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22-12-24 03:33:19

延安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延安精神是党在革命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理论成果,主要体现为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服务人民的精神宗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延安精神自诞生以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高校要把延安精神教育与“三进”工作结合起来,把延安精神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关键词】延安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同志的这首诗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立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上,延安精神曾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为建设新中国而顽强拼搏。时至今日,延安精神又同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弘扬延安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延安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起,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长达十多个春秋,其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逐渐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是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相融合的结晶,是党的性质宗旨、路线作风、奋斗目标、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延安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内容,主要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本色。”[1]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服务人民的精神宗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还从不同层面彰显了延安精神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质。延安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以延安为中心的各根据地革命精神的总括性表达,形成之后一直在引领党和人民奋勇前行,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又不断丰富和发展。可以说,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是它的重要来源,西柏坡精神、抗洪精神、“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是对它的传承拓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它的创造性发展。

二、延安精神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增强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拥护党的领导,这是检验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根本意义所在。”[2]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校把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努力发掘和传承优秀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以此作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延安精神是兼具时代特质和民族风范的中国革命精神,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目标,是高校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四有新人的宝贵资源。首先,延安精神的灵魂——共产主义理想是全体学生必须始终树立的政治方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多元化的信息传媒载体不断涌现,而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也不可避免地进入国内。受此影响,一些学生追求享乐,追崇物质,立场动摇,信念模糊,理想丧失。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延安精神所蕴含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恰恰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政治方向指引与价值追求导航。因此,高校必须以延安精神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核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自觉担负“四个伟大”的时代使命。其次,延安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是全体学生必须坚守不渝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路线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并在运动时期确立,党在革命时期和建设年代始终遵循贯彻,同样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所在。应该说,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脚踏实地、知行结合,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思考和解决问题,但在学生中确也存在虚浮自满、主观臆断的情况,对优良学风的塑造和学生的学习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为此,高校要教育学生贯彻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了解国情,心系民生,从当前做起,从身边做起,把个人的成才梦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书写奋斗青春。第三,延安精神的宗旨——服务人民是全体学生必须坚守的初心使命。为亿万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无数先烈慷慨赴死、舍身成仁。延安精神凝结着党的初心和使命,而这也是大学生所应恪守的价值追求。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时常令学生感到困惑和迷茫。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瞄准学生的思想盲区而强化价值导向教育,提高学生对各种不良思想的抵抗力,引导他们传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延安精神的本色——艰苦奋斗是全体学生必须秉承发扬的优良作风。中国人民能够从站起来、富起来到今天迈进强起来的新征程,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结果。虽然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使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当代大学生承载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重任,还必须教育他们保持自力更生的做人本色,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务实的态度、自立的精神,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而攻坚克难。

三、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知、情、意、行是延安精神进校园的基本要素。“知”是对延安精神的认知,“情”是对延安精神以及革命领袖和共产党人的情感,“意”是将延安精神培育的理信念和道德情感转化为忠实践行延安精神的道德意志,“行”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学生对延安精神的知、情、意、行。第一,着力通过课堂教学弘扬延安精神。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延安精神只有进课堂才能进头脑。我国高校都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政授课教师要把延安精神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当中,通过问题引导、例证解析、场景还原等方式,在课程内容中呈现延安精神的精旨微义,激励学生追求真知、刻苦学习,帮助他们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弘扬延安精神。高校要按照延安精神的内容来规划校园人文环境,积极构建以延安精神为主体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接受延安精神的影响、熏陶和感染。譬如,高校可以延安时期的革命先烈为题材,命名道路,塑造雕像,提醒学生勿忘革命传统;举办人文历史沙龙讲座,邀请党史党建与政治理论方面的专家学者同学生面对面交流思想、交换观点;开展延安精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调动学生了解党史、学习理论的热情,促使他们体会革命精神的真谛;利用校园媒介宣传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革命精神体系,播放一些革命历史纪实影片,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第三,大力开展社会实践弘扬延安精神。社会教育是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3]高校要以寒暑假和节假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革命史迹考察活动,充分利用各地的革命遗迹等形象教材,通过实地调研考察、革命人物专访等形式,促使学生回顾当年轰轰烈烈的的革命斗争场景,真实而客观地了解党在延安时期的感人事迹,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环境中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增加对革命历程和延安精神的直观认识与了解。第四,积极构建网络平台弘扬延安精神。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介途径,开拓延安精神教育的新渠道。一方面,要设置“弘扬延安精神、继承红色传统”等教育网站和板块,将英雄事迹、战争史事、伟人故事等教育素材以专题形式予以凸现。另一方面,要利用网络载体举行红色影片展映、红色短信征集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前辈的价值追求,明辨是非曲直。此外,还可以结合“清明”、“五一”、“八一”、“十一”等节假日,组织开展烈士陵墓网络祭扫活动,使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洗礼。结语延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思想路线、宗旨初心和作风品质,这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生动素材。高校必须把延安精神教育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进”工作结合起来,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媒介等多种方式推动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宏.延安精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9.

[2]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前言[M].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2005:59.

[3]王东桦,王非.社会教育学概论•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95.

作者:杨栋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