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艺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运用

时间:2022-09-08 10:28:52

青铜器艺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运用

[摘要]中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精湛,纹饰表现细腻生动,是我国先秦时期精神文化的代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了广泛关注。据记载,从汉代开始,陕西宝鸡地区就频繁出土青铜器,因此宝鸡也被誉为“青铜之乡”。如今,艺术教育正走向普及,发挥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点是高校艺术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宝鸡青铜器的出土是中国乃至世界人类文化的一项宝贵财富,为区域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艺术资源。本文通过对宝鸡青铜器的艺术分析探索青铜器的艺术审美价值,并结合当前陕西地区艺术教育教学状况,指出青铜器艺术对陕西地区艺术教育的运用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

[关键词]宝鸡青铜器;地域性;艺术设计;教育

一、宝鸡青铜器的艺术分析

青铜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智慧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人类首次用自己的智慧改变了矿石的属性,创造了青铜器艺术。[1]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据考古发现,从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前58)到清代晚期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精品。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制作精美、纹饰丰富,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们高超的艺术造诣。这种蕴含在青铜器中的艺术智慧,是我国商周时代精神文化的物化反映,是人类历史的智慧结晶。[2](一)宝鸡青铜器器型的艺术分析。青铜器是附属于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产物,早期的青铜器通常是作为礼器,随着制造工艺的提升,青铜器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了生活中,它的产生蕴含了一个时代生活的历史文化痕迹。青铜器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为食器、酒器、乐器、兵器、水器、车马器、农具与工具、生活用具、货币、玺印等等。观察青铜器的造型可以发现,这些青铜器造型奇特、形式种类多样,总体呈现出气魄沉雄、狰狞厚重的艺术特色,它们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象给人以威严神秘的诡异之感,为世人所惊叹。1.庄重之美。这些器型大多被塑造成几何的形体,其中包括方体、圆体等,而方、圆本身可以说是规整的几何图形,均有对称的特征,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稳固与庄重之美。如1963年在宝鸡县贾村镇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此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3],在器型的设计上采用了口圆体方的造型样式。何尊的器身呈椭方形,圆口外移,巧妙的器型设计呈现出何尊方圆相继、变换无穷、典雅庄重的视觉美感。2.灵动之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常用设置扉棱和兽首加以装饰,这就让青铜器原本单一的几何器型呈现出灵动之美。纵观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中的青铜藏品,许多青铜器在器物主体上铸接多种造型活泼生动的附饰。如1980年在宝鸡竹园沟出土的西周早期的伯格卣,这件青铜器在器体的四周装饰了四条纵向的云纹扉棱,分成四段随器表而起伏,打破了器表的平淡格局,增加了器体灵动的视觉美感。我们还可以发现在提手两边与卣体的连接处分别设置了两个一大一小的牛头形象的附饰,让原本单一的器型增添了栩栩生气。3.协调之美。青铜器不同部位造型之间的协调组合形成青铜器整体的艺术形象,对青铜器造型尺度的把握是青铜器神韵得以显现的关键。如2003年在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的一件西周宣王时期的逨盉,这件青铜器器型构思独特奇妙,口上为凤鸟形盖,器身呈扁平的圆形,围绕圆形器身四周分别设置了装饰性部件。如管状流,前部饰龙头,盖以凤鸟作昂首飞跃式,鋬以龙首形配腾跃虎形,以龙足为底。这些装饰性的部件与器身融为一体,无论是从造型上还是比例上都达到了高度的协调性。(三)宝鸡青铜器纹饰的艺术分析。宝鸡出土的青铜器的另一大艺术体现在其对纹饰的刻画上,在这里出土的青铜器纹饰庄重华丽,种类丰富多样,刻画精巧细腻,组合巧妙绝伦,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图案的高超创造力,其具有的艺术价值在我国纹饰图案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青铜器纹饰图案繁缛精致,对纹饰的刻画有着十分强烈的神话主义色彩,并运用浅浮雕的形式来刻画纹饰,形成了强烈的视觉立体美感。我们发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中的青铜器藏品纹饰种类主要包括兽面纹、波带纹、凤鸟纹、鱼纹、蕉叶纹、夔龙纹、涡纹、窃曲纹、重环纹等。其中兽面纹也叫饕餮纹,是殷商青铜器中最常见的纹饰之一。传说饕餮只有首没有身,是一种极为贪食的恶兽,奴隶主运用这种纹样装饰在青铜器上,塑造出狰狞可怖的纹饰形象,寄托了他们对力量、权力、荣贵的渴望以及对神灵的敬畏之情。[4]青铜器中对饕餮纹的塑造一般采用了对称的形式,这种对称图案的设计可以起到视觉上的稳固感,塑造出庄重和肃穆的视觉感受,标志性的双目纹样,以塑造饕餮狰狞、威严、神秘的艺术效果,给人无限的遐想。波带纹(见图5)又叫波曲纹、环带纹,它的形状就像一条波动起伏的带子一般运用在器物的腹部位置,图案的组合协调统一,形成了饱满、流畅的视觉效果,并运用二方连续的排列方式体现到青铜器上,是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的青铜器主要装饰纹样之一。波带纹的运用增强了青铜器视觉的流动美感,可以赋予青铜器视觉形象中的动感之美。(见图6)也是青铜器中经常出现的一类纹饰,据史料记载,凤凰是一种神鸟,为百鸟之王。相传周文王元年,凤凰聚集在岐山之巅,引颈长鸣,预示着周族的强盛。“周之将兴,凤鸣岐山”的典故来源于此。[5]周人尚凤鸟,出土了许多运用凤鸟纹作为装饰的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凤鸟纹的塑造是一种对凤凰形象的写意表现,古人运用几何化的线条排列将凤鸟的形象巧妙地表现出来,塑造出凤鸟华美、神秘、健硕的形象特质。青铜器中对纹饰的塑造,体现了一种高度秩序的美感,纹样的塑造依据青铜器造型部件的主题框架展开巧妙的设计,形成了神秘、统一、和谐、庄重的视觉美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并对后世图案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宝鸡青铜器艺术在区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运用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形成。