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研究

时间:2022-07-12 03:30:04

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高校学生来讲,是一个创新创业经验不断累积的过程,也是创新创业精神和行为能力不断培养成型的过程。毕业设计作为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实践教育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课程教学相对单一与分散的知识融会贯通、加工提炼并综合应用的平台。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待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毕业设计在增强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上需科学“增负”,以加强和改进本科生毕业设计与创新创业的适应性和实效性为目标的探究与实践,对增长学生创新创业经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均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国内高校的学者们对毕业设计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郑州大学胡良明从选题、过程监控、中检和答辩角度分析影响毕业设计的要素;泰山学院王春玲基于OBE理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目标,对毕业设计与需求匹配性及问题影响因素开展分析;桂林理工大学张烈平提出将研究内容相近的教师及选题相近的学生组成“课题组”,团队协作完成项目,提升就业竞争力;北京科技大学毛柳燕将项目管理理念引入毕业设计管理,整合资源,以最好的管理和控制方式实现既定目标,黑龙江科技大学董金波等剖析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从过程管理、硬件建设、教师指导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综上所述,已开展的毕业设计改革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也取得成效,但从新工科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看,尚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选题形式单一,与能力取向的实际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设计工作难以深入;二是指导老师来源单一,设计模式存在僵化现象,缺乏有效指导;三是过程监控和评价机制还不到位,设计欠落实。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模式重构

根据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顺应新工科建设规律,从不同维度来观测学生能力达成。基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学生创新创业观念形成,以及不同方向、不同层次、不同来源的毕业设计课题设定及选择体系,到毕业设计研究方法及完成形式的多样性,毕业设计过程的深度监控及评价,探索构建毕业设计的新模式(见图)。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模式设计根据社会、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行业职业标准以及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定位,研究社会、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途径。在课程教学阶段,引导并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技能,结合自身能力、兴趣去发现、探究,如开设“创新创业前沿动态与展望”论坛,安排企业高端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举办不定期课程讲座,聘请相关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直接为学生讲授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课程,形成第一、第二与第三课堂互补的课程体系等。拓展渠道,促成学生专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观念逐步形成,提升学生毕业设计自主能动性和课题实用性。多渠道建设指导教师队伍以知识为导向,完善指导教师的构成体系,如将教师科研实例转化为授课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强化案例教学,以课题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攻关。根据专业建设规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共性特征,教师以不同形式与企业合作,从中获得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实际应用课题,同时,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携手指导毕业设计,提高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契合度。多元性的课题选择机制引入校企合作项目、创新创意项目、学科竞赛项目及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保证课题来源的多元性。对学生创新创业取向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对拟定的毕业设计题目和研究内容进行比较与分类,量体裁衣,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设计课题。在内容设置上突出三个方面,即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的制定、课题实效性分析,保证毕业设计内容与本科毕业生创新创业取向的适应性。多样化的毕业设计完成形式倡导毕业设计完成形式多样化呈现,打破固有的模式和结构,如完成形式可以是创意策划书、实物作品等。根据专业和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设计方法亦可多样性呈现,如构建毕业设计的自主协作模式,校地、校企合作指导的新途径,毕业设计的交流模式和实践流程创新,跨学科开展设计等,这些研究与实践,很好地为毕业设计者赋能。多维度构建监控及评价机制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改革,推行“提前布置、注重过程、分段考核、重在实效”。制定毕业设计分段考核办法,构建从任务下达、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审查、答辩及成绩认定等环节的考核指标,丰富过程监控的组织形式。引入行业、企业专家对毕业设计进行考核,不以结果的正确性作为必要条件,注重创新性、过程性和实效性评价。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实践探索创新技术路线及实施流程基于专业认证的OBE理念,在专业课学习阶段,从不同层面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意识,多途径促进指导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与更新,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研究方法的制定、创新创业适应性和实效性的选择上构建选题体系,以大三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协作模式”“校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跨学科设计模式”进行。从本科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操作程序、论文结构及格式、工作量及难度、成绩评定标准等各个环节,观测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契合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整体设计分段实施,全过程孵化成果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以“四个转到”(转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转到产教融合,转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到学生就业、创业)的转型目标为指导,分年级、按主题突出基本综合素质提高、专业课程体系提质、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构建有行业企业参与的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修订应用性课程教学大纲。将创新创业内容植入课程,从不同层面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观念,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工作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选题体系,对接新工科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毕业设计工作机制。学生结合校企合作等实际应用,可自主申报创新课题,鼓励学生结合研创和实体项目多途径拟题,注重创新性、过程性和实效性评价,全过程呈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凝练毕业设计特色,多样化孵化改革成果。从各专业申报的毕业设计改革课题中,遴选一批优秀毕业设计课题改革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在此基础上,面向国家和环洞庭湖区域产业未来,对接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突破传统学科界限,从单一学科视角转向跨越学科界限的交叉融合视野,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框架和模式。

结语

新工科背景下,以产出为导向,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毕业设计改革研究,通过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制度创新,开展改革实践,从选题、开题,到中检,再到完成形式及答辩,全过程实施能力跟踪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孵化出“楼宇电梯群的联合调度与控制优化设计”“某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等一批毕业设计成果,被相关机构和单位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课题组和不同专业的师生及企业专家互动,进一步优化了路径和模式,改革覆盖面稳步拓展,成果应用得到加强,学生的竞争力有效提升。

作者:张奋 李剑波 郭杰荣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