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养成教育评价分析

时间:2022-05-13 10:33:25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养成教育评价分析

近年的城镇化建设带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而农民工子女也成为学校中的一个重要人群。本校秉持“勤、和、美”的办学主张,在校园里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并将其中“立德树人”的理念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养成教育评价管理问题相结合,对这一教育评价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一、“立德树人”理念

“立德树人”理念由两部分组成,立德出自《左传》“大上有立德”一句,意为最伟大的功业在于树立德行;树人出自《管子》“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句,意为人才培养如同栽培树木,都是为了培养“栋梁之才”。党在报告中对教育领域工作作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德育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其作用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立德的目的在于树人,这与教育价值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疑问相契合。随着技术与创新转化为高速生产力,国际竞争日益向高新技术与创新能力的竞争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从能劳动变为有知识、有能力的素质型、综合型人才。这种转变倒逼教育改革目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使学生在有德的基础上具有社会价值。2.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立德树人”理念体现在教学理念与教材编写之中,通过对正面事件及正确行为题材的选取与教育,能够为学生树立行为参照榜样,通过具体的事例潜移默化地将教学活动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容转变为形象具体的行为规范,为学生做人做事提供参照标准,避免学生对直白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教学的抗拒,影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效果的发挥。课程改革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编,弥补了以往忽视情感与价值观的教学缺陷,且集中于国家、世界,能促使学生形成世界观念与国家观念。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不仅需要对自身的发展负责,还肩负着家庭与国家的希望,需要形成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二、教育评价管理体系实施目的

教育评价管理体系是教育评价指标与管理体系的结合,教育评价指标规定了教育评价的范围、内容与尺度,是进行教育评价的基本依据;管理体系则需要根据教育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来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调整。实施教育评价管理体系的目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对学生实施教育评价管理,能够从教育评价中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与不良习惯加以甄别,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行为与习惯进行纠正式管理,使其能够从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受益,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实施教育评价管理,即是让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共同成长体,学生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教师的不足之处,而在对教师进行教育评价后,及时调整教师的管理方式,也能避免教师身上存在的问题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达到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目的。

三、“立德树人”理念下的管理体系构建措施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指导实践的顺利进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养成教育也是如此。那么,在“立德树人”理念引导下应当如何构建养成教育评价管理体系呢?笔者提出了如下措施。1.构建教育评价指标与训练模式。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在于评价指标的选取、指标权重与评价标准制定,此评价体系目标在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教师队伍建设,那么其一级指标应当为学生行为评价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再根据需求进行指标细分。权重应当更加倾向于对学生的测评,即60%—70%学生行为习惯评价,30%—40%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制定应当以上文中评价管理体系的实施目标为主要框架。同时,在获得教育评价结果之后,还应当有相应的训练模式来帮助学生矫正其习惯行为偏差和教师的教学问题,建立学生行为习惯矫正训练系统:德育部—班主任—科任教师;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训导系统:教学评估处—教学质量评估小组。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体系。进城务工人员现处于劣势地位,拥有较少保障,很大程度上会被不稳定因素影响,因此单单依靠学校或家庭来“立德树人”,完成学生的行为习惯矫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社会介入其中,构建一个基于学校,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教育体系,学校负责学生行为习惯矫正,家庭负责监督学生问题行为,社会负责给予德育课程实践机会,帮助学生亲身体验何为德,全方位地实施德育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立德树人”引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修其身、树其德不仅是一门课程、一次讲评的问题,而是家校社会三方面、教育评价管理一体系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长期参与与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树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徐蕾.培养道德自觉: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6(15):56-59+64.

作者:苏丽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平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