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悬念”教学法的应用

时间:2022-01-18 03:00:22

高中历史教学中“悬念”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合理地创设悬念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活泼,而且对于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悬念来丰富课堂教学。悬念可以设置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内,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悬念的设置方式也可以有所变化。同时,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利用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也能够让知识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悬念;应用

悬念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能够极大地发挥辅助功效。由于课本中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居多,所以在展开这些内容的讲授时教师若能灵活地穿插各种悬念,不仅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也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而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充满浓厚的探究欲望。而这些都会成为知识教学的有效辅助,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时设置悬念

悬念可以设置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首先,在新课导入时教师便可以灵活应用悬念教学法,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导入形式。如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新课的相关背景和历史故事的基本梗概,随后可以进一步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并且通过对于学生思维的引导来启发他们对于事件成因的思考与探究,这是非常典型的悬念设计的方式。这些悬念的设置,不仅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而且学生也会在强烈想要解开这一悬念的驱动下更加投入到后续的知识学习中,这些都会很好地辅助课堂教学。如在学习《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时,教学伊始我向学生讲道:“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东征、西征使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有资料证明:洪秀全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6月身亡,十一年中从未迈出过宫城一步,只有一次是坐64人抬的大轿去看望生病的东王杨秀清。请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对于这一悬念充满了探究欲望,他们都很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通过这个悬念的设置,不仅很好地实现了新课导入,学生的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在这样的情境下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得到显著提升。

二、内容过渡时创设悬念

在教学内容的过渡阶段也可以很好地进行悬念的创设,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让教学过渡更为自然,也会很好地衔接前后的知识点,进而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先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依托,并且就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合理地发散与延伸,在课程内容过渡时可以适当设置悬念,这不仅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激发,而且可以很好地实现前后知识的教学过渡,进而顺利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如教学《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时,在讲授“七七事变”后,讲到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时,可设置这样的悬念:1.淞沪会战最终失败了,原因何在?2.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胜利的原因何在?3.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又何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这样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到教学中来,并能使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悬念作为知识教学的过渡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也能够让学生带着好奇学习后面的内容,进而促进学生对于新课内容的理解与吸收。

三、课程结束时遗留悬念

在课程教学结束后教师仍然可以灵活设置悬念,可以通过悬念的设置来为下次课堂的教学做铺垫。当然,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独立探究,并且鼓励学生在课下自己去探寻相关的答案。这不仅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课程结束方式,也会给学生留下开放式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课下对悬念进行积极探究,进而不断深化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在结束一节课时,不能只满足于该课的小结,而要找出其与下节课知识的联系点,进而精心设置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求。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有讲到,“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而凶残的,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是无法战胜敌人的。”于是,我这样设置悬念:因为“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则“不能战胜强大而凶残的敌人”,那么出路在哪里呢?怎样才能不至于“单枪匹马、赤手空拳”而战胜敌人,取得革命的成功呢?请同学们课后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这种悬念设置的方式,不仅很好地为学生的独立探究提供了动力,也为本课的教学内容作了一个有效总结,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知识教学承上启下的目的,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框架与知识体系。

四、结语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灵活设置悬念,通过悬念教学法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同时,悬念可以设置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无论是在新课导入阶段、知识衔接阶段,还是教学结束阶段,悬念都可以非常灵活地出现。而合理设置悬念,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也会让学生更好地展开对于知识的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1]史淑艳.悬念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0).

[2]石卫军.“悬念”设置在历史课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版),2009(12).

[3]尹丽琼.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中学教学参考,2010(24).

作者:沈慧慧 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