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建筑文化认识与探讨

时间:2022-03-24 08:42:42

欧洲建筑文化认识与探讨

摘要:欧洲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那里文化起源早,意蕴深厚,源远流长,在这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也生成了相应的欧洲建筑文化.建筑凝聚了丰富的知识,在岁月上镌刻历史的重要标本,因此,也就呈现出了属于自身的建筑风格.对欧洲建筑文化进行学习和了解,所体会的是迎面而来的自由和浪漫,彰显了生命的随心所欲和舒畅,从而呈现出的是风格不同的建筑风格与特色.研究欧洲建筑文化,对于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

关键词:欧洲;建筑文化;认识;相关问题

谈到欧洲建筑,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幅幅美丽的风景油画,姿态多样:豪华的宫殿,庄严耸立的教堂,安宁清晰的田园风光.顺着欧洲文化的历史长河寻找,在地平线上会看到一个个美丽的建筑拔地而起,给人一种震撼、崇尚感.中国建筑行业需要借鉴欧洲建筑这种特殊的气息和特点,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1建筑文化的研究分析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成了建筑文化这种地域文化特色与物质内容相互融合的靓丽风景.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相互作用的重要产物[1].时代的不同,也会展现出不一样的建筑文化风格与内涵.欧洲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变化,建筑文化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给人一种浪漫、神秘的想象力,展现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艺术方面,完美的结合起了丰富的艺术形式与艺术精神内涵.另外,建筑文化与区域文明之间存在明显联系,不同的区域文明呈现不同的建筑形态,宗教、民俗等均造就了不同建筑形态.综合上述几点分析能够得到建筑文化与时代变迁、区域文明和技术水平等之间具有联系.通过分析欧洲古代建筑,不难发现工业革命前欧洲古代建筑主要是以石块垒砌为主,且建筑文化主要为古希腊、古罗马、拜赞庭和哥特式等建筑文化.工业革命后期,欧洲工业水平和科技能力更为先进,建筑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埃菲尔铁塔、水晶宫等建筑.而现阶段,欧洲建筑文化得到极大发展,各类创新建筑不断增多,如:生态建筑、多功能建筑等.

2认识几种常见的欧洲建筑文化

2.1古希腊建筑文化该地区建筑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崇高、和谐、完美、和谐.单一的通过几个词汇是难以将这些建筑的内涵和气势体现出来的,由于这些古老艺术本身就蕴含了深厚的学问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过这些建筑的名字,但是从未深刻地认识到它们到底属于何种建筑,其实它们就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一些整齐的石头柱子,标准的矩形,非常精准的黄金比例,总结起来,有以下特征存在于古希腊建筑中:第一,平面式1:2或者1:1.168的矩形[4].大殿和厅堂在中间,四周是柱子,环柱型的建筑形象.通过阳光的照射,虚实的变化以及多样化的光影变化,完全没有了封面墙的封闭感;第二,柱式的形态.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和人像柱等都属于非常美妙的雕刻艺术[2].在古希腊具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古建筑群那就是雅典卫城,它属于公共型的综合式建筑,很多宗教活动都会在这里召开,在公元前5世纪时修建起了这座建筑,很多精美的雕刻艺术都被融入了古希腊建筑汇中.在雅典卫城内,包含着神庙这个重要建筑,主体建筑是帕特农神庙.在公元前447-432年间修建的帕特农神庙,被修建于卫城的顶部,其宏伟的形象可以在雅典的各个角度和位置进行观赏.而且,这座建筑时通过典型的长方形回廊式列柱进行修建,多为多里克型的柱子.各有八列柱被修建于东西两面,两边是17根[7].南北长70米,东西宽为31米.在19米控制东西两个立面山墙顶部和地面的距离,也就是在19:31之间控制其比例,与黄金分割比非常接近,给人一种优美无比的感受.还将一条爱奥尼亚式的装饰带安装到了神庙的墙壁上,雅典人民庆祝重大活动的画面都用浮雕的形式被展现了出来.从门廊到南北两面墙都有这个浮雕的身影,连为一体,绕行一周.一共有500多个雕刻任务,总长度超过了160米.全盛时期的希腊主要以帕特农神庙作为代表性的建筑.是希腊的国宝,在人类的艺术宝库中,它也属于一个璀璨明珠[3].2.2古罗马建筑古代罗马是著名的帝国国家,它横贯亚非欧三大洲.其中,罗马建筑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希腊建筑古典柱式和建筑技术的上的影响.广场、凯旋门和纪功柱等建筑也较为常见.同时,浴场、剧场和圆形剧场也越来越华丽宏大.随着时代的发展,罗马建筑文化开始在欧洲其他地区和国家广泛传播,在欧洲的很多地区都能够看到罗马建筑文化的身影,地方情调和神采特色鲜明.总结来讲,当时罗马文化主要有这样的特征:首先,教堂是罗马式建筑的主要特征.如同古希腊的神殿艺术一般宗教信仰在那个时代非常强烈,所以,教堂被视为重要建筑类型也不足为奇,此外,教堂也是那时最有学问、设备最好、最富有的结机构.其次,先进的施工技术,拱顶是罗马式建筑设计与建筑的重要出发点.再次,古希腊文明内的建筑风格在古罗马建筑中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此外,也构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神”是古希腊建筑的中心,更多表现为精神上的寄托,而以人为中心则是古罗马建筑的主要特征和出发点,注重享受物质生活与歌颂个人.维特鲁威是古罗马著名的建筑理论家,他主张建筑要坚持配置、均衡、适宜、经济、规则的特征.在这一系列建筑原则和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就可以发掘出古罗马建筑内崇高、和谐的特征.2.3拜占庭帝国建筑文化特征在这个时代的建筑,主要呈现出苍穹顶、整个造型突显中心,在独立的柱子上把苍穹顶支撑了起来,这种建筑结构彰显出了色彩夺目、自由的文化底蕴和特征.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最辉煌的代表,东正教也以此为核心教堂.极圣时期的拜占庭帝国也以此为纪念碑.

