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8:54:24

进城务工范文篇1

为进一步促进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赣办字[200]70号、赣府厅发[200]1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我县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民增收问题提出本实施意见。

一、推进农民进城务工平等就业制度建设

1、把农民进城就业纳入全社会就业的整体规划。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清理限制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规定,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实行统一的就业登记制度。对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民,在从事各行业和工种尤其是特殊行业和工种要求的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上应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

2、支持农民保留农村户口进城落户。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简化农民进城落户的审批手续,取消不合理收费。对在城镇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申请办理城镇户口的进城务工农民,县公安局要按规定为其办理城镇常住或暂住户口,进城务工农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

二、建立健全农民进城就业服务体系

3、建立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服务的信息网络。各乡镇、县农民知识化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农办)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制度和数据库,建设覆盖乡镇、联通城乡的农村劳动力信息网络,切实加强区域合作和城乡合作,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4、积极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进一步开放城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向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大力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外出务工人员“绿卡”制度,各乡镇要设立劳务保障服务所,规范外出务工农民的服务和管理。

三、依法保护农民进城安居乐业

5、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政策和法律知识教育,增强进城务工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县司法局要经常性的对进城务工农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法律咨询,实施法律援助。县人劳社保局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规范企业招用工行为,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6、完善进城就业农民劳动合同管理。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要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及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县人劳社保局要加大对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受理劳动合同纠纷,对用人单位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签订合同,以及不履行合同的,要责令其纠正。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以法定货币形式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工的工资,严厉查处拖欠克扣工资、随意延长工时、使用童工和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县建设环保局应建立建筑领域进城就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

7、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为务工农民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劳动保护条件、责任安全保险和职业病防治等措施。要以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和职业病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等行业为重点,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参加工伤保险的务工农民在就业期间因工负伤的,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8、将进城就业农民的子女纳入当地义务教育范围。输入地中小学按就地就读原则接收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入学,在入学条件、收费等各方面均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对家庭经济困难、符合“两免一补”条件的学生,酌情减免学杂费用。对外出务工子女返回原籍入学的,当地学校应当无条件接收,不得违规乱收费。

9、改善进城就业农民的居住卫生环境条件。县卫生局要定期做好进城就业农民的计划免疫和健康教育工作,建立进城就业农民集中居住地的环境卫生和食物安全检查制度,严防发生群体疫病传染和食物中毒事件。

四、强化农民进城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10、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统筹管理。建立由县农办综合协调,县人劳社保局、农业局、教文局、经贸委等部门分工负责的农民进城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体系。各乡镇要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培训的实施,由各行政村负责组织发动、协助招生和开展文化法律知识补习等基础性工作。

11、实行培训与就业相结合。根据市场对劳动力的技能需求,调整职业教育比例、结构和布局,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驻外机构的作用,积极选择沿海地区效益好、规模大、用工规范的企业,与其签订定向培训、委托培训和用人协议,坚持按用人单位要求进行培训。

12、继续抓好“阳光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坚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广泛开展对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13、按市场规律配置培训资源。建立由政府主导,动员和组织社会培训力量积极参与培训农民的激励机制,经有关部门认定符合培训农民基本条件的经济主体,要求举办培训班的,均需参与投标并中标才能取得培训资格。各有关部门应抓紧建立办班经济主体档案库、师资储备库等,掌握农村劳动力分布、结构、培训、就业等情况;要整合各类培训中心、职业学校、农村中学等培训资源,以适应农民培训的需要。

14、抓好农民培训基地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县、乡、村、组和企业五级培训网络,重点扶持职教中心、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工会职工学校、县委党校、县教师进修学校等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并在有一定规模、劳务输出相对稳定的重点乡镇,新建、改建、扩建计算机、服装、建筑业技工、家政服务、缝纫、各类农业实用技术等培训基地,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厨师、装潢、缝纫、保姆等劳务品牌乡村。

五、加强农民进城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进城务工范文篇2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是改革开放形势下人、财、物大流动所带来的“副产品”,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这一现象造就了当前城市中的特殊群体——进城务工人员群体。如何对进城务工人员实行严密有效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社会工作一个突出难点问题。虽然各级政府部门长期以来都在进行不懈的探索与研究,但这个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此,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工作的体会,借鉴各地政府部门管理进城务工人员一些好的做法与经验,就当前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谈些粗浅看法。

一、进城务工人员现状

我县是一个新兴的沿海县,经济发展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较内地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导致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经济尚不发达地区的人们纷纷来我县“淘金”。据统计,截止今年8月30日,全县登记在册的进城务工人员总数达5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5.7个百分点,从事务工、经商、服务行业及投靠亲友的占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前四位。这些进城务工人员为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不少人因受其自身素质影响,自控力差、受约束少等特点,加上社会涉罪诱因增多及市县与农村之间生活方式的冲撞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已逐渐成为违法犯罪的主体。经查相关报表,自1998年以来,进城务工人员作案一直占我县刑事发案总数的30%以上,2002、2003年全县共抓获外来流窜犯罪分子532名,占抓获案犯总数的27%左右。从我县进城务工人员的总体构成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有相对固定的职业和较稳定的生活基础,这类人占大多数(约为70-80%)。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携老带小全家外出,从事务工、务农、经商、服务业等,他们以勤劳致富为目标,遵纪守法,安心、积极工作,有的已在象山工作、生活多年,人称为“守法型”的进城务工人员。

第二类来自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盲目来我县找活干的进城务工人员。这些人大多由于受文化、技能等因素的制约,从事本地人所不愿干、不肯干的脏、苦、累、差、险等活,收入少,待遇低,稳定性差,一旦失业或一时找不到工作,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这与他们抱着发财致富目的来象山打工的愿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其中一部分人看到当地人生活富裕,心理失衡,又染上高消费、游手好闲的恶习,就极易产生非法攫取财富的动机,往往容易犯罪。

第三类是无身份证件、无固定住所、无职业的“三无”盲流人员,一般以打零工、捡破烂、乞讨等为业,寄住于简易的出租房、桥洞、涵洞及废弃的房子内,甚至露宿街头。这些人往往极力逃避公安派出所的掌握与控制,大多流离于我们日常管理的视线之外,极有可能进行偷、抢等违法犯罪活动,因而是一个严重影响当地治安稳定的“灰色群体”。

第四类是混杂在进城务工人员之中的极少数职业型犯罪分子,这些人中或有前科、或是惯犯、或有重案负身。他们没有职业或以某种临时职业为掩护,唯一靠各种侵财等犯罪活动为谋生手段,获取钱财,作案手段一般具有一定代表性和专业性。这些人大多有一套逃避政府部门打击的对策,往往采取跳跃式作案,即甲地居住,乙地作案,丙地销赃,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给侦查工作带来困难。

