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分析

时间:2022-05-12 10:56:49

科技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分析

本文将每个省级区域看成是一个DMU,借助DEAP2.1软件包,运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模型,求得各省级区域1998)2010年期间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和各构成部分的变化情况(表1),并将Malmquist全要素生产力指数(TFP)分解为科技进步指数(TP)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E),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又可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PTE)和规模效率指数(SC)即,TFP=TP@TE,TE=PTE@SC。从表1可见,在研究期内全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仅在1998)1999年、2000)2001年、2009)2010年3个时间段大于1,其余大多数时间段小于1且波动较大,年均增长-2.94%,其变化是科技进步指数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共同作用的结果。全国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12年来一直在原有的基础上徘徊,年均下降0.60%,而技术进步指数却年均下降2.26%。这说明技术进步指数对全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贡献较大,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贡献不明显。与此同时,科技进步的增长率为负值并不是指科技退步,而是指科技进步的增长速度变慢,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即虽然我国的整体科技实力获得显著增强,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不排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过度依赖外来技术与资金所导致的/自主知识产权瓶颈0等问题,整体上仍需进一步挖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本文将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图1)。由图1可见,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纯技术效率指数与规模效率指数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近似于/W0波浪型的变化趋势。纯技术效率指数与规模效率指数分别在2001)2002年、2005)2006年、2006)2007年3个时间段达到较低水平,两者相互耦合使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这3个时间段分别达到了波谷底端;而在2003)2004年、2004)2005年、2007)2008年3个时间段,由于纯技术效率指数与规模效率指数都处于相对峰值水平,因此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这些阶段也处于高位。研究期内,纯技术效率指数的均值为0.9969,规模效率指数的均值也为0.9969,两者在保留四位有效小数的情况下达到了一致。这说明全国经济增长的纯技术效率指数与规模效率指数都存在改进的空间,未来经济发展应更加注重改进生产技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技术最优化的目的。通过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模型可得到31个省级区域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测算结果(表2)。该指数大于1,表示样本研究期间经济发展效率水平提高;该指数小于1,表示经济发展效率水平下降;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大于1,表示研究期间技术效率提升,反之表示下降;技术变动指标大于1,表示样本期间技术进步,反之表示技术进步恶化;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是从投入产出层面讲的生产技术效率和生产规模效率。通过表2可见,研究期内31个省级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均值为0.9699,表明在整个考察期间,各省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有所下降。将其进行分解,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均值分别为0.9934与0.9763,这说明技术进步的变动是带动省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31个省级区域中只有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海南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1,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上海市(1.0892),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省区的技术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海南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但是其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而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分别是我国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3个经济增长引擎的核心与龙头区域,是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技术市场相对成熟,科技成果市场化速度较快,技术转化与科技发展的各方面环境与体制机制日臻成熟,科技资源的高投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与规模效率变化指数来看,研究期内各省级区域的均值分别为0.9968与0.9967,都比较接近1。在规模效率变化指数方面,除河北、上海、江苏、湖北、湖南、宁夏、浙江、四川这8个省级区域大于1外,内蒙古、广东、海南这3个省级区域等于1,其余地方的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均小于1。这说明大部分省级区域科技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因此未来应逐步加大科技资源的投入力度。在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方面,各省级区域的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与规模效率变化指数相类似,除天津、上海、江苏、重庆、青海、新疆6个省级区域大于1,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广东、海南、西藏7个省级区域等于1之外,其余地方的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小于1。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值不高,相对效率较稳定,/追赶效应0不明显,说明现有的科技资源配置管理模式客观上不能与省级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相适应。

本文利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通过全国31个省级区域1998)2010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科技资源要素投入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¹同产业结构调整一样,技术进步也可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研究期内,全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化是技术进步指数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进步指数对全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贡献较大,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贡献不明显,并且它在纯技术效率指数与规模效率指数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近似于W波浪型的变化趋势。º在不同的省级区域,科技资源要素的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大部分省市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处于下降阶段,技术进步的变动是带动省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各省级区域的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与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历年均值都小于1,这说明无论是从纯技术效率变化角度还是从规模效率变化角度来看,都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从而使区域经济的发展真正能够做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本文作者:陈晓丽李恒范斐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