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研究论文8篇

时间:2022-01-14 10:56:35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研究论文8篇

第一篇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为创新,这也是满足当前新课改的精神。以素质教育为背景,小学语文老师充分的研究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挖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指导,让课堂教学的方式更新颖,这对学生语文科目的学习造成积极的影响,对其今后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小学;创新

改变传统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创新教学,这也满足当前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在小学各科目中渗进创新教学法具有积极的意义。小学生处于学习知识的关键阶段,而语文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阵地是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很多得学者对创新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研究,这就要求老师以小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效的设计和使用教学方式,这对学生语文的学习很有帮助,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存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然后就小学语文创新教学课堂的方式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期进一步提升国内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素质教育有形式化倾向:素质教育呈现出很大的形式主义,究其原因是为了发展素质教育而做的一些掩饰工作,这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几乎没有作用。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老师的课件五彩缤纷,多种多样,老师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忙忙碌碌。在貌似时尚的小学语文课堂背后隐藏着极大的危机。素质教育成为老师比拼课件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老师各出奇招。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引导,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教学方式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而仅仅追求形式和技术的教学方式,没有重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需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学到多少东西,甚至学生会为了出彩的课堂疲于奔波、应付,最终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1.2学生缺乏自主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性是素质教学推崇和重视的,看重学生智慧和潜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在自主的活动中才能被有效的培养、激发、调动。所以,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在定位学习目标、内容以及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有效的结合班级的交互活动,真正的尊重并确立学生为教育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然而实际情况是,老师重视课堂知识的讲解工作,学生的实践环节被老师的讲解活动占用,学生缺少必须的实践,缺失自主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就不能很好的被激发。

1.3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而言的,这两种教育模式截然不同。我们应该了解,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然实际上,在升学等体制的影响下,小学语文课堂存在很大的应试教育体制残留,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方法是以知识为基础并走向知识,试图在各知识点之间找出联系和关系,然后辅以相关的记忆方法,把知识点生硬的装入学生脑中,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合作精神等的培养。

2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策

2.1从主客体关系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品格。要想开发思维就必须常有疑问,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比老师自己提出问题效果要好很多。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脑、手、眼、口等共用,把问题妥善的解决,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其二,老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的发挥。老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为基础,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让教学技巧和教学环节上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不仅乐学、爱学,更让所学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能力。在课堂教授环节发挥主导作用。老师在这一环节以所学内容的重点为基础,简单、明了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的探究,发挥示范作用。其三,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挥老师要重视,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切实的发挥指导作用,当学生的思维有所偏离时,老师要及时的纠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升自身的各项素质。

2.2从功能指向上,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是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方式,目的在于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素质。我们要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坚决的贯彻这一思想。老师以教材为基础,让小学生学会审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品质。使用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领悟合作精神、培养交往能力,具有较好的表述能力和心理素质。在自由的学习氛围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要勇于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

2.3从教学内容上,体现能力本位:教材是小学语文开展教学内容的依托和蓝本,但是,教材内容仅仅发挥培养小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作用,而最重要的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能力,这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一方面,要切实的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高度,把隐藏在教材背后的知识挖掘出,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汲取语文中的养分,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的了解小学语文教材以及开展学习的内在目的。不仅如此,老师还需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托,给学生传达更多“美”的东西,这对道德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3结束语自素质教育出现之日起就被人们所追捧,这种和应试教育相对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好处,不仅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对学生进行创新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的关键阶段,而作为实用性较强的语文学科,小学生有必要夯实基础。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为引导,创新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琰.略论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语文建设.2013(02)

[2]宋克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创新思维的培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2)

[3]孙家琴.莫让无效“拓展”迷了眼———谈小学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效性[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4(05)

[4]李巧燕.怎样有效进行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导入———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胜利街小学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02)

作者:闫莉莉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站前小学

第二篇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内容。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要更好地实现它的素质教育,必须与课外、校外活动进行沟通和配合,做到教学生活化;必须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隐性过程。

一、教学生活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教学要更好地实现它的素质教育,必须与课外、校外活动进行沟通和配合。教学着重在学习中研究、生活化活动。语文课堂有效地延伸至生活,重短时效、重生活体验、重实践积累。从成语推介,歇后语解析、谚语收集、名言故事,到话说新闻、评论时事、美文推荐、佳作点评,还有学生们特别感兴趣的班级博客圈、班级日记联播、自写小说联播、当地文化介绍等等,通过多彩的形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的语言感悟和生活感悟。教学生活化,要本着生活的需要、课中能练的原则,从课文中提炼生活,到生活中提炼语文,以课堂为基点,向四周辐射,这样教学可得到充实,同时也高效。另外,要求学生在课后主动参与活动、积极主动探索、主动改进、主动提高。语文活动形式多样,如经典美文诵读、钢笔字比赛、“做新时期的好少年”演讲活动,课本剧表演大赛、“错别字大搜捕”活动、想象作文大赛、“亲近母语”阅读大赛、古诗文诵读等。通过这些语文学习活动开展,可逐步优化教学的生活化。

二、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最主要的形式,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因此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1.教学内容要精选。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而教学内容却很多。如果我们对诸多的教学内容不加选择,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一个教学要求,表面上一点时间也没浪费,实际上这种没有重点的教法,只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使学生如坠云雾之中,不得要领,这种不顾授课效率的课,实际上是浪费了教学时间,是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因此,要改变这种“贪多嚼不烂”的情况,就必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教师应紧扣年级及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情况等内容,从一个章节蕴含的诸多教学要求中,认真分析,仔细筛选,舍弃那些零碎的、片面的、非重点的教学要求,紧紧围绕中心要求进行备课。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授课时才能紧紧围绕重点内容,精心组织教学环节,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节省教学时间。

