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与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

时间:2022-07-03 03:11:16

学前教育专业与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

摘要:职业人才培养需要构建完善教育发展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建立职业教育新体系的核心关键。学前专业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热门专业之一,应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下逐步强化中高职教育机构培养目标衔接能力,切实以提高学前专业职业人才培养能力、解决职业人才教育培养问题为基础,加强当前阶段中高职院校学前专业教育发展水平,促使中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有效衔接,提高新时代学前专业教育综合水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学前教育;高职;培养目标

现今,助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已逐步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围绕学前专业加强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可以更好地提高人才教育培养能力,弥补学前专业人才基础的不足,促使学前专业的职业人才教育培养,能在更高维度实现职业教育一体化推进,为后续阶段构建学前专业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做好充分铺垫[1]。

一、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学前专业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提升中高职学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化教育水平。教育体系化发展是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重中之重。做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学前专业中职及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有利于更好提升中高职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化教育水平,能够更好地解决中职、高职学前专业教育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中职及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不仅是针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向等做好统一规划,同时也需要基于不同阶段人才教育培养需求差异,在细节上调整教育结构,强化学前专业职业教育适应性,确保中职及高职教育对接,能实现在多个维度上稳步推进,避免教育体系及教育结构差异,对中职及高职学前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形成条件限制,有效推动中职、高职人才教育培养系统发展,从根本上构建中职、高职完善教育培养体系,切实实现中职与高职学前专业教育一体化的开展。第二,有效弥补中职、高职学前专业教育衔接能力的不足。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中职、高职之间教育关系日益紧密,学前专业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必须要围绕中职院校向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过渡开展教育对接优化,确保中职及高职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有效性。在此过程中,以中职、高职学前专业人才培养双向推进为载体,进一步优化多元职业人才培养体系,重点保证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以提升教育对接能力作为学前专业人才教育核心基础,这是现阶段中职、高职学前专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弥补传统模式下中职、高职学前专业教育衔接能力不足的有效策略。

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学前专业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的现状及问题

(一)中职

第一,中职学前专业教育目标设置单一。中职学前专业教育,主要有两个专业教育方向。一是面向学生短时间内发展就业开展教育规划,围绕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进行教育布局,从根本上实现教育成果最大化。二是面向高职教育及高等教育开展系统化人才教育培养,以理论课程教学及实践教育应用为基础导向,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及专业知识积累,实现对学生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强化,从而为其未来学习深造创造有利教育条件。其中,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前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更多的是以重实践、轻理论为主要教育方向,而面向高等教育的中职学前教育,则是重理论、轻实践。第二,中职学前专业教育培养体系尚不完善。中职阶段学前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方向单一,教育培养体系并不完善,难以满足多元化人才教育培养需求。尤其对于学前专业教育而言,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设置混乱,相关教育评价及考核标准也并不统一,促使中职阶段学前专业教育质量在理论上通常无法达到较高水平,不利于后续阶段开展系统化教育对接。

(二)高职

第一,高职学前专业教育目标向下兼容能力不足。高职学前专业教育目标设置,必须充分考虑中职阶段学前专业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在确保高职、中职课程稳步对接前提下规划高职后续阶段教学工作。但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中职学前专业课程缺乏了解,加之部分中职院校教育目标设置过高,导致高职学前专业教育目标设置难以向下兼容,无法实现中高职学前教育目标有效同步,促使高职阶段学前专业教育课程选择无法适用于当前阶段学前专业教育,影响高职学前专业综合教育质量。第二,高职学前专业教育目标规划缺乏合理性。合理规划教育方向,并根据行业发展做好科学教育布局,是高职学前专业教育重要基础。但部分高职院校未能注重前期阶段教育铺垫,致使教育目标规划、设计存在漏洞,教师难以针对实际教学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形成了阻碍。久而久之,高职学前专业教育水平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未来阶段高职院校必须在教育目标设计、规划方向上,针对中职阶段教育现状,做好科学的教育分析。在保证现有教育规划能适用于多种教育环境的前提下,方可在更深层次进行教育目标制定,让高职阶段与中职阶段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形成良性教育发展循环,通过中职阶段教育输出、高职阶段教育输入,实现中高职教育目标有效对接,对后续阶段更好地开展高质量高职学前专业教育培养工作夯实基础。

三、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学前专业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策略及路径

(一)提高中职院校学前专业多元化的人才教育培养水平

推动中职或中专院校学前专业教育多元化开展,目的在于给予高职院校更多教育选择,促使中高职院校教育目标能保持高度一致,提高中职学生在高职院校中的学习适应能力,切实保证高职阶段学前专业教育有效性。这其中,中职院校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开展学前专业教育布局,包括强化音乐素养、提升美术素养、加强艺术表演能力等,均要与未来高职学前教育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尤其要侧重于全面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教育发展,提高专业学生多个方面专业素质,其中职阶段学前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可以为学生未来更好适应多元化教育发展环境创造有利条件,切实从教育目标衔接角度,弥补中职院校教育不足,提升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教育目标的契合度。

(二)建立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多位一体教育评估体系

建立高职院校学前专业教育评估体系,主要在学生入学初期,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及专业素质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后续阶段教育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中高职院校教育目标不一致及教育对接困难所导致的一系列教育问题,弥补中职院校在教育体系及教育内容上的缺失,切实发挥高职院校积极教育引导作用。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要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实践能力进行充分掌握,同时,也要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学习兴趣展开分析,综合学生多个方面实际能力优化教育体系,调整教育目标基本内容,确保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工作开展,朝着合理方向稳步推进,避免教育目标设计的不合理性,为后续阶段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深层次学前专业教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强化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一体化教育联动能力

强化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教育联动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高职院校解决学前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对接问题,确保中高职院校学前专业教育培养,朝着相同目标推进教育工作。这其中,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需要建立多元化教育沟通渠道,及时帮助教师了解教育动向,并根据当前中职院校、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方向,掌握后续阶段各个院校学前专业教育布局。根据前期阶段教育规划,调整后续阶段教育目标,促使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教育联动,能更好地发挥主导性教育优势,提高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教育同步性,为中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有效衔接提供切实教育保障。另外,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的一体化教育联动,必须要针对学前专业课程教学特点,开展针对性教育优化,促使高职院校能对中职院校课程体系实现全面覆盖,有效强化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学前专业教育衔接能力。

(四)加强高职院校学前专业教育目标弹性化调整能力

调整教育目标的目的在于适应不同教育环境。针对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教育目标衔接,做好高职院校教育目标弹性化调整,能更好地从强化教育适应性角度,解决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教育目标衔接能力不足问题。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要对中职院校学前专业教育课程充分了解,并掌握不同学生学习动向,根据高职院校教育需求制定阶段性教育目标,按照各个阶段教育目标达成度,适时调整高职院校学前专业教育方向,整合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多元化教育方案,选择最优方法开展教育布局,促使高职院校总体教育目标的调整能与中职阶段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最大限度发挥高职院校教育培养主导能力,促使中高职学前专业教育目标衔接,能切实发挥良好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优势。

参考文献:

[1]朱丹霞,申小中.“长三角”产业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协同创新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1(4):46-49.

作者:刘荔 江琴英 单位: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