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论文

时间:2022-12-27 09:49:16

风格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论文

一、民族民间舞蹈“风格性”的涵义

在学生的舞蹈表演中,不管是哪一个民族和地区的舞蹈,其风格和情感表现都是相似的,总给人千篇一律和平淡无味的感觉。究其原因,学生只表现出了舞蹈的外表,而没有表现出内在的情感和内涵。因此,形成对“风格性”的追求十分必要,能够让学生对动作的由来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充分激发起学生内在的表演欲望,把握和展现出不同舞蹈之间的风格和韵味,从而使舞蹈表演效果获得本质的提升,同时还能使个人的综合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二、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风格性”把握的建议

1.树立回归民俗文化的理念

民族民间舞蹈从本质上来说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产物,每一种舞蹈背后都对应着孕育其产生和发展的民俗文化,所以说民族民间舞蹈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从远古人的祭祀歌舞到今天的舞台表演,每一种民族民间舞蹈都始终有一种文化内涵蕴于其中,而表演的本质就是通过对该民族和地区地域风貌、风俗条件、历史演变等要素的了解,来展现这种舞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概。所以这种内涵的表达,既是了解和学习该舞蹈的重要线索,也是舞蹈表演的本质目的。但是如此重要的一个方面,却被长期忽视了。多数舞蹈教师眼中只有动作,认为舞蹈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舞蹈动作,而这种单纯机械的模仿,是不能被称之为舞蹈艺术的。所以,我们应当树立回归舞蹈民俗文化的理念。面对一部新的作品,我们首要要做的不是对各种动作技术进行分析,而是从民俗学的角度对舞蹈进行全面的了解和体验。比如东北秧歌中,多数表演者都对该舞蹈“稳中浪、浪中哏、哏中翘”的艺术特点有所了解了,但这种风格的来源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因素促成了东北秧歌具有这样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要将其放回到民俗文化中去考量。最初的东北秧歌是以唐朝时期靺鞨民族中的“踏锤”这种舞蹈为原型的,反映了历史上满族人征战、劳动、生息的民族风情,展现了满族祖先作为游牧民族而英勇善战的风采。又比如“鹰”的形象,广泛出现于蒙古族、藏族和塔吉克族的舞蹈中,但却是“一鹰三态”;蒙古族赞鹰,所以动作勇猛矫健;藏族敬鹰,所以动作稳重强健;而塔吉克族是喜鹰,所以动作轻捷而洒脱。赞美、敬佩和喜欢这三种不同的情感,正是三种舞蹈风格的差异之所在。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舞蹈放回到民俗文化中进行重新审视,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舞蹈风格的把握,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抓住民族民间舞蹈的“根”之所在。

2.分析典型动作和体态的由来

今天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是舞蹈工作者对民族民间舞蹈元素进行加工、提炼和整合而成的,从客观上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规范和有序。但是作为对“风格性”的把握来说,除了要熟练掌握这些动作之外,还要对一些典型的动作和体态进行剖析,要以这些典型动作和体态为切入点,最终获得对舞蹈风格的把握。比如藏族舞蹈有着“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驱”的特点,在著名舞蹈编导张继刚所创作的藏族舞蹈《母亲》中,就设计了大量膝部弯曲和身体前倾的动作。藏族舞蹈家卓玛在表演的时候,将作品中这些典型的体态和动作表现得扎实到位,将一位母亲形象塑造得感人至深。而膝部弯曲和身体前倾的特点因何而来?这就是学习该舞蹈的关键之所在。这个动作特征的产生是和藏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地域环境以及宗教信仰分不开的。西藏地区海拔较高,终年气温偏低,需要穿着厚重的皮袄才能御寒,而衣物的厚重直接带来了行动的不便,浑身上下只有胯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相对灵活,所以在藏族舞蹈中,经常出现坐跨、松腰的体态。而且西藏地区藏传佛教盛行,人们的宗教信仰十分虔诚,在一些宗教仪式和活动中,人们经常要弯腰、俯身和磕头,而这些动作的完成都要靠膝盖的弯曲才能实现。所以地域特征、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造成了藏族舞蹈“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驱”的特点。通过对典型体态和动作的剖析,可以让学生从源头上对该舞蹈的风格特点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并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从而获得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3.创设切题的教学情境

