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规划设计论文

时间:2022-07-23 11:39:24

植物园规划设计论文

1基于区域特色的园区功能定位

通过对园区的现状条件、发展潜力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虑其旅游资源条件、区域位置、客源市场前景和社会发展背景等因素,确定园区的性质定位为: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突出的乡土珍稀植物景观为主体,将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生态文明教育、经济利益与珍稀植物保护相融合,既能保护珍稀植物资源,为植物研究工作者提供科研基地,又能给人们提供一处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创造效益,达到保护和利用珍稀植物资源,实现珍稀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2规划原则

2.1适地适树,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

不同植物的生长,对光照、土壤、水分、温度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应选择适合园区立地条件的植物种类,才能使其正常生长,充分发挥景观效果。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抗逆性强和生长旺盛的特点,而且最能体现出地方特色和风格,应着重考虑。

2.2因地制宜、比例适当、自然式布局的原则

植物园内的绿化美化应充分考虑现状条件,依山就势,尽量不破坏原生植被,减少开山挖湖,注重因地制宜,做到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其次是要规划好植物群落的合理结构,包括水平方向上合理的种植密度(即种植点的配置)和垂直方向上搭配(即结构的层次性)。群落配植以自然式种植为主,构筑回归自然的人工森林群落系统。

2.3短期措施与长期目标结合的原则

由于植物处于不断生长的状态,植物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根据各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园区的景观功能需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植物景观营造,采用速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种相结合,合理兼顾景观的当前效果与长远效果。

3基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构思

以生态优先,结合观赏和游憩需要,运用植物生态学理论,结合园林艺术和植物造景手法,通过对现有植被的抚育或改造、风景林营造、珍稀植物栽植以及道路、景区景点绿化美化,形成乔灌草一体的立体空间和错落有致的复层森林群落,用障景、漏景和框景等手法勾勒出特色鲜明、色彩丰富、疏密有间的森林植被景观和植物景观,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者的身心健康,为游人创造舒适的休闲环境。

4基于规划构思的景观结构布局

规划根据贺州市枫木坪珍稀植物园的总体定位、地形特点和功能布局,按功能、按用途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将整个规划结构划分为“两轴、五区”的空间结构格局。

4.1“两轴”———生态景观廊道

生态景观廊道是指园区的绿色生态廊道和彩色花带廊道,规划沿着园区车行道和游览步道两侧建设。根据地形和周围环境,利用乔、灌、草相结合,配植高低错落、层次鲜明、色彩和谐、富有季相变化的行道树和风景林带,达到步移景换,体现空间序列变化的节奏感,引人入胜。同时,这些地段是该园区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在绿化美化的同时应特别关注水土保持,植物选择及配植时充分考虑审美和生态防护两大功能。

4.1.1绿色生态廊道。绿色生态廊道是指在车行道两侧的景观绿化带,利用道路旁现有的植物群落,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路段配置高低错落、富有季相变化的规则式或自然式风景林带,形成层次分明的绿带,使游客在各景区穿行时沿途有景可赏,达到步移景异,游兴渐增的效果。规划在道路两旁上层列植冠大浓荫和树形优美的行道树,如白兰、香梓楠、柚木、小叶榕等,在行道树下种植色彩丰富的花灌木,如杜鹃、大花美人蕉、红花檵木、含笑、栀子、九里香等,地被植物如沿阶草、麦冬、韭兰、文殊兰等。分段种植,形成一种强烈的导向氛围,从而引导车辆和行人进入景区景点。

4.1.2彩色花带廊道。彩色花带廊道是指游览步道两侧的花带,建设时要有意识地保留或保护好两旁植被,在路旁现有的地被植物和乔灌花的基础上增加大量的开花植物,如木棉、凤凰木、无忧花、大花紫薇、红花羊蹄甲、红花檵木、黄花夹竹桃、黄蝉、三角梅等,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自由搭配,形成色彩艳丽的花带。

4.2“五区”———综合管理服务区、四季花木观光区、百花飘香观赏区、农业种植示范区、珍稀植物栽植区

4.2.1综合管理服务区。该区位于园区南面,现状主要为水田。此处的植物配置规划应当较为细腻,通过不同的特色植物来增强广场及游客服务中心的可识别性。植物选择以假苹婆、木棉、樟树、铁力木、小叶榕、黄槐、凤凰木、肖黄栌、白兰、大花紫薇、红花羊蹄甲、含笑、三角梅等为主。在停车场周围种植树形高大、冠大浓荫、抗性强的植物,如广玉兰、铁冬青、女贞、苦楝等,利于庇荫、消除噪音和减少尘埃。场内点缀大花美人蕉、杜鹃、琴叶珊瑚、黄花夹竹桃、黄蝉等小丛灌木花草,配以地面嵌草砖铺装,塑造绿荫、生态停车环境。游客服务中心则采用庭院式园林绿化布局,建筑周边绿化以乔、灌、花、草相结合,做到四季有花,终年常绿的效果,并多应用香花植物,以清馨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

