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环境下的法官素质综述

时间:2022-10-21 04:56:11

司法环境下的法官素质综述

本文作者:胡志斌工作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任何系统都是在一定环境下产生、运行和演化的,不存在没有环境的系统,司法作为一个系统同样有其产生、发展和运行的规律,并且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对系统的特性、状态、行为、功能有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进行司法制度的构建不能不考虑环境因素,尤其是社会环境因素,因为司法既是一项法律活动,也是一项社会活动。农村是落后的地区,农业是弱质的产业,农民是弱势的群体。与城市人相比,农村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明显偏低,农村司法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司法制度在农村地区应当有所变通,否则,统一的刚性司法制度难以在该地区发挥应有的功效。“这是许多中国职业法律人或法学人往往看不到或不愿承认的,因为这似乎违反了我们接受的关于普世法治和司法职业化的一系列齐整的命题和理念。尽管农村社会有了重大的发展和转型,对司法有着重大需求,但中国农村对司法的需求与城市地区对司法的需求有着性质上的不同”[1]。因此,我们应当立足城乡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在坚持统一的司法原则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司法环境的特殊性,在具体司法制度的设计上应当有所侧重和例外。就法官的素质而言,我们应当区别不同层级法院的功能,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审级法院的法官素质标准。对于身处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人民法庭法官而言,我们应当更多地考虑如何培养他们涉农司法素质,使其在农村司法环境下能够创造性地将国家法律与风俗民情、法理与情理、硬性司法与柔性消解、公正与效率等完美地结合起来,将民生司法真正地落实到家家户户、田间地头,用灵活多样的司法手段实现公正、效率和权威的共性司法目标。为此,在基层人民法庭法官素质的要求上,不能一味地强调法官高学历、专业化以及坐堂公审、硬性裁判等过于现代化、城市化的司法素质,而应当立足于法治环境落后的农村,积极培育基层法官司法服务农民的政治素质、通晓风俗人情的人文素质、精通民事法律的专业素质、擅长调解和巡回审判的业务素质等。

一、政治素质要求:一心服务农民

“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既是我国司法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人民司法的政治目标,因此,法官首先应当具备司法为民的政治素质,司法为民的“民”在农村司法环境中具体就是指农民。由于基层人民法庭处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处于化解和调处民间矛盾纠纷的前沿,所以,在农村司法环境下,我们应当促进基层法官司法服务农民的政治素质的养成。在农村司法环境下,由于农民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诉讼能力不足,因而,他们对司法人员的依赖性很强。为此,基层人民法庭的法官不应当强调司法的被动性和中立性,而应当主动做好以下工作,以培养其司法服务农民的政治素质:首先,应做好立案环节的便民、利民工作。第一,在立案过程中,法官应向当事人发放诉讼风险告知书、权利义务书等,使群众打官司打得清楚明白,尽可能地避免诉讼风险,减少不必要的诉讼损失;第二,法官应积极行使释明权,向法律知识欠缺的当事人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防止当事人因法律知识的不足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使其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第三,要在法庭设置告示牌,公告《诉讼费用缴纳办法》,使当事人享有知情权,并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积极提供法律援助;其次,在审判工作中,法官要切实落实司法服务农民的工作。根据基层人民法庭司法辖区地处农村的实际,法官要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妥善解决矛盾纠纷,把司法服务的触角最大限度地延伸到群众身边,尽可能地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减少当事人讼累。同时,基层人民法庭的法官在“巡回审判、审务进村”等活动中,要耐心解答群众的法律问题,方便群众诉讼,用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力争将矛盾化解在纠纷现场,切实体现基层人民法庭司法为民的政治本色。

