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平权思想分析

时间:2022-10-22 08:32:13

女权主义平权思想分析

[摘要]《燃烧女子的肖像》是一部剧情片,这部电影的导演、制片人、主创均为女性。影片从女性视角出发审视女性的情感发展和话语权的变化,通过蒙太奇的表现方式,刻画女性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简练的人物对话和油画般的画面相互碰撞,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

[关键词]男性凝视;女权主义;平权思想;叙事;隐喻

法国电影《燃烧女子的肖像》是由瑟琳·席安玛执导,阿黛拉·哈内尔和诺米·梅兰特主演的影片。该影片在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中荣获最佳编剧奖,2019年获得同志金棕榈奖,在第45届法国电影凯撒奖中荣获最佳摄影奖等多个奖项。故事发生在法兰西王国布列塔尼半岛上,讲述女画家玛丽安受富家小姐艾洛伊兹的母亲所托,在艾洛伊兹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她作画,目的是把肖像寄给一位素未谋面,但要与艾洛伊兹结婚的富商男子。艾洛伊兹对这一安排极不情愿,画家在为艾洛伊兹作画中,两人相互爱恋,最终无疾而终的故事。

一、平权思想的溯源

1.男性凝视的缘起在提到平权思想之前,需要先关注男性凝视。男性凝视指的是在男权社会下,女性被看作第二性,男性通过一些媒介和渠道观看和凝视女性,他们被作为第一性。这是基于生理差异化区别来对待性别,社会发展中对男女的差别化对待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价值观念、制度规范和文化习俗等。英国学者约翰·伯杰在《观看的方式》一书中提到,人们观看的方式中“理想”的观赏者通常为男人,而女人的形象常常是用来讨好男人的。他研究欧洲古今的裸体画像,发现女性模特常是面对观众或画家的,或者通过一个镜子,以画家看她的方式来看自己。2.平权思想的论述平权思想就是对于男性凝视及女性凝视的平等对待,凝视与被凝视的转换与突破,是思想精神的释放,也是突破一些不平等的思想观念,在束缚限制中解脱出来,敢于为自己发声。女权主义是指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体现女性自我精神与能量的一种女性思想、社会言论及政治协助行为。男女平等是女权主义最基本的目标,在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同时,女性还要注重自我的价值表现,展示女性的独特魅力,挖掘并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为社会各阶层女性的思想与行为的解放而努力。

二、《燃烧女子的肖像》影片中的平权思想

影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包括画家、小姐以及伯爵夫人。电影的艺术色彩非常浓厚,画家和小姐的相互暧昧是在她们两次完成画作中结束的,也是在男性的注视中完成的。在《第二性》这本书中写道:男性过于在意男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和斗争关系,不能相互成为观察者,他们互不凝视。女人处在与他们的活动中,但不参与他们的比武和搏斗,她的整个处境使她注定扮演这个注视的角色。电影中建立起了一个女性主义的世界,处处体现着平权思想,但这种思想是在男权的存在下发生的。1.人物命运中的女性主体性隐喻影片中出现了艾洛伊兹的姐姐和母亲这两个角色,刻画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艾洛伊兹和玛丽安两个人感情面临的难题。母亲的戏份非常重要,虽然镜头语言不多,但她也是男权社会下的牺牲者、受害者,代表的是男权社会下的绝对力量,母亲为了今后的荣华富贵,决定把女儿嫁给富商。艾洛伊兹姐姐的婚姻也是一场悲剧——她为婚姻所困跳下了悬崖。在现实生活中,姐姐的死亡加深了艾洛伊兹和玛丽安两人的感情悲剧,也使得她们两人面临的问题更加紧迫。在这部影片中,男权从未缺位,并且伴随着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在电影中虽然讲述的主线是双女主,但还有一处细节:女仆提到自己三个月没来例假时,画家和小姐在得知女仆不想要孩子之后,极力地帮助女仆堕胎。在这个过程中,女性所受到的痛苦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但影片也是用一笔带过的处理方式,隐藏了女性的痛苦与创伤。电影中这组生与死的控诉,将生育权归还给女性,女性是可以跨越阶级建立认同和友谊的,也可以自由选择孕育生命或者放弃生命。男性的凝视被淡化,女性主义作品的人文关怀被强烈地表达出来。2.影片的细节刻画贯穿蒙太奇表现手法《燃烧女子的肖像》通过很多细节刻画了女性的独立。片中以女性视角展现平等,强调女性的第一性,也实现了从“男性凝视”向女性视角展现的转变。在这部电影中建立的是一个乌托邦世界,影片中仅仅出现了一个男性角色,就连伯爵小姐的父亲都没有出现,小姐要远嫁的富商甚至连名字也没有出现,但电影中有意无意地刻画了男性形象以及男权的存在,在展现女性主义的同时,用女性审美的视角刻画人物,同时也伴随男权的存在。在影片的开头就讲述了画家玛丽安一个人坐着船渡过波涛汹涌的大海,来到艾洛伊兹的家中,全程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完成,没有男性帮助她,行李也是她自己拿的。这充分体现了不管是男性女性都可以实现平等。影片中的大部分情节是玛丽安身穿红裙,艾洛伊兹身穿绿裙,这也是一个典型的象征,与《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中的情景相对应,片中的画家玛丽安在感情中脆弱的表现也被深刻暗示。在影片中,艾洛伊兹与玛丽安、苏菲似乎建立了女性共同的情景。在绘制画像时,艾洛伊兹侧卧在床,床边放置了一面镜子,镜子中映照了玛丽安的面容,玛丽安是照着镜子中的自己,在艾洛伊兹的手中小说的空白页作画。画中呈现的是玛丽安的容貌与艾洛伊兹的身体,两人的画像在相融中得以永存。这幅肖像也证明两位女主角摆脱了男性话语权,实现了意识层面的真正独立。在第一幅绘画中,玛丽安因为艾洛伊兹的不满直接将画作抹去人物的脸,这场冲突中玛丽安是作为一个男性视角所作的画,也是反映当时的画作环境和艺术环境,将女性剥离在外,并且贬低女性的作品。玛丽安的作品受到男性凝视的影响,她奋起反抗的同时,艾洛伊兹是以女性的视角反映女性审美,这是由她们的生活环境所造就的。十八世纪的法国是艺术百家争鸣的时代,但是女性艺术家想要出头也是举步维艰,当时女画家学习雕塑就被认为是有伤风化的行为,男性担心女性会画出更好的画作以此来限制女画家,玛丽安的反抗其实是对当时艺术环境的反抗。在第二幅画作中,伯爵夫人同意留下玛丽安,并且艾洛伊兹也同意她作画,因此在这个时期的画作是从女性的视角进行作画,在绘画的过程中能够体现细微的表情变化和神态变化,同时被凝视的艾洛伊兹也在凝视玛丽安,两个人产生了感情,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第二次作画中,女性主义的审视达到高峰,反映了女性在极力反抗,她们希望完全摆脱男权的牵制,就此打破男权的限制,由此建立一个完全女性化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平等自由的状态。3.《燃烧女子的肖像》的隐喻同性恋爱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电影的表现手法也非常独特,在前半部分出现很多晃动的镜头,后半部分镜头表现逐渐稳定下来,这也预示着两个人的感情不断升温的过程。电影有一个片段,艾洛伊兹的裙子被烧掉了一个下摆,预示的含义不仅包括女性之间炽烈的爱,还有对于女性解放的思考,鼓励女性进行抗争。燃烧被视为一种动作,是伯爵夫人、画家都想将艾洛伊兹定格在画框中,成为一种社会竞争的筹码。在这样一种情形下,画像作为载体,承载着女性主义和男性凝视的压迫,深刻打压着艾洛伊兹的独立性与个性,燃烧有形的画像,也充分表达了女性对于自身解放的向往。影片的音乐也选得非常恰当,在音乐与画面相互配合中,完美体现两个女主人公的故事,简单质朴又含义深远。