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全国高校在大力推行高等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融入地域特色的教育模式,形成特色化的艺术教育模式。我国的青铜器艺术闻名世界,宝鸡是青铜器之乡,区域高校应在艺术教育上有所建树,青铜器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对中国特色高等艺术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而特色教育是指一个地区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形成地方独有优势的培养方法,以增强区域教育的不可替代性。特色大的教育模式可以增强人才培养的市场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有助于学科发展。(一)价值分析。艺术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们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发展艺术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正处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不断向前的发展阶段。其中,高等艺术教育是培养艺术创造人才的摇篮,是以培养擅长美术又懂得艺术文化的优秀美术工作者为目的的。但是艺术的教育的发展需要建立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需要培养出能够进行中国特色的艺术创造的人才,才能够体现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成效和价值。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中指出“艺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宝鸡被誉为“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巨,精品之多,均居全国之首。宝鸡青铜器艺术为区域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艺术资源,为推动区域高校设计教育学科发展、特色办学和校园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和作用。青铜器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蕴含了民族的审美观、价值观及民族精神[6],对高校培养艺术创作人才的观念形成、创新精神和文化意识的树立都有重要的意义。将青铜器艺术融入高等艺术教育,挖掘我国青铜文化的审美智慧与教学研究体系相融合,增强高校学生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具备中国特色艺术创造力的人才,提升中国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二)现状分析。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发展迅猛,传统文化在现代高等艺术教育中缺失的问题,表面上是教育体系、教育方法的问题,实质上则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我们需要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的优点,确保民族文化根脉的活力。通过改革教育体系,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艺术教育理论体系。1.课程设计趋于同质化艺术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艺术的发展需要独特的创造性。课程教学是引导艺术创造的必要途径,这就对高等艺术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纵观国内高等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趋于雷同,许多课程的教学还存在大量的借鉴和参考情况,课程的同质化会导致国内的学生无论在哪所高校学习,都学的是同样的课程,在思维的塑造上和能力的培养上都趋于统一的情况,大量的毕业生输入市场但缺乏市场竞争性。首先要解决课程设置同质化的问题。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需要形成各自的特色,特色课程的建立有助于对人才的培养形成更好的价值体现。而且许多高校在艺术教学过程中缺乏自己的教材,这就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探索性,难以形成地域特色的教学模式。其次是要解决课程目标设定同质化的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培养目标是依托课程大纲的要求展开的,但是课程大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的学习目标过于明确,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学习的选择权。最后是教学方式和手段同质化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引导下,艺术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形成思维定向的可能,教学方式过于求稳,缺乏创新。同质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会导致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平淡,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实践教学体系待完善实践教学是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一环,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国内的院校都开始注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创新。各大院校都从各自背景出发,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优势,为实践教学寻求思路。但实践教学体系的学理研究远远没有跟上实践教学的发展,实践教学体系的学术思想、理论依据、实施方式、评价标准和测评机制还处在探索阶段。3.产学研衔接有待完善。目前我国高校的产学研结合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产学研结合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艺术教育的初衷是提高民族的审美情趣,通过艺术教育培养我国现代的艺术创造者。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校不断的培养创新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依托产业发展。现代艺术教育需要将学科教学与现代产业相结合,不断处理好学科教学与市场运用转化的衔接关系。(三)策略分析。1.建立特色的课程设计。区域高校应该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展开特色教学。