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教育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6-23 09:22:37

新时代农村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农村教育在农民发展与素质提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发展状况也同样影响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当前,农村教育整体发展态势并不乐观,城乡之间教育差距依旧存在。为助推我国现代化发展,转变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需要社会各界做出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对策分析

党的五中全会提出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既要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又要努力建设教育强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相对于社会总体的发展趋势而言,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已然成为阻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农村整体的教育环境稍有改观,但农村教育在众多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其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1新时代农村教育的现状

1.1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育观念滞后

受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村大部分劳动力会选择外出务工,大批留守儿童与其年龄差距较大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从家庭当中获得恰当的教育,家长在子女的成长中只是充当了抚养的角色,并未履行教育者的义务。另外,农村大部分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他们本身的文化程度而言,他们并不具备足够的知识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许多农村地区的家长误以为教育学生是教师的事情,将教育的责任完全归置在授课老师身上。学校教育成为这些留守儿童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家庭教育在其成长过程中处于缺失状态。还有一些农村学生家长仍然存在“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他们认为与其让孩子在学校读书,不如让他们提前去找份工作,多赚点钱。相比之下,城市地区的学生家长能够为孩子投入大量的精力与资金,比如高薪聘请家庭教师,或者为学生报名各种课外兴趣班。城市与乡村地区仅在家庭教育这一方面便存在着巨大差异。在这种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思想等的影响下,农村地区的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关注度不高,更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1.2师资队伍紧缺,学校教育困难重重

农村与城市之间在交通、经济发展、生活与工作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地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致使大批优秀教师涌向城市。这使得农村地区专业教师长期处于匮乏状态。由于师资的缺乏,农村地区学校不得不聘用一些在教学经验与技能方面稍有欠缺的非专业人士来担任教师,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此外,农村学校以中、老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数量较少,尽管这些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他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课堂气氛缺乏活跃性,很难满足现代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从教师性别特征来看,农村地区的女性教师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学校,教师职业的“女性化”色彩更为严重。再者,农村地区学校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学龄前教育,中专教育等发展缓慢,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对教育的需求,单一的学校教育形式进一步限制了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许多中考失利的农村学生由于职业学校等选择的单一性而选择外出打工。同样,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农村学校在课程设置、时间分配、学校规则等方面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这也使得乡村地区的学校教育一直处于滞后状态。

1.3资源分配不合理,城乡教育差距过大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的农村教育政策,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虽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同城市地区的教育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据报道,国家每年会对农村地区学校投入大量经费,但实际上,学校所能使用到的教育经费极少,这些经费甚至无法满足学校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正常开支,农村地区学校仍然处于弱势状态。就目前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而言,农村地区学校整体条件普遍要落后于城市学校。即便在农村学校大都已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由于缺乏对教师信息技能的培训,很多农村教师并不能熟练的掌握多媒体的使用,使得多媒体成为一种“摆设”,传统的教学方式仍被大多数农村教师所采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老师工资收入微薄,国家对偏远地区的教师工资补贴力度不足以留住人才,导致偏远地区的老师数量更为稀少。一些家庭条件稍好的学生家长为使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会送孩子去城市就读,这也使得农村学校的生源数量相较之前有所减少,乡村学校的发展规模也因此受到影响,这也成为农村地区教育的恶性循环。

2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职能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要加强对农村地区产业的投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数量。此外,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中的引路人,也是他们学习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其子女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农村地区学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诸如召开家长经验交流会、教育座谈会等,提升农村地区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度,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转变传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家长能够对学生学习做出正确的指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2.2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待遇水平,引进优秀教师人才

改善农村教育问题的重要一步就是要提升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想留住优秀教师,就必须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并且要建立教师奖励机制,对各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奖励。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建立健全乡村教师的管理制度,改善农村教育条件。除此之外,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缺乏生机,发展农村教育就要给教师队伍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各农村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引进政策,吸引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这些青年教师赋有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采取新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

2.3提高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建立家校合作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重心,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这些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他们很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或者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不良习惯。学校及老师必须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善于发现他们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必要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家庭和学校双方合作的方式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困境。另外,学校尽量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定期举行心理健康咨询等有关活动,传授心理健康的知识。对于学生在心理方面产生问题,要及时通过心理教师进行专业的沟通和疏导。

2.4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

目前,国家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还不足够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教育,要改善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并非是一日之举,需要国家的持续指引与扶植。为此,国家还需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管理体系,比如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体系、教育科研体系等;改善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教师工资待遇,提高农村老师的生活水平;加大农村学校在基础设备上的投入力度。国家在农村教育发展这一问题上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需要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证。

2.5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农村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呈现单一化的特点,教师将教育内容局限于课本,严格按照课本的内容来讲授课程知识,将学习范围局限于单一的教材上,不利于学生们兴趣的培养。为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各农村学校可以将劳动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地方特色课程教育等融入课堂。这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加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因此,要不断丰富与充实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助力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

3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意义

3.1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有助于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曾谈及我国当代农民文化程度现状时指出,我国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占据了农业人口的88.73%。这是一个令人非常震惊的数字,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关乎我国安危,乡村教育问题更关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以往的调查与研究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整体呈现偏低趋向。就目前农村教育的现实情况而言,农村教育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是提升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一步。文化教育影响着人口素质,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也将进一步带动我国整体人口素质的发展。

3.2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地区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新时代以来,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都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很可能会激化已有的社会矛盾,引发社会的不安定。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发展农村教育,不仅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公平在教育方面的一大体现。

3.3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关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心,是党和人民尤其关注的问题。如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学校教育是农村人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与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只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发展农村教育,才能为农村提供专业及高素质人才。农村教育不仅会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还会刺激社会各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社会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3.4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在我国社会产业发展过程中,呈现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产业发展所依靠的体力因素不断降低,智力因素不断上升。这也反映出,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知识、文化与技术水平等智力要素,而非单纯的体力劳动。发展农村教育,解决当下农村教育问题,有助于提升农村人口整体的文化素质,进而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源,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向技术化和高端化转变。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是我国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经之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4结语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之一,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解决当前农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是顺应时展潮流的大事,关乎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重视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有助于农村经济的振兴,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善槐.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重挑战与改革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9.

[2]黄丽萍,姚雪婷.农村儿童教育困境的反思与对策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0):73-74.

[3]袁利平,姜嘉伟.关于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74(01):159-169.

[4]张地容.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突破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0(12):28-34.

[5]张布和.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脉络和实践理路[J].教师教育学报,2021,8(01):22-29.

[6]陈瑜,李茂平.乡村青年教师的群体特征及其发展策略探究[J].中成人教育,2021(01):68-72.

[7]张欢,朱战辉.农村青少年教育城镇化的家庭策略、实践困境及其出路[J].中国青年研究,2021(01):29-36.

[8]刘鹂,孟雪.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原点、困厄及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0(12):15-21.

作者:辛代娟 单位: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