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10篇

时间:2022-08-14 08:20:28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10篇

第一篇

一、营造生活化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着眼于学生主体的情绪、心理,又要重视自身的教学艺术,以推动数学课堂的良性发展。学习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心理,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还能够帮助教师引导课堂走向。生活化的课堂氛围往往会给学生特定的心理暗示:教师更希望我们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在这种精神环境下,学生具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能够最大程度地被焕发。教师可以从教材、探究材料处理等两个方面来营造生活化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开展的主要资源,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理、加工,如保留数学知识点,将教材中过时或乏味的案例以生活案例进行代替,可以有效地向学生传达生活化教学这一理念。如在《数据收集整理》一课中,教材以“校服颜色选择”这一案例为素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灵活地更改,如将这一案例转变为一次实际的数据调查活动,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邀请一位学生来做调查者,其余学生作为被调查人员,要求调查者统计班级学生对“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喜爱情况。教材生活化处理既是对教材有取有舍、合理利用的体现,也是营造生活化课堂氛围的重要途径。其以教材为依托,将生活案例、情境以更为灵活、合理的方式融入到数学课堂之中,在引起学生关注生活的同时,传达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信息,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引导。

(二)探究材料生活化

实践探究是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以生活化探究材料“包装”的数学探究活动不仅能够使“生活化”这一主题一以贯之,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对活动保持浓烈的兴趣。如在学习《找规律图形》一课中,教师可以将“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引入到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1.寻找周围具有规律性的图案;

2.将寻找到的图案进行简单的绘画;

3.发挥想象,自己创作美观且具有一定规律的图案。这一探究活动以生活事物为切入点,使学生将眼睛从理论知识转移到生活之中,课堂目标从单纯的学习能力提高转移到观察能力培养之上,其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使整个课堂都呈现出浓厚的“生活”味道。

二、建立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模式

课堂一般分为课堂导入、实施教学、总结反思等几个阶段,生活化教学不仅渗透于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而且各有特色、各有侧重。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生活化数学课堂模式的构建。

(一)课堂导入: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

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博取他们的眼球是课堂有效开展的关键。实验发现,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往往显示出更为浓厚的兴趣,也就是说,相较于普通的课堂导入方式,生活化的数学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生活案例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情境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如在学习《统计》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对“统计”二字有初步的认识。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一个小花坛中有26朵四种颜色的郁金香,然后向学生提出疑问:“这是我在我们学校花坛拍摄的郁金香图,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我想知道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同学们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并在上面写出具体的数字呢?”学生涂完之后,教师可以对比出示图片和统计图:“比较题卡与刚才的画面,哪一个更能清楚地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答案不言而喻,教师趁热打铁:“像我们刚才那样把花的朵数数出来并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统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借助校园花坛的郁金香小施魔法,一下子就使学生的眼睛盯到图片之上,并结合一问一答的方式,成功地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实施教学:有效结合生活实例

引出课题之后,实施教学则是数学课堂开展的重中之重,案例剖析、探究活动、知识点应用是这一环节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灵活地运用生活实例,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

1.开展贴近生活的数学实践活动。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所说:“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好奇心强、爱玩、爱动是小学生的典型特征,教师不妨借助他们这一心理,设计特色而高效的数学课堂,鼓励学生主动进入到生活中去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去掌握数学学科的结构。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以以“我的菜篮子”为主题,设计有关于“蔬菜价格一天涨跌情况”的调查活动,带领学生开展关于“统计”的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入到菜市场,选取一天中的三个关键点为调查时间:早上6点,中午12点,晚上8点,来调查某一种蔬菜在一天内的价格变化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折线统计图,说明蔬菜价格在一天内所呈现的规律特点。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各组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并结合他们的完成情况来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点。在这次实践活动的策划中,教师以活动先行,并且摆脱了课堂的束缚,倡导学生主动融入到生活之中,运用既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读生活现象,这既是通过生活舞台来展现数学,也是利用数学显微镜来观察生活。

