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构建新成效

时间:2022-05-27 11:09:00

农业项目构建新成效

2008年,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用于支持各地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和安全高效农业发展,促进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稳定增收。几年来,各级财政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财政支农的重大任务,牢牢依托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平台,完善资金使用机制,推进资金整合,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资金监督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坚持集中用力,资金使用更加有效。

2010年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的第三年,中央财政继续按照“中央宏观指导、地方自主选项”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各地发展粮食等优势特色产业。各地在中央财政的指导下,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项目实施。一是选准主导产业,坚持连续支持。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中央财政将立项权和审批权完全赋予地方的同时,要求各地密切结合实际选取少数优势特色产业作为立项主导产业,并保持支持的连续性。绝大部分地方都对2008年立项的主导产业进行了两到三年连续支持,巩固扩大了项目实施成效。如粮食主产区对粮食产业,贵州、福建对茶叶产业,广西对甘蔗产业等都给予了三年连续支持。二是抓住关键环节,坚持集中投入。在支持环节的确定上,中央财政要求各地针对制约主导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薄弱环节,对每项主导产业选择一到两个关键环节给予集中支持。各地结合本地主导产业发展实际,选择最需要扶持的环节,集中资金予以支持,避免了“平均用力、分散投入、撒胡椒面”等情况。如粮食主产区对粮食产业的扶持集中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环节,辽宁、山西等省对畜牧产业的扶持集中在养殖小区建设环节。三是突出优势区域,坚持连片推进。在区域的布局上,中央财政要求各地依据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推进优势产业带建设。各地着重选择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发展基础好、工作积极性高的地区连片推进,发挥了规模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如山东小麦产业项目县重点在粮食产能大县内选择,并向鲁西南、鲁西北地势平坦的粮食主产区倾斜。内蒙古支持的38个县(区、旗)都处于玉米、马铃薯、肉羊三大优势产业带上,项目区建设比较集中、跨度大、影响范围广。

(二)完善体制机制,资金管理更加安全。

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级财政都把加强资金管理作为日常重要工作内容,在逐步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了管理机制。一是规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为了保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规范有效使用,在各地上报项目实施方案后,中央财政依据管理办法认真进行了合规性审查,并督促方案不符合要求的省份及时进行修改完善。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地方都能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科学规划,严格规范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如山东积极创新项目立项决策机制,通过竞争立项、公开评审确定项目县。陕西对项目县实施方案严格评审,对支持环节过多、实施区域不集中、整合资金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不予通过。二是加大绩效考评奖励力度。2010年上半年,中央财政组织对2009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省级工作情况开展了绩效考评,将考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通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在分配2010年资金时,中央财政不但对考评结果为优秀和良好的省份给予了奖励,而且奖励力度也比往年更大。很多省份在资金分配和项目实施过程中,也都进一步加强了对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通过建立奖优罚劣制度,强化激励约束作用,确保有限的资金都能用在刀刃上。如四川在项目资金安排中,取消了考评结果较差的4个县项目申报资格,对考评结果优秀的县提高了补助标准。江西不仅把项目实施情况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分配挂钩,还与其他有关支农资金的分配挂钩。三是强化监督检查。中央财政在赴各地开展绩效考评过程中,将实地检查与查阅文件相结合,选择部分项目县实地察看项目实施情况。同时,把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列入2010年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范围,重点进行检查。各地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加强项目实施透明度,组织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配合审计、纪检部门和广大群众监督等措施,切实加强对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管。如辽宁组织有关专家和部门对各项目区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湖北大力推行项目公示制,在项目区设立公示公告牌,并对公示公告牌的内容作了统一规定,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加大整合力度,带动能力更加强大。

