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论文

时间:2022-07-20 11:08:59

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论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研究选择兰炼一中,兰炼二中,师大附中3所高中院校,涉及3个年级,随机抽取男女生共20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与研究的资料,通过互联网络检索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库等,了解和掌握近年来高中生体质健康相关的研究结果与信息。

1.2.2问卷调查法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不同年级男女生共200人,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2份,其中有效问卷154份,男生93份,女生61份,问卷有效率为77%。1.2.3数据统计法通过Excel对所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讨论与分析

2.1兰州市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现状

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中,男生占7%,女生占14%;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时间2h以上以男生居多,女生大多集中在1~1.5h;球类体育项目喜欢程度,男生占74%,女生占39%;其他项目喜欢程度,男生占20%,女生占37%;自发性课外体育锻炼,男生占73%,女生占46%;在有无必要参加体育锻炼调查中,男生占81%,女生占65%。

2.2造成这一现状的影响因素(如表1)

2.2.1学生方面

就学生而言,自己本身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可及家长老师对其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及强度。13%的同学认为课外体育锻炼没有必要,其主观态度上对体育锻炼持排斥意见,将严重影响其课外体育锻炼状况。14%的同学由于自身身体生理因素,远离课外体育锻炼,这其实也是其主观认识上对体育锻炼的误区。此外,学生的课外锻炼动机不同,同样会导致其课外体育锻炼结果不同。动机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力源泉,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经调查显示,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占比中,增强体质占65%,考试达标占57%,休闲娱乐占25%,体育求知占14%,缓解压力占28%。不难看出,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增强体质与考试达标排名前两位,说明高中生认识到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体育成绩关系到评优,毕业等。因此,学生特别在意这一点,这也说明高中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存在着一些误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清,忽视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意义。

2.2.2学校方面

学校运动场地的局限性,运动项目的局限性,重智轻体及校内体育活动形式内容偏少都影响着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校场地设施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物质保证。学习运动场地设施的类型、状况和规模,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由于学校场地的局限性,导致运动项目种类单一,学生兴趣调动不起来,对体育锻炼丧失积极性,调查显示,48%的学生认为运动场地的局限性有碍于其课外体育锻炼,46%的学生认为由于运动项目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其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因此,这两个原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课外体育锻炼。此外,学校为提高学生升学率,对文化课要求严格,轻视体育课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学校体育课工作开展不到位,文化课课时侵占体育课课时,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在时间上无法保证,直接导致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校内体育活动形式内容偏少,氛围不足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氛围是学生在锻炼活动中的情绪特征所表现的体育行为。校方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与管理方式,体育教师的教学和课外运动训练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及班主任、辅导员对体育的态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等,直接影响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此外,高中生不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与其缺乏老师运动技能的指导有一定的原因。缺乏运动技能理论方面的指导,实践将会盲目没有目的。现行高中生教学课程中,体育教学课的课时很少,没有理论指导,没有时间实践,学生体会不到锻炼的成果和乐趣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调查研究显示,兰州市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良好,但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不容乐观,其有待改善。影响兰州市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不足,场地设施条件有限,学习压力,家长与老师的支持态度及学校组织活动偏少等因素。

3.2建议

(1)树立高中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课教学时主动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其积极主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参与意识,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同时普及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使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体育锻炼,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意义,产生体育锻炼的强烈欲望,增强自身体质,增进身心健康。(2)重视体育场地的投入,增加体育项目的多样性。体育场地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保障。近年来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学校人数不断增多,场地的折旧及破损,运动场地更要不断的增加和改善,以支持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学校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体育经费投入,改善运动场地及器材,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条件,满足学生的需求设置。组织课外体育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认真加以运动技能方面的指导,发展其优势特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大家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3)积极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如春秋季运动会,篮球联赛,排球联赛,体育节,趣味运动会等各类活动,学生在运动中不仅培养了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逐渐形成锻炼习惯,培养体育意识。(4)从重智轻体转变为智体同行,真正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做到文化课与体育课同等重要,禁止任何人随意侵占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活动时间落到实处,家长老师在学生的心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支持对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主观态度有着明显的作用,家长老师应转变学生只学文化课考学的认识而忽略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忽视学生身体健康的思想。学生在繁重课业及考学压力下,很容易出现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其对文化课学习也有着不利影响。适当的课外体育锻炼可使学生身体放松,心情愉悦,对文化课的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文化课学习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有机结合积极推动学生身心综合发展。智体同行不容忽视。

作者:刘婧怡 梁辰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