二、人文素质要求:懂民俗通情理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应具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法官作为社会矛盾纠纷的裁判者,应具有宽厚的人文素养,否则,便不能产生人格魅力,无法得到社会公众的尊重和信赖,司法公信力也将随之受到影响[2]。笔者认为,对于基层人民法庭的法官来说,他们应当具备的重要人文素质就是通晓当地的风俗民情、村规民约等,并能够灵活地将这些人文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实际的审判工作中,力求在适用法律与尊重民俗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法理与情理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涉农司法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受礼法交融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很多纯朴憨厚的农村人把公正与“良心”、“情理”、“伦理道德”等混为一谈,老百姓认理不认法的现象在农村较为普遍,其结果导致一些当事人的情感诉求在现代司法面前总是遭遇无情的法律挑战,使得司法陷入情理与法理难全的困境。在这样的司法环境下,我们强调基层人民法庭的法官要具有懂民俗、通情理的人文素质,其目的就是在于希望基层法官在处理充满乡土气息和风俗人情的纠纷案件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定纷止争,促进当事人息讼服判。因为,在特定的民间社会中,民风民俗往往具有普遍的规范性。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大多并不懂得什么是法律,法律对于他们来说充满了不可知性,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风俗人情才是判断是非曲直的权威标准。在一些民事案件中,与法律手段相比,用风俗人情作为解决纠纷的规范,往往具有“药到病除”的特效。因此,基层人民法庭的法官要积极地培养风俗人情方面的人文素质,促使法律与民俗在解决纠纷的功能上达到契合。具体而言,在司法审判中,法官要善于对法定的制度和程序进行变通操作,以绕过法律与情理相互冲突而形成的司法障碍,尽可能地做到既处理案件,又防止矛盾激化。或许这些变通与法律规定不完全吻合,并产生“模糊的法律产品”,但是,这样做却能够满足农村当事人对情理的要求,也使法官的判决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从而实现司法的社会效果。

三、专业素质要求:通晓法律尤其是民事法律

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法律和司法文件,对法官的职业化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目标,就法官的专业素质而言,《法官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颁布的三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均规定,各级人民法院法官的专业素质必须达到法学专业本科以上水平。但是,从基层人民法庭的审判职能定位及其所处的司法环境来看,这种要求未必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笔者认为,对于基层人民法庭的法官来说,只要他们具有专科学历,通晓法律尤其是民事法律,就能够胜任农村地区的审判工作。第一,按照审判管辖的分工,基层人民法庭管辖的案件范围仅为一审民事案件和刑事自诉案件,刑事自诉案件也仅限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13种简单轻微的犯罪案件,所以,基层人民法庭法官审理的案件主要为民事案件。农村地区的民事案件又主要集中在家庭纠纷、邻里纠纷、恋爱婚姻纠纷、小额债务纠纷、土地纠纷及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纠纷等,这些纠纷的法律属性一般并不复杂,而且纠纷的有效解决并不完全取决于法律规范。在多数情况下,案件的有效处理还需要辅以风俗人情、伦理道德等规范。所以,从农村基层司法的现实需求来看,法官的专业素质没有必要像中级以上法院的法官那样,力求“专、精、深、广”。第二,新农村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农民还无法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市民。在充分考虑农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必要将基层人民法庭改造为区别于正规审判机构的便民法庭,推行程序简单灵活、不需要律师和严格举证规则的诉讼程序。从法官的任职资格来看,由于便民法庭处理的案件具有小额性和乡土色彩,基层法官也就没有必要按照统一的专业化之最高标准(法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来设定,只要法官通晓法律,特别是常用的民事法律即可满足农村司法的需要。将法官进行适当的分类,不同审级的法官采取不同的遴选标准,这也是符合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3]。为此,在法官任职的专业化标准上,我国基层人民法庭的法官可低于普通法官,只要拟任法官精通民事法律并具备其他方面的素质,就能够从事农村司法环境下的审判工作,法官专业素质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不仅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而且,即使能够实现,也有资源浪费之嫌。当然,从司法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近些年,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呈现繁荣兴旺的局面,这为法官人力资源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后备军,为此,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基层人民法庭法官的专业化素质标准设定为法学本科以上学历也是必然趋势。

