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

时间:2022-06-13 04:20:49

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

摘要:面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新时代大学生身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应响应国家号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积极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和价值观引导的重要途径,将生态文明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去,能促进大学生环保理念的形成,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文章分析了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为生态文明理念更好地融入大学校园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

一、问题提出

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将生态文明观念融入国民文明建设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使其能够自觉形成环保意识的意义十分重大。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和价值观引导的重要方法,将生态文明观念培养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中,能够在端正大学生的思想方向、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内涵的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进而提高对社会的环保自觉性,促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然而,现今各高校的思政教育体系较少涉及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1],因此,将生态文明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将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生态文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一)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强调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政策的重视,新时代党和国家要求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四有青年,积极为祖国建设做贡献,因此对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应逐渐增高,大学生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努力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争做新时代环境友好的建设者和排头兵。(二)社会生态现状迫切需求。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大,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同时这些生态问题也给人类本身带来了灾难。为从根本解决此现象,应该加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各阶层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而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根本还是要依靠教育,大学生又是社会发展力量的生力军,高校的思政教育主要用以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将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体系中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促进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推行,同时还能提高生态文明未来的系统化建设。

三、现阶段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匮乏的原因

(一)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抽象,高校培育体系不够完善。现阶段各高校对于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并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生态文明思想是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四个方面思想的辩证统一,系统化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大学生的认知、价值、行动三者统一,因此高校要形成全面的、体系的培养模式难度较大。(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与实际行动不相符。当代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但是,当问到如果在外就餐是否会选择一次性筷子时,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会选择,因为卫生等种种问题的存在导致大学生的观念与实际行动不相符,这也正是因为生态文明教育没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1]。(三)各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生态文明建设在近几年才提上日程,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还不够成熟,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也不够强,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的体现不多,导致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内容理解空泛。

四、生态文明观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及策略

将生态文明观念培养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将生态文明相关知识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中以解决知识碎片化、体系不完整的问题;鼓励高校社团、组织举办环境友好主题活动使大学生文明理念与生态体验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知、行、意的统一。(一)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加强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营造校园整体生态文化氛围,学生身处其中对生态文明理念得出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在校园中建立绿植雕塑、主题公园,设置醒目、有趣的标语标识,提高学校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其感知度与参与度[2]。同时,生态文明思政教育也可以以大学宿舍社区、食堂为主要场所开创日常生活生态化途径。比如在社区文化节活动中举办文明宿舍的创建,倡导寝室节水节电、爱护公物、变废为宝,最后以宿舍生态文化评比选出“环保之星”作为全校学习的典型并予以一定的奖励。此外在学校食堂的餐桌、餐具上也可以以标语的形式倡导学生节约粮食,提醒学生每顿饭都要开展“光盘行动”,食堂大厅的电视可以统一播放农民辛勤耕种或者舌尖上的美味的纪录片,让大学生知道农民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及增强他们的食欲。通过这些教育方式让生态文明理念转变为学生的一种生态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生态化。(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稳固。将生态文明培养融入到学校思政教育中,通过适当增加与生态相关的课内外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环保参与度,促进课堂教学与生态体验的结合[3]。首先应增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生态文明意识,真正掌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核,深入探究并将其融入到思政课堂当中,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念进行系统阐述。还应增设与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生命教育相关的全校通识选修课,统一制作系统性的教学纲要[4],将碎片化的知识、理论贯通于课堂中,并尽量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学生们在参与课外活动的同时不仅能促进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同时,思政教育也能得到发展和丰富。通过增设课外实践学分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开展影音观赏、课外实习等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吸收。社会各领域为大学生开放纪念馆、博物馆、城市生态绿色区域等,使得课外活动更加充实,生态文明理念更加立体全面,从而促进大学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促进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2]。大学生社团也是学生个人课外活动的主要场所,鼓励各社团组织开展绿色、生态、环保为主题的活动,如“地球一小时”,呼吁大学生熄灯减排、走出户外、接触自然;废品利用大赛,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鼓励大学生以其独创的环保理念和发明制造参与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去。(三)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传播生态文明价值。现当代互联网技术的提高使得各种信息能够迅猛的传播,且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使用极其广泛,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方式来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建造生态文明教育网络平台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参与度,通过榜样力量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加深,从而培养多方位全角度的高素养人才。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在购买电子产品时最好选用环保节能型,购物时自带布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等。

五、结语

将高校思政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通过课堂、社会实践、课外活动以及互联网宣传等方式,从课堂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挥思政教育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培养高素质的绿色环保型大学生综合人才[5]。

【参考文献】

[1]方芳.论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J].理论观察,2017(11):52-54.

[2]李赟.环保观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与结合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1):23-27.

[3]张志明.基于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现实转化[J].才智,2018(31):117-118.

[4]赵金芬.基于思政教育视角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初探[J].鄂州大学学报,2014(12):77-78.

[5]冯丽.大学思政教育中环保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入与创新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5):137-140.

作者:谈震 李倩男 单位: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