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研究

时间:2022-06-26 08:15:51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研究

一、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探究式教学,但这绝不意味着要以探究式教学为主。高中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方法,任何脱离知识基础的探究都是盲目的,只有把握了基础知识再加上探究才会收到不错的效果。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其关键在于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探究意识。有些教学内容或问题适宜学生探究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探究;开展一些课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与学习的魅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有些时候,教师适时地对某个数学问题或知识点作拓展,甚至是一句话,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讲授式加探究式教学方式被广大教师认可。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

1、数学问题情境引入课堂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数学教学的过程应该通过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的形式来完成,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吸引力,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创造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具有深刻性,教师应该掌握好各种例题的难度,过难或过于简单的问题都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反还会对学生造成恐惧感,但是要把握课容量,避免头重脚轻,使学生在情境中兴趣高昂,而到了基础知识则松懈或者缺乏兴趣,所以课堂上要适度引入情境。

2、准确把握新课程教材内容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删减了一部分旧内容。对于这些新增内容,老师也会感到吃力,对新增内容的标准把握不透。新增内容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它具有时代感,贴近社会生活,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标准进行教学;然而,对于删减的旧内容,由于很多数学教师习惯了使用旧教材进行授课,因此有部分教师往往会在课堂教学中自行的加入旧教材中的内容,或者根据旧教材的内容对新教材进行一定的整编,在新课程中,数学教学更加强调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和实践性,教师为了追求内容的连贯性,自己按旧教材加入一些新课程删减的难或偏的内容,这都是没有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来教学。所以,按照新课程的标准,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授课,这样既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确保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生不喜欢数学教师这个“人”,往往也不会喜欢数学这一门“课”,更谈不上在课堂上积极学习了。教师和学生以朋友身份教学最好,做不到这一点,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进行教学授课。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有活跃的课堂气氛,真正改变了满堂灌的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激发他们去思考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

4、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的思维方式

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际生活。新课程中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比如,我们生活中,最简单的走路问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在大道畅通的情况下,依然有小路的开辟,这其中蕴含着数学奥秘。

三、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心态的培养

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数学活动不仅是“数学认知的活动”,而且也应是情感心态的参与下进行的情意活动。其原因是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学生的潜在智能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新奇感和成就感,那么学习将会是一种乐事,大大改变了原来把学习当做任务、负担的情境,变被动为主动,将会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比如,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他做的一般的情况下,你用鼓励的言语代之以批评的言语,使他相信他能行,并且已经很优秀了,但是他还能够做的更好,带着这种愉悦感、成就感去学习,更加激发了他学习的主动性和高效性。总之,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更加强调了数学背景,突出了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性的重要性,改变原来的机械式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通过改进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的思维模式,从而塑造良好的数学学习心态。高中数学教学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使高中数学教学展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作者:邹华工作单位:重庆市开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