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难题与思索

时间:2022-04-20 06:00:00

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难题与思索

摘要: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一场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正在各地兴起。随着课改的推进,课堂越来越热闹了,越来越凸显个性化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几乎成了课堂的一道道“佳肴”。但在这轰轰烈烈的课改中,我们必须冷静面对。只有深入学习,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才能使数学课程改革走上健康之路。

关键词:合作情境赞扬个性热闹

新的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在全国启动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面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令我困惑,一些问题令我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吗?

数学新课程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面,指出了合作学习是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于是,合作学习在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中,几乎成一道“佳肴”。然而我们也经常发现,一些教师往往一提出问题,就急于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前排学生“呼”地转身,整个教室“嗡嗡”一片。教师则在一旁无所事事。

镜头一:有一位教师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出16—7这样一个算式之后,马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该怎样计算16—7。接下来的情景是这样的:有的组“叽叽喳喳”,各说各的,根本没有听别人怎样说;有的组只有个别同学在发言,其他同学不吭声,洗耳恭听优生的专题发言;有的组冷冷清清,各玩各的……几分钟后,教师鸣金收兵,听取汇报,小组长仍然唱主角,课堂成了教师和几名尖子生表演的舞台。

思考: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表面上看起热热闹闹,但其背后则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合作交流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在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真理越争越明”,最后达成共识。在选择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时,首先,我们一定得考虑这一内容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吗?如果学生个人能独立完成,教师就不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而应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个人完成不了,那我们就应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集中大家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其次,在合作学习前,有独立思考过吗?离开了个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无效教学行为。个人独立思考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讨论时才有话可说。最后,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合理吗?既然小组讨论,就要留给小组讨论的时间与空间,时间太短或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干预太多,学生的思维还来不及展开,不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二、创设情境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吗?

《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成为课题引入的重要方法甚至是“唯一”的方法。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中引入新课大都以具体化的情境为主。从本人所听的各级各类的教研课来看,也基本上是创设具体情境引入课题为主。低年级多是由童话故事开始,然后抛出问题:“你们谁来帮忙呀?”接着进入主题,而高年级呢?就是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开始,也抛出个问题然后开始今天的主题。

镜头二: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创设了测量呼拉圈周长的情境引入课题,实际教学中,在测量时学生大都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当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时,部分学生开始不够积极;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有一部分学生干脆在一边看。为什么?测量时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不需要太多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学生能积极参与,而在探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时,不仅需要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还需要进行稍复杂的计算,这时学生由于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原因开始打退堂鼓了。

镜头三:在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一课教学中,执教者在上课一开始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情境,出示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一角”。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后踊跃发言:

生1:我发现有小兔子。

生2:我发现小蜜蜂在采花蜜。

生3:我知道小蜜蜂很勤劳,我们都应该向它学习。

生4:我发现小花很漂亮,这应该是春天的景色吧!

生5:我知道小兔子和小猴子是好朋友。

至此,七八几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老师在肯定中不断地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不断以有新的发现。但是学生发现的内容大多数与数学内容无关,结果是舍本取末。

思考:在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要创设情境,其产生的背景是什么?随着创设情境的增加,学生丢掉了什么?创设情境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吗?数学情境的创设,不仅仅要考虑情境的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更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从而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如镜头三中,当学生不能自行观察出“几个几”时,老师出面引导观察应该是必要的,这种发现又不是本节课的重点,老师导一下又何妨。诚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哪些知识,受到了哪些启发,获得哪些发展,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形式上的需要,为了学生表面上的兴高采烈、其乐融融。调动积极性不是教学目的,调动积极性只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的手段。如果教师仅仅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情境,而没有引领学生从解决问题中获得学习数学之信心、成功的乐趣,学生的兴趣只能是表面的、浮燥的,而不是自发的、持久的。

三、“赞扬”是课堂不变的声音吗?

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尊重学生”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一些老师面对学生的回答,喜欢用“你真棒”“你比老师聪明”“你说得多好”“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等激励性的言语赞扬学生,几乎没有了批评,即使说错了,也不指出……

镜头四:一位青年教师在一堂公开课中,上一节“百分数的认识”。在学生初步认识后,教师让一个学生把这句话读一下。“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你真棒,你读得真好!”学生脸一红,之后再也没有举手发言。

思考:在今天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这些评价很多很多,老师非常热情,但是激不起学生的进取心。对于有的表扬,学生不但无动于衷,相反还嬉笑自嘲,甚至反感。以上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的评价的目的是什么?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评价?

