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发展措施与建议

时间:2022-05-25 11:47:27

茶产业发展措施与建议

摘要:阐述了当前安顺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茶产业发展前景分析,就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安顺;茶产业;措施;建议

茶叶是我国传统产业,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具有广泛消费性和社会性。近年来,我国茶叶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特别是新式茶饮、名优绿茶、特色品牌的茶叶需求逐年递增。安顺市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独具特色,茶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具有优质茶园,具备茶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条件,如何走出一条新式发展的路子,值得思考。

1安顺市茶产业发展现状

1.1生产规模

目前,安顺全市茶园面积2.6万hm2,投产面积2.2万hm2,产量1.14万t,产值22.2亿元。全市有6个省级茶叶示范园区,4个乡级茶叶示范园区。拥有茶叶加工企业224家。

1.2茶园分布

全市产茶乡镇达53个、涉茶村245个,茶园主要分布在西秀区、普定县、镇宁县、紫云县,关岭县、平坝区茶园较少。

1.3产品结构

全市主要生产绿茶、红茶、白茶、黑茶等茶类。全市茶叶品牌有瀑布、朵贝、明英、春来、过江龙、黔龙、土红坡、格凸春芽、红崖天书、屯堡仙茗等,其中,主打品牌为贵州省公共品牌、贵州五大名茶的瀑布毛峰和地方区域公共品牌、贵州历史名茶的朵贝茶。但是,品牌众多,却无一个具有较高价值的品牌。虽说现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瀑布茶(黄果树毛峰)和朵贝茶2个,但品牌市值和市场竞争力较小。

1.4加工能力

全市茶叶产量1100t,干毛茶加工约1.8万t,夏秋茶利用率不高,产量较少。生产吞吐力不大,虽有250家以上茶企,但都以小作坊居多(或者一个茶园同时注册几个公司,严重影响生产力),主要加工绿茶、红茶等产品,加工能力低。另外,由于同类产品居多,不具有市场产品吸引力,市场狭小,致使夏秋茶下树率较低,产量较少。

2当前发展存在问题

2.1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发展效率低

安顺市茶产业发展虽明代以前就有,但规模较小,真正现代化发展起步较晚。尽管目前发展较快,茶企数量和茶园数量在不断上升,但上市规模、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没有,在区域品牌中,安顺人引以为豪的瀑布茶、朵贝茶所具有的品牌影响力较低,甚至不知道。当前最大规模的安顺御茶村公司、明英茶场等生产能力不足。安顺市大部分茶企缺乏活力、体制僵化,在安顺有市场的基本为国营企业或事业单位,如:茶果场、市茶场等等,在起步之初得到政府大力支持,但随着市场资源配置的进一步深入,已不能顺应当下茶叶产业的发展,对市场带动作用较低。同时,当前市场的主流除了名优绿茶之外,还有新式茶饮,如:奈雪、喜茶、茶百道、因味茶以及明星个人推出的IP猴子的救兵、彦悦山等等,占据了青年人市场,进一步加剧了整个茶叶市场的竞争。安顺茶企的市场营销基本局限于本市,并着眼于传统市场,如:茶礼礼盒、纸袋包装等,忽略外部市场和新式产品的开发,缺乏大市场、大眼界、大发展的意识。一些茶叶企业各自为阵,自己打自己的小算盘,只着眼于公司自营茶园或者自营加工厂,不利于规模化发展,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2.2建设不配套,技术力量弱

安顺市大部分地区茶叶种植基地和加工厂建设不配套,相互脱节。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自培的本土人才得不到技术整合,技术利用率低,就业压力大。安顺市虽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但缺乏足够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团队,从而影响了全市茶叶产品档次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3茶园基础差,经营较粗放

安顺市茶叶采摘基本处于粗放型作业,茶园立地条件差,很多栽培在高山之间的茶园,由于缺乏管护资金,加上采摘困难,茶叶下树率低;再者,经营分散,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夏秋茶因为无市场、采摘费用高而采取少采或者不采,以致于造成资源过度浪费的现象。

2.4对“茶文化+产业”结合度低,融动作用小

安顺茶文化丰富多彩,明清以来,就有“茶,俗名丛茶,谷雨前采者名毛尖,色味俱佳,多出鸡场屯,狗场屯,采时大水桥(今大西桥)有茶市。”(《安顺府志》)和“然其土宜茶宜竹,故茶、竹出产颇多,茶植于丘垄之间,不碍园艺,比户有之。其产量稍逊于东乡,然制法精良,色香味俱佳,茶商称为上品,销路颇广,即俗称小锅茶者是。夏官堡、余官屯、吕官屯、磨芋寨等处亦稍产茶,色味甚佳,与小锅茶齐名……南乡土壤颇厚,亦宜种茶,产量还不及东乡之多,而色味俱佳,亦颇牟利。”(《续修安顺府志·农林志》)的记载。不仅如此,安顺还有著名的泉水文化,有大龙井泉、西龙井泉、枪凿泉、珍珠泉等贵州名泉历史文化。以上这些是安顺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助器,是值得安顺茶界继承和创新的,是“茶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基石。然而,安顺茶目前还没有代表安顺特色的、家喻户晓的特色茶文化或者茶文旅创新创意产品。