2010年中央财政继续依托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实现以整合涉农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涉农资金整合。中央财政在实施省级绩效考评过程中,坚持将资金整合情况作为考评的重点内容,并安排了县级整合奖励资金。各地也抓住机遇,从预算编制、资金安排、项目申报等多个环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涉农资金整合,有效做大了现代农业项目,实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此外,在财政性资金和各种优惠措施的带动下,社会投入也大幅增加,各种要素持续向项目区集聚,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进一步显现。如江西要求各项目县资金整合规模不少于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的数额,全省整合财政性资金10.42亿元,带动社会投入9.85亿元,分别是中央财政下达资金的2.6倍和2.5倍。山东把现代农业项目与全省农业重大发展规划有机衔接,整合省级20多项财政性资金7.1亿元集中投向现代农业项目区,是中央财政下达资金的1.96倍。据初步统计,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75亿元(不含用于整合奖励资金5亿元),引导各地整合财政性资金216.8亿元,带动各地社会投入300.8亿元。也就是说,中央财政拿出1元钱,可引导地方整合2.89元,带动社会投入4.01元。

(四)加强组织协调,部门配合更加紧密。

现代农业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为了密切配合协作,发挥部门优势,各级财政部门十分注重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财政部主动与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沟通协商,着重做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与部门相关项目的衔接配合,相关工作文件经有关部门会签后下发,明确对部门相关重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文件同时抄送各地农口部门。各地普遍建立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各计其功,共同推进项目建设。如湖北成立了由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吸收省直农口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在项目建设各个环节,财政部门始终坚持与农口部门密切沟通协商,充分听取部门意见。广西各项目县成立了政府领导、农口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资金拨付管理,农口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做到了既明确分工,又协作配合。在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显著,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开创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一是转变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理念。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从设立开始就明确了抓住关键环节、集中资金投入的要求,克服了以往支农资金平均分配、分散使用的问题,支农资金“集团作战”的能力大大增强,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随着项目实施效果的逐步显现,这种资金使用方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各地党政领导的重视、有关部门的认可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理念正悄然发生着转变。如内蒙古、湖北等很多省份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区已经成为亮点工程,中央、省、市、县各级农口部门都纷纷在项目区召开现场观摩会和经验交流会。2010年汛期,江西、湖北等省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防灾减灾效果明显,受到了项目区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二是为粮食连续增产作出了积极贡献。支持粮食产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分配重点。中央财政明确要求粮食主产区用于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资金不能少于中央财政下达资金的50%,鼓励非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从执行情况看,粮食主产区都能贯彻落实这一政策要求,吉林、黑龙江等省将中央财政资金全部用于支持粮食产业,非主产区中也有近一半把粮食产业作为立项主导产业。据统计,2010年,各地在支持粮食产业方面投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达37.3亿元(超过专项资金75亿元的一半),整合财政性资金115.5亿元,带动社会投入53.5亿元,为全国粮食产量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四川玉米项目区新增产量6.3万吨,带动项目县玉米产量增加27.6万吨。辽宁水稻项目区实施渠系节水衬砌工程,节约耕地近1万亩,按亩产量580公斤有机水稻计算,增加粮食580万公斤。三是推进了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各地畜牧、水产、果品、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逐步得以解决,主导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产业地位快速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有的在国内乃至国际都具有一定地位,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靓丽名片。如陕西生猪养殖项目区出栏量达到528.6万头,比项目实施前增加122万头,增长30.0%。浙江虾蟹养殖项目区优质水产品新增产值3.92亿元,带动全省虾蟹养殖产业产值年递增8个百分点。重庆柑橘项目区开展冷链储运技术示范,生产的NFC橙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热销于北京、上海等市场。湖南通过扶持油茶项目,2010年新增油茶171.71万亩,全省油茶面积达到了1837万亩。四是带动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随着优势特色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项目区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附加值不断提高,示范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农民经营性收入明显增加,项目建设直接带来的就业机会还提高了农民务工收入。如江西柑橘项目区受益农户近23.5万户,增加直接经济收益10亿多元,实现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269.9元。陕西苹果项目区受益农户7.42万户,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仅苹果一项就达到5060元,比项目实施前增加1117元,增长28.33%。安徽肉禽项目区受益农户2.4万户,增加农民就业1.6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074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