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科书老子思想内容变化探讨

时间:2022-05-18 04:45:12

高中历史教科书老子思想内容变化探讨

摘要:老子思想主要内容的所属流派始终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关注焦点,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明确提出老子“道”的思想属于唯物史观的范畴,与原有人教版必修三的表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针对这个变化,解释其变化的学术背景和依据,并针对新的教材变化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路、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关键词:中外历史纲要;老子哲学思想;教学目标思路;中学历史

2019年秋季,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海南、山东等六省市在新高一年级试用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中历史教学处于新旧教材使用的过渡阶段。新编教材与原用教材除了在编写体系、体例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之外,在一些具体内容的表述与呈现方面也有诸多变化。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变化的内容,设计目标、创设情境、实施教学,并据此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能力,是值得思考和实践的问题。现以新教材中有关老子思想内容的变化为例,尝试探讨备课研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方法、策略。

一、《中外历史纲要》(上)中老子哲学思想内容的变化

在新编《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孔子与老子”这一子目的内容,与此前使用十余年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中“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中有关道家内容相比,发生了一定变化。其中,关于老子本人及老子的思想主张,《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叙述如下:“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他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老子的思想还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对立的矛盾;物极必反,柔能克刚。老子在政治上也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这些观点见于《老子》一书。”[1]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中“思想文化史”对老子生平及思想主张的叙述如下:“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2]可见教材内容表述的变化,对我们如何理解和认识老子思想,并依据课程标准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针对有关老子思想内容的这种变化,要求我们在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对老子思想要求的基础之上,对教材中所涉及的老子思想进行必要的梳理剖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老子及其思想的要求为“了解老子、孔子学说”[3]。显然,课程标准的表述略显单薄,故徐蓝教授和朱汉国教授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中强调:“学习老子、孔子思想,重在掌握其中与时代变革有关的内容,了解他们的思想是如何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有的放矢’的。”[4]很显然,这样的解读为高一年级进行有关老子思想的教学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与老子思想有关的内容,其重点在于分析思考老子思想是如何影响时代,并针对当时的时代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老子这样的主张又有怎样的意义。依据这样的思路,通过史料研习、合作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有关老子思想的内容,了解老子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意义及其影响。

