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让数学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

时间:2022-04-20 05:11:00

探索让数学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是教学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还得从课堂入手,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对学生潜能发展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教师的任务主要在于指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和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活动?笔者就如下方面进行了探究。

1.探索问题的条件或结论,彰显学生智慧的个性

条件或结论开放的问题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空间,为学生创造了探索的机会和提供了探索题材,并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开展探索活动,表现出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通过互动交流促使思维空间得以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激发学生的潜能,彰显个性思维,迸发智慧的火花。

例1如图(1),⊙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交切线TP于P,TH⊥AB于H,若TP=a,请你添上一个条件后,可以求出OH.

我提示:要求OH,关键是探究OH、PT、PH、OP、TH这些线段的关。经此点拨,学生依据已知条件,联想基本图形,通过添加辅助线,从而容易得到OH、PT、PH、OP、OT、TH这些线段的关系,进而发现只要线段(PH、OP、TH、半径或直径)中的任何一条线段已知,就可求出OH。此时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充分感受到探索知识的无穷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之情。我趁机提出:除添加以上条件外,还可以添加其它条件吗?这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激情.有的学生从角(∠P、∠PTH)入手添加条件,有的学生从线段(PA、PB)入手添加条件,有的学生从线段关系入手添加条件,如:PA=4PB、TH∶PH=1∶3、PH=3OH等。学生探究的角度越来越多,显然,这样的课堂是卓有成效的。

这里,问题结论明确而条件不给出或条件不完备,问题所要具备的条件需要学生探索才能获得。应点拨学生从所给结论、条件出发,逆向推理,逐步探索,获取最佳条件,常用方法是“执果索因”。

例2如图(2),AB是⊙O的直径,⊙O过AC的中点D,DE⊥BC于E,CB切⊙O于B.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正确的结论?

我提示:要仔细观察图形的特点,想一想,如何添加辅助线?从哪些方面获取结论?经此点拨,学生从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及其三边的特殊关系、两角关系、两条线段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等方面探究获得结论,学生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探索,活化了自己的思维。

问题给出条件而结论不给出或结论不确定,需要学生探索才能得到结论。常规策略是“综合法”。要点拨学生从问题条件出发,依据已知事实和数学知识,合理推断,大胆猜想,探索相应结论,并验证猜想的结论,从而获得正确结论。

2.探索解题中的错因,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是的,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学生有了错误,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探究错因,纠正错误。从认知冲突中产生思维碰撞,点燃智慧的火花,迈入知识的殿堂。

例4若(X+1)X²+3X+2=1,则X的值为()。

A、0B、-2C、-1或-2D、0或-2

解答时,多数学生的解答是:由题意得:X2+3X+2=0,且X+1≠0,解得X=-2,故选B。

此时,我提醒学生再仔细想想。过一会儿,终于有学生提出答案为D。很多学生半信半疑地把X=0代入原式验证,结果发现等式也成立。对此,大家感到迷惑不解,表明上述解法有错,“到底错在哪里?”至此,学生产生了迫切的求知心和想弄清错因的强烈愿望。我再次提醒学生不要只注意“底”的条件(底数不能为零)而忽略其它情况,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去发现错误,分析原因,真正弄懂错误的根源——没有全面地分析等式成立的所有可能性:①a0=1(a≠0),②1n=1(n∈N),③(-1)2n=1(n∈N),通过引导学生类比发现:当等式成立属于情况①时,解答如上,得X=-2;当等式成立属于②时,有X+1=1,即X=0;当等式成立属于情况③时,有X+1=-1,即X=-2,此时,X2+3X+2=0,则等式为(-1)0=1,综合以上情况得X=0或X=-2。

教学中巧设富有内涵置陷且有启发性的问题,能起投石激浪作用。通过示错——纠错——顿悟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让他们在自己常犯的错误和挫折的教训中变得“聪明起来”。

3.探索数学公式定理,叩开学生的智慧之门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获得数学知识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数学学习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探索定理、公式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最好范例.为此,对公式、定理教学,我不是简单地呈现结论,而是突出公式定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从具体背景材料出发,揭示知识背景和来源,创设动手实践、操作实验等情景和一系列探索性的问题,为学生建构新知识创设必要的平台,让学生从事观察、实验、探索、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促使学生探索发现数学公式定理,闯入知识的殿堂,叩开学生的智慧之门。

例5“平方差公式”教学,可设置如下问题:

(1)计算并观察下列每组算式:

(2)已知25×25=625,那么24×26=?