二、当前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主要原因

经过多年来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工作的运行和深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难点也逐渐显现,有的已成为制约管理功能发挥的“瓶颈”和障碍。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客观原因。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拉大,社会成员间的贫富差距拉大,使具有强烈的谋求财富和成功欲望的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大量涌入城市,追求更新、更好的生活。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人、财、物的大量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尽量减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又为进城务工人员流入城市创造了条件。此外城市建设中大量的脏、苦、累的工作,城市人口不愿意做,也大多为外来劳动力承担起来。从而使人口流动特别是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大中城市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二)、进城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是内在原因。人员的流动多是落后地区的人口流入发达地区,而落后地区的人口相对发达地区人口来说,其受教育程度、综合素质较低,“一穷二白”,从而在为满足个人生存需要寻找生存空间的租房、求职就业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只能聚居在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差的城乡结合部,从事城市居民生活需要,而城市人口又不愿意干的脏、苦、累的工作,子女入学、入托也要受到“不公正”待遇,得不到解决。同时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当经济上处于较低阶层的进城务工人员受到物欲诱惑和刺激时,发财致富心切,心理易出现失衡,当一部分人的欲望通过正常途径又得不到满足时,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管理工作长期滞后是重要原因。一是进城务工人员管理上立法滞后,对进城务工人员管理、疏导、服务、教育等社会配套机制不完善,宏观上没有形成总体的把握和控制,使进城务工人员流动处于半盲目无序状态;二是微观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机制不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管理方法、措施滞后,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工作没有完全纳入基层政权组织中来,措施不力,管理力量薄弱,用工、租房等关键环节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落脚、谋生容易,使得城市中的进城务工人员无序大幅增加;三是各管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和沟通,各类资料信息、人员力量不能共享,重复劳动造成了大量时间、人员、精力的浪费,使原本就薄弱的管理力量在现实管理中更加力不从心,现有措施难以落实,管理失控;四是从管理部门自身工作看,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只重视管理而忽视保护、服务,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如公安机关中存在侦查办案效率不高,案件久拖未结;少数基层干警接待进城务工人员或执法办案中对进城务工人员“冷、硬、横、推”,激化矛盾的现象,形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四)、教育、培训工作薄弱。进城务工人员相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是弱势群体,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本来就受教育程度低,一部分人法制观念差,道德水准不高,需要不断加强素质、法制教育。目前,我们各级管理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文化、法制、道德教育工作没有跟上,进城务工人员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基本权利长期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由于认识和实践等多方面的原因,党群组织在联系进城务工人员、服务进城务工人员、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团结进城务工人员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多,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是当前党群工作的薄弱环节。

三、强化进城务工人员管理的对策

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单单是哪个单位、哪个部门的工作,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均有责任做好工作,共青团组织对此责无旁贷,进城务工人员也要积极参与其中。为使进城务工人员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针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试提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的对策思路。笔者认为,应以狠抓基层基础工作为着力点,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积极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群体。

1、关注“存在”:充分认识外来务工人员带来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权、利益分配权、教育权等要予以尊重和维护。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外来务工人员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管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日俱增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带来了系列社会问题:外来人员流动性大,层次复杂,管理困难,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因工作受挫、生活艰苦、心态失衡等因素也可能会诱发歪风邪气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外来务工人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矛盾,促进我县的三个文明建设。

2、关注“思想”: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呼声。通过走访、座谈了解,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有四大心愿:一是希望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建议政府或企业对长期在本辖区工作的外来人员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优惠待遇。二是希望参加有针对性的文化技能培训,能在工作的同时多学本领,练好技术。三是希望有平等、友好的交流与沟通,形成务工人员与企业主相互信赖、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四是希望得到社会尊重,承认其应有的社会地位,保护其合法的劳动权益。

(二)理顺体制,加强协调,依法履行政府管理职能。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坚持“政府牵头,公安为主,各方配合,综合治理”原则,各地都相应成立由政府一名负责人任组长,综治委、公安、劳动、民政、计生、城建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进城务工人员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协调、督促、检查各地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工作,各乡镇(街道)设立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办公室,严格考核,明确责任,落实经费,配足人员,有效增强工作合力,提高管理实效。政府部门尤其是基层派出所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重点抓好登记、发证、管理等各项工作环节,切实形成派出所责任区民警重点抓,暂口协管员、居(村)委干部协助抓,楼群看护员、暂口信息员共同抓,房东、业主各自抓,隐蔽力量帮助抓的多层次、实体化的暂口管理组织网络。

(三)各级政府部门要发扬勇于开拓、大胆实践的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进城务工人员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最大程度地发挥管理效能,并把各种管理经验不断地完善和推广。

1、端正思想,强化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群体一方面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对当地社会安定局面造成较大冲击。如何认识这一问题至关重要。本地人与进城务工人员的差距,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这正是我们国家所要逐渐消除的。大量农村进城务工经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趋势不可逆转,是正确方向。所以,各部门在工作实践中,要化管理为服务。作为共青团组织,更要强调这点,要把进城务工人员作为进城务工人员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关注他们的现状,营造服务氛围,协助培养技能,推动维护权益,提高文化生活质量,促进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到当地社会,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2、提高素质,帮助成才。进城务工人员主流是好的,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有实践的磨炼,有强烈的创业渴望和创造潜能。对于一些素质不高,易出现犯罪倾向的进城务工人员,加强学习教育,促进其提高素质,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共青团组织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教育工作,把市民行为规范、公安法律知识、计划生育政策、劳动安全生产等知识进行宣讲。其次要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参加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接受基础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他们获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实施对进城务工人员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营造有利于外来务工人员成长成才的社会氛围。要继续开展优秀外来务工人员的评选等活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确立起“以作为求地位”的务实观念,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建功立业。要加强对外业务工人员的正面宣传,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唤起全社会对外业务工群体的关注,并能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他们,在相互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围。要对部分思想等方面素质较好的进城务工人员,单位或有关部门应及时推荐并吸纳到党、团组织中业,从而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政治地位,增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教育的感染力。

3、活跃文化,推进文明。注重在进城务工人员中构建健康、积极、文明的打工文化氛围,以增强他们对第二故乡的认同和热爱。要通过建立形式多样的文化阵地,丰富进城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组建、扶持创建各种形式的进城务工人员社团,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施展才华提供舞台;依托各类媒体开展“打工文化”塑造活动,反映进城务工人员的心声,展示他们的风采,促进交流,增进认同。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要发挥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作用,积极参与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企业的创建,使文明社会的建立离不开进城务工人员的参与。

进城务工范文篇3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

1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现状

1.1身份尴尬。进城务工人员的户口仍然在农村,有农村的耕地可以作为最后的保障,另外他们在不同工作岗位上为城镇建设添砖加瓦,促进城镇建设实现良好发展,虽然也有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已经在城镇中购买了房屋,工作也相对稳定,但因为其农村户口所以依然处于社会保障体系边缘。1.2参保意识弱。进城务工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大多没有签合同的意识,就业单位也就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加之进城务工人员参保意识和社会保障意识不高,单纯的想要一份稳定的收入,所以在寻找工作过程中,不重视社保的缴纳情况,导致了进城务工群体的社保一直存在着问题。