3欧洲建筑文化风格特征分析

3.1装饰性特征总的来讲,欧洲建筑富贵华丽,沉稳豁达,具有张扬的色彩,典雅的格调,鲜明的对比;匀称的建筑群体,有条有序;按照自然共存,人和建筑共存的理念进行设计,和四周的景物交相呼应.造型也非常美观,主张修建起大同小异的个体建筑,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不同,但是实际上却很大的改变[12].例如单体建筑,尽管逐渐向程式化方向转变,然而,因为其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特色,展现出了浓郁的装饰色彩特征,所以有效地将这些融合为一体,展现出来与众不同的欧洲建筑特征.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得知,有这样几个特点:①在整个欧洲建筑文化中包含着被形式化的雕塑,例如纪念碑墙壁、宫殿顶部和中心广场等.②对建筑框架和建筑本身结构装饰的优化.例如,将一些诸如门窗之类的功能性建筑物设置于建筑结构的墙壁、屋顶等部位.③添加点缀装饰和衬托性的造型.例如,在建筑造型外层依附的立体化设计体系等.④华丽、洒脱、精美且浪漫色彩浓厚的图案,也为欧洲建筑的外观造型增添了一份姿色.例如,部分艺术画廊壁以及教堂建筑内外墙壁的画图画等.⑤不拘一格、色彩缤纷的色彩装饰.在很多欧洲建筑中,都把古典建筑色彩和紫、红、黄、橘红、墨绿等颜色融为一体,给人以诗意与和理性的感受,有时也能够将建筑结构本身的本色部位人为的保留下来.⑥在建筑整体造型中应用点、线、面、块形体化的装饰元素,构成了严密的装饰效果.例如,很多主体性建筑要以陪衬性建筑进行装饰和美化.上述所提及的这些因素有效地丰富了欧洲建筑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为建筑结构本身创造出了活力、个性和不一样的品位.总的来讲,很多建筑结构情感表达与观念都和建筑装饰有着一定的联系.欧洲人很多都是通过与具体造型内的应用功能相结合,将一些成就感突出的装饰因素合理、精心的打造出来.将一些新视觉、新颖的建筑装饰展现出来.3.2审美特性一个成功的事物,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极高的审美价值.作为成功建筑的典范,欧中建筑一定会着非常强的审美价值.在欧式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即为个性化设计与情绪化设计[4].在个性设计中,很多欧洲的设计师通常喜欢利用色、图像和形等设计元素完成聚集性设计.从而将欣赏者的品味和情趣调动起来,通过此调动观赏者的听觉、味觉、视觉和触觉感,将一种特殊的场景营造出来,被一种特殊的范围塑造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比较严谨、厚实的建筑造型情趣、雅致化,或高亢、或稳重、或幽默、或滑稽.对欧洲建筑进行细致分析,形式化与样式化建筑时期设计的焦点,此外,这也属于欧式建筑的形态审美和整体形状的主要特征.欧洲设计人员通过这种特别的形式,将“符号化”的图式结构创设了出来.进而不断美化建筑结构.很多设计师通过抽象的几何形态,将各种创意特别、形式多样的建筑结构设计出来.令那些简约、大气的建筑造型变得更加有序丰富、直观.很多欧洲建筑都体现了人们观念和思想方面的延伸.除了色彩和形象之外,绝对不可以忽视其材质方面的应用.它不但能够使人浮想联翩,还会给人不同的美的感受.比如木质材料的温暖、松软,钢铁材料的冷峻与沉重,大理石材料的细腻与高贵等.种种迹象说明,材质由于表面肌理与性能的差异,由此可见,也会展现出不同的建筑材质特征[5].

4结语

综上所述,欧洲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欧洲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璀璨夺目的历史.其中,建筑文化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欧洲建筑结构的特征能够很好地映射出欧洲建筑文化的独特一面.欧洲建筑文化在促进欧洲建筑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欧洲建筑文化的特色开始向着世界的其他地方传递.但是,有效应用欧洲建筑文化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欧洲建筑文化的本质与内涵.对此,文章通过上文首先论述建筑文化的相关内涵,为充分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做好了准备工作,其次,对欧洲几个重要的建筑文化进行了阐述,给了一个研究的侧重点,最后,对欧洲建筑的特有一面进行了分析,为更好地研究欧洲建筑文化做出了帮助.通过上文的分析与阐述,目的是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毅强,邱天.德系“建构”的地域学派版本———斯图加特学派的教育、创作及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06):851-852.

〔2〕王其恒.318沿线藏民居风格的演变(泸定至拉萨段)[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7(04):852-853.

〔3〕徐晓燕,陈浩淼,顾婷婷,陈爱春,刘红云.城市建筑风格定位研中的理性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

〔4〕张成渝.中西遗产差异的文化背景思考———基于德尔德的《遗产及其文化边界》[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3):34-40.

〔5〕梅青.解读欧洲17-18世纪的中国风建筑———以德国“无忧宫”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3):77-84.

作者:杨杰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