四、业务素质要求:擅长诉讼调解

在传统经济模式依然存留的农村熟人社会,严格的坐堂公审和依法裁判并非最好的纠纷解决方式。“在中国社会转型时的法制建设中,从总体上看,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之间必须尽力沟通、理解,在此基础上相互妥协、合作,这样可以避免更大的伤害,获得更大的收益,而不能按照一种思辩的理想型法制模式来构建当代中国的法制”[4]。在这种情况下,适时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社会矛盾与纠纷无疑是刚性司法的有益补充。由于基层人民法庭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与纠纷的最重要和最权威的社会组织,为此,诉讼调解手段在农村司法环境下也便有了更广泛适用的空间。也因为如此,基层法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应当更多地以调解能力的大小来衡量。根据农村社会纠纷的性质及当事人诉讼维权的意识和能力,笔者认为,基层法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其调解能力或素质。首先,办案法官要善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准案件发生的“症结”。要想调解成功,在调解之前,办案法官应当依法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先收集案件信息,了解纠纷的性质、起因和经过,了解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与个性,找准当事人的认识误区和问题症结。这项工作是成功调解的基础环节,如果法官盲目介入,不但不利于做好调解工作,反而会因为对整个纠纷和当事人缺乏了解,而使调解工作陷入被动或僵局,影响司法效率或效果。其次,办案法官要善于控制和引导当事人的情绪,为有效调解创造心理环境。具体而言,调解法官要尽可能地用平和、舒缓的语言与当事人交谈,以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对于处于情绪冲动状态的当事人,他们相见时很容易相互攻击、谩骂,此时,办案法官应当把双方当事人隔开,分别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待他们恢复理智后,再进一步调解。当然,这些工作并不意味着法官消极无为,对于无理取闹的当事人,办案法官应当严肃指出无理取闹的法律后果。在调解过程中,办案法官对待当事人要始终做到亲切接待、真诚相待,急当事人所急,想当事人所想,营造一个温和、默契的调解氛围,赢得当事人对调解法官的尊敬和信任,以促使调解的顺利进行。再次,在调解过程中要注意调解策略和技巧的运用。第一,调解法官要善于适用法律并辅以民风民俗进行诉讼调解,对当事人晓以法理和情理,教育他们用理性的方式保护合法权益;第二,要善于促使当事人相互沟通。调解法官应当促使当事人能够换位思考,使其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认识问题、体验情感,从而促进他们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第三,要帮助当事人分析问题、理清思路,促使他们寻找各自的错误,避免一些无意义的争执;第四,不偏不倚、公正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办案法官应当始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民俗为参考进行调解,确保调解富有权威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对于各种有碍调解的外界干扰,调解法官要善于处置,决不能让某一方当事人感到自己有一种“不公平”的待遇,否则,会伤害其诉讼情感和自尊,导致调解失败。五、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公正、高效、廉洁基层人民法庭的法官基本上工作和生活在群众之中,其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社会活动直接影响到司法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因此,基层法官应当严格按照《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要求,并结合农村司法环境的特殊性,积极培养职业道德素质。第一,确保司法公正。基层人民法庭的法官基本上稳定在3-5人,一般来说,当地群众对他们都比较熟悉。为此,法官应特别注意自己的公正形象,恪守公正的原则,以取信于民,从而为其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基层法官首先不应当与司法辖区有任何社会关系,自觉地做到《法官法》要求的地区回避;其次,在司法活动中,要做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切实发挥司法在构建和谐农村社会中的保障作用;第二,提高司法效率。法官要勤勉敬业,全身心地致力于履行职责,在保证审判质量的前提下,尽力缩短办案周期,并且尽可能地深入到农村社区进行巡回审判,节省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第三,保持司法廉洁。基层法官在履行职责时,不得谋取任何不当利益,不得参与可能导致公众对其廉洁形象产生不信任感的商业活动或者其他经济活动,并做到不在乡镇的酒店用餐,不在乡下购买各种“土特产”,以免给民众造成法官接受当事人请客送礼的错觉,从而影响其廉洁形象;第四,遵守司法礼仪。法官应当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的举止,尊重农民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人格尊严,自觉维护人民法院的尊严和法官的良好形象;第五,加强自身修养。法官应当加强品德和业务修养,培养忠于职守、秉公办案、刚正不阿、不徇私情的理念,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良知,正直善良、谦虚谨慎的品格以及娴熟的司法技能等;第六,约束业外活动。法官应杜绝与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和良好习惯相违背的并可能影响法官公正形象的不良嗜好和行为,例如,法官不应当参与当地的各种具有封建迷信或宗教色彩的群众性活动;法官应当谨慎出入社交场合,谨慎交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