2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出现原因

2.1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纵观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关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还处于试点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到底应该选择城镇社保还是农村社保,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对农民工的定位比较模糊,所以导致社会保障问题并没有得到良好解决。所以在当前环境下,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还没有得到政策的确认。2.2就业压力大。从农村进入城镇工作的人员面临巨大就业压力,因为学历等方面的限制,可以从事的行业十分有限,所以选择工作时,没有多少主动权,若社保和工资只能选择其一,大多会选择工资,在考虑待遇时更注重的也是工资水平,而社保只是次要因素。

3将进城务工群体纳入社保的意义

3.1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谐社会的真正意义就是保证社会的公平,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劳动力,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加强进城务工群体的社保机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3.2有利于衔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当前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已经完善,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进城务工并实现稳定生活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很多农民成为城镇居民,为保障这部分农民的基本权益,加强对农村和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已经成为城乡保障体系衔接的需要。

4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有效措施

4.1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立法速度。我国应当立足社会保障事业长远发展上,正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强重视,在短时间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立法。这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惩治措施实现整体深化配套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因为户籍制度而形成的身份判别,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制度,以立法形式规定无论是何种的劳动力都应当平等的参加社会养老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4.2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针对当前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实行统一的管理政策是社会发展必然选择,统一的社会保险项目、待遇标准、缴费标准等可以优化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另外针对进城务工人员户籍身份与工作之间的冲突,可以遵循多类型、多层次、灵活便捷的原则,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多元化从而不断满足进城务工人员迫切需求,彻底实现农村与城镇社会保障接轨。

社会不断发展完善,人们思想意识逐渐提高,社会保障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因为身份特殊性,其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开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社会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袁湘.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机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6):366.

[2]陈婧.现阶段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之探索[D].贵州财经大学,2012.

[3]宋维玲.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进城务工范文篇4

省总办公室: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务工农民的权益维护已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妥善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全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而且也关系到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问题的重要内容。按照省总工会的要求,我们分赴县(市、区)、市直企、事业进行督导,到有关部门了解情况,深入基层和农民工当中,通过走访、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查结果报上。

一、我市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

止目前,我市共有进城务工人员21000人,加入工会的有8204人,入会率为39%;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有4046人,占总人数的19%。我市的进城务工人员绝大多数就业于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中,主要从事建筑、采矿、运输等体力型劳动和餐饮、娱乐、家政等服务性行业。其中,有13000人从业于建筑、采矿业,占62%;5000人就职于餐饮、宾馆、商业零售、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占23.8%;近2500人从事棉花、蕃茄、脱水菜、籽瓜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占11.9%;就业于交通运输、仓储业的有500人,占2.3%。职工队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职工队伍年轻化。我市进城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年龄从16岁到60岁不等,45岁以下占88%,平均年龄为27.8。其中男性占55.8%,女性占44.2%,男性多于女性。

第二,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技术水平偏低。进城务工人员小学文化程度占5.3%,初中文化程度约占81.4%,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约占13.3%。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劳动熟练程度不高,文化技术水平偏低,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第三,职工来源市场化,人员流动快。进城务工人员多由企业招聘,随来随走,流动性大。职工就业无长期打算,随意性强。据调查,有48%的农民工没有固定工作,平均就业在7个月。3个月以下占12%,4-6个月占31%,6-10个月占31%,10个月以上占26%。

第四,职工工资低,工作时间长。调查显示,职工月工资在600元以上的占23.4%,收入400元的占63.6%,收入400以下的占11.7%,而且,大批餐饮小企业员工的工资仅300至400元;职工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的占的45.5%,8-10小时及以上的占51%。特别是中小型餐饮企业员工经常是超时加班,但不给加班费,有的甚至克扣拖欠员工工资。

二、问题及原因

(一)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对农民工的“身份”限制依然存在。由于长期形成的历史原因,在城镇有对农民工实行限制性现象:一是限制就业。某些企事业单位有限制使用农民工的岗位。二是半开放限制。部分企业采取“先本地、后外地,先城镇、后农村”的限制性做法,减少了农民进城就业的机会。我市在就业岗位、子女入学、廉租房租住等方面尚存在着限制农民工的现象,把多数有进城就业意愿的农民工挡在了城市门槛之外。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社会维权机制还不完善,对农民工的权益侵害比较严重。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惯性影响,劳动管理部门及维权组织网络和职能还没有完全覆盖和拓展到农民工和个体私营企业;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主不愿建立工会组织,认为成立工会组织是给自己设了门槛;部分农民工对加入工会认识不到位;再加上农民工维权的能力低、手段少;工会在维权中没有手段,显得力不从心等因素,使得损害农民工正当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安全、生存条件差。个别企业及雇主对从事苦险工作的农民工缺乏应有的劳动保护措施,致使工伤事件时有发生。二是劳动强度大,收入无保证。个别雇主随意延长农民工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个别雇主拖欠、减发、扣罚其工资。大部分农民工工作时间每天都在8小时以上,没有节假日、星期天,却很少得到超时补助、加班补助、假日补助。从劳动保障部门、法院收到的投诉看,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仍较普遍,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个体私营企业。三是不愿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部分企业及商户与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只是“口头协议”或“一边倒合同”。农民工只有单方面的义务,没有相应的权益。四是个别雇主违规制定劳动管理制度。个别企业制定的劳动管理规章制度,只体现企业单方面的意志,成为对职工的惩罚规定。

(三)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对农民进城务工构成障碍。国家对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无论是合同工、临时工、小时工,都有实行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可是有81.5%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有88%以上的人未办理工伤保险,医疗保险还处在宣传启动时期。企业不愿缴纳“三金”,主要原因是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开支。外部原因是部门强制力度不够,社会舆论压力不足。

(四)农民进城务工有组织的少、受培训的少,工作稳定性差、就业竞争力弱。2005年以前我市每年通过劳动部门输出的农民工仅1000人左右,通过各级各类组织有序输出的农民工约占5%,绝大多数农民工是通过血缘、地缘、人缘关系自发、结伴外出打工。有明确目的、固定岗位的约占15%,大部分农民工在不同城市不同企业间频繁流动。农民工自发输出、短暂输出带来的无序性、盲目性、不稳定性、不连续性,造成外出打工成本高、收益小、风险大、规模小。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市尚未形成健全的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和完善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二是我市劳务输出组织数量少、实力弱。

三、对策与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资料显示,全市55%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全市50%以上的劳动力在农村,其中有70%的农村劳动力有待转移。基本市情和实际情况说明,只有解放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强化农业、稳定农村,才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只有平等友好地善待农民工,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才能真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因此,党和政府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农民工维权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解决农民工问题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

(二)最大限度的把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由于农民工进城后他们都是个自为主,呈散兵游勇状,政策、法律意识都很淡薄,他们工作时间长,工资收入低,根本享受不到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等福利待遇。究其解决问题的根源,要积极动员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以行业为重点,以社区为重心,把进城务工人员组织进工会。加入了工会,可以改变其弱势群体的状况,在规范劳动工资、劳动合同纠纷问题中,就可以依《工会法》由工会组织出面进行协商,由工会组织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比个人自我维护更加有利。同时,使民工流动有序化,既有利于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进城务工人员输入地的工会组织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工会的领导和管理,与进城务工人员输出地的工会组织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使进城务工人员工会成为组织严密的网络。没有在输出地加入工会的进城务工人员,可以在工作单位、社区申请加入工会。

