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探索和实践

时间:2022-06-23 04:58:24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探索和实践

一、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分层设计的介绍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包含的内容广泛,从课程目标到考核方式都需要进行详细的定义和规划,并指导后期教学的实施。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是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灵魂和基础。而分层的思想则是将这一庞杂的任务分解成五个独立的方面,在每个方面关注不同的内容并更好地融入成果导向教育的思想,具体包括以下五个主要层次。(一)以终为始,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即是课程教学的终点,也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因此课程目标的确定便是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重要一环,因此作为课程设计的第一个层次,便已经体现了成果导向教育的思想。在确定课程目标的时候,首先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来定义最终的学习成果要求,比如期望学生将来在什么样的企业工作,能够承担什么责任和任务等;再依据“分层次”“个性化”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原则确定出具体的课程目标,比如将学生学习过程分解为基础英语能力提升和职场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等进而确定学生在学习课程后能够识别什么,能够用英语来完成什么任务等,形成可以分级、可以量化的预期目标,最终汇总成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二)自上而下,细化课程模块。大学英语课程模块的设计,模块之间应该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关系,同时还需要体现成果导向教育的思想。在模块设计的时候,需要以课程目标为起点,首先形成几个大的教学任务,比如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基础英语教学任务和职场英语教学任务等,不同的教学阶段关注不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之下定义教学子任务或子模块,并根据“反向设计”的思想,依据顶层的学习成果和课程模块,自上而下将课程内容按照模块化的方式并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设计出教学模块,比如要考虑学生校园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作为课程模块,如“参加社团”“运动”以及“旅游”等。教学模块可以具有递进关系,比如将学生由入学到融入校园以及最后学习过程的场景形成不同的模块,即可以体现教学的递进关系,也可以提升学习兴趣,最终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三)由点及面,定制课程体系。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中的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由哪些教学模块构成,还需要考虑如何组装和扩展这些不同的模块,并按照模块重要性的不同分配不同教学课时。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需要对每个模块进行知识面的扩展。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中要以每个教学模块为一个初始点,逐步向外延伸形成一个知识面的覆盖,比如在设计学生融入校园的“校园用餐”这个模块,要考虑“校园用餐”有哪些地方,在食堂或是饭店等,并以看图填词或者对话的方式来完成对应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一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完整内容,并在设计中围绕最后的成果要求,要让所涉及的知识点能够最终为学生在企业中能够学有所用这个主题服务。(四)以动制静,设计教学方法。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是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精髓,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一个不适宜的教学方法则可能使得教学质量下降而难以达到教学成果要求。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为目标。而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有关的教学要素,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与发展,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多主体的和谐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根据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演进和实践,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普遍的高职院校都有较好的效果和反馈,因此通过增强互动性教学内容,借用游戏教学法、翻转课堂以及任务教学法等多种互动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达到课程设计目标。(五)统筹兼顾,增强过程考核。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大学英语能力水平的验证和考核,其目的是检测最后的教学成果是否到达目标。然而在以往的检测中往往依据最后的一次性考试来完成,这种考核方式既不能体现学生真实的水平,也不能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主动应用和学学英语知识。因此在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考核设计中,需要更多地在兼顾终结性考核和过程考核的同时,提升并丰富过程性考核内容,以更多的维度来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情况,同时考核标准需要具有可测量、可分级的标准,来更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分层设计的案例分析

