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审计风险论文

时间:2022-09-17 04:13:19

交通工程审计风险论文

1跟踪审计的概念

跟踪审计是审计部门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对交通工程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及结(决)算部分阶段或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活动和固定资产形成过程中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跟踪审计分阶段性跟踪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当阶段性跟踪审计延伸至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时即为全过程跟踪审计。通常所说的跟踪审计即是指全过程的跟踪审计。

2跟踪审计的特点与优势

2.1跟踪审计在管理模式的创新

以往的工程建设管理都是由交通建设单位实施,交通建设单位既是项目建设的组织者,又是项目建设的管理者和监督者,这在管理体制上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缺陷,容易造成监管的漏洞和腐败的滋生。而跟踪审计通过审计部门及其引入的社会化工程审计力量,以独立第三人身份参与到全过程、各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中,克服了单纯由交通建设单位这样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理弊端,充分体现了交通工程管理的公平、公正原则。

2.2跟踪审计具有更全面专业人员管理的优势

以往交通建设单位实施的工程管理尤其在投资管理上,由于交通建设单位预算专业人员数量有限,可能只是在土建或某一方面的预算人员力量比较强,而在其他比如空调、消防等专业方面的预算力量相对薄弱,就有可能存在这些方面造价控制的局限性。而跟踪审计因为是聘请专业的社会化工程审计力量,各方面的专业人员配备更加精细和齐备,因此跟踪审计具有更全面的专业人员管理的优势。

2.3跟踪审计参与全过程审计控制的优势

以往的工程建设管理主要是交通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后对工程决算的审核审计,在投资控制管理上属于一种静态的、事后的、被动的工程管理方式,由于是事后审核,隐蔽工程不可能复原和再现,现场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和真实情况难以核实和考证,很难真正实现对管理目标、投资效益的有效控制。而跟踪审计是从可行性研究直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各环节的控制与管理,它可以将事后的审核延伸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重点部位重点控制,管理和控制覆盖到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因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对项目目标的管理。

2.4跟踪审计可以及时全面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

跟踪审计人员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进驻工地,通过深入工地现场、参加现场监理例会、项目检查验收以及现场施工组织计划、进度计划、技术措施方案等全面了解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情况,为交通建设单位提供合理化建议;掌握洽商变更的内容、产生原因、现场状况、影像等第一手资料等,对变更工程量进行及时的计算与核对,以免日后可能的纠纷。对施工中材料变更等提供预算审核,为交通建设单位及时掌握因变更给造价带来的影响提供及时的参考。为工程管理目标实现和工程造价的确定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3交通工程跟踪审计必要性

3.1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工程交通工程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交通建设单位未纳入政府招投标管理平台通过公开招投标程序选定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和监理单位,从而无法提供招投标书、中标通知书等资料,给交通工程管理带来资料不完整和程序不到位的潜在风险。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下工程交通工程的立项、规划或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进度、完工验收和和竣工决算审计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交通工程全面质量控制。

3.2依法审计的根本需要

目前政府财政资金投资开展的工程交通工程参照《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建筑法》等相关法规依据,在工程项目建设审计中,国家审计除按《审计法》的规定进行审计外,还须参照相关其他法律的要求进行依法审计。开展项目跟踪审计,把相关法律法规有机衔接起来,减少竣工审定价与合同签订的价格之间的不同,更能保证工程交通工程实施的规范性,防止损失浪费行为的发生。

3.3基建审计的自身需要

国家审计部门进行的投资基建审计方式仍以事后监督为主,完全不能起到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的作用,尽管传统上的工程价款结算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一定程度上也能核减部分工程费用,降低了工程造价,减少财政资金支出,但由于审计时间介入滞后、信息不完全对称和潜在的审计风险等原因,使得投资基建审计监督还缺乏相应力度和深度。

4跟踪审计风险的成因

4.1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对审计风险产生影响

①工程管理不到位,结算资料不完整,在工程联系单的签证上,交通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报送的联系单未经复核,上报多少就签多少,签证发生变更的原因表述也不明确,签证不及时,多数都集中在工程完工后一次签证的形式。②对工程资料初审工作不够重视,管理混乱,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相关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直接影响工程完工后的价款结算。③工程款超额支付。部分工程付款单后面未附结算依据,有些工程预算与结算都由一个人编制,缺少监督。

4.2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

部分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工作疏忽,还有少数专业水平不过关,经验和能力欠缺,单独完成审计业务就有困难,更有对投资基建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未进行深入或扩大范围的审查,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4.3社会审计机构引起的审计风险

随着政府投资项目规模的扩大,审计机关委托协审机构的外聘业务逐年增长,同时社会审计机构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审计人员快速增加,人员构成参差不齐、流动性大,甚至部分机构为了拿到审计业务,盲目降低投标报价,致使不合理低价中标,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审计质量就难以保障。

5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的选择与强化

5.1运行模式的选择

在运行模式上,交通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的选择,除应当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外,还需结合审计的有效资源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据相关资料表明,交通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80%~90%,而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有70%以上。交通工程各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与多次计价过程的关系。项目建设中越靠前的阶段对工程造价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在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跟踪造价审计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对审计运行模式的选择时,应尽量优先选择全过程的跟踪审计模式,如因审计问题或审计职责权限等方面的因素而采用的阶段跟踪审计模式,也应当力求将跟踪审计所介入的阶段能尽量提前,从而充分保证审计监控的力度,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控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5.2对跟踪审计工作的强化

5.2.1高素质的造价审计人员

在对审计人员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方面,交通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要求较高,要求造价审计人员既能够具备解决审核项目工程造价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也能够协调和处理各方面关系和各专业间的联系,并熟悉施工流程和施工规范,具有较强的市场观念,从而保证工程项目造价的准确、客观与公正。为此,应采用高素质的造价人员对交通工程项目进行科学严谨、正公平的跟踪审核。

5.2.2推行复审制度

交通工程跟踪审计应采用复核制度,可以提高跟踪审计工作的质量,降低交通工程造价的审计风险。即通过工程造价人员审核后,再由项目负责人复核,并最终由技术负责人终审的方式,以最大限度降低在工程造价跟踪审计中的风险,确保审计结论的真实、可靠和有效。

5.2.3采用适宜的审计方法

在长期的造价审计的实践以及研究中,工程造价的审计方法融合众多相关专业知识和方法,并通过国内外众多的交通工程造价审计部门与造价审计人员,进行不断创新与总结而发展起来的方法体系。通过在跟踪审计运行模式中对审计方法的合理与科学的应用,能有效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确定。常用的审计方法有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标准图审核法、对比审核法等,在具体的应用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审计方法。

作者:陈伟单位: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