(三)要加大力度不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素质。一是各级工会组织要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许多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人阶级意识、工会意识和维权意识都比较淡薄。不少人还处在从农民向工人阶级转变的过程中;有些人不知道工会组织的性质和职能,不知道工会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么忍气吞声,要么找老板个人私了,不懂得依靠工会组织和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培训,积极向他们宣传《工会法》的重要意义,将农民工维权纳入法治化轨道,为农民工撑起一把权益保护伞。二是对农民工开展专业技能、文化、法制、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素质培训,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让他们掌握了科技文化知识,才能平等的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竞争。

进城务工范文篇5

关键词:“用工荒”;务工人员;教育与培训

21世纪既是科技创新的时代,同时也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换言之,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的优势,在于人才的培育,在于人才的竞争。在全球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特别是在倡导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当下,优化并提高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提升劳动者素质,成为各大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但“用工荒”问题成为各大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而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升进城务工人员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现代化生产要求,进而引导他们做好自身职业规划并解决企业“用工荒”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开展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实意义

全球经济的竞争,表现为企业之间产品、技术及服务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就是生产者综合素质的竞争。针对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大企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技术素质的要求日益提升;而进城务工人员则是刚刚走出大山、刚刚脱离土地束缚的农民工,其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的掌握,根本不可能适应企业现代化生产要求。因此,通过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升进城人员的职业技能,一是能够满足企业的用工标准要求,二是能解决企业面临的“用工荒”问题,三是通过培训使得进城务工人员的人生规划也得以明确,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拓宽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范围,推动进城务工人员的稳定就业

知识缺乏与专业技术的空白是进城务工人员难以在企业从事更高职位的主要原因,为此,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只能选择就业门槛低、对生产技术水平以及教育程度要求较低的行业。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进城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销售业、制造业、建筑业与服务业等知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且劳动力较为密集的传统行业。但在国家“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之下,第一、二生产服务行业的就职岗位逐渐较少,而且岗位人员的流动性大、稳定性差、薪资待遇相对较低,致使多数进城务工人员难以在城市发展之中找到归属感。而职业教育与培训则能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因为知识面窄、无专业技术等原因造成的就业困扰。进城务工人员通过参加多种渠道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学习和实践,不仅能练就一技之长,拓宽自身的就业范围,让自身拥有走上技术性相对较高的岗位就业的资本,而且在学习之中也能为其积累更多人脉,让其在城市发展之中找到归属感。因此,职业教育与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个人就业与个人发展具有多方面促进作用[1]。

(二)加快社会企业的科技化、现代化发展步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外资企业的进入使国内各大产业压力倍增。尽管外资企业的到来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更多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的机会,但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来说,必须通过精细化管理方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站住脚。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就是劳动者素质的提升。进城务工人员作为企业生产主体,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企业产品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通过持之以恒的培训活动开展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在职培训,在提升他们作为劳动者个人素质的同时,也能有效缩短我国企业实现科技化、现代化发展周期[2]。同时,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讲,职业教育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在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及持续化发展等方面也有促进作用。

二、当前开展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与培训渠道单一及资金不足问题的双重困扰

当前,虽然各大企业逐渐意识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但在对于培训资金的投入、培训渠道的拓宽方面依然是“短视”的。综合各地相关培训活动的开展情况,大多数企业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仍然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一是培训渠道单一。培训机构大多是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没有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多元化的培训。二是资金投入方面。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与培训相关工作的开展与高校、成人教育不同,多数商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均为私人办理,其运营资金主要源于政府,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特别是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本质以及缺乏社会责任,使得多数企业难以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进城务工人员的在职职业教育与培训之中。因此造成了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培训教育的运营资金短缺问题严重,导致了培训机构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在职培训缺乏持续性及长久性,影响职业教育培训的持续开展,培训质量和效果堪忧[3]。

(二)政府机构对培训工作监管力度不够

在当前社会竞争环境下,引导企业开展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确保进城务工人快速融入企业生产环节,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进一步做好企业对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培训的监督与监管也是政府机关部门应该履行的社会义务。因此,当地政府机关部门理应将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监管纳入自身工作范围之中。但就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政府部门在对进城务工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致使目前国内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市场较为混乱。甚至部分相关培训机构为追求自身利益,在还未得到审批,在师资培训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也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针对性和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进城务工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降低了职业教育培训的教学质量。

(三)进城务工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进城务工,在有效解决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同时也实现了人员的有效流动,对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但现实是,进城务工人员整体知识水平不高、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特别是职业技术欠缺。这些是进城务工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在城市生活期间,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时常出现进入城市工作期间未到机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的现象,对城市治安管理构成威胁,致使相关部门利用强有力的法律制度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限制。但强制化管理模式又使进城务工人员时常感到被排除在城市之外,工作情绪起伏较大,无论在企业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认为自己是城市的“外来者”,缺少主人翁意识,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自我学习意识依然较差,缺乏长远发展目光,在职业教育培训过程中行为散漫,时常出现消极心理,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作为各培训活动开展的主要对象,进城务工人员自身问题不仅对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多方面障碍,而且也为其自身发展带来多方面影响[4]。

三、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城市建设、企业发展的重要劳动力和后备军,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相关职业教育与培训,不仅能有效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步伐,还能有效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个人生活水平。结合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若想在社会发展之中有效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前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进行完善与创新。

(一)携手高校和成人教育机构,以解决培训资金问题

要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效果,提升务工人员综合素质并有效化解当前企业“用工荒”问题,各省区间首先应解决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目前,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主要是以商业性培训为主,其运营资金主要源于企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口号的激励下,全国中小型企业数量增长迅速。虽然中小企业数量的增多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但若想通过社会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在职培训质量,并不符合发展实际,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因此,综合现阶段社会各大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若想从根本上解决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资金问题,必须通过政府、高校等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介入,为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筹备教学设备。一来社会机构的介入能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资金问题,二来也能为进城务工人员节省一笔培训经费,让其感受到城市对他们的关爱,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二)建立并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机构的管理机制

目前,国内还未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建立相关管理机制,导致当前职业教育与培训市场行为较为混乱。同时,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在实际培训中,一些专业的设置没有很好地结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在培训内容安排上也不能做到“按需施教”,因此就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挫伤了进城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开展。因此各地政府部门应该通过相关政策引导社会各大高校、成人教育学校等社会性组织机构,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学设备、教学资金问题,建立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管理机制,落实培训教育主体责任,强化监管,推动职业培训教育踏上正轨。与城市常住居民相比,进城务工人员日常很少参与其他社会活动,加之他们自身存在一定自卑心理,致使他们成为部分不法分子施行诈骗的首要对象之一,而职业教育与培训则是诈骗团伙常用的作案手法。因此,综合现阶段国内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现状,当地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作用,履行自身监管职责,利用相关政策规范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工作。在相关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当地律师事务所合作,开辟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投诉通道,确保各项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利用现代互联网科技拓展培训渠道

