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3篇

时间:2022-05-08 09:47:23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3篇

第一篇

一、历史课堂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透视

1.三维目标被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但是课程实施中却出现了三维目标的割裂现象,这既不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是低效和无效的。

2.教材内容被冷落课程资源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

3.课堂活动被扭曲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合作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

4.教与学关系被定格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始终处于定格的关系,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教师的教支配、控制,甚至替代学生的学,学的独立品格逐渐丧失,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5.课堂预设与生成发生冲突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要么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课堂教学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要么是生成过多,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空,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

6.教师的无效教学行为冲击常态课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不但要注重课改的“形”,更要注重课改的“神”,而真实、扎实、朴实的常态课堂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但正因为常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也相对比较“随意”,延用老模式、老课件,备课不扎实,教学效率不高等现象比比皆是。

二、历史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的成因

1.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薄弱

历史新课程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适应高中历史的专题教学。但甘肃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实行开卷考试,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校、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养成了过分依赖课本的习惯,造成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笔者曾对高一学生进校时历史基础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生连鸦片战争哪一年结束都不知道。这一状况无疑给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2.历史教材本身存在着诸多不足

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通史体例转变为模块专题式体例,这种体例解决了原来初、高中历史课程“螺旋式“”循环式”的教学弊端,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1)时空跨越性大,淡化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从而造成学生对历史时空感的困惑。(2)割裂了历史的整体性,淡化了历史学科的全面性,使我们的学生只见“线”而不见“面”。同一个历史事件被割裂成若干块,或在同一个模块的几个专题中分别叙述它的几个侧面,甚至分在几个模块中来叙述。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在必修Ⅰ“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介绍,在必修Ⅱ“伟大的历史转折”中也涉及,在必修Ⅲ《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中也要讲,把体现政治、经济、文化的同一历史事件割裂为三部分,人为地造成了内容的不完整。这种体例的教学,往往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着不足

(1)教学目标片面化,重知识轻能力。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是什么”,二是“为什么”。大部分教师在讲课时总是聚焦在“是什么”的层面上,与目标的能力主线背道而驰。(2)教学内容曲解化,重创新走极端。教学内容主要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施,因此要合理的处理教学内容,但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却走上了“曲解”的轨道,随意曲解历史的本意。如对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物评价客观公正审视,无可厚非,但有的学生以“人文主义”“尊重人权”为幌子,为秦桧进行“平反”。凡此种种,均被教师冠以“创新”的头衔,予以推崇。这种所谓的创新是对历史知识的曲解,它不仅不能启迪人们的思维,相反还会误导人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3)教学方法“热闹”化,重形式轻实质。教学方法主要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误区突出表现在课堂上过分“热闹”。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等,课堂看似十分“热闹”,学生积极参与,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表演的内容不合适,对没有意义的历史内容进行表演,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二是表演时间过长,没有留给学生时间充分思考;三是表演中角色的定位与成型,使绝大部分学生永远处于观众的角色,从而使“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为一句空话。而尤为重要的是,表演极易忽视教师的指导,使课堂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4)教学手段无效化,舍重点逐新鲜。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虽有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动态感好、信息量大等独特优势,但在多媒体教学中常出现这种情形:多媒体一打开,它就成了主角,教师退居二线,沦为“鼠标手”,学生成为看客,袖手旁观。这样既冲淡了历史味,又降低了教师的个人魅力,更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剥夺。(5)教学评价简单化,重表扬缺引导。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的评价是历史课堂教学必不可分的环节,评价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新课程标准推行的过程中,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出现对学生评价简单、有失全面的现象,对学生所有回答都用“好“”不错”“真棒”等来判决。其实,学生的回答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会有部分认识存在缺陷与不足,教师一味表扬,有失中肯和真诚,另外教师对评价全部包办,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6)常态课堂教学随意化,重讲解轻参与。许多常态课中,常常出现一系列不理性现象,如导入盲目,徒有形式为导而导,有形无神,缺少教学的计划性、科学性和严密性,影响教学效果。讲解上一讲到底、面面俱到,撒手放羊、忽视指导、环节松散、讲练不当,忽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分析,包办学生理解探究的思维过程,致使学生死记硬背和囫囵吞枣,淡化了对学生思维探究能力的培养。总之,教学活动是目的性、针对性、具体性和灵活性很强的实践活动,简单的学习、机械的模仿、被动的反思、违心的叙事、虚假的研究、作秀的表演都不可能“磨合”出生成的智慧。教师只有持之以恒用心克服教学中的无效现象,走专业发展之路,以求达到教学的高效。

作者:梁拥军工作单位:甘肃省镇原县屯字中学

第二篇

一.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不少学生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而在背过之后,考试依旧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击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以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二.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1.更新备课方式。有许多教师认为,备课只是简简单单地去应付学校的各项教学检查,对于教学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部分教师上课只是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影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的兴趣。这种想法固然错误,备课是老师精心准备授课的体现,在备课时我提出以下建议:(1)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2)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编入课件。(3)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同一级组组成一个备课组,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在精心充足备课的基础上传授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来自于《文学教育》杂志。《文学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2.改变教学方式。首先,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架设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历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借助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结论性内容较多,这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部分老师认为历史课没有什么内容好讲,只须向学生灌输结论,他们记住该记的内容就行了。其实高中历史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教材上的结论,而且要使之理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历史问题,老师们要充当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媒介,帮助学生架设通向教材的桥梁,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

4.平时多积累历史史料,提高学生兴趣。有句话很有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长流水。历史老师视野要开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广泛涉猎。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跟什么都沾上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纯理论的东西,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没趣。在课堂上,偶尔“天马行空”,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这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增加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5.注意与现实的结合性。把历史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化历史为现实。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很多学生认为很遥远,学起来没有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对事政治比较感兴趣,往往在课堂上老师一讲时政热点问题就听得特别认真。教师如果能恰当地把历史与时事相结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

作者:展宗瑞工作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复兴中学

第三篇

一、整合不同教材内容

当前我国所采用的教材都是在坚持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的多个版本教学,不同版本都存在自己的优缺点。教师要坚持立足本教材的基本出发点,借鉴和合理利用其他版本优秀的部分,能够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和其他各种课程资源进行科学的取舍与整合,真正起到服务教学的作用。

二、赋予教学内容新的活力

教学内容如果一成不变,死寂、抽象是教学内容的特点,而且教师也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些内容,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必定会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所以,我们要赋予教学内容趣味性和新的活力,让课堂活起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另外,我们还要尽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揭示教学内容蕴含的情感、思想。例如,在学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节课的时候,教学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例:在罗马共和国的早期有一位名叫罗莫洛的贵族,他仁慈、善良并且是一位军队首领,在临死前他立下遗嘱把自己一半财产捐给跟随他征战受伤或者战死士兵的亲人,但在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没有履行遗嘱,而被征战受伤或者战死士兵的亲人告上了法庭。那么同学们,如果你们是法官,你们会怎样判决呢?这样一来,原本枯燥的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生的兴趣也提了起来,积极思考、交流、讨论,教学效果必定事半功倍。

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新课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中指出“: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总之,作为老师要认真领会新课改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去践行新要求,才能完成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作者:李鹤宝工作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