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人才职业素养交互式平台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07 03:36:34

化工人才职业素养交互式平台建设研究

摘要:化工行业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化工行业人才职业素养的高低已经成为化工行业、轻工业领域发展潜力的重要参照标准之一。文章基于校企合作驱动下对“互联网+化工人才职业素养”的交互式平台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内涵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化工人才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校企合作驱动下“互联网+化工人才职业素养”交互式平台构建的意义和必要性;再次分析了校企合作驱动下“互联网+化工人才职业素养”交互式平台构建的策略;最后搭建了校企合作驱动下“互联网+化工人才职业素养”交互式平台。

关键词:校企合作;互联网+;化工人才;职业素养;交互式;平台

对于中国化工领域的发展而言,高校教育阶段除培养学生必要的化工领域知识和技能外,对化工人才的职业素养培育、道德水平建设等要求也越来越高[1]。化工专业由于具备较为典型的工科院校和专业特征,在思政教育、德育工作培养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同时,化工院校的课程安排也并未给专业的思政教育工作留有充足的课时。因此,利于互联网技术构建化工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培育的平台,成为解决中国化工专业职业素养培育工作欠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概述

1.1互联网+时代的内涵。互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为推动社会形态和经济业态演变而进一步进行实践的成果。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极大程度提升了社会经济实体与互利网的融合程度,为社会经济实体的改革、创新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即互联网+任何传统业态。互联网+的理念并不是单纯的传统业态与互利网平台的融合,而是以传统业态为基本出发点,利用互利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充分调动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将信息技术的技术成果和思维创新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激活了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和社会生态形态。1.2化工人才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1.2.1培养目标。当前对化工领域人才职业素养的培育多在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等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化工点算能力进行培养,而对于能够提升学生化工技能应用能力和化工信息系统设计、分析以及化工专业配套的软件教材等较为匮乏,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出现了偏差。导致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但是仍然缺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化工工艺预测、分析的能力,无法适应社会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1.2.2课程设置。化工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过于注重化工专业相关课程的安排,对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塑造化工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德育课程并未投入足够的教育和教学力度。部分院校所开设的职业道德课程完全是为满足专业学生考取化工从业资格所设立,与实际工作环境严重脱节。

2交互式平台构建的意义

2.1满足教育领域对化工人才培养更高的要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化工人才职业素养的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于对化工人才培养提供政策帮助和制度约束。教育领域对化工人才职业素养培育的要求逐渐由能够满足化工工业和科研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转变为能够适应现代教育体系变革、能够实现产教研融合和校企合作、能够满足未来化工行业发展的技能型化工人才。教育部门对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工专业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打造协同育人平台,将该类型平台作为化工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最为重要的教育平台。2.2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更高的需求。社会的发展要求化工专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然而受限于国家现行教育制度的制约,高等教育化工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程度与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化工专业的学生在初入职场的时候仍然严重缺乏企业运作和生产方面的相关经验,导致化工专业学生角色转换速度较慢、部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较差。

3交互式平台构建策略

3.1打造高等教育化工教学资源库。互联网+理念的提出,能够帮助高校化工专业实现教学与现代教育科技的结合。本文认为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化工专业特色结合,打造4层级架构的化工专业教学资源库,如图1所示。该系统的构建和实施,能够帮助化工专业实现互联网+时代的即时性学习[4]]。3.2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互联网+技术与化工人才职业素养的结合,向化工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很多高校化工专业开始与计算机技术进行融合,开设了如化工点算化软件课程、VR模拟化工操作课程、远程操作与实训课程等[5]。为了确保新型课程的顺利展开,化工专业教师需要率先对新知识、新技能进行掌握,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化工专业能否在互利网+时代顺利开展教学,是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学校和企业一方面应在学习和实践操作方面为教师提供方便,协助其提升自身不足的地方;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教师的实践考核力度,打造双师型化工教师队伍。3.3创新化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化工专业教学的不断融合,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创新化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成为化工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关键。为此,高校化工专业教学应积极与移动网络技术进行融合,开发相应的APP用以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当前应用较为成熟的移动教学APP有慕课、微信课堂、翻转课堂等。利用这些工具,化工专业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学习,随时随地提升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熟悉情况。3.4打造德育教育模式。化工专业德育教育是培养化工人才制造素养能力的关键环节。当前高校化工专业课程开展均采用课堂教学,已经逐渐无法适应化工行业对人才的更高需求。高校应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拓展德育教育接口。一方面,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化工领域工作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切实领会化工专业道德品质对化工领域的影响以及化工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对自身适应职场帮助;另一方面,打造符合专业需求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训体系,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道德教学水平的提升。

4系统设计

4.1需求分析。交互式平台中的不同用户对系统的需求存在较大不同,根据这些差异本文将交互式平台的使用权限划分为4层:①学工部,该层主要负责化工专业学生相关的各项工作事物,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门,同时还兼具管理学生信息、学院和化工领域各项通知、新闻的职责,具备系统最高管理权限;②院系,院系主要指各个院系的负责人,他们的主要职责在于分管专业的不同班级,同时可以对化工专业某一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此外还负责对本院各类型新闻和消息的工作,具有较高的管理权限;③学生辅导员,该类成员的主要工作是对管理权限内的班级信息进行查询、管理、上报,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奖惩情况等,具备一般管理权限;④学生,主要能够通过平台进行学习、材料下载等,通常不具备对其他成员的管理权限,仅能够对自身的登录信息、浏览情况等进行管理,具备最低的管理权限。按照交互式平台使用人员注册信息的不同,系统能够对不同层级的使用人员进行身份识别,从而赋予不同使用人员不同的管理系统权限。4.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根据交互式平台不同角色对系统功能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分析,为满足不同层级用户的不同管理需求构建了图2所示的化工人才职业素养交互式平台功能结构,主要功能见图2中所示。除完成图2所示不同层级的特定功能外,基于校企合作驱动下互联网+化工人才职业素养的交互式平台还将系统的最终教学目标,定位于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规范化,期望通过对平台的长期使用,提高对学生信息的综合利用率,时刻掌握不同学生职业素养水平的差异,进而全面提高化工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充分返回信息技术的作用。4.3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水平即设计完成度的高低,是衡量平台数据存储、维护和检索能力的关键。因此,作为交互式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的建设是交互式平台整体搭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利用Ac⁃cess2016对互联网+交互式人才职业素养培育系统的数据库进行了构建。所构建的数据库主要包括化工专业班级信息、学生基本信息、课业完成信息、奖惩信息、综合测评成绩以及其他内容。表1所示为1个典型的班级信息表。班级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有:班级编号(A01)、班主任姓名(A02)、学生人数(A03)及班级所在学院(A04)等基本信息。表2所示为一个典型的学生基本信息表。学生基本信息表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学生学号(B01)、姓名(B02)、性别(B03)以及学生所在学院班级(B04)等基本信息。学生能够通过该数据库对自身信息进行查询和编辑。表3为一个典型的学生综合测试成绩表。学生综合测试成绩表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学生学号(C01)、学生姓名(C02)、学习时间(C03)、奖惩信息(C04)、成绩记录(C05)等。学生可以根据该表查询自己的学习成绩。5结语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教育领域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入结合的重要表征。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均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文章构建的基于校企合作驱动下“互联网+化工人才职业素养”交互式平台能够有效提升化工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素养,为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功能性补充。

作者:杨丽军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