互联网络科技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捷,同时也为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渠道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基础。在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过程中引入互联网远程培训,不仅拓宽了培训渠道,也节省了进城务工人员的费用、时间。当前,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相关工作的难点在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学习进度的安排与规划上。因此,若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引入互联网远程培训,则能有效解决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做到培训教育的灵活性。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可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网络教育咨询平台,给予进城务工人员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有效调动进城务工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进城务工人员树立“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文化素养,达到扩宽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选择面的教学目的。

(四)注重培训教育师资团队的打造

进城务工人员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转型期劳动力流动和再就业的必然现象。当前,在农村城镇化进城过程中,大量农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走进城市,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为此,面对社会发展新常态,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是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综合劳动素质,造就合格的新时代劳动者的关键[5]。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在职培训质量,除具备较为完善的教学设备及监管体制以外,积极与高校、成人教育机构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供给、技术服务、课题攻关等领域的不可替代作用。在互利共赢、政府支持的前提下,推进“校企协同”办学,以化解职业培训机构师资力量薄弱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吸收更多的高校、成人教育师资参与到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中。同时,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也要对培训授课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建设一支专业、高效的培训师资队伍,为提升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喆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余慧英.南城县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2]丁小浩,范皑皑.进城务工人员继续教育与培训中的志愿者研究[A].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中心.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中心,2007:9.

[3]文晓晓.昆明市新一代进城务工人员继续教育需求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进城务工范文篇6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管理

进城务工人员是指户籍和家庭住所地在农村而工作在城市的非长期务工人员。现阶段,中国的进城务工人员有上亿人,他们是中国工业化、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进城务工人员来自农村,文化素质不高,流动性大,又居无定所,生活和工作没有相对稳定的保障,在就业、工资待遇、子女上学、医疗救治等方面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进城务工人员管理难度大,权益受侵害维权难,已经对城市文明建设造成严重影响。作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对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营造关爱进城务工人员的氛围

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却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反而受歧视,成了城市生活中缺少关爱、权益经常受侵害的弱势群体。这本身是一种社会不公平现象,也必然会延滞城市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首先要从思想舆论上把进城务工人员真正纳入城市生活中来。要营造关爱进城务工人员的和谐氛围,发挥新闻舆论的宣传导向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进城务工人员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进城务工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明确他们的重要性、社会地位和作用。要表彰进城务工人员中的先进典型,在人格上尊重进城务工人员,在生活上关心进城务工人员,在道义上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对克扣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歧视进城务工人员等现象予以曝光和抨击。要改变对进城务工人员经济接纳,社会排斥的现象。消除部分城市居民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心理,营造城市居民与进城务工人员和谐生活的舆论环境,形成全社会尊重进城务工人员、关爱进城务工人员的强大声势与良好氛围。

二、实现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的平等权

长期以来,中国采用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两级户籍管理制度,进城务工人员在许多方面的待遇如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福利政策享受、就业和住房等都和城市居民因户籍身份的不同而受到歧视。在许多城市都有控制进城务工人员进城落户的地方政策。虽然在中国法律制度中有明确规定,所有劳动者的经济、政治地位是平等的,进城务工人员也享有法律规定的一切劳动者权利,然而,因为户籍的不同,进城务工人员天然就带有外地人的色彩而不容易被接受。因此需要从制度建设上入手,努力从制度和法规上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在工作和劳动保护上的平等权。具体做法有:一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用工的要求,改变现有户籍管理制度,降低城市户籍的含金量,使户籍制度在人员的市场流动性面前更具灵活性,使不同户籍的人在同一地区工作和生活享有更广泛的平等性;二是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加强政府监管部门的督查力度,使进城务工人员在劳动保护、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保护;三是进一步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在城市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都应考虑进城务工人员的述求。如在政府的福利政策上和社会救济上,增加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关注和投入;在子女教育上,适当调整现行的中小学按学区就学的教育政策,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采取措施方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等。

三、健全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组织

政府是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和权益保护的主体。政府应逐步把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等需求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的范围。首先,设立相应的进城务工人员管理与服务机构,具体指导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和提供社会服务等,统筹考虑较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进城务工人员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做好与进城务工人员流出地的沟通与协调,做到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协调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其次,政府有责任组织和引导进城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与企事业事务管理,安排进城务工人员代表进入党代会、人代会以及企业职代会、会员代表大会,建立起他们反映意愿的渠道。在入党、入团、评选劳动模范方面,要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视野,逐步提高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

第三,组建进城务工人员工会或支持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根据中国工会有关法律制度规定,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任何劳动者,都有权利加入工会组织,工会组织也有义务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维护劳动者的权利。工会组织应把进城务工人员最广泛地组织到工会中来,围绕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待遇、劳动安全等问题,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在与侵权者进行较量时,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申诉和要求,工会组织要较真,要积极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工会组织应成为进城务工人员的依靠力量。

第四,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受自身文化基础、法律意识和传统习惯的局限,又身处异地,工作和生活区域流动性大,在权益受侵害时,一般不会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诉求,也很少请律师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自身权益问题。也有的去寻求新闻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只有监督权而无处罚权,且只针对侵权极其恶劣的个案。多数情况下,进城务工人员只好委曲求全,与对方谈判私了。进城务工人员本身是弱势群体,在谈判私了中,谈判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体现,结果自然是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受损。对于进城务工人员保护的主要部门——劳动监察大队,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相比,其监察力量不足,劳动监察事后监察多,处罚权限有限。因此,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保护,各级政府要改变劳动监察部门人员缺少,装备落后,执法力度欠缺的局面,加大对劳动监察部门的投入,保证劳动监察部门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的配备。同时,劳动监察队伍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努力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在履行劳动监察职能过程中,重心要往前移,坚持事后监督和事前监督相结合,劳动行政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加强专项治理和排查工作,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严厉查处和打击非法用工、随意延长工时、克扣工资等行为,以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提起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难问题,劳动仲裁部门和法院在立案和审理上要给予重视,遵循从快原则,缩短立案、审理、裁决和执行的时间,切实为进城务工人员维权之路开方便之门。

四、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

教育向来是管理的一个环节,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必然要和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文化教育相结合。进城务工人员来自于农村,大都没有受过系统的职业培训,思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多数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的简单劳动,岗位性质多为较短期、临时性的。目前,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明显滞后。在市场化条件下,社会培训机构一般都是收费培训,许多成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对参加培训人员都有一定的文化技能基础要求。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工作岗位临时性质的多,所在企业一般不愿意把培训经费花在他们身上。专门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免费培训渠道还没有。即便进城务工人员有职业技能培训的欲望和要求,但由于工作岗位的临时性和短期性,或因经济上的困境,往往舍不得投入培训成本。

