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服务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4-26 04:48:00

农业科技服务问题及策略

农业科技服务是把农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通过教育培训、媒介传播、决策指导等服务方式介绍给农民.帮助农民提高和改善农业技术方法和生产组织形式、增强抵御农业生产风险的能力.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安化县农业科技服务在基础设施、经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成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

1安化县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现状

1.1确定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

据农业部和省农业厅颁布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安化的实际情况,组织专家组对安化最新而且适用的水稻、茶叶、水果、旱杂粮新品种、新机具、新肥料、新农药和新的栽培方法进行了筛选.确定了今年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主导品种:茶叶、水稻、水果和旱杂粮主推技术:

(1)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

(2)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

(3)千两茶生产技术;

(4)水果标准化生产技术;

(5)旱杂粮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2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和高产示范样板点

围绕我县茶叶、水稻、水果、旱杂粮四大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建设了1O个试验示范基地:冷市镇农技站农业科技示范场、湖南省柑桔无病毒良繁中心和长塘镇农技站水稻试验示范基地等。兴办各类示范样板点8.1万亩:乐安镇、梅城镇花生高产创建示范样板2.1万亩:马路镇等乡镇杂交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样板2万亩;长塘镇、大福镇、梅城镇等乡镇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样板4万亩。通过示范基地和高产示范样板点的建设.提高各主导产业的良种覆盖率和新技术的推广普及率。

1.3培育示范户

围绕茶叶、水稻、水果、旱杂粮四大主导产业,遴选培育1000户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生产经营规模较大、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由农业技术指导员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观摩交流、进行物化技术补贴等方式。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农业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起到培育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

1.4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

根据安化县特色,县农业局精心制订《安化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实施方案》,重点突出当前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急需的技术知识和政策法规知识比如在稻田集中区域.侧重当前水稻育秧、备耕等春耕生产技术、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在小水果基地,侧重杨梅、布朗李、梨等水果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在茶叶基地,侧重生态有机良种茶园基地建设技术、黑毛茶初制加工技术、“安化黑茶”有关标准和安化黑毛茶对样收购等方面的培训:真正让每个受训人员学有所获,学能致用,提高培训的成效。

2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安化县的农业科技服务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架构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无论是从服务的目标、内容还是手段上看.安化县现行农业科技服务都难以促进安化县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其主要存在的不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2.1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全县23个农技站只有9个拥有站房.其他14个农技站连站房都没有,只能借用或租用办公用房。办公房内设施老化,缺乏电脑等现代化信息办公设备,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试验设备缺乏.技术手段极端落后,农技站配备的仪器设备只有手持放大镜.开展技术服务基本上还处于“用眼看、用手摸”的原始阶段。这种机构设置已不能满足农村技术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2.2经费不足

尽管安化县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经费每年都有所增长.但仍然不能满足现实的农业科技服务的需要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新技术成果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科研费用的支撑,经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同时.农业科技人员的工资也难得到保障,存在拖欠现象,以致农业科技人员队伍不稳定。单位办公经费少.难以维持日常工作开展。

2.3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妇女和老年人一方面.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学习和应用科技的积极性不强,对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推广应用接受难度大;另一方面.不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不愿在应用科学技术上增加投入,应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不够高;再者,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方式不够灵活,且受到经费、场所等客观因素制约。

2.4农业科技服务队伍不健全

目前.安化县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战斗力不强,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不稳定农业科技人员数量远远不足.而且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农技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是土生土长的,知识老化,无力应付当前品种结构复杂、服务需求多样、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局面。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具备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致使农民得不到需要的科技服务。

3促进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的对策

3.1完善配套的农业科技服务基础设施

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安化县县级财政需要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安化县农业科技服务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建立与农技站相匹配的站房和办公用房;二要建立与农业科技服务站配备的电脑视频系统、电子显示屏和服务专用汽车、摩托车等设备。特别是服务站的户外电子显示屏要完成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不断滚动的字目,要显示出县政府的要闻和生产技术要点、农情预报、市场动态等信息,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及时方便了解农业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

3.2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建议成立一支安化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办、农业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机、畜牧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科技、农业、财政、民政、工商、供销等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农业科技服务建设和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并指定一名政府副职领导专门负责政府协调领导小组的建立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有效使用。

3.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建议政府出台专门扶持农业科技服务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金融对农业科技服务建设的扶持力度。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发展农业科技服务建设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人才培训、科技引进、技术推广等重要项目.给予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二是要建设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支持各类涉农部门和其它社会力量兴办农业科技服务组织,鼓励和引导国内外团体和个人进行捐助.通过社会投资、农民自筹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三是要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适当放宽借贷“门槛”,增加信贷投入。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给予减免有关税费、低息甚至无息贷款等优惠。

3.4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农业科技应用的主体。当前,安化县农业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提高广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首先要普及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提高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其次通过培训、咨询、现场指导等多种双向互动科技培训模式,增强农民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互动性。通过加快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宣传周等活动,使农民便捷、有效地获取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3.5健全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农技人员是连接农业科技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要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组织发动县、乡两级农业部门,推广、科研、教学单位.根据不同需求.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对乡镇农技站农技人员分层分类开展培训.不断健全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专业素质高、作风踏实的涉农专业大学生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通过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领办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生产技术、精市场营销、会经营管理、有奉献精神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3.6建立“专家—农技人员一示范户”模式

根据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以及结合安化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需要建立“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模式。就是以农业院校、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以技术指导员为龙头,建立农技人员抓示范户、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围绕全县水稻、茶叶、水果、旱杂粮等四个主导产业遴选了lOOO个农业科技示范户.每个指导员负责指导1O个示范户,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在关键环节主动人户、突发事件及时人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全面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并通过展示、示范、参观学习和技术培训等手段.带动周边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