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机械化调研分析

时间:2022-09-17 10:03:58

粮食生产机械化调研分析

摘要:介绍了安徽省阜阳市农业机械基本情况,阐述了发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做法,分析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机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问题;措施;建议。

1阜阳市农业机械化基本情况

阜阳市地处安徽省西北部,面积9979km2,耕地58.5万hm2。辖界首市、太和县、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农村富余劳动力200多万人,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拥有各类拖拉机15.12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万台,配套农具9.29万台,联合收获机2.31万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3856台),2017年全市小麦及玉米的耕种收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近年来,阜阳市农机部门坚持“增加数量、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增强能力”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总量达359个(其中部级示范社7个、省级示范社43个),拥有社员近7000人,与种植大户一对一抱团发展已成为农机化发展的新趋势,服务领域涉及农机维修及粮食生产的耕、种、收、植保、排灌等各个环节。在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支持推动下,各种新型农业机械和新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从而推进了阜阳农业以绿色模式增长。目前,在阜阳市的两大粮食作物中,小麦及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已经成熟,配套的机械化技术及配套机械已经完善,小麦生产的耕、播、收、脱、运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并开始向大型、复式、高配置、智能化、节能、环保等高级阶段迈进。阜阳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有效推进,促进了农村资源联合,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推进了全市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2阜阳市发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做法

2.1利用优化装备结构催动。合理配置农机化资源、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为主,涵盖粮食生产主要环节。农机装备结构的明显改善,催动了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全程全面发展。2.2利用农机安全管理促动。为有效避免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中农机事故的发生,阜阳市农机部门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采取多点互动,试点开通单方或多方语音、视频互动交流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掌握农机化作业动态,提高农机手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运用典型农机事故案例和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教育农机手遵章守法,规范操作,做到粮食生产中的农机作业安全、高效。促动了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化水平稳步提升,农民实现增产增收。2.3利用土地流转相互联动。土地流转引领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为增加农机作业量、提高作业效率和水平以及增加作业收入提供了有效的联动平台。土地流转是农村改革转型跨越的新生事物,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近年来,阜阳市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且流转期限逐年延长,形成土地流转促规模经营、规模经营促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相互联动、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2.4利用先进农机技术推动。有些粮食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之所以薄弱,就是缺乏先进适用的农机具,要实现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就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机具。近几年来,随着农机化科技进步,农机生产企业研发生产出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小麦和玉米收获机械,尤其是农机部门的大力推广,为推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5利用科技示范园区驱动。围绕粮食全程机械化建设,在全市不同区域设立不同类型农机科技示范园区、示范点,推广各种新型农业机械,通过示范园区的辐射作用,达到以点带面、创新引领、全面驱动的目的,为驱动粮食生产机械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2.6利用农机服务体系带动。近几年来,阜阳市农机部门注重全程农事服务中心体系的建设,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鼓励、引导、扶植、帮助农民创办领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广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目前,阜阳市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主体的农机服务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每到春耕春播、“三夏”“三秋”农忙高峰季节,积极开展耕地、播种、植保、收获、运输、加工多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服务。2.7利用农机技术培训助动。农机部门结合重点技术推广项目,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或现场演示会等形式提高广大农机手的专业技术能力,助动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助动提升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及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

3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目前阜阳市的农机装备结构属于家家有、户户小,装备结构配置不合理。适用于粮食作物的常规农机具多,而大型、复式、高配置、智能化、节能、环保等机械保有量过少。3.2农机使用效率普遍偏低。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机利用率和农机化水平是关键。阜阳市是典型的农业市,有农机化发展的空间,但土地不成方连片,老农田无机耕道,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严重,严重影响了农机作业效率。3.3生产环节发展不够平衡。阜阳市粮食作物生产中,小麦及玉米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水平偏低,大豆、高粱等少数粮食作物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3.4农机服务体系不够规范。部分合作社规模小,有组织,无场地。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作业以及机械装备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全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求。3.5农机经营生存能力不强。存在资金缺乏、经营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专业化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具备维修资格的网点少,且分布不合理,在重要农时季节农机具发生故障,农机零配件供应和维修不及时,影响和制约了农机具作业的正常发挥。3.6土地分散限制农机发展。农田地块零碎,细小,增加了农业机械生产中的使用成本,增加了农业机械额外作业的成本,农业机械有用功比重降低。同时,农民的劳动作业成本效率也不高。不利于土地经营规模效益的形成,制约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3.7农机与农艺缺乏全程融合。在农机农艺农信融合上,适宜本市的融合装备不多,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农业向精准化、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的方向方展,许多农机手对信息化产品选择上很盲目,需要示范引领。3.8高素质的操作人员短缺。农业机械向着高效智能、节约环保、舒适便捷和个性、专用性方向发展,出现了高素质的农机操作人员短缺的现象,限制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3.9管理部门经费人员不足。市级农机管理机构普遍存在工作装备差,办公经费短缺,人员不足和年龄老化,专业素质不够高等问题。乡镇一级农机管理没有编制和人员,处于市级腿短、乡级断腿、村级无腿的状态,远远不能满足阜阳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要。

4促进阜阳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4.1依托政策导向推广农机发展。农机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全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重任。主动适应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求,引进机具向大型、复式、高配置、智能化、节能、环保等高级阶段的技术装备转变,推进农机化技术集成应用,强化农机、农艺、信息化技术融合。4.2加强组织领导提升产品质量。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打破壁垒篱笆,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农业的绿色发展是以后的工作方向。节水农业的发展,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需要我们农机与农技部门合作,把先进的农机装备、高端的农业装备、先进的农业理念引进来并推广到实际的生产中去。制定和完善区域性农业生产的农机化技术路线模式和作业规范。4.3响应国家政策推动农事服务。加快建设农机、农艺、农信结合的载体,让阜阳市的广大农民可以享受到农事托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农机培训等一站式保姆式服务。4.4注重技术指导培育新型农。现代化的农机具,只有被农民掌握并熟练使用,才能真正服务于粮食生产。农机部门要适应农机发展和市场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开展农机服务,培育出更多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的农民和农机手,积极发展农机大户和家庭农场,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机经营体系,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把人才留在家门口。

参考文献

[1]乔润茹,聂中华,黄静.关于整体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运行机制的思考[J].基层农技推广,2017(03):101-102.

作者:魏颍临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农业机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