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视角下我国渐进式革新和管理转变

时间:2022-09-20 08:16:00

邓小平理论视角下我国渐进式革新和管理转变

摘要:邓小平认为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这是由中国改革的特殊性质、社会环境及其开创性决定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制度变迁过程与体制改革的路径是紧密关联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创新道路——渐进式政治制度创新,从而不断地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渐进式;制度;变迁与创新

中国的改革至今已经30多年,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需要正视和解决的矛盾与问题。

本文将结合我国改革的相关历程,以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视角,深入探讨我国渐进式改革和制度变迁之间存在的关联,以及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如何才能使渐进式改革有所突破和进展。

一、邓小平选择渐进式改革的原因及其成功

(一)中国的改革走渐进式道路的原因和理论逻辑

所谓渐进式改革,是相对于激进式改革而言的,是指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那么,中国为什么要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为什么取得了相对的成功?这主要是由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性质以及社会政治改革的开创性所决定的,具体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其基本前提是坚持宪法的地位和相关原则。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有其特殊的优越性,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的改革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改革,“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那是不能动摇的”。[1](P.133)也就是说,进行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条件是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这是坚持宪法的地位和相关原则的体现。

第二,渐进式改革必须在保持制度框架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渐进政治改革的实质是在不改变基本政治制度的性质的前提下,对制度的运行进行逐步的改良。”[2](P.144)制度创新以政治稳定为前提,在现有制度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实现制度的创新,使新制度在旧制度可以允许的限度内尽快发展,制度创新的成果又进一步提升政治稳定的层次和水平,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在政治制度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三,在探索中不断边破边立,边改革边创新,不断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邓小平强调:“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3](P.258-259)这也就是说,改革过程是一个“边干边学”的实践和认识不断提高的辩证过程。

(二)对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一种制度性解读

第一,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一场“渐进式革命”,其特点体现在制度变迁的强制性中的诱致性,即渐进中有突进。按照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我国的改革不能说完全是强制性制度变迁或者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应该说是属于强制性中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我国的改革从总体上说是渐进,但渐进中有突进。[4]这正是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一大特点。

第二,渐进式改革和制度创新同时进行,并且在制度创新上总结了两条宝贵的经验。第一条,大胆地不断地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西方国家搞市场经济已经有几百年的经验,过渡到现代市场经济也有了几十年,这样就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设计提供了一系列明确的参照系。所以,只有参照这些经验才有可能在短期之内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第二条,明确改革的价值取向,把改革目的放在首位,通过“大胆地试”,“摸着石头过河”。

邓小平在谈到中国的改革时说:“改革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既然是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3](P.174)“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3](P.258-259)中国就是通过这个方法,闯出了一条积极和渐进相结合、大胆和稳步相统一的渐进式改革的道路。

第三,渐进式改革在制度试验的基础上推动了渐进式制度创新。哈耶克曾经说过:“一切制度都是生成的。”渐进式改革是一个试错和创新的过程。国家一般是先在某些地方、某些部门进行制度试点,这样一来,“通过不断地试错反弹来修正决策,并在试错中进行制度创设,以解决应对各种问题,逐渐自然地演化出一种新的体制”。[5]以制度试点作为制度变迁的重要环节的创新模式既是建构式的,也是演进式的。

二、渐进式改革需要在制度变迁的同时进行攻坚突破

毫无疑问,我国的渐进式改革现在已经到了攻坚阶段。中国渐进式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诸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与冲突加剧等。阻碍改革攻坚的因素很多,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些矛盾和因素才会对改革的攻坚突破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首先,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中国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两大变革同时并举的过程中,而西方国家是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之后,才完成了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渡。

其次,渐进主义的改革方式之选择,总体上符合我国国情,但注定充满曲折性、阶段性。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是靠行政权力来推动的,而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以价值为基础,以货币为媒介,通过等价交换来推动的。[6]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逐步推向城市的,由此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一方面使得大量农业劳动力迅速投入工业和服务业,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以粗放发展来带动经济增长这种不利于集约增长,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所以,结合改革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渐进式改革存在着一定矛盾和问题,但总体上是一条适合我国的成功之路。目前,在渐进式改革的基本框架内,需要根据变化的情况,对改革路径本身进行不断改革和调整,采取积极措施,把消极影响降至最低点。

三、渐进式改革和制度变迁的突破口——深化政治体制的改革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经济改革优先,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当下,有不少学者表示,希望改革有新的突进。正如邓小平所说,经济体制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成果能不能巩固,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而逐步推进的,实际上1989年之后至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比较缓慢,突破甚微。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通过“政治渐进主义”的改革模式,大体上完成了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向更具有多元性的社会政治模式的转变,但改革仍有很大的合法性制度空间或余地。[7]总理指出,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他还指出,我们站在一个新的伟大的历史起点上,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8]因此,大胆借鉴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不失时机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已是我们首要面临的课题。

作为我国渐进式的改革制度变迁的突破口——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把重点放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就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目标任务而言,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党政分开。党是领导核心,“总揽”、“协调”都是十分必要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规范”,才能既坚持党的领导,又能保证发挥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的职能作用。其次,党内民主。关键要通过保障党员基本权利和进行选举制度创新来发展党内民主,尤其要逐渐规范、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

(二)就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而言,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改革选举制度,真正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今后应逐步扩大直选和差额选举范围。比如,可以依法推行乡镇和县政府领导人通过直选、差额选举来产生。同时,还可以在基层中大胆引入竞选制。其次,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遏制腐败现象。应该努力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总之,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渐进式改革和制度变迁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绩。中国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累积的问题应当视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它说明我们的制度创新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现行的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并不完善,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只要我们坚持渐进式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就一定能够在渐进式改革和制度变迁中创造出一个既反映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同时兼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