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裁判社会认同研究

时间:2022-02-26 03:34:01

司法裁判社会认同研究

摘要: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基于立法方面两级立法机制的制度安排、司法方面司法的独立性不强、裁判说理不足以及法律与道德冲突引发的民意与司法的较量等原因,存在着一些司法裁判与社会认同不相适应的现象。通过增强裁判说理,兼顾裁判的法律与心理标准,加强普法宣传以缩小民众对法律的理解误区,进而强化司法裁判的社会认同感。

关键词:司法裁判;社会认同;裁判说理

1司法裁判与社会认同

司法领域中的可接受性是指在司法程序的运行和实施过程中,案件的利益相关者对于案件的司法表现形式与司法表现结果的认可。社会认同这个概念我们似乎并不陌生,“认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近义词有“同意”“认可”“赞同”“首肯”“确认”等等,那么社会认同即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对于某一项问题的选项,社会普通大众对此的接受程度以及认可程度,如果对这个选项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越高,那么社会认同程度越高;如果对这个选项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越低,那么社会认同程度越低。社会认同程度高,说明这个选项在社会大众的心中有很高的呼声;社会认同程度越低,说明这个选项在老百姓心中的价值和地位越低。司法裁判不仅仅要在具体案例中得到案件当事人及其关系人等的认可和接受,也要在相似或同类案例中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和接受。这种认可和接受可以代表社会中大部分人的观点,但却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观点,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本身就是有差异的,每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家庭环境、关系人影响、性格爱好、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观察事物的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决定了在当今社会中,每个公民对于司法裁判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他们看待相关法律事件的角度和眼光也不一样,那么,这些社会大众就不可能对于司法裁判有着完全相同甚至相似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说,这些老百姓们对于案件的司法裁判有着不一样的接受能力。法律是国家运行机制中具有强制性的主要约束手段和调节工具,而司法裁判是在具体案例中实现国家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司法裁判在我国社会中是否得到足够认同和接受,是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一个首要问题,更是实现我国法治化科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2我国目前司法裁判的社会认同之现状

2.1我国“两级立法”的制度安排。为防止法律在制定的过程中过于具体,司法或执法机关从立法机关那里得到明确或默认的委托和授权,针对实际区域发展水平,从各个角度出发,经过相关利益的平衡,调整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这种“两级立法”的制度安排,使立法机关不能直接制定细化具体的法律法规或是规章制度,从而使立法权逐渐向司法机关或者执法机关靠拢,而这种状况也影响着我国司法裁判的社会认同程度。2.2我国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冲突。法律在一定程度上是与道德不相适应的,因为法律是随社会发展而逐渐修改的,因此便必不能与社会思想同步。法律是制约人类活动的一种强制约束力,法律的制定与修改取决于社会发展,而伦理道德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思想的变化。所以,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法律滞后于伦理道德的改变,法律的演进一定会和伦理道德产生冲突。在中国,有一个事实就是,社会公众在网络环境下广泛参与司法的现实疑案,他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着他们看待案件的角度和对待案件的态度,而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水平总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公众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总是不相适应的。2.3我国亟须提升司法裁判的社会认同。法院的司法裁判能被广大社会公众所认同和接受,是树立我国司法权威的前提和保障,但从我国目前的司法现状来看,广大社会民众对于司法裁判存在着普遍的不信任、不认同,这导致了我国司法权威的严重缺失。从一些公众传媒最新公布的结果来看,有很多案件的裁判结果并不能让当事人信服,很多人选择了上诉、复议等方式想要申请更改裁判,这正是说明了我国司法裁判的社会认同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我国急需通过增强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认同来提升民众对司法的信心,进而树立我国司法权威。

3影响我国司法裁判的社会认同之因素分析

3.1立法因素。立法作为一个国家制定各种制度规章、规定措施来约束和规范人们日常行为活动的基本手段,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立法因素对于司法裁判的社会认同的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所有司法裁判的依据就是国家立法,受到各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立法者很难对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都能做到正确真实并切合实际的认识,这也就使得由此产生的法律具有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3.2司法因素。司法,也就是法的适用,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国家专门司法机关及其相关司法人员依照相应的法定职权和相应的法定程序,具体运用相关的法律处理相应的案件的职权性活动。司法判决必须被当事人和社会大众接受才能产生实际效用。司法对于我国司法裁判的社会认同也是有着重要影响的,而我国司法上存在的不足也影响着我国法律的社会认可程度。3.3公众方面的因素。老百姓们的文化、思想、观念有着差异,但在道德伦理上有着一些共通性,比如正义感。这种正义感会使他们不约而同地参与到各种案件的讨论中来。他们有着自己的同情心和怜悯心,他们想要保护弱者并惩罚凌弱者。公众的正义感应该得到司法机关的尊重和支持,所以公众更应该参与到司法实践中来。

4提升我国司法裁判的社会认同之路径探讨

4.1增强裁判说理。裁判是司法活动的重要环节,说理是判决的关键所在,裁判说理影响着我国司法裁判的社会认同程度,只有逻辑性、针对性、充分性、法理性、情理性地说理,裁判文书才能让人信服,司法的正义才能得以彰显。裁判说理需要体现对于证据的分析和论证以及对于三段论方法的实践和应用等。4.2裁判兼顾法律标准与心理标准。法律与心理正如法律与道德,这两者的发展并不同一,所以,在司法实践中,法律工作者更应该兼顾这两种标准,从而做到法律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社会研究表明,对判决过程的感知与情感的认同影响人们对判决结果的感知与接受。心理学研究中的公正感理论为司法公正的评价标准提供了更清晰的理解图式及诠释依据,也为公正的求得提供了恰当的指引。4.3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现今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如果能够促进每个人懂法、知法、爱法、守法,那么法律的规范性作用会在全社会得以传播和发扬。加强法律的宣传意识,使普通大众都能沐浴在法治的春风中,得以教化和洗礼,法律会发挥更好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法律作为作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身上的普遍约束力,应该首先被人民大众了解和吸收,经过传播的法律才能被老百姓更好地接受。司法裁判的效力才会随着社会认同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加强。

参考文献:

[1]曾严.裁判依归:公正性与可接受性之博弈[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12~16.

[2]谢小瑶,赵冬.裁判可接受性的“理想”与“现实”———源于听众理论的启示[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1):170~180.

[3]孙光宁.司法共识如何形成?———基于判决的可接受性[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03~109.

[4]李训虎.“案结事了”的司法观与裁判事实的可接受性[J].证据科学,2009(6):668~676.

[5]陈景辉.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之反省[J].法学研究,2009(4):3~17.

作者:崔雪琪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