2.5标准执行力度弱,产品参差不齐

安顺市前后颁布了《安顺茶》(DB5204/T001—2011)、《安顺瀑布毛峰茶》(DB52/T1004—2015)两个地方标准及《地理标志产品朵贝茶》(DB52/T1070—2015)标准。《安顺茶》从产品上确立了包括毛尖(毛峰)、翠芽(翠龙)、高绿茶、高原茗珠茶、蒸青绿片茶五个类型的产品标准,《安顺瀑布毛峰茶》确立了瀑布茶的生产标准,并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产品,为安顺茶的发展制定了很好的标准体系。但是,目前市场所见产品,加盟区域公用品牌瀑布茶(黄果树毛峰)的企业在瀑布茶生产上、产品特点上、价格上、包装上不统一,产品参差不齐,致使市场认为瀑布茶(黄果树毛峰)是个杂牌,严重影响瀑布茶(黄果树毛峰)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使瀑布茶(黄果树毛峰)品牌区域价值和在消费者心里的价值不凸显。朵贝茶情况基本雷同,包装、特点、价格均不统一。

3安顺市茶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3.1市场需求广阔

目前,全世界共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所作《2019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中国茶产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茶叶总产量、总产值,内销量、内销额,出口量、出口额等多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一、二、三产发展基本顺畅,茶产业助力精准脱贫的主力军作用继续凸显。但与此同时,困扰产业发展的产销矛盾日益突出,消费人口与消费总量增速持续趋缓,市场存量继续增多,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行业创新亮点不多,产业注资热。目前,新式茶饮、行业创新产品的市场前景仍较广阔,对优质茶叶资源的需求仍较大。

3.2各级政策支持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四部分提出:“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内容中明确了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并将“茶”与“果”“菜”并列作为我国乡村特色产业之一,为下一阶段我国茶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建设等指明了发展道路和方向。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茶业强省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8〕22号)文件,2019年1月,安顺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安顺市委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市发〔2019〕4号)文件,为安顺市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3.3自然条件优越

安顺市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条件优越,全域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无污染、降水沛”的优质产茶环境。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安顺地区的茶叶纤维素含量低、茶树新梢持嫩性强、茶叶肥厚柔软,自然品质优异。同时,安顺区域适宜名优茶的生产:一是早春季节气温回升快,茶芽萌发早,比江浙地区早二十多天,对于名优茶生产抢先上市是不可多得的气候资源优势;二是秋季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的养分积累,原料自然品质优异,秋茶香而不涩,品质相对优越;三是土壤多为发育于复含煤层的黄砂质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众多因素,使得安顺茶产品具有茶味浓醇厚、氨酚比值适宜、香气浓郁及滋味醇厚、鲜爽、独特的品质。

3.4组织保障有力

省委、省政府将茶叶定为重要打造的特色农业,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当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委、省政府率先成立了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领导小组。随后,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领导小组,各县区也做出相应部署,配合茶叶产业脱贫攻坚的发展,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4安顺市茶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4.1发展措施

4.1.1培植龙头企业,拓宽销售渠道茶叶具有商品率高、生产区域性强、消费地区广、产业链长的特点。从原料生产加工到商品销售自然形成农、工、商三位一体的产业化体系。因此,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龙头企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安顺市要打造“两园三廊”的茶产业园区,必须以龙头企业为带动,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合作,给予龙头企业支持,通过联合、兼并、参股等方式进行产业重组和扩张改制,优化茶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组建新型茶叶集团总公司,形成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营销的经营体系。逐步发展成为“下接茶叶基地,上接市场,中衔龙头企业”的灵活机动发展模式。4.1.2配套加工设施,提高加工作业要提高加工效率,需建设茶园生产基地,配套建设加工厂房,配备加工生产设备,完善产业链,确保产品生产。同时,配备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4.1.3加强茶园管护,保证源头质量茶园管护是茶叶质量安全的第一线。因此,发展茶产业既要重视新茶园的标准化、科学化种植建设,又要针对老龄茶园进行改造,维持产能。要严格按照绿色、有机标准进行茶园建设和管护,积极培育有机茶园,从源头为有机茶的加工、出口创造条件。4.1.4整合各方面资金,集中打造茶产业

当前,许多农、林、水产业资金投资较为分散,成效较慢,效益较差。可以将茶产业同其联合打造成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把小、散、乱、弱的农、林、水产业同茶产业结合建设,对各方面资金采取整合,集中投入,提高茶园的产业链,为茶旅和农旅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2发展对策

4.2.1深化认识,加强引导茶产业是安顺市重要农特产业,全市各级政府部门要统一协调,形成合力,要始终做到有政府支持、有部门牵头、有技术服务、有设施配套、有监督考核。坚持政府引导、平台服务、企业运作的茶产业运营模式。4.2.2制定政策,鼓励投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和创新安顺茶产业,鼓励集体、个人、企业创新发展,同时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技术和人才,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将省外、国外先进的茶叶生产技术、市场服务理念引入地方,联合开发安顺茶叶产业渠道,完善和健全经营体制。4.2.3建立服务体系,发挥服务职能茶产业的发展需要专业部门发挥专业作用,主管茶叶技术和指导的部门要加强茶叶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茶叶产品信息服务建设、茶叶产品监督检测体系服务建设、茶叶标准体系宣传与建设。同时,相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研发,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与茶叶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机制,推动茶产业产业化发展。4.2.4产业化发展,工业化运作茶产业产业化发展,必须要有工业化运作的态度,因为农业产业局限性大,茶园管理往往是精耕细作,无法达到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而工业化发展高效、快速、高量、高质。在安顺市优质茶园的基础上,按照工业化发展思维,从茶园管理到产品销售,建立工业化思维和工业化发展模式,按照工业化经营运作,对茶园管理按照工业项目进行管理,确保茶产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作者:肖正广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安顺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