馆的服务和收支的良性成长[16]。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尤其是创意产品开发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内容的大工程,其开发过程主要包括用户需求调研、档案文献编研、产品市场宣传,以及同社会各个部门的统筹协调。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创造推出富有时代特点又文化气息浓厚的档案文化精品,创新性人才是关键性因素[17]。目前,我国档案馆此类人才严重匮乏,极大地制约了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发展。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人才短缺的问题。5.1广纳英才,吸引专业人士进馆。档案馆应广纳英才。档案馆在人才招聘时,应考虑到自身为公众服务,特别是文化创意服务的多元需求,吸纳具有档案学背景,又同时拥有市场开发、艺术设计、公共文化管理等背景的人才进馆工作。通过人才结构的调整,既改变档案馆“死气沉沉”的状态,也满足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开展以及跨界合作的需要,发挥专业优势,提升服务质量。5.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档案学专业学生文化创意能力。档案学专业教育应加入创新创业类相关课程,鼓励学生通过跨学科选修课程、辅修创意设计等类型的双学位,参加相关实习等途径了解学习文化创意,让学生们更加了解文化创意需求市场和发展方向。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各高校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培育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用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国家建设提供创新型人才智力支撑[18]。面对新形势下国家建设及社会需求,档案学学科教育更需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创新创业技能的培训。2016年11月,由教育部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在北京举办。该活动在全国档案学本科生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引发了全国档案学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5.3学校、创业园区和档案馆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开设档案学专业的院校应与档案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共同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馆校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特别是在档案馆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服务时,应与高校紧密合作。一方面,及时获取相关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指导和解决档案文化创意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为档案学专业学生打造文化创意的实践平台。掌握市场动态和开发能力之后,专业的档案学人才才能针对需求对档案馆的资源进行开发,提供更个性化的文化创意服务。5.4实现外包或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整合外部人力和技术资源。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采取外包或者众包的形式来实现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但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档案馆的专业人士能将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思路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让设计人员充分了解档案馆的产品研发意图,实现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资源来降低文化创意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当今时代,文化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档案馆只有树立科学的档案文化观,积极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档案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档案文化价值,才能使档案馆融入社会公共文化事业体系,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促进自身发展[19]。有人把位于博物馆参观路线末端的文化创意产品商店形容为“最后一个展厅”,档案馆又何尝不是有此愿景。但是,目前博物馆已经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做得风生水起,而档案馆刚刚投来探寻的目光。档案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服务不应是一时的跟风凑热闹,而形成可持续机制和优质文化品牌才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档案部门应该转变观念,建立法规政策保障,通过跨界合作整合资源和分担风险,寻求媒体力量广泛推广,吸引和培养创新性人才。通过对档案内容深度挖掘和创意开发,加之以创新的宣传方式,实现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领域的补位[20]。

作者:王玉珏 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