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学中的不良的状况及思索

时间:2022-03-28 11:26:00

探索教学中的不良的状况及思索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呈健康发展。但是通过教学实践,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在繁荣、活跃、生动的背后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笔者就几点不良的现状一一进行了剖析及反思,和同仁共商榷。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于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但是,我们在为许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学生个性、追求独特教学风格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在课堂上一些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一、注重了过程与方法,淡化了基础知识和技能

新课程不再唯一着眼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是采取了更为广泛的视角,关注更为广博的目标,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教学目标的丰富、多维并不意味着教学环节的简单相加,更不意味着教学流程的臃肿、拖沓。恰恰相反,教学目标的丰富、多维不能以增加教学时间为代价,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追求也不能以降低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训练的严格要求来换得。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进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让学生按照三角形的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由于学生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摆的图形也就各不相同。这样,不仅使课堂呈现出“多样”的美,“个性”的美,同时也为学生研究、探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再一个个汇报交流,共同归纳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操作的全过程。但时间不等人,就快要下课了,以致在下面公式的应用时,只匆匆的讲了例题和一道练习就下课了。应该说这位教师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个教学设计倒是不错的,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但他过分追求过程与方法,却淡化了数学技能,计算技能的训练。这节课的重点是梯形面积的计算。而推导出梯形公式的目的是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间不能过于长,应作合理的安排。一般来说,讲了例题后,要安排三组练习,一是巩固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二是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三是安排一道综合题。联系新旧知识,又为后面组合图形的面积作好了铺垫。要不然,我们的教育只能停留在顾此失彼的层面上。

我们追求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等目标的同时,决不能淡化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严格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教学时间,在选取教学素材时,都应尽量择取那些蕴涵丰富教育信息、折射多重教育功能的材料来充实教学流程,使教学流程既简约流畅又蕴藏丰富。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学生独立作业的时间,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二、注重了学生的减压,老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毋庸否认,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同时,也的确删除了一些“繁、难、偏、旧”的内容。因此,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确实在某些方面显得“浅”些,“显”些。教材中例题地解答呈多种化,课后的练习也很少。但教学内容的“浅”、“显”“少”并不意味着教师教学任务的减轻。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教师教学难度的增强:即教师如何把学生认为十分简单,并已很好掌握的东西变得深刻起来,如何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就成为教师不容回避的职责。显然,相比于此前,这具有更大的挑战J胜,需要教师更大的匠心和慧心。

例如:《数一数》的教学,数数,学生认为非常简单:这有什么好学的,我们在幼稚园或学前班早就学过了,我们早就会读会写了。是啊,教学目标如果仅仅定位在让学生数一数课本主题图中各实物的数,那么学生绝对不会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另辟蹊径。一位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上课伊始,老师询问学生:“你们会数数吗?”,“会!”。学生信心满怀。“好,在你们的课桌下都有一个足球,你们能数出这个足球一共用了多少张白色的皮子吗?”这还不简单。不一会儿,结果出来了:"5张”、"8张”……同学们傻眼了:怎么结果不尽相同?“数的过程中你们感觉有没有什么特别麻烦的地方?”教师适时启发。“老师,我数的时候,数着数着就数重复了?”“老师,我数的时候数着数着就不知道这一张皮子我究竟数了没有了?”……“那么,有没有好办法解决你们所说的这些困难?”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恍然大悟:数一张白色皮子就在这张白色皮子上做上记号,这样就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了。“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这里,虽然教师没有明言“一一对应”,但“一一对应”的思想早就深深地镌刻在学生的头脑里了。

三、注重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淡化了常规的教学手段

上一节公开课。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突然,教师操作出现了错误,多媒体课件无法正常运行了。顿时,学生鸦雀无声。教师抛出求救的目光,专职电脑老师赶紧跑上去,摆弄着鼠标。不一会儿,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课仍是热热闹闹地进行下去。

现在的课,离开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成了一堂低品位的课。在时尚、热闹的背后,教师、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走,实际上和跟着教师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走有何区别?教师只是把自己的“满堂灌”交给了电脑,而自己则退到了幕后。看似学生学得相当主动,其实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操纵。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千万不能为之所困,更不能成为它们的“奴隶”。我们要增进课件的交互性,使课件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意调度,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在课程改革后,常规数学课上必要的看书、板书和作业不仅不能被淘汰,在某些时候还应该强化。只有这样,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进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总之,我们教师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生和教师最大的优势,上出自己的特点,上出自己的风格。把新课程理念融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探究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兴“教研”之习,去“浮华”之气,求“真淳”之风。愿我们的数学课堂既丰富繁荣,又扎实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