进城务工范文篇7

关键词:社会保障机制;城乡保障体系;户籍制度;社保宣传

当前,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第二、三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到了城镇,加入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队伍中。由此,城镇中的农村务工人员比例大大增加,引发了一些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性问题。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进城务工人员的服务工作,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权益,有序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

一、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体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保障的一种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内容,应该是覆盖全社会的一种保障制度。但是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状况却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善。

1.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状况。进城务工人员游离于城乡社保体系的边缘,且自身参保意识薄弱,这是当前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基本状况。

1.1游离于城乡社保体系的边缘。进城务工人员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农村户口,在农村还有着耕地作为最后的保障;一方面,他们进城务工,在城镇工作,为城镇人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有些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镇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住房等。由于身份的特殊性,进城务工人员也成为了城乡保障体系的边缘人。

1.2自身参保意识薄弱。同时,进城务工人员中,很多人都是有雇主却没有劳动合同,就业单位未曾为其提供社会保险,而他们本身的社保意识比较薄弱,认为只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可靠的收入,即便没有社会保障,也是能够接受的。这样一来,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方面就存在着一些欠缺,需要我们多加关注。

2.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存在的原因。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城乡二元发展格局的存在和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压力大、就业竞争力弱两个层面。

2.1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来看,城镇、农村二元发展格局形成,农村社会保障尚处于试点阶段,因此农民进入城镇务工,究竟应该是进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是应该进入城镇社会保障网络,依然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在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农民工是否可以归入灵活就业人员群体,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因而,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难以得到政策优抚。同时,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户籍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进城务工人员虽然在城镇中落脚,却因为其本身的农村户口而难以参与社会保障。

2.2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压力大,就业竞争力弱。进城务工人员通常受教育程度不高,在当前我国就业紧张的形势下,他们对于工作的要求并不高,在工资高低和有无社保两方面,通常会选择前者,注重待遇水平,忽略了企业提供的社会保险。

二、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城乡保障体系衔接的需要,同时也是缓解城镇社保压力,缓解人口老龄化困境的需要。

1.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当前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构建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机制,是落实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的重要途径。

2.城乡保障体系衔接的需要。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改革一直沿袭的是以城乡属性进行分类的做法,并且从整体上来说对城镇居民是既全面又慷慨,而农村居民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至今仍然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制以外。当前进城务工人员的双重身份使其在城乡保障体系中处于边缘状态。为了合理衔接,使这部分农民告别土地,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做好城镇化建设工作,就需要给这部分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逐步将他们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网络中,使这一部分人彻底告别土地,结束时城时乡的“两栖”生活。

3.缓解城镇社保压力。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城镇社会保障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而进城务工人员参与社会保障,会经历一个比较长的缴纳社会保险金的期限,这个期限会成为一个缓冲期,对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城镇社保压力予以缓解。

三、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

构建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机制,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户籍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促进社保宣传。

1.改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可以说是当前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存在的根本与社会保障机制构建的关键。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这一现象实际上已经打破了城乡二元的就业格局。但是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度对农村户口人员的限制使这个已经打破的城乡二元格局依旧存在。这使得已经进城就业的农民仍然只能是“农民工”,无法享受城镇职工的各种待遇。因此,户籍制度以及由此衍生的劳动用工制度成为当前农民工进入城镇保障网络的头号障碍。为此,应该对户籍制度进行变更,在承认现有户籍制度的合理性的基础上承认并保留了由现存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城乡二元分割以及由此带来的城乡居民在就业、住房、医疗等各方面的社会福利的差别。在此前提下,通过改变户籍身份,进而进入城镇系统,也理所当然地进入城镇社会保障系统。

2.完善法律法规。当前,要想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保权利,就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在法律上予以保护,予以规定。尤其是需要完善劳动法,对企事业单位,应该强制要求其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社会保障,使其能够获得同城镇户口职工同等的待遇。

3.促进社保宣传。进城务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对于社保的了解也不足,因此要想构建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机制,还需要多做宣传,提高认识,以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使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能够了解到社会保障的必要性,能够了解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社会保障权益,争取自己的社保利益。四、结语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对于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如何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是需要相关部门着重研究与探索的。以上我们仅提出了几点建议,更多的政策与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改进。

参考文献:

[1]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程云蕾.宏观调控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境的政策援助[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3]尹徐念.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基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视角[J].海派经济学,2015(02).

[4]罗小琴,桂江丰.流动人口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障的行为及成因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4(06).

进城务工范文篇8

(一)背景与意义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还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通过故事、名人名言、法规的说教进行德育工作。这些虚拟的道德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与受教育者切身利益关系甚微,从而也就难以引发受教育者真实的道德冲突。学生内心没有真实体验,无法促进形成真正的道德行为。可见,虚拟的道德情境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乐观。与虚拟的道德情境相比,真实的道德情境与学生切身利益挂钩,能够引发学生真实的道德冲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道德行为要求,因而蕴含着直接的道德教育价值。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成长除了发展之外有其独特的问题,他们面临着比一般儿童更多、更现实的道德认同危机、道德心理冲突以及潜在的危害问题,这为利用真实情境实施德育的方法提供了更多的现实基础。

(二)利用真实情境德育教学模式的探究

1.利用真实德育情境教学模式的程序

利用真实情境德育教学模式一般可依循“真实情景的利用或创设—体验—认知—践行”这一操作程序展开。第一步,真实情景的创设和利用。可以由教师安排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也可以直接利用身边的某个事件,情境的利用或创设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应从正面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而不是指责做错的学生。(2)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尤其是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水平低,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还无法真正去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发现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道德冲突,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循循善诱,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3)并不是所有的冲突都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情境创设要有利于正面引导学生,这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发现合适的教育契机。(4)所面临的道德冲突,应该是教师有所准备或比较熟悉的领域。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定,避免错误的引导,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和教育能力。第二步,体验。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行是知之始”,德育成功与否关键是要让受教育者的心灵在切实行动中产生某种体验。正如关怀理论所提倡的,想让学生学会关怀,首先要让他有被人关怀的体验。只有学生对真实道德情境有所体验,与原有的道德认知发生冲突,才能进行自我反思,进而学会自我教育。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体验能了解学生已有道德水平与不足之处,从而在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第三步,认知。如果没有认知,以上两个步骤都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或者说其教育意义是微乎其微的。正是由于学生对行为背后的认知不够,所以无法对正确的行为作出判断和学习,以至于无法提高其道德水平。认知或是由学生通过反躬内省,或是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让学生认同某一种行为的合理合宜性,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后应该怎么做。第四步,践行。学生认识到行为背后的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上从内心产生想要实践这些行为的情感与意志,再由这种情感与意志支配新的行为,经过反复的践行,逐渐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良心或道德自我。从体验到认知再到践行,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目的,这个过程可以一次性完成,更可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不断强化的过程。学生不断地面对道德冲突,反复实践、认知,最终形成良好的品德。