其实,孩子是需要表扬的,是需要带有真情的、恰到好处、客观的表扬。这种表扬才显得珍贵,才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学生内在的、不竭的学习动力。尊重学生,并不是一味地表扬而不批评;尊重学生,并不是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回答不加纠正,对模糊概念不置可否,甚至对学生的一些偏见还推波助澜,搞得学生云里雾里,这实在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四、鼓励算法多样化=尊重个性化思维吗?

《课标》在阐述基本理念时,有这样一段话:“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对于参加课改的老师来说,这段话可谓“耳熟能详”,但对它的理解,却各有千秋。

镜头五:这是一节一年级的数学课“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出示例题“35+9”让学生探究计算方法。为了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先让学生猜一猜计算的结果,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计算方法。比一比谁的办法最多?

师: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算法?(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生1:5+9=1430+14=44。

生2:列竖式算。

教室里开始安静。

师:有用拆的方法计算的吗?

生3:35+9=35+5+4=40+4=44。

生4:从35里拿出个1变成了34,1+9=10,10+34=44。

师:你们的想法真棒!谁还有别的好方法?

此时无人举手。

师:还可以把几看成几算?

生4:把9看成10,35+10=4545-1=44。

生4:把35看成40,40+9=4949-5=44。

师:真聪明!谁还有别的方法?

孩子们双眉紧锁。

师:能不能用小棒算出得数呢?

生齐:能!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孩子们一脸迷茫。

师:数数的方法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大家都动了脑筋,很好,可是老师这里还有两道题,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就用那一种方法计算。

思考: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教师在刻意地“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试问: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在得出许多方法后是否让学生“我选择,我喜欢”,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就用什么方法计算?“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其本质究竟是什么?新课标明确指出:算法多样化的本质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维。那么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这样做是否真正体现这个新理念?对“35+9”学生确实想出了很多方法,但教师需要扪心自问的是:这么多的方法是学生真的独立思考出来的还是你千呼万唤才得到的?这难道真的是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吗?如果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回头看看那个教学片段,我们就不难寻觅到教师“呼唤”的痕迹。以上法3、法4、法5、法6、法7和法8可以说是在教师的不断地追问下“驱赶”出来的。法4、法5和法6的确是有创意的好方法,但是这是不同学生的思维结果吗?不,都是生4的“创作”。无疑生4是班里数学才子。课后笔者问生4:“你很聪明!为什么一开始你不把你的三种聪明的方法说出来?”生4:“因为一开始我是按生1的方法做的,还没想到别的方法,后来在老师的提醒下,我突然想出来的。”可以看出生4非常兴奋,下课了他还沉浸在老师夸奖的喜悦之中。的确生4的个性得到尊重,得到了张扬,那么是否全班所有的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了尊重?显然大多数学生想的法1和法3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像以上“数一数”“用小棒摆一摆”这种低层次的动作思维一般是差生所为,但他们羞于自己笨不会在大庭广众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生4的高层次思维的方法究竟有多少学生能理解?我们想,差生们不但不能理解,反而容易产生失败的畏难情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似乎鼓励算法多样化不是“红了樱花,绿了芭蕉”而是“红了樱花,冷落了芭蕉”。笔者认为鼓励算法多样化,不是盲目地追求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并不简单的是“你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做。”在目前的计算教学中,教师一味追求算法多样化变成了一种时髦,仿佛不这样做就是不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新课程所提倡的鼓励算法多样化在不少教师那里被异化了。

五、课堂越热闹越好吗?

我们的数学课常常看到孩子们“小脸发红,小眼发亮,小手直举,小口直开”的现象,活跃气氛往往成为一堂优秀课的标志。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以及很多名师的示范课中,教师几乎是使尽浑身解数,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游戏竞赛,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的鼓鼓的,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调动的淋漓尽致。

镜头六:这是一节气氛异常活跃的数学课,一位年轻教师执教新课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图形的认识”。这是一堂让学生充分参与的课,课堂设计了足够多的环节让孩子实践参与,猜猜、折折、画画、剪剪、用学具摆摆拼拼……

思考:在这热闹活跃的背后,数学课还缺少什么?数学课堂还缺少学生静静地思考,缺少学生自我内心的独立反省,缺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冷静与顿悟。在这些课中,没有老师敢让学生静静地做作业,静静地长时间思考。热闹的课堂并不是真正的活跃,静静的课堂中也有活跃的思维!静静的思考更是一种激烈的思考过程,它内涵丰富多彩,足以让每一个孩子收获甚丰。

新的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大地全面展开,但是我们必须冷静面对。只有深入学习,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才能使数学课程改革走上健康之路。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2001.7

《小学数数学教师》2005.6

《中小学数学》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