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困境及措施思索

时间:2022-05-24 05:14:00

农业产业化发展困境及措施思索

“十一五”发展规划在交通不便利和物资匮乏的年代,地区农业产品发展逐渐多样化。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业发展已经由以前的多样化经营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指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适宜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发展既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地理气候资源,获得高产、优质的产品;二是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发挥先进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使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增加产品附加值,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金平县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至2006年底,全县产值超亿元的农业产业有粮食、畜牧业、香蕉。广州大唐实业有限公司金平果菜分公司已被确立为省级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5000多户。金平县大小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1个,“天时”、“地利”2个香蕉产品,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分布在全县不同海拔、气候、区域的农业产业基本形成以下几个产业带。以红河、藤条江两流域的热区为主的香蕉、橡胶、木薯产业带;以中海拔地区的粮食、茶叶、畜牧、竹子等为主的产业带;以高寒山区的草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为主的产业带;以人为本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产业,这些产业带中的产品,都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且形成一定的规模,为实施农业产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只要政府稍加扶持,积极引导,搞好服务,理顺关系,分类指导,就可把这些产业培植成支撑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农业产业,成为金平县的优势农业产业。2005年底,金平县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9579人,转移收入3087.2万元,“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人,实现转移收入2.88亿元。2006年底金平县重点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及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发展状况如表1所示。

2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发挥关键作用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射能力弱。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更新换代能力弱,产品单一,特色不够突出,名优产品少,质量不高,除了橡胶、茶叶、木薯外几乎没有农产品深加工。三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学会、协会)规模不大,运行机制管理制度混乱,没有真正发挥好组织与企业、组织与农民之间的联结作用,没有与会员们建立起利益合理分享、风险合理分担的联结机制。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体系、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提高,扶农资金不足。

3金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1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建立长期、稳定、畅通的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在市场体系建设上,应该注意抓好3个方面:一是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方针。以大市场、大流通带动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二是注意提高市场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努力做到建设一处市场、带起一个产业、繁荣一方经济,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带动作用;四是抓好流通网络建设,做好农产品的市场销售工作。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产品销售是必须解决好的一项工作。只有在对市场销售情况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才能在获得高产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避免出现农产品丰收但农民不增收的现象。

3.2集中力量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一定要坚持国家提出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方针,积极引进和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地方龙头企业。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把龙头企业建设与农业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二是把龙头企业建设与老企业挖潜结合起来,进行资产评估、核实;三是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小企业联合,使其发展壮大,形成一个集团或群体,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四是注重培育当地龙头企业,要给予更优惠的政策,创造更优先的条件。

3.3根据不同的产业,抓好基地建设,形成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优势一是围村经济带,即在大力开发庭院经济的基础上,引导农民扩大经营规模,建设围村商品生产基地。二是专业商品经济带。对有资源优势和传统生产习惯的产业,在一个乡镇的范围内,组织引导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专业商品基地。三是区域商品经济带,即对一些能左右全县农村经济局势的重点产业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统一规划布局,加强组织协调,实行重点培植,加速其规模化发展。在抓基地建设上,应以企业为主,形成纵抓产业,横抓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充分发挥各类专业大户、专业村的带动示范作用,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的路子[1-2]。

3.4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始终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重要的支撑,坚持一抓一个系列,把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中。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二是抓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三是加强科研开发和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四是强化对科技人员的组织管理,使科技人员投入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中去,保证农业产业化始终朝着科技进步的方向发展。

3.5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合作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就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一是扶持生产,保护农民利益;二是利益均沾,风险共担;三是要依法按章办事。只有真正从农民的利益出发,为农民服务,才能将农村合作社建好,使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3-4]。

3.6要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不断强化组织领导随着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都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领导方式,要将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发展乡镇企业和加快小城镇建设“三篇文章”做好,有效改善和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县级各职能部门要积极改进工作方式,向上级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从金平县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增强农业有关部门的职能,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明确责任,真抓实干,重点扶持好龙头企业和基地。

3.7要搞好信息和技术服务,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信息服务上,要尽快建立农产品信息中心,加强市场信息的综合分析,及时提供有关农产品供求量、流向及变化趋势等信息,以便广大农户及时掌握和使用。在科技服务上,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应结合主导产业的发展,大力开展对基地农户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

3.8要大力培育以专业协会为重点的中介组织一是由县科协、科技、招商、农业等部门牵头,组建县级农副产品产销协会,统一规划管理全县的农业主导产业,指导督促和开展技术协作;二是制订地方性的生产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和协调;三是乡镇应根据当地实际,建立健全农副产品销协会分会;四是各村可组建专业技术合作社,协助县、乡2级组织开展工作。

3.9要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一是要相对集中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金融、财政、国家和省里的农业开发专项资金,在渠道不变的前提下合理使用,重点支持效益好、潜力大、前景广的骨干龙头企业。二是要积极招商引资,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开放度。借鉴工业开发区的建设经验,抓好农业产业化开发区、示范区的建设,借鉴工业招商引资的管理方法,抓好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快速发展。三是要开辟农业产业化新的融资渠道,使农业产业化真正成为全社会各个行业积极投资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