2.实施措施

(1)根据学生现实存在的思想品德问题,建构融知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一体的德育目标系统;(2)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校园生活、社会实践活动、家庭生活为场域,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采集丰富的生活德育资源,构建真实的道德情境;(3)实施“创建真实情境-体验-认知-践行”的德育教学模式;(4)及时、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实施评价。肯定正面行为,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师范生作为导师的德育导师制创新研究

师范生作为导师的德育导师制是指由在校师范生与相应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在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师范生作为导师,一个导师负责一名学生或者几名学生,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的指导。德育导师制要求导师关注每个学生,特别关注“潜能生”(主要指行为上存在偏差的学生),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各个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

(一)背景与意义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班主任“孤军奋战”的格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存在着自卑、焦虑、叛逆等心理问题;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基于这种特殊现状,采取以在校师范生作为导师的德育导师制模式,可以照顾到每一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成长,从而真正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师范生作为导师的德育导师制有如下意义:

1.德育导师制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方式可以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因为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个性发展是不同的,若采取统一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不仅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还可能起到消极作用。

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其成长环境的影响,使其在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与困难,德育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3.德育导师制的特点是促进师生之间建立起亲密关系和信任关系。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4.师范生作为导师一方面可以缓解在校教师的教育压力,另一方面为师范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有利于他们了解学生,提高教师素养,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加强德育导师制的组织与制度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师范生的师生观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建立互相尊重、互惠互助的师生合作关系。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在思想品德上,师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关心关爱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其次,建立激励和考核机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在学校应充分发挥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建立健全的导师工作评价体系,对每位导师实行育人工作的科学管理,以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专业发展、育人效果对导师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定期举办优秀导师评选,优秀受导学生评选。再次,开展师范生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师范生培训,不断提高师范生在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德育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水平。定期进行导师之间的交流,介绍成功育人经验、展示育人成果。讨论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意见。开展教研活动,撰写育人成功案例,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建立学生品德成长档案袋。学生品德成长档案袋是由师范生记录学生每段时间参加的活动、行为表现、思想状况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等,并记录导师采取的措施与方法以及取得的一些效果,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一个见证,是师范生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考核依据。

三、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校本德育课程开发

(一)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具有其特殊的成长背景和特殊的德育问题,原有的思想品德课程已经不能满足所有民工子女的实际需要。所以学校除了关注学生普遍的道德成长问题,还应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实际思想品德问题。学校德育工作要体现出德育的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统一原则。而开发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德育课程正是对原有德育课程的一个补充和拓展,更加体现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设计

课程的设计开发可以依据“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四个步骤展开。课程目标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社会和学科三个维度,笔者认为,德育校本课程可以着重体现以下三点德育目标:(1)提倡文化的多元、平等。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学生平等共处,相互尊重,从而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2)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身存在的行为偏差,有针对性地实施文明礼仪、劳动卫生、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法治法制、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德育工作。(3)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应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有针对性地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存在的思想品德问题,同时还要与学生、学校教育的特点相结合。德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依赖于有效的教学方式和适合的学习方式。首先,内容的实施要根据德育课程的特点,即德育应该注重知、情、意、行相结合。其次,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要适合学生道德成长的特点,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活动实践。第三,改进德育校本课程评价,德育课程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认知方面的评价,应结合学生道德行为表现,全方面、综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还应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四、以学校德育为主导,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一体化德育网络

(一)建立家校合作,指导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相互促进。但进城务工人员受教育水平比较低,亲子教育存在很多问题,这为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如果能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力量,学校德育工作将事半功倍。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主动出击,承担起引领和提升家庭教育的重任。

1.增强学校与家庭的信息交流。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组织学生家长开展或参与各类专题教育活动。在学校建立独立办公室和交流区,开设教育咨询,创办家长信箱,建立微信群、校讯通,编印家校简讯等等。

2.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丰富的活动。例如亲子活动、公开班队课、游园活动等,促进彼此交流,提供情感支持。及时了解和应对学生的成长问题,特别关注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素养方面的表现,为促进孩子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共同努力。

(二)联合社区,开发利用社会资源

1.充分利用社区人文资源,营造和谐氛围。首先,加强德育知识的宣传。学校与社会联合,在社区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治社会教育、环保教育等宣传栏,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发挥社区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加强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影院、书报亭等文化窗口的监督与管理,改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进城务工范文篇9

关键词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纳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09)04-0026-03

全纳教育是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在教育实践领域,它缘起于世界特殊教育改革,后扩展至普通教育领域,其价值取向是:关注所有儿童的教育需求,关注集体,关注合作。它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和“零拒绝”的原则以及更多地关注和接纳被排斥的人的主张对我们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有深刻的启示。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有人这样说过:你想了解中国的国情吗?请从走近一个农民工、走近一个农民工家庭开始吧!农民工一边连着乡村,一边连着城市;一边连着苦难,一边连着希望;一边连着昨天,一边连着明天……正是由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如此沉重,以至于思索的心情一直难以轻松。

(一)学校教育机会不均,教育质量堪忧

作为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公平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即教育起点公平,这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要求;第二,为受教育者提供平等(即同一水平或同一待遇)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即教育过程公平;第三,受教育者的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等或基本相等,即教育结果公平。“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总理于2003年教师节视察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打工子弟学校时的题词,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切,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数量与“可能就读”学校的数量不成比例,教育质量不容乐观,歧视性收费现象比较普遍,失学问题日趋严重。目前,接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主要包括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和城郊的乡镇学校。除此之外,便是打工子弟学校,这是存在于国家义务教育体制之外的一种办学形式。打工子弟学校的特点一般包括:私人办学,不少学校被完全置于追求利润的私人操控之下;许多学校不具备合法的办学手续;主要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收费低廉且方式灵活;教师流动性大,缺乏责任感;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校舍简陋,教学器材缺乏;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指导,学校突发性事件频发。许多城市公立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独编班,这样人为地将城市与农村孩子分校或分班而治,无疑是将他们隔离了,这正是全纳教育理念所提到的显性排斥(身体上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8.3%的农民工子女不喜欢,甚至讨厌北京的孩子,其理由是“他们欺负人”的占26.2%;“看不起人”的占37.1%;有3.1%的来京农民工的子女甚至从来没和北京的孩子接触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项名为《打工子弟择校意向》的调查发现,经济因素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择校的重要因素,但却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他们还面临着与城市文化融合的难题。由于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家庭经济的压力和来自社会的压力,地域差别与成绩不理想的现状,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里更多地选择沉默和独处。而这则是全纳教育理念所提到的隐性排斥(情感上的)。

(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力与缺失

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进城务工人员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变社会境遇,特别是对改变下一代的命运,普遍持有较高的期望,对孩子们进行全面的、正确的教育,也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但是,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从事的主要是简单体力劳动,工作环境没有保障,工作时间也不固定,经济收入在整个城市生活中居于偏下水平,居住条件及环境普遍较差,这些因素导致他们的家庭教育不力甚至缺失,在配合学校教育上基本处于受动性位置,教育引导能力不足。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进城务工人员流动频繁,导致其子女变换学校也很频繁。

