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治理制度与模式

时间:2022-08-06 03:50:35

农田水利治理制度与模式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问题

1、设备缺乏有效维护。最近几年,山东省聊城市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发展水利设施建设,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地势峻险,经费有限,下拨资金不足,以及建设和维护力度不强,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效果较差,影响到其正常的使用寿命。利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农田灌溉过程中,很多农民群众选择比较老化的工具,再加上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完善,导致灌溉工程中渠道、水库、电机井处于失控管理状态,水资源浪费严重;再加上农田灌溉设施比较陈旧,农田水利主体设施完工以后,相应的配套设施没有及时建设,严重影响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利用。2、技术和机制不完善。最近几年,山东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完善相应基础设施,但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人才比较紧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技术不先进而影响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此外,工程建设完毕,投入运行后,由于现有的管理队伍专业素质低下,不能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和治理制度,导致整个农田水利工程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解决,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制约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建设前期需要进行严格的规划和管理,但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不能充分考虑农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导致所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能切实发挥其应有的防洪抗灾灌溉功能,给地区农业生产带来极大不利影响。3、农田水利工程改革不彻底。现阶段针对农村地区一些严重老化、年久失修的农田水利工程开展修复和重建工作存在较大难度。一方面是因为上级资金拨付较少,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改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革,需要解决发动、吸引、灌溉用水、工作者等多方面问题,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难度较大[1]。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革是按照营利组织模式安排水利工程产权,从而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效率,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一步发展。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和治理模式

1、构建完善的治理机制。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所以该项工程在建设管理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系统性的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提高治理水平,全面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统一管理,确保科学布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前,要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的建设原则进行。要结合本地区地质条件、气候因素,切实做好工程前期各项规划和准备工作。设计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结合实际资料,制定相应的建设施工方案。通过构建完善的治理机制,使各个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2、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现状,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持续加大工程建设的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确立工作重点,重点建设项目要重点投入。通常情况下,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所以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区域选择上,首先应该考虑建设在粮食主产区以及计划增加粮食生产力的区域[2]。在制定建设方案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实际农业生产情况和水利条件,配置完善的水利配套设施,进一步发挥好渠道基础设施辅助灌溉、防洪、抗灾的功能。通过切切实实的效益,吸引农民群众全面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来。3、培养人才,推广先进技术。要想切实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治理和管理工作,就需要有专业过硬、技术较强的专业人才作为后备支持。这些水利工程具备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短期内很难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有的效益,需要长期建设。因此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具备发展眼光,从长远角度考虑。针对现有人才队伍,采用培训、开讲座等方式,进一步充实现有工作队伍专业知识,将有能力、有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专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还要加大先进人才引进力度,通过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待遇、工作环境,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专业人才,进一步充实现有工作队伍。还要抓好工程建设过程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以此来更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使得已有在建和规划中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农业服务,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4、强化科技攻关。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在技术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在最短时间内缩小这种差距,需要我们加强相关方面的科研攻关,积极研究先进的生态农业与节水农业科研成果,比如膜下滴灌、微灌、喷灌等节水型灌溉技术。此外,不同地区之间生态条件和地理环境需要构建不同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这些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工作经验,要将这些经验和地区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通过适当改进,在地区推广应用。所以,在注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紧跟国际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不断强化创新和科学研究。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攻关效果,需要政府制定扶持政策,财政给予资金帮助,水利部门给予技术和设备支持,通过多方面的相互扶持,积极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5、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毕后,一定要登记造册[3],绘制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图,进行分类管理,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置专门人员进行重点治理,落实各个部门责任目标,确保已经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安全运行,高效运行。对于新修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要进行资产确认,并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及时转交给相关单位或个人,并颁布产权证书与使用权证明。采用专业队伍维护管理和个人承包等多种形式,对新修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高效管理和维护。任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工后都需要验收备案。要落实严格的奖惩制度,加强施工过程监督管理,对于不能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开展施工的行为,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处理;对于没有通过检验或未正规报备的工程项目要坚决制止。

参考文献

[1]王亮.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J].民营科技,2016(09).

[2]邓建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0).

[3]李冰玲.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0).

作者:王刚 刘静 张忠磊 单位:山东省聊城市河道工程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