三、《燃烧女子的肖像》影视叙事方式

1.音乐与简练人物对话、画面的交叉碰撞增强叙事的感染力《燃烧女子的肖像》中多处运用音乐的表现方式来增强叙事的感染力,在艾洛伊兹与玛丽安最初互生情愫的镜头语言中,运用了《四季》这样一首乐曲来表现两人的情感萌生。这部影片中采用的人物对话非常简练,话语表达丰富但精练。影片整体采用的音乐与简练的人物对话相互结合,以此增强了画面整体的表现力。影片的整体叙事主要以女性的视角来体现,以音乐增加画面的美感,使女性的形象刻画更加逼真,简练的人物对话增强了人物的饱满形象。在这个影片中完全没有刻板印象,几位女性自然地表达女性该有的特点。电影的叙事是通过音乐、画面等组成,运用蒙太奇的艺术表现手法,充分使用镜头语言进行深刻阐述。2.影视叙事采用油画的特质体现女性主体视角这部电影独特的表现风格和表现方式就如同油画一般,每个镜头语言组装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个精致的画面。油画的表现方式是错落有致、线条流畅,从单个画面来看,就像一幅幅油画,这是古典美的象征,也充分体现了人物主体的特质,表现出女性主体的独特性。影片采用双女主的形象,充分展示女性主体的独立性,在影片中极力地表现了女性的独立自主,她们追求恋爱婚姻自由,一切都是从女性的审美视角出发,女性应该拥有和男性相同的社会地位,应该被社会大众所认同。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出现以女性为视角的影片是女性为争取平等自由而努力的结果。油画是一种温婉、含蓄、直接的艺术表现方式,运用在电影镜头中充分展示出女性独特的气质和风格。画面中没有出现男性的镜头,这显然是不符合常规的。这部影片想深刻呈现女性应该是独立的、自由的,具有主体地位的。

四、结语

《燃烧女子的肖像》反映了女性会在不自觉中被男权社会的价值观念所影响,陷入自我的困境与矛盾之中。女性想要争取自由,希望被平等对待,改变男权社会下男性凝视的方式。女性的思想、地位不应该被束缚、被压制,可以争取恋爱婚姻自由,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一个女性主义者未必是一个女强人,女性主义也并不是逼着所有女人都要做女强人。女性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这是平权思想的深刻内涵。平权思想不仅要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更需要通过现实的观照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昱含.论法语电影《燃烧女子的肖像》中的女权主义[J].东西南北:教育,2019(1).

[2]陈百仪.《燃烧女子的肖像》:从男性凝视到认同凝视[J].戏剧与影视评论,2020(3).

[3]宋瑞,苑一帆.《燃烧女子的肖像》的隐喻与凝视[J].视听,2012(3).

[4]徐兴,孙晶华.《燃烧女子的肖像》的镜头叙事美学[J].电影文学,2014(3).

作者:单芷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