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制药教学设计与实现路径

时间:2022-01-24 09:28:08

生物技术制药教学设计与实现路径

[摘要]生物技术制药旨在阐释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原理及生物技术在生物药物生产中的应用,最终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及合格思想品德生物人才提供保证。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健全的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思政教育对培育具有科学素养,优秀思想品质的生物人才至关重要。通过完善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实施思政教学的教学设计,建立有战斗力教师队伍及有生命力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将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发展符合生物技术制药的思政课程保障及评价机制,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思想品德生物人才提供保证。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思政;课程设计;实现途径;思政元素

1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2]生物技术制药及其相关课程是以生物制药、药学、制药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的专业必需课程。课程目标旨在通过阐释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原理及生物技术在生物药物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生物技术,理解生物技术原理,掌握生物技术药物基本操作,了解生物技术发展变革,熟悉生物制药工业生产流程,最终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及合格思想品德生物人才提供保证。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课程思政教育对生物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健全的课程思政体系可有效的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培养求是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赋予课程思政内涵的生物技术制药的课程,能够在品质培养方面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规范标准意识,并培养爱岗敬业、细心踏实、思维敏锐、勇于创新的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

2完善生物技术制药课思政教学的教学设计

[3-6]教学设计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完善的生物技术制药课思政教学的教学设计需要不断的对教学目标的改革和更新,在达到掌握生物技术制药与相关生物医药产品的生产制造原理、工艺过程、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等应用的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的同时,将课程思政的德育目标有机的嵌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具体的说就是将符合生物技术药物章节内容、逻辑的思政元素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如以“从牛胰岛素的首次合成观大国的科学精神”为题,对牛胰岛素合成的实际流程进行介绍重组蛋白表达、纯化原理及操作等课程内容的同时,进一步点名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的历史事件,并设置“为何我国能够成为首个成功合成胰岛素的国家”,引发学生思考,并深入案例剖析。通过彰显老一辈科学家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结合课堂讨论将延安精神的奋斗精神内核及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含义纳入到基因工程中基因工程技术流程介绍中;激发学生时代责任感、使命感、承担历史使命感,具体课程设计如图一所示。其次,从认知、情感、实践及操作领域入手,结合学情分析,将符合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的案例为对象,借鉴兄弟院校及参考文献的方法,不断细化教学方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通过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构建学生易于接受及理解的课程内容,从被动灌输式教学转变为自主思考,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后,通过调研文献及在专家指导等方式,进行院校系内讨论结合授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效果、学生反馈评价及课程组综合评议等多方面指标,设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课程思政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及评价结果纳入到教学反思等手段,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思政水平及标准的提高。

3建立有战斗力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师队伍[7]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实现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构建与提升。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邀请校内及兄弟院校生物相关专业思政示范项目主持人开展讲座或经验交流会,并定期举行学院内、课程组内讨论会,切实解决专业课教师教学中的困惑,能够有效的帮助专业课教师理解课程思政的教育内涵,树立思政育人的意识。此外,通过研讨积累思政素材,精炼生物技术制药中思政元素,建设符合课程思政的教材体系。在此基础上,以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基本功竞赛,课程思政说课大赛等为抓手,多层次多维度的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4创新有活力和效用的教学方法

4.1建立生物技术制药思政教学线上-线下教学环境[9]

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应用性学科。其具有涉猎范围广,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线下教学方式,慕课及其他线上多媒体平台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思辨,弥补线下课程学生主观能动性难以被调动的短板。因此,将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思政元素以线上形式展现出来,再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拆分及重构,发挥融媒体优势,挖掘传统经典领域的主题教学资源,通过线上教学及形成性评价辅助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具有特色优质课程与线上思政金课,为达到课程的德育目标提供途径。

4.2以翻转课堂为媒介,促进师生双向互动

通过线下课堂或线上慕课等方式,将案例通过客观性的陈述,让学生自己去思辨,再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展现出来,以课堂讨论方式对生物技术制药相关的时事热点如“基因编辑婴儿”,“印度牛尿治疗新冠疫情”等,于讨论中进行思想文化展示,传播正能量。对学生新观点、新思路进行深度解析从而积极创设思政氛围。此外,通过“雨课堂”等多媒体手段,在课件知识点之间巧妙地穿插一些意趣鲜明、积极健康“表情包”或小视频,表达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的理解、关切,与学生产生共鸣,创造友好和谐的学习氛围,起到激励学习的效果。

5发展符合生物技术制药的课程思政保障及评价体系

5.1制定生物技术制药及其课程群的课程思政指导规范

[10]由于生物技术的日新月异及课程思政目标的不断发展,生物专业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及案例价值、方向不易完全吃透,因此根据2020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精神要求,将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及其相关课程群的课程思政的设计纳入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下,将课程学习目标与思政目标相融合、建立课程内容思维导图,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以此为蓝本建立、健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教学环节及师资等基本要求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导规范,可以有效的解决课程思政实际教学中出现的价值、方向等问题。

5.2建立符合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思政目标达成评价机制

[11-12]由于生物技术制药具有原理多、范围广、实践性强的特点且其中思政元素展现形式丰富,使得通过单一评价如学生认知评价或同行测评等测评手段很难形成有效的量化评价,因此建立及完善符合课程思政教育规律的综合评价体系就成为课程思政能否发挥作用的重中之重。通过调研相关文献,结合专家的指导意见,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评价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首先从教学规范性角度,建立指标体系,对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专项评价;其次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采用自我评价、同学或师生互价和师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成果。从以知识考核为重点,转变为日常学习行为考核与课堂表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建立以价值为导向,以三全育人为目标的课程思政目标达成评价机制。最后通过第三方机构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建立学生反馈机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课程思政教学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持续改进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5.3不断完善教师发展评价方式

将课程思政成果纳入到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中,形成有效的荣誉激励机制。并从绩效奖励、职称聘用、评优评先等重要事项上予以体现,促进教师道德追求与职业发展规划的协调统一。

6结语

合理构建和实施是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及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通过“课程思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正确人生观有机的融入到《生物技术制药》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获取生物技术制药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同时,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等方面也获得深刻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建广,王芳,侯绍刚.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0,47(06):252-253.

[2]支德娟,王欣,李洋,等.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高教学刊,2020,(26):72-74.

[3]赵梦瑶,周英.食品环境学课程中课程思政的融入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25):165-167+172.

[4]陈巍,王梓.新时期中药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9):133-134.

[5]谭舒.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改进——基于“价值最小单元”的探索[J].教师教育学报,2021,8(05):62-69.

[6]胡吉,王茜茜,顾家瑞,等.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学的思政课程建设总结[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6):83-87.

[7]杨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30(09):107-112.

[8]刘艳艳,代爱,英李琳.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探索[J].山东教育(高教),2020(05):28-30.

[9]戴军,李显朋,李志华.与线上混合式教学相适应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18):2275-2278.

[10]韩宪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02):1-6+15.

[11]胡阳石,立莹,李梅.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评价方法[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03):476-479.

[12]杜震宇,张美玲,乔芳.理工科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原则、标准与操作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07):70-74.

作者:马格非 尹登科 徐伟芳 谭松 梁娟 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