2.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问题是数学课堂的灵魂,巧妙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够推动课堂的深入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数学问题生活化旨在以问号的形式来展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来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中,要以生活实践、经验为依托,创设具有启发性的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仍以《找规律图形》一课为例,学生在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知道何为规律,也要能够自己“创造”规律。教师可以设计“帮帮他”的数学问题:老豆博士想请大家帮个忙:他买了一块花布想做窗帘,但买回来之后又觉得这块布缺花边,所以他想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规律帮他设计一种花边,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在这一问题中,教师将“画规律图形”这一简单的任务蕴藏于帮助老豆博士设计窗帘的文本之中,不仅增强了故事性,具有人文关怀,而且将具体人物、窗帘这一生活中的事物置放于问题之中,可以说是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三)总结反思:实行人文性的生活化评价体系

总结反思是确保课堂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举措,它一方面要求师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起着查漏补缺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堂设计有效与否、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得当与否。无论是总结,还是反思,其大都以评价的方式进行反映。从生活化教学方式来看,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以及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形式要求生活化的评价体系必须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性。多元性是指评价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水平、能力发展等,进行灵活、有针对性的评价。由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具有差异性,因此他们在课堂的不同环节之中表现各有不同,有好有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实施评价时切勿拿着同一根“尺子”来进行比对,相反,要在纵向比较的基础之上,进行横向的比较,从而更加关注学生在原有基础之上的进步情况。另外,生活化的问题设计一般为开放性的题目,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耐心听完他们的奇思异想。

2.过程性。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对应,其要求是注重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而非对最后结果的“一刀切”。生活化教学极其强调对生活问题的探究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课堂一般以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相结合为主要组织形式,因此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往往通过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作出衡量得以实现。因此,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将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等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来,以更加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3.多样性。多样性是指评价要全方位、多层次,如将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生活化教学为课堂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多样性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而且还能够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如在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可以就不同成员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互相进行打分,而学生自己也可以从主观的角度出发,对自己在小组中的“出力”情况进行评价。生活化教学巧妙地将生活搬到教学舞台上来,利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生活案例对数学知识进行全新地演绎,一方面其将深奥的理论知识分解为浅显的、具有探索意义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又为枯燥的数学原理“穿上”趣味的“外衣”,使其兼具审美和智慧的双重特性。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掘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使学生于数学中看生活,于生活中理解数学。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掌握好数学生活化的“度”,也要把握好生活与数学连接的桥梁,切忌为“生活化”而生活化。

作者:郑玲玲 单位:山东省莒南县第三小学

第二篇

一、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的必要性

1.数学学科的特性

数学知识虽然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才能理解,但是这些抽象的知识都来自于生活实践,如何让认知水平有限的小学生有效地把握这些抽象的知识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这些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高效掌握和有效运用的“双赢”。

2.教学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

进行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养成一种逻辑思维习惯。而这个目的的实现,其核心不在于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到多少数学知识,而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运用知识。在小学数学中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创设情境的生活化教学

很多数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这些抽象化的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这对于认知水平有限的小学生来说,学起来确实有些困难。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还原知识的本源,使知识学起来富有趣味性。例如讲解长方体的长宽高时,可以举教室的例子,让学生更好理解。

2.知识角度的生活化教学

虽然强调要实现课堂生活化,要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学习的主要内容还是知识,因此为了实现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教师应该更多在知识上下工夫,即通过生活中的知识来引导、教授学生。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观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实践角度的生活化教学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现课堂生活化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运用生活中的知识来进行教学,还需要将数学回归到生活实践中加以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重新获得生命力,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理论教学之外,教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观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反思与总结

我们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实现生活化的教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有很多浅显的问题是不需要进行生活化延伸的,而有的教师却硬生生地对其进行了生活化加工,这不仅对学生理解知识没有帮助,还可能会误导学生。为此,要避免形式主义,不能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所举的实际生活例子,要对学生理解数学问题产生积极影响,而不能产生消极影响。此类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认真对待,谨慎处理。

作者:蔡淑琴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太平小学

第三篇

一、数学教学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学习的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的问题引入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去,方便小学生的理解。这种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对于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要想让小学数学教学能够生活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会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现实性的空间,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用生活现象去解决问题,同时也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让数学问题能够生活化