民族民间舞蹈起源于人们的日常劳动,由劳动人民直接创作和传承,因此那些原生态的田间、地头和村寨,就是民族民间舞蹈进行表演和传承的天然大舞台。这就从客观上加大了对民族民间舞蹈“风格性”把握的难度。因为学生不可能置身于那些真实的劳动场景和热闹欢快的氛围中,也难以感受到那种虔诚的宗教信仰和理想追求,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开展想象、获得体验。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了两种常用的方法。首先是将课堂舞台化。舞台表演因为有灯光、舞美、音响等手段和方式,所以能够实现对情境的营造和氛围的烘托,从而能够让表演者感受到该舞蹈所应有的风情和韵味。鉴于此,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上营造出舞台表演的效果,以帮助学生掌握舞蹈的风格特征。比如在藏族舞蹈的教学中,学生在左右摇摆这个动作上经常出现节奏不准确的问题,而且一些动作不够扎实,表演性太强。对此,我们可以将课堂设置为一个舞台,利用音响设备播放藏族舞蹈的音乐,利用投影仪展示出藏族地区的美丽风光:那神圣伟岸的喜马拉雅山、蔚蓝平静的纳木错湖,还有那一步一叩首的虔诚的老阿妈……同时要求学生穿上藏袍,将自己想象为一个藏族同胞,以此来感受左右摇摆时袍子对身体律动的影响,感受因为服饰的拖累给动作带来的变化,从而将动作做得更加逼真、到位。其次是课堂的生活化。舞台上的环境也是对生活的模仿,所以当条件允许时,不妨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选择尽可能和舞蹈表演相类似的场景。比如东北秧歌的表演,多在农村的空地上进行,对此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农村地区,在真正的农村空地上进行表演。当学生置身于这个环境中,看到真实的农村场景时,内在的表演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不由自主地就跳起舞来,这样一来,对舞蹈风格的展现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4.提高教师的科研和示范能力

提高学生对风格的把握能力,其中的关键环节就在于教师,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示范表演能力。首先是科研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主动学习各类民族民间舞蹈知识,特别是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需要教师做好广泛的收集和细致的整理工作。具体到对舞蹈风格性的研究上,要求教师要对常见的十几种民族民间舞蹈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和把握,而且必要的时候,还要深入到舞蹈的发源地进行采风,了解当地的历史发展、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审美习惯等,通过实地实景的观察,来验证自己的理论研究。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地考察,都不能只局限于对舞蹈的风格性把握,而是要树立一种舞蹈文化理念,将该舞蹈放置到该地区的大文化之中,这样才能获得对风格和舞蹈特征最本质、最全面的认识。其次是表演示范能力。教师标准、投入的示范,能够帮助学生对该舞蹈有最直观的认识,为学生对舞蹈“风格性”的把握提供可靠的形象依据。当然这不是要求教师要掌握多么高难度的舞蹈技巧,而是重在对舞蹈情感、神态、动率的投入和对“风格性”的追求。举例来说,同样是东北秧歌的教授,有的教师是双手抱胸,在舞蹈队伍中走来走去,对动作不到位的学生予以纠正;而有的教师则是站在队伍的最前排,带领学生一起舞动,将东北秧歌那种泼辣、开朗和豪放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两者相比,显然是后者教学效果更好,教师要首先表现出一种投入的态度和对“风格性”的追求,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会被激发,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舞蹈作品的“风格性”。所以说,教师要从科研和教学示范两个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使自己两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而对其“风格性”的把握则是情感表达的具体体现。很多时候,学生的舞蹈动作娴熟,表演也比较认真,但是表演效果却给人一种“干巴巴”的感觉,其中的原因就是对“风格性”把握得不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说,对于“风格性”的把握,已经成为了制约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的瓶颈之所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该要素的把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意在引起高校舞蹈教育者的充分重视。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我们应该怀着“源于民间,高于民间”的追求,将这种舞蹈的艺术魅力,充分、全面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也只有始终秉承对“风格性”的追求,才能真正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李娟单位:渭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