下面将以一个实践案例来说明,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分层设计的方式来完成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一)背景介绍。1.该高职院校为一所港资职业院校,学校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是香港项目合作多,因此教学方式方法很多可以有机会借鉴和学习香港高校教学;第二是地理位置较好,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实践和实地学习的机会,因此学校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现场学习的机会。2.入学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且英语能力差异较大,大部分学生英语能力处于无法进行对话和沟通的水平。3.大部分企业更多的希望学生具有实际应用能力而不是学术研究的能力,希望学生能够阅读英文资料或可以进行简单的商务对话。(二)分层设计的应用和具体步骤。1.课程目标需要以终为始在大学英语教学课程目标的设计时需要采用以终为始的方法,所谓以终为始即是首先要明确教学的愿景是什么,以愿景展开形成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并最终形成各个阶段的子目标。就该院校而言,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其愿景则是培养一批可以在生产、服务和基础行业直接进行工作并被企业认可的人才,因此就此特点要求学校培养的大学生在职场中可以进行简单英语沟通并可以读写基本的英语邮件和使用说明书等,同时还需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有了这样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便可以设计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比如在大一阶段提升学生基础英语应用能力,重点提升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比如常见的问候以及问题咨询等;在大二阶段则提升学生职场英语应用能力,包括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信息处理能力等,比如协作完成接待方案,读写常见的商务广告、商务信函等。2.自上而下的课程模块设计。课程模块设计是一个逐步细化的过程,首先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定义不同的课程任务,本案例首先根据课程目标要求把大学英语划分为基础英语和职场英语两个阶段,然后往下划分课程任务和模块。比如在基础英语课程设计阶段将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包括了学生“适应校园生活”“融入校园生活”“在校园提升自我”以及最后的“学生校园总结”。定义好了各个教学任务模块后,再往下就需要对各个模块进行场景设计,比如针对学生“适应校园生活”模块,需要考虑几个常见的场景包括自我介绍、认识朋友、校园问路以及参加社团等,在设计这些教学模块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是否对后期的教学成果有所帮助。在本案例的设计中,经过这些筛选就可以很好设计出以成果导向教育的教学模块。3.由点及面完成课程体系。在确定好了各个阶段的模块,就要依据模块由小到大,由粗到细来完成各个章节内容。因此需要以模块场景为原点,逐步向外延展出每个章节的内容。比如在确定了学生适应校园生活中任务中的学生旅游场景,本案例首先选择了本地城市的地标或名胜作为起点,既可以让学生感兴趣,同时也可以将课程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更能体现英语应用的这个宗旨。然后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还加入旅游问路、结伴同行以及名胜介绍等生活场景,并以图形、广告甚至视频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课程,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还围绕以“提升大学生日常英语应用能力”这一成果需求为中心,为最终的成果需求服务。4.教学方法需要以动制静。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日益趋向互动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活跃教室氛围,更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并达到教学成果预期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各个教学内容融入各种相对应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到达课程目标,并为教学成果服务。在本案例中,在学生“注册社团”的内容中采用任务教学法辅助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游戏来完成社团配对,并分解任务帮助学生用英语完成社团注册。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5.考核方式要统筹兼顾,并提升过程考核的比重。在设计考核方式和级别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进步和过程,形成一个多维度的考核方式,而不是只用单一的终极考试来区分学生能力水平。在实践中发现将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级,并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定义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考核级别即分层考核。比如在学生加入社团活动这个模块,在考核方面针对优秀学生可以考量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创作社团英文海报,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考量学生是否能够识别海报中的信息和内容,通过不同的考核分层,可以更好地帮助不同能力学生的自我提升。同时在最终考核中把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加大至50%及以上,可以更全面地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水平。

三、分层设计实现课程设计的意义

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是当前教育变革的一次重大尝试,而课程设计则是实现成果导向教育的重要步骤,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是整个教学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分层设计对于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一)分层设计使得课程设计的过程更能体现成果导向的思想。把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更加深入的融入课程设计中,对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并到达预期教学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二)分层设计可以简化课程设计的过程。其还使得课程设计的每一个层次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和关联性,从局部形成整体,保证了课程设计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三)分层设计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课程设计方法。其在分层过程中即考虑了院校自身特点,学生能力水平同时还考虑了当前社会企业需求,更能体现现代教育的变革方向,对完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东梅.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校园英语,2017(22):59.

[2]邓海燕.采用互动式提高英语教学效果[J].中国高等教育,2014(23).

[3]田忠.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考核评价实践与探索[J].新校园(阅读),2015(10):30-31.

作者:尚丹 单位:四川长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