数学的学习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的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数学有关,让学生接触生活,贴近生活,给学生创造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更多的生活化方面的数学问题练习,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把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用学习的数学知识去应用到生活当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不同的数学问题。真正理解数学同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逐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所遇到的生活难题的能力。

三、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含很多数学问题,行走上学的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位移。让学生能够通过书本上所阐述的数学问题展开想象,尽量与我们的生活,每天所必须去做的事情联系起来。逐渐的,学生就学会了如何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不同的难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十分有趣的,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十分的强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应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逐渐形成了正确的学习数学的价值观。总而言之,数学的教学要紧紧围绕“数学起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将数学知识同生活相联系,利用好生活中每一个与数学知识有关系的生活现象,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作者:刘太彬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御临小学

第四篇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与特点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例、采用生活化的语言方式,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教材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主要有三个特点:(1)教学资料要生活化,应尽量选取学生经常可以接触到的生活物品或者事例,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2)教学语言的生活化,小学生语言能力有限,词汇量不是特别丰富,教师选用生活化的语言可以加快学生的理解;(3)教学手段的生活化,教师的教学手段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易出现的问题

1.过于注重生活化教学

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的生活化,从而轻视了数学知识的学习,将其置于从属地位。例如:一位一年级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为了突出教学的生活化,设置了一个情境:小红和小明两个人去动物园玩,学生就开始讨论去看什么动物等,直到最后才讨论门票要花多少钱的问题,本是一个很简单的知识点,但由于教师过于注重生活化的教学,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找不准主要知识,而且还很浪费课堂时间。

2.生活化教学的错误认识

(1)理解不到位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对生活化的教学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认为生活化的教学就是在每一节教学中都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否则就是没有实施教学的生活化。因此,一些教师为了教学的生活化,在不必要的时刻也会牵强地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对教学生活化的理解产生偏差。(2)盲目从众一些教师对教学生活化的理解不是很透彻,但又要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因此会效仿其他教师的教学,但由于并没有正确理解教学生活化的含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看到已经上课十几分钟了,教师还在渲染情境没有进入正式教学的现象,不仅不能按时完成教学内容,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1.教学教材的生活化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接触的教材往往只有数学书,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各种具有生活色彩的辅助资料等。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或者为学生推荐一些视频等。比如教师可以推荐小学生回家去看七巧板这个节目,不仅可以获得学生的喜爱,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对于一些专业化的语言无法理解透彻,所以教师在讲数学知识的时候,要尽量使用生活化的语言,深入浅出,将复杂难理解的话语简单化,便于小学生理解。例如,教师在讲“比较大小”的时候,就可以这样讲,文具店里的铅笔是一元一支的,钢笔是五元一支的,那么哪只笔花钱多,还可以怎样说呢等等,通过用这些小学生日常熟知的语言进行讲解,可以很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3.教学手段的生活化

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要进行合理的生活化,对于适合的知识点,就选用小学生熟知的事物进行讲解,例如:教师在教小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这块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周边事物里找到学过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认识,然后鼓励学生,增强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教学生活化的含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合理地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努力实现数学教学的最优化。

作者:杨宝华 单位:吉林省通榆县新发学校

第五篇

一、什么是数学的生活化

数学是学科中的中流砥柱,生活是承载教育的载体和运用知识的场所,数学的生活化就是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结合生活现象进行合理解释,以求达到更有效的、更多样化的解答。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数学学习,也就是大众所说的接受“填鸭式教学”,做不到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真正要义。之所以要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的素质发展,建立一个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评价体系等。因此,我们要在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从学生所熟悉和知晓的生活情境出发,选取学生生活中涉及的数学题目,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运用数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可以广泛接触有关数学的问题,但这只是起点,对于数学的学习首先要从数学的基础出发,然后从一些数学活动中进行实践和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到生活之中。与生活隔离的高段小学数学教育只会使得数学在学生的眼中更抽象和枯燥难懂,同时增加小学数学教学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应当充分发掘数学中所蕴含的生活性,发掘数学本身的趣味性、生活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主动将这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化解数学的抽象性,使得数学更容易把握。在探索生活中蕴藏的数学,发现数学中包含的生活,数学生活化是现代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学科研究。在知识经济时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高段小学数学开始受到巨大挑战,为了迎合时展,我们需要积极发展和改革小学数学教育方式,而现在,数学生活化就被推入大众的视野之中,在此同时培养学生探究生活的能力也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所以就上面两点看,我们要在高段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实施数学生活化。无论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化数学知识的抽象为具象,还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都要将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而且在现在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有相应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综上所述,将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是现在教育领域所必须关注和大力发展、完善的一个数学教学项目。