4.2.2四季花木观光区。该区位于园区东南面,现状主要为水田。该区特色即为四季可观、开花不断,故植物配置应重点选择花期长、花色艳丽的种类。其中乔木采用木棉、大花紫薇、小花红木荷、无忧花、白兰、黄槐、枫香、圆柏、鸡爪槭以及竹类;灌木用山茶花、红杏、杜鹃、红花檵木、黄金榕、米兰、含笑、绣球、海芋、炮仗花、绿萝、金银花等;地被植物采用白蝴蝶、文殊兰、蚌花、沿阶草、大叶油草、麦冬、鸢尾、葱兰、天门冬、萱草、紫鸭趾草、红花酢浆草等。

4.2.3百花飘香观赏区。该区位于园区东面,现状主要为水田和旱地,东西两侧原有植被为板栗林。规划选用既美化又有保健作用的花木,采用庭院园林布置手法,合理布局所植花木,再按中医五行学说规划设计出对五脏六腑有益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其形成多层次、多品味的山庄绿化体系,以新的生机与活力供人们休闲度假享用。植物选择如具有较强抗菌、杀菌能力的罗汉松、龙柏、洒金柏、栾树、紫藤、金银花、珍珠梅、木槿等。同时依据中医“芳香开窍”理论,利用芳香植物含有的酯、酮、醛、醇等挥发性芳香物质的药用功能,活跃孩子的思维、启发想象力,改善中老年人心脑血管循环状况,调节人的心绪。芳香性乔木可选择如白兰、黄兰、广玉兰、紫檀、樟树、阴香等;芳香灌木如桅子、含笑、丁香、茉莉、九里香、米兰等。

4.2.4农业种植示范区。该区位于园区的西北面,现状主要为水田。选用南方红豆杉、银木荷、白辛树、杜鹃、银鹊树、紫花泡桐等当地野生观赏植物进行绿化美化,并搭配杧果、阳桃、橄榄、木菠萝、洋蒲桃、龙眼等营造一个硕果累累、引人入胜的生态科普教育展示园。

4.2.5珍稀植物栽植区。该区位于园区的北部和西南部,是整个园区植物景观的核心区域,现状植被以马尾松林和板栗林为主。选用有乡土特色的珍稀植物,并结合搭配观赏性强的乡土植物和栽培植物,群落配置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土壤类型多样,为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现知广西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8562种,隶属于297科1820属,居全国第三位。贺州市枫木坪珍稀植物园所处的大环境植被与植物资源丰富,为了成功引种珍稀名贵的树种,建设适合基址环境的珍稀植物群落,在选择珍稀植物时,依据德国迈依尔提出的“气候相似论”的观点,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首选基址内及周围珍稀濒危植物;二是优选该地区可循踪迹的珍稀濒危植物;三是补充与场所气候相似地区或生境相似的珍稀植物。因此在广西珍稀名贵植物资源中选择以下植物:红锥、西南桦、香椿、银杏、秃杉、降香黄檀、土沉香、苏木、观光木、顶果木、马褂木、香梓楠、柚木、格木、南方红豆杉、榉木、蚬木、望天树、紫荆木、印度紫檀等珍稀名贵树种。并搭配珍珠罗汉松、华南五针松、火棘、九里香、六月雪、小叶榕、紫薇、黄杨、三角梅等盆景植物;珍稀兰科花卉、多浆植物、岩生花卉、奇异花卉,以及时令花卉等丰富植物景观,达到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效果。

5结语

珍稀植物园的规划设计要在突出区域特色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确定合理的建设目标以及区域空间的布局形式、交通结构的组织和配套设施的建设等,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珍稀且观赏性高的植物,再通过合理的引种、栽培和开发使珍稀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切合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在景观规划上,从园林艺术、人文特色和地域环境等多个角度着手,使植物景观对游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宣扬珍稀植物保护的意义,扩大珍稀植物的影响,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达到保护、发展与开发利用有效结合的目的。

作者:邹晨曦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