二、老子思想内容变化的学术背景和依据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老子思想的变化是由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一方面,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最新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历史教科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其内容(叙事)和观点(阐释)须遵循历史学科原理,渗透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力图对历史进行全面阐释,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5]。即意在通过教科书相关内容,凸显历史课程的唯物史观理念。在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层面,《中国思想史》(第二版)中是这样阐述老子思想的:“‘道’论指的是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但哲学意义上的‘道’是老子首创的,通行本《老子》中‘道’出现74次。老子以‘道’为世界本原,其道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道是世界的根本。……第二,道生天地生万物。老子从万物本源、过程、模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万物生成原理,奠定了中国最早的宇宙论。……第三,道法自然。道的实质内容是自然。……理解老子的道要防止两种误解:一是将自然等同于今天所说的自然事物,老子的‘自然’是指自然对象的本质自然而然,而非自然对象;二是以为道仅是客观规律。道是终极原因,有本体性、辩证性,和具体规律不一样。”[6]由此可见,老子所认为的“道”并非今天我们所说的哲学上的“物质”,并非客观存在,而是一种抽象的事物。因此,老子的思想主张,并非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老子在《道德经》中,对“道”进行了这样的阐释:“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老子》第六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老子》第三十四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张岂之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根据《老子》,将“道”与万事万物进行比较。将“道”阐述为世界的、万事万物的根源与根据,也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归宿。即“道”是抽象的、恍惚的、混成的,但同时又是实在而真实的;因为“道”虽然抽象,但作用和依托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在现实中无处不在。即“道”中包含的“无”和“有”,它们只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道”作用于现实的人、天、地、自然这几个不同层面上,其中“道”对于万事万物来说是基本内核,叫作“玄德”。作者将“玄德”在生物界的表现陈述为生命元气,好似生生不已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那么此时的“道”,更接近实体性的物质。由此可见,在老子本人看来,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并且道可生万物,而这又是中国古人关于何为世界第一性的最朴素的看法。根据何为世界第一性的问题,我们将哲学流派分为两大类,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其划分的具体标准为直接的本源,具体是物质还是意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而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本源是意识。老子的“道”,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在这样的阐述中,“道”是一种连接人、地、天和自然的纽带。张岂之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也曾经提出“理解老子的道要防止两种误解:一是将自然等同于今天所说的自然事物,二是以为道仅是客观规律”。从这个范畴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道”包含客观规律,而“自然”则是世间的一切事物,人掌握了“道”的内涵,并学会对于“道”的利用和改造,便可以获得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且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世界万物的本源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出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的统一。因此,站在当时的时空角度来看待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主张,认为这一主张是一种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三、老子思想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及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新教科书中对于老子思想的叙述,归根到底,是要形成学生对于老子思想的正确理解和完整认知,并达到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意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可以提出类似“关于老子思想,你怎么看”的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与教科书中内容不尽一致,甚至相左的观点,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与教科书的观点相左不一定是错误的,关键是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够运用相关的论据来论证、阐述自己的观点,形成完整的历史证据链,以体现完整的历史逻辑思维。基于《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对于老子的思想主张新的阐释,尤其是有关“唯物史观”表述、提法的变化,须重新考量教学思路、设计教学目标,并据之设计教学过程便成为必然。在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中,要凸显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地位,以了解单元中“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百家争鸣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的内容梗概为基准,以课时要求为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关于老子思想的教学实施思路,首先,应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本课内容的分析和解读,确定在课堂教学目标中应如何把握老子思想,确定教学目标中对于老子思想的阐述;接着,选用适当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以获得学生对于老子思想的解释,形成学生自己对于老子思想的看法和认识;最后,教师加以指导,通过阅读教科书中有关老子思想的主张,并与学生之前所认识到的老子思想及其内涵进行比较,以体现历史学习中的对比思维的训练与意义。在这一过程中,突出史料教学的作用尤为重要。基于历史课程标准以及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老子思想内容的编写,可设置如下教学目标:能够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认识老子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概括老子思想的主要主张;能够运用有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论述老子有关思想对当时社会发展的意义;探讨老子思想提出的原因,并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老子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依据教学目标可按照如下思路设计课堂教学情境:首先,为学生介绍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提出诸侯争霸时代诸子百家的施政主张;其次,在设计问题时,牢牢把握高中历史教科书所涉及的老子思想主张,选取《道德经》中的部分内容,以及世界其他思想家关于老子思想的认识与评价,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老子“道”的思想从属于古代朴素唯物史观的结论。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则要在把握住老子思想主张的同时,通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关于世界本原的对比介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突出强调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主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史观,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老子思想的所属流派,形成对老子思想的完整认识。基于教学目标,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或课后思考题中为学生设置如下材料和思考题目,以引导学生认识老子思想,并通过对材料的解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同志在谈到中国哲学时曾说,有关老子讲的这个“道”,是宇宙间的普遍真理,写的《道德经》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刘庭华《马克思与老子:千年第一思想家不谋而合的心灵交汇》材料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道德经》第四章1.阅读材料二,试分析老子“道”的内涵,并结合材料一中同志的观点,分析老子“道”的思想所属的哲学流派。材料三:“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道生万物也是万物自身运转、循环不已的过程,所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张岂之《中国思想史》,2018年材料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材料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2.通过阅读材料三、四、五,你认为老子的“道”分别有怎样的内涵。在上述材料中,你觉得老子所认为的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什么?材料六:除了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恩格斯3.通过材料六中恩格斯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老子的“道”属于哪种哲学流派,并说出你的依据。(要求:逻辑严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这样的材料讨论解读,一方面能够系统提高学生阅读与解读史料的能力,锻炼培养学生的史证能力和历史解释素养;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了解老子的其他思想,对比了解世界其他思想家观点,体会老子思想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并能够在体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老子的政治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和谐社会建设、绿色协调发展的意义,从而在小组讨论中使学生形成自己对于老子思想的理解,从整个单元学习的宏观角度思考老子思想的内涵,能够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3.

[4]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4.

[5]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54.

[6]《中国思想史》编写组.中国思想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0-22.

作者:张博文 单位: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