三、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实践

数学生活化对数学教学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把生活化运用到高段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教师要做到在教学进程中的生活化。

1.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教师应当鄙弃旧的教学方式,不能一味地以教材为主的教学,而是要把书本当做辅助工具,例如高段小学数学认识图形这一课,就是要做到让学生在认识立体图形基础上进行教学,可以准备一些立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将教材中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让深奥的事物变得通俗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2.生活事物的数学化。生活是数学的载体和源泉,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首先,我们可以在学校中感受数学。例如学生在排队的时候,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记住自己前后左右的人是谁,其实数学中的“坐标”就与之相似,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常规教育,却为学习数学打下基础。在生活中建立数学模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可见的事例,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更好地领会学到的数学知识。其次,我们可以在家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例如在数学课上学到距离单位,我们就可以在家中实际测量一下桌椅板凳等物品的长短、大小,从而对距离单位有一个具体化印象。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实践能力,更可以让学生在动手的时候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其实生活处处有数学。社会同样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数学的场所。例如在购买物品的时候,就要涉及数学上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更好地缩短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既培养数学思维,又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在数学生活化的理论实践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数学和生活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是不可割据的,将高段小学数学的教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数学并非只有一种抽象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的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总之,高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正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发挥它的光和热。

四、结语

在高端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应当真正认识到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及其蕴含的意义,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促进高段小学数学教学进一步地开拓和发展。

作者:仲爱菊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第六篇

一、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拉近新知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小学生虽然年纪小、身心发展不成熟,但也已有一定生活经验和阅历,所以,在进行数学新知的教授时,我们就可从学生已有生活知识和经验出发,拉近新知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好奇感。比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节内容时,我就对学生说:“小朋友们,你们家里都有钟表吧,那你们知道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有,它可以提醒我们该睡觉了。“”提醒我们吃药、吃饭。”……学生积极地谈论着,我继续说道:“你们说得真好,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认识钟表,只有认识了它,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你们想不想学?”“想!”……这样,我通过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教授做好了铺垫。

二、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仅仅掌握数学理论思想、规律和方法,而是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相关问题。所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学知识与技能后,我们还可开展一些生活化实践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比如,在学习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的知识之后,我们就可让学生在课下对教室、学校操场、家庭居所等所占面积进行计算;在学习了有关“认识人民币”的知识之后,为学生拟定一个购物计划,让学生自己到超市购物、付钱,并将所带的钱、支付的钱、找回的钱用笔做详细记录,然后在课堂上汇报给我们,由我们来检测他们的实践效果。这样,我通过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既使数学教学变得富有趣味化,又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使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熟悉感,从而真正热爱数学,喜欢学数学。

作者:肖华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只里中心北高里小学

第七篇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做到生活化,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数学,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学会整合教材内容,将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计算等较为理性的知识转化为现实问题,让学生感知数学学习的乐趣和魅力。比如,在讲解“米、分米、厘米”这一章节知识时,可引导学生猜想生活中常见的衣服、圆珠笔、书本以及身高等量体的长度,并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为学生创设真实自然的课堂语言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来。

1.教学准备阶段

在课程开始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教师要科学选择各类生活资源,传达给学生富有意义的信息。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珍视难能可贵的生活经验和体会。这能有效衔接起新旧知识。

2.教学过程

(1)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和好奇心。而且,生活情境能有效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为学生自由表述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探求新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并将其作为学习的生长点和起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比如,教师在讲解“认识人民币”这一知识时,可以在课堂上模拟超市购物情境,将教学例题很好地贯穿于模拟活动中。学生在“超市”不仅识币,还经历了兑币和付币的过程,一旦付出钱币与兑付钱币相等,学生就会露出舒心的微笑,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3.教学反馈和评价