由于经济、心理、语言、文化、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实际上处于近乎隔绝的状态,人际交往具有相对的封闭性,这就大大影响了他们在文化层面与城市文明的融合。城市居民的自我优越感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误解、偏见与歧视,势必引发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居民的不满与对立,从而加剧二者之间的隔阂与紧张,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今天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就是明天的社会问题,社会教育责无旁贷。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归因分析

全纳教育的核心就是将教育视为个体和社会发展基础的一种承诺。2006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强调:城市公立学校不得向农民工子女加收任何费用,以流入地政府为主,负责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以全日制中小学为主,接受农民工子女人学。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现行制度的制约

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习者,尤其是那些在传统上被排斥于教育机会之外,或是虽有入学机会却无法接受优质教育的边缘儿童,这种排斥现象导致许多儿童丧失了发展自身能力和改善生活的机会,进而阻碍他们合理参与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并作出必要贡献。

户籍是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相分离的特点,与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产生矛盾。因为这种管理体制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基本处于“无责任”境地,消解了政府管理、扶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积极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门槛最低的应该是公立学校,而现在一些城市公立学校却以收取高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为名,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拒之门外。而对于他们能够上得起的打工子弟学校,有的流入地政府又往往采取两种极端措施:或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策,任其自生自灭;或是采取粗暴的全部取缔手段,致使打工子弟学校陷入一种畸形的生存状态。这就相当于政府放弃了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责任,是政府公共职能的一种缺失。

(二)资源与环境的制约

英国全纳教育研究中心编写的《全纳教育指南》认为:“障碍是由学生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其根源在于对差异的无法忍受。”“《全纳教育指南》关注的是学校环境的改善,而不是学生个人的鉴别。”由于城市公立学校的吸纳量有限,因此,在公立学校辐射不到的流动人口密集区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打工子弟学校,但是,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悖论又始终困扰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必须采取制度化措施,这种教育的财政责任不能仅仅由流入地政府负担,中央和省级财政也要负担相应的投入比例,对流动儿童较多的城市,中央政府应该实施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措施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劳动力流动衍生出的作为社会问题的第二代移民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全纳教育引入中国已有十余年,全纳教育的理念也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全纳教育:坚持全纳教育理念,建立全纳教育体系,实现制度性保障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拒绝排斥,强调参与”。尽管质量和效益对于教育而言不可或缺,但这绝对不应成为漠视甚至剥夺个人权利的借口。坚持全纳教育理念,首先必须创造一种全纳氛围,通过集体合作与相互帮助,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满足他们的各种不同需求。并且应给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同城待遇”,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融合的全纳教育体系,使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能在就近的学校接受有效教育。

人口流动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历史现象,只有打破教育二元结构,实行适应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户籍制度,人口的合理、自由流动才有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权利也才能得到真正实现。为了最终建立以纳税人身份为基础的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体制,目前可以建立学龄儿童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作为过渡。登记卡由各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和家长三方持有,当人口流动时,登记卡连同流动人口的“三证”(暂住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一起经有关部门登记检查,并作为随时入学的依据。

同时,还要采取积极措施开通并强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转入城市公立学校以及接受城市初中后教育的“绿色通道”,努力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融入城市主流教育,最终实现城市教育一体化,体现教育公平。

“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情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因此,必须建立并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扶助制度,对他们进行利益倾斜,逐步缩小其在受教育方面的差距。

(二)全纳学校:创建欢迎所有学生的学校,承认并赞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差异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和固定机构,全纳学校的目的旨在“让学校为所有学生服务”。各级政府应该在接受全纳理念、鼓励全纳的前提下,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认真挑选实验学校,从宏观上给全纳实验提供计划支持,以确保学校接受全纳教育理念,切实执行全纳计划。由政府牵头,教育研究机构与各地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在各地组织培训小组指导实验学校的全纳计划实践。教师培训机构与实验学校密切合作,成为传播全纳实践的地方资源中心。由于全纳计划是在现实的非理想状况下推展,因此凡是赞同全纳教育理念、拥护全纳教育思想的公立学校都可以成为全纳实验学校。

在政府选定全纳学校之后,实验全面铺开。首先政府要在尊重学校自主性的前提下,推动学校进行系统改革,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和评价,通过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班就渎的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其次,要帮助教师树立全纳理念,并提供专业指导与培训,使他们能够承认并赞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差异,充分利用差异资源和学生的多样性自主开发教学策略。最后,要积极争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的密切配合,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校不断调整全纳实践,成为真正的全纳学校。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校际合作,包括实验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以实力较强的城市公立学校为主要责任方,与打工子弟学校“结对子”组成城乡教育共同体,从而构建合作平台,实现共享,创造一定的规模效益,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目标。

“实施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性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进而言之,他们为绝大多数的儿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提高了整个教育体系的效益。”由此可见,建立全纳学校,对全面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意义重大。

(三)重视合作精神,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从广泛的全纳社会观出发,全纳教育主张在学校(教师)、家庭(家长)、社会(社区)之间营造全纳氛围,通过全纳学校实践,最终实现全纳社会,即社会公正、机会均等和民主参与的社会。

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中,社区不仅是一个社会空间概念,而且更是一个文化群体概念,应该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在社区的登记管理制度,由社区牵头为其家长开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

进城务工范文篇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通知》(*市教基[2009]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就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相关事宜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遵循就近入学原则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坚持“就近入学”和“公民办学校共同承担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的原则。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的公办学校有城南学校、南坝小学、三里坪小学、杨柳小学、金华学校,民办学校有华英学校、蓝天小学、曙光学校。上述学校应将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实施方案,搞好舆论宣传,积极创造条件,依法接纳具备手续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规范办理入学手续

进城务工农民送子女到上述指定的全日制公办学校就读,必须向就读学校提供以下材料,方可办理入学手续。

(一)就读学生及其父母的农村户籍;

(二)就读学生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籍资料;

(三)就读学生法定监护人在流入地的暂住证明;

(四)就读学生法定监护人在原籍没有监护条件的相关证明;

(五)就读学生法定监护人在流入地相对稳定工作的证明,如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工商营业执照等。

三、严格规范收费行为

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的公办学校,应严格按照物价部门审核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收费,不得收取借读费,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济负担。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的民办学校,应严格执行财政、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严禁乱收费或变相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

四、强化就读学生管理

凡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的公民办学校,必须按有关政策接收学生入学就读,切实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春秋两季开学后,及时将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的情况书面上报教育局,同时上报就读学生名单。二是按照市、县学籍管理办法,为就读学生建立好学籍及个人档案资料。对完成学业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应发给相应的毕业证书或证明。三是做好升学就读工作。凡就读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小学毕业后,需升入初中继续就读的,按照县城正住户口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办法和《*县教育局关于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划片招生的通知》(*教发[2008]211号)文件执行。四是做好就读学生关爱工作。凡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的公民办学校,要针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学业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加强辅导,尽快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要深入了解入校就读学生的思想和家庭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要将入校就读学生和原班学生在入队入团、评优奖励等方面同等对待,创建团结、和谐、进取的班集体。

五、加大督导检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