(3)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4)从上述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5)你能用语言叙述这个规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6)你能验证并说明你所猜想的规律的正确性吗?

这样,通过“数组计算——比较归纳——感受方法——猜想一般规律”,让学生经历了根据特例进行观察、比较、归纳、猜想、验证,用数学符号表示,证明猜想,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了“平方差公式”,从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诱发了学习数学的激情。

例6“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教学,我设计了“把一个三角形剪一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操作活动。

问题1:图(5)是一个任意三角形,请在三角形上剪一刀,使得分成的两块正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问题2:若把图(5)中我们剪下的位置称为三角形的中位线,你能给出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吗?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

问题3:通过活动和观察,你能发现三角形的中位线和第三边有什么位置和数量关系?想一想怎样验证你的猜想?

问题4:你能否对你的猜想进行证明?

这样,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实验、操作、观察、探索、发现、验证、运用的过程,让学生历经探索发现了定理、公式,品尝知识探索过程中成功的喜悦,既实现数学教学对于学生主动发展的价值,又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激活了创造潜能。

4.探索数学问题的规律,拓宽学生的智慧之路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的许多内容充满了用来表达各种数学规律的模型,如数列、代数式、方程、函数、不等式、图形等均蕴含一定规律,这无疑要学生通过探索才能发现其规律。这类问题一般是从特殊到一般,再到一般,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猜想得出规律。学生在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的过程中发现数学规律,拓宽了思维空间与知识空间,开启了智慧之门。

4.1探索数式所蕴含的规律

数式蕴含着什么的规律,通过探索才能发现其规律.关键要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抓住数式的共同特征,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归纳、猜想得到规律。

例7请同学们先验证下列各个等式是否成立。

(1);(2);(3);

(4);…通过验证,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并用字母表示这一规律.

在上述各式中,根号“”像一个“牢笼”,它把数、式关在里面,使它们与“牢笼”外的数、式不能直接运算,给化简、合并带来障碍.但是,经过验算可以发现,上述各式中的整数部分可以冲出“牢笼”。于是,引导学生探索:

(1)是否任何一个分数开平方,整数部分都可以冲出“牢笼”呢?

(2)还有那些带分数开平方(或开立方…),整数部分都可以冲出“牢笼”呢?

学生进行探索、试算、体验,进而观察分子、分母的特点,从而可以猜想得到:;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猜想出更一般的规律:.

这样,学生通过观察、猜想、类比、交流、归纳、证明等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数学探究的一般性方法。

4.2探索图形蕴含的规律

新教材编排(搭建、摆放、拼、铺设等)许多计数图形(案)均蕴含某种规律,也是近年中考试题的一个亮点,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探索素材。让学生探索一组图形变化所反映的规律,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探索、猜测、验证等发现探索过程,学会“问题——探索——发现——推广”的探索模式,从中让学生“悟出”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等,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能力。

例8某餐厅按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1)1张餐桌可坐6人,2张餐桌可坐人。

(2)请你摆出5张餐桌的图形,6张餐桌呢?各能坐多少人?

(3)观察、分析、探索图中表示的人数是怎样随餐桌的变化而变化的,你发现什么规律?请写出n张这样摆放的餐桌可以坐的人数。

(4)如果按这种方式摆放100张餐桌,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这样,教师以数学规律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为主线,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富有个性地自我建构,从而挣脱思维定势的束缚,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数学课堂开展探索学习活动,还必须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探索性问题情景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探索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