要保证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序开展,就必须对教学反馈和评价工作予以充分重视。所谓的生活化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学和生活如出一辙而要从具体的生活经验入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最终回归到生活本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是理论联系实际并有效指导实践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1.具体、直观的生活化语言

布鲁纳曾指出,学好一门学科的关键就是熟悉并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而所谓的基本结构就是指那些理性的、抽象的概念化知识。而且,这些知识要以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仍处于直觉思维发展阶段,概念形成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基本出发点,尽可能使用直观、具体的生活化语言,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活动与游戏

学习过程是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和生成更多的经验。而活动与游戏是经验生成的最好方式,在游戏和活动中,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模拟生活场景,增添一些小游戏或者活动,不仅能增加学习乐趣,还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帮助学生积累到更多的生活经验,从而有效指导学习实践。总之,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点出发,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并且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明白数学的重要性和作用,从而主动投身到数学学习中。

作者:廖志银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第十一小学

第八篇

一、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新课改下生活化教学是指社会生活贯穿于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认识数学,产生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运用水平,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在新课改前提下,强调的是生活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学生的源泉,教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加灵活地教学,学生学习也更加充满活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教学生活化要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和被塑造的材料,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学操作上必须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现实生活中具体生动的形象、生活事例为中介进行思考,顺应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达到优化学习过程的目的。对学生学习最好的刺激方法就是激发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就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喜好的东西,这些也就是学生兴趣的源泉,这些也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例如,我们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时候,就可以用我们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的经历进行讨论,通过交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总结,最终全面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这种教学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走出课堂后自觉运用理论知识去关注身边的事,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让课堂回归生活,将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合,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姜大伟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杨各庄镇明德小学

第九篇

一、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事物提出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牢把握数学教学方向,并适时引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理论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所熟知的事物中强化知识理解。比如,在讲解“余数”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所熟知的《孔融让梨》入手,假设孔融有10个梨,他要分给四个人要怎么分?分给五个人怎么分?这时,学生单纯运用除法不能整除,这时则正好引入余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大致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逼真的生活情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教学效率。适当地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让学生主动投身到课堂学习中。比如,在讲解两位数乘法时,可以以问票问题为切入点,某景区规定大人门票为30元每人,小学生15元每人,假若超过20人,则一律按15元购票,某小学到该景区参观,共有学生345人,教师58人,请问,何种购票方式最为划算?这个问题紧贴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可以现场模拟上述情境,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出最优的购票方式,掌握两位数乘法的一般规则。此外,在讲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点时,可预先划定一个三角形区域,分别让学生沿着三条边匀速行走并计时,最后计算出结果,从而检验课本知识的正确性,这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

三、从日常生活入手,巩固提高相关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实践,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关注现实生活,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比如,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给学生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以后,要求学生在周末陪父母在超市购物,帮助父母计算应付钱数和找零,夯实学习基础。另外,学生在学习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后,可以尝试计算电视屏幕的面积、饭桌的面积等,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数学能力和水平,实现自身的均衡发展。

作者:孙鲁华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榕欣小学

第十篇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现状

1.学生的主动性受限。以往的课堂全部都是以老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在下面安静地听老师讲,老师主要讲述教案上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不能进行及时检查,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缩减,由此,学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2.学生自身特点影响学习效果。小学生由于好动的天性,因此,让其在一堂课一直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又不能及时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状态,那么课堂的教学效果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学生在课堂的收获也必然打折。

二、生活化教学的必然性

1.生活化教学的引用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将所讲授知识充分融入实际生活中,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踊跃地参与课堂互动,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2.生活化教学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生活化教学更有利于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最大的学习潜力,为实现学生以后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三、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具体应用

1.在课堂形式中的应用。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将生活化实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教材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日常活动,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2.在课后作业中的应用。在对学生的课后家庭作业布置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地将生活中的例子与课后的作业相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发现数学的价值。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作为教育的先行者,老师一定要积极改革,将生活化教学及早应用到课堂生活中,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作者:杜红梅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回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