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实习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时间:2022-06-14 10:34:34

本科毕业实习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摘要:毕业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实习单位、学校、学生三方面出发,分析目前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提出应用型高校毕业实习困境的路径,即大力开拓专业实习基地,提升基地功能的最大化,积极回应实习单位意见反馈,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分散实习管理,完善审核监督机制,开展实习跟踪管理。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实习

毕业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对应用型高校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但目前,多数本科高校学生的毕业实习流于形式,与期望的实习效果存在一定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就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实习现状及困境展开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解决路径。

一、目前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一批高职高专学校升为本科院校,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在专升本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本科生仍按照高职生原有的实习模式进行实践,导致实习质量不高;每年需安排实习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学校管理和接纳学生实习的基地已无法满足需求;现有的实习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现对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实习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实习单位方面

合适的实习单位是解决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实习困难的前提条件。目前,各种性质的单位很多,但适合专业实习又愿意接纳学生的单位却十分有限,虽然部分单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但在实习方面存在疏于管理的现象。高校为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和连续性,也在不断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积极与一些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期望实习基地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能发挥更大作用。然而,实际情况是,与实习基地签订协议后,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实习基地建设未能引起学校和企业的足够重视,忽视了实习基地在毕业生就业、教学反馈及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

(二)学校方面

对应用型高校而言,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在该环节中,能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转化到实践中。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包含毕业实习的内容,但实习工作未真正纳入教学管理,常常与就业混为一谈,即使纳入教学管理,也存在不规范、不严格的现象,缺乏具体的实习计划、实习内容随机性大,最终使实习流于形式,学生在实习期结束后,找单位盖章、签字,拼凑实习作业,没有经历真正的实习,加上学校缺乏检查力度,考评体系不完善等,学生毕业实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三)学生方面

首先,大部分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时,会有明确的目标,会认识到实习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是检验、丰富自己理论知识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但还有部分学生对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习单位“走过场”,造成实习效果不理想。其次,部分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犹豫不决,错过了许多锻炼机会。最后,部分学生参加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在实际实习过程中迟到早退,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调换实习单位,给实习单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也给以后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联系带来了负面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二、应用型高校毕业实习困境解决路径探讨——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

(一)大力开拓专业实习基地,实现基地功能最大化

安徽三联学院高度重视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建设,截至2015年,学校已在合肥市内及周边建有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菱洗衣机有限公司、合肥万宝压缩机股份公司等30余家稳定的实习基地,并注意基地功能多样化,逐渐使实习基地转化为就业基地,人才质量检测基地及课程体系改革、教师培养的基地。仅2015年,安徽三联学院就向这些基地集中输送工科类实习学生467余人次,就业人数达87人。在实习基地的开拓中,学校还十分关注专业对口度,一方面可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为他们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回应实习单位意见反馈,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与长期合作的实习单位互信互利,双方在毕业生实习观念、职业道德培养、专业培养及实习期间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加强校企的深度合作。在2015年校企合作冠名班中,学校根据企业实际要求,对部分应用型专业的培养方案做了修订,如电子电气工程、艺术设计、网络工程等专业,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对部分课程进行了增加或删减,以使其更符合企业实际用人需要。在实习反馈中,实习单位普遍反映安徽三联学院实习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作态度认真、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同时建议学校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紧跟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企业需要的人才。学校也将继续和企业保持稳定的联系,加强沟通和交流,不断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强化分散实习管理,完善审核监督机制

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再加上部分专业存在特殊性,很难有一家单位能同时安排大批学生集中实习,因此,分散实习也是高校学生实习的一种必要模式。学校支持学生结合自己专业、兴趣爱好,由学生自己或教师协助联系、确定合适的实习单位。该模式变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实习灵活性强。如学校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外语类等专业,集中实习难以推行,因此,学校采取推荐实习的方式,为部分学生推荐实习单位,大多数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将集中式实习改为分散式实习。为强化分散实习过程监控和实习质量管理,探索出以下管理方式:首先,制定严格的分散实习审批手续,二级学院、教务处及学校要加大审查力度,通过核实实习单位与专业实习的匹配度、实习单位是否配备专业指导教师等,把好第一关;在实习过程中,加大监管力度,从联系实习单位、实习过程、安全保障到实习后的考核,层层把关,确保实习质量;在实习期间,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实习记录。其次,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要与学生经常保持联系,学校或各学院进行不定期巡查。最后,为确保顺利完成实习,使学生安全返校,要求学生办好相关手续。通过一系列的过程监管,保证分散实习学生的实习质量和效果。

(四)开展实习跟踪管理

学校根据相关实习基地协议,把集中实习的学生送到实习单位后,加强和实习单位的沟通,共同做好学生实习跟踪管理,协调好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的三者关系。为掌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可以对学生展开实习情况跟踪调查。2015年,安徽三联学院对全校八个学院2015届本科18个专业共1851名学生的实习进行了跟踪抽查。在调查中,通过问卷形式,再配合对实习基地的调查、询问等方式,对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及对教学过程意见等做了调研,为后期推进实习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三、结语

目前,应用型高校本科学生的毕业实习是教学工作的软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实习”状态。学校虽然制定了实习计划,并提出实习要求,但出现学生为“实习”而实习、或为修完相应学分而实习、甚至为逃避实习弄虚作假等现象。为提高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实习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校的实习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江玲 王士琅 单位:安徽三联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长海.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问题你的探讨[J].中外教育研究,2010,(5):27-28.

[2]薛峰.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民办本科高校电气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145-146.

[3]王蕊,陆璐.工科专业大学生实习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