宝鸡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当地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宝鸡青铜器艺术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青铜器艺术研究的选修课程的开设,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在教材讲义撰写上,收集整理青铜器艺术资料,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要形成艺术教育的特色需要建立在区域文化艺术资源的基础上,要把发挥地域文化作为建立特色艺术教育的突破口,形成人才培养多元化发展,以增强培养受体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专业配套方面成立专门的青铜器文化艺术研究所,配置相应的资料设备,有助于区域高校打造西部乃至全国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品牌。[7]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办学理念的合理定位是特色教学体系建立、发展的根基。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需要依托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展开,发挥好宝鸡青铜器艺术资源在艺术教育中的效能,建立相应的机制来辅助教学,同时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机制上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首先,学校应可以建立关于青铜器艺术的研究所,研究所的建立可以为特色教学提供合理科学的实践依据。例如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已经建立了关陇民间艺术研究所,教师依托研究所展开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研究所的建立可以为教师申报科研项目提供良好的资源和平台,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学研究机制。其次,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相关科研项目,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转换为科研的成果,也是对课堂的延伸学习。最后,学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当地文化部门的合作,例如与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还可以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的手段,不断完善特色课程的教学体系。3.产学研结合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作为陕西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文化之一,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可助力当地旅游经济的开发。[8]高校教育可以通过与当地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在实践教学中加强教学成果的市场转化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文创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形成文化艺术资源的产业转化,实现合作发展的共赢模式。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转化需要依托市场的发展需求形成价值。政府、学校、企业需要建立密切的联系,共通探讨产学研合作的途径,指定实施计划,协同发展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通过举办产学研合作会议,可以让政府、学校、企业等相关负责人聚集一堂,围绕强化、推进产学研合作,站在各自的立场交换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反映在政府的具体政策制定上,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研究,是将高校的研究能力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力量结合起来进行的开发研究。在教学研究的领域上与企业之间形成合作关系。例如,学校的课题研究接受来自民间企业等外部机构的研究人员和经费。高校艺术教育和相关组织机构以对等的立场,根据契约关系共同进行课题研究,达成共赢模式。通过合作共建协议的签署,将为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发展规划工作等方面搭建一个更为宽广的合作发展平台。艺术教育的成果体现在教学成果的展示,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教学成果展览,同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进行知识讲座。例如举办青铜器专题的教学科研成果展览会,展览会的定期举办可以让文创企业了解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助于双方搭建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平台。

三、总结

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发展迅猛,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已经形成。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艺术教育需要突破传统的培养观念,形成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以适应市场人才的需求。高校艺术教育应该发挥地域性优势教学,挖掘地方艺术文化资源,探索新的艺术教育方法,形成陕西地区艺术教育的特色模式。宝鸡青铜器制作精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青铜器的出土见证了中国青铜文明的顶峰时期,体现了我国古代先民的高超艺术创造力,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并以美的形式为陕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研究资源。

参考文献

[1]易德生.科技考古视野下的商王朝锡料来源与“金道锡行”[J].中国社会科学,2013(05):162-184.

[2]张懋镕.宝鸡出土周初青铜器的历史地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35-39.

[3]马承源.何尊铭文初释[J].文物,1976(01):64-65.

[4]李成琨.浅析饕餮纹的历史文脉内涵[J].西部皮革,2019(24):39-44.

[5]王宇.商周青铜器上凤鸟纹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3-4.

[6]马健.商周青铜器纹样在现代设计应用中的分析[J].汉字文化,2018(15):77-79.

[7]房容.地域文化在高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思考[J].艺术科技,2017(07):357.

[8]陈宝明.我国当前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1):42-45.

作者:何飞龙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