2.紧凑教学环节。一般的教学至少有这样几个环节,如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形成技能等,但这些教学程序不是千篇一律的,也有个优化组合,及时调整,详略取舍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教师有拖堂现象,这主要是他们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没能好好衔接每个环节,浪费教学时间造成的。如提问时,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太深,学生一时无法答出,教师又缺乏点拨的艺术,往往一喊一大片,到头来仍是教师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白白浪费了几分钟。因此,从备课人手使教学环节精简,从上课着手使教学环节严密紧凑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推敲每个教学步骤,认真计算每个步骤所需的教学时间,做到突出重点,环环相扣,步步紧随,在授课时做到能“一针见血”的决不“绕圈子”,这样才能防止节外生枝,偏离中心,才能克服重复单调、拖泥带水的弊病。

三、重视语文教学中的隐性过程

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和长期的小学教学实践,我认为,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素质教育是爱(包括情感)的教育,是知识的教育,是美的教育,是辩证唯物主义及人生观的教育,是行为习惯的教育,又是养成及成才教育。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重视素质教育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隐性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思维品质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使学生从幼小的年纪开始,就得到一种信念,生活和学习中有一个叫“困难”的概念,有许多事要付出极大的体力和脑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遭遇困难才能给人打开通往幸福之路。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要使自己的学生遭遇困难,正是在遭遇困难中萌发出能力———一种具有深刻道德性的能力,即珍惜年长一代所给予他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小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能力比较低,我们正是要运用语文学习的过程,训练他们这方面的思维品质。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授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使他们经过努力能达到目的。进行这一思维品质的训练,应该是长期的渗透,否则,欲速则不达。总之,对于我们小学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我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要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独立的人格,让他们身心健全,为成为有用之才做好准备;要给他们一种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能力和习惯。

作者:权凯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洞山小学

第三篇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知识的理解能力,加强语文的应用能力。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不断累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策略

引言

素质教育的主旨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并且能够对这些知识进行应用。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提升的一个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面理解,提高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教育的力度,使得语文实践教育成为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改革发力点。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也比较特殊,好奇心较强,而且比较多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小学生的特征,将人文主义精神发挥到极致,以小学生为主,对其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以此作为提高学生潜能的重要发力点。比如在课堂教育上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精神、自尊自强精神等,都可以使得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从而有更强大的动力去完成其他学习目标。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当前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尽管学校加大了投入但同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对小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不够。当前很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存在小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的问题,即使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已经得到了相应的应用,但同样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没有积极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此外,很多教师也没有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教师本身的水平能力也不够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进行理论教学,不能结合实验进行讲解,因此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程度不高,水平不能得到提升。第二,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能力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很多小学的小学语文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比较落后,因此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最终导致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结合生活进行教学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明确现代化教育理念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发力点,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肯定,以学生的利益和发展为根本,加强对各种新的教育资源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意识的创新与改革,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改变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思想理念,让小学生和教师都意识到小学语文理论学习以及实验学习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生活素材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教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素材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各种生活素材加深对小学语文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各种小学语文词汇的利用,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素材中挖掘出更多有助于自身学习能力提升的因素。比如在小学作文的写作过程中,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比如描写自然的作文中,学生就可以将自己平常在生活中看到的各种自然场景作为描绘的素材,丰富作文的内容。比如小学生可以对自己常去的公园的景色进行描写,可以将自己出去郊游时看到的景色描写下来,这些场景就为小学生的作文练习提供了很多的素材,有助于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升。

(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是保证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小学生本身的语言基础能力就比较薄弱,常常导致很多小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激发小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经之路。由于小学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小学生强大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可以进行比划猜词的游戏,一个同学比划词语的内容,一个同学猜出具体的词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而且也能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种语文词汇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加深对各种知识的印象。

(三)加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的过程。对于语文课程而言,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展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各抒己见,说出自己对阅读材料的主旨的看法,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听到其他同学的意见,相互之间分享,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预留出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与人讨论的过程中学会自主的思考,学会自主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赖老师,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合理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业练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可以使得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当前语文作业一般都是根据教材后面的各种材料进行设计的,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一定的限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多层次作业的设计,抛开传统的教材作业,将更多人性化的作业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完成各项作业积极参与到语文自主学习过程中,巩固知识的同时也加深对语文的深入理解。结语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效率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很多教师在考虑的重要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不断加强素质教育的力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师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唐敏.浅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旬刊,2009(15)

[2]黄国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教育评论,2001(18)

[3]王世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1)

[4]刘凤鸾.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J].科教文汇旬刊,2006(05)

作者:贺千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天德学校

第四篇

小学语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重要方面。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为例进行概述,以期能够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导入方式的转变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也是影响课堂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导入中找到主动参与语文活动的欲望,进而也为高质量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我选择了多媒体导入的方式,首先,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盘古开天地”的动画,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也为高质量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又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我选择了“情境表演”的导入方式,引导学生在课下对文本进行反复的阅读,在导入时,引导学生分别扮演陶罐、铁罐,然后自主揣摩铁罐、陶罐的说话语气,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情境中进入到课堂活动之中,同时也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科价值最大化实现以及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形式。所以,教师要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而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自主探究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独立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文本中所描绘的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2)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④漓江的水很清,到底清到什么程度?……鼓励学生带着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结合上述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同时还可以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进而确保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大幅度提高。又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我选择了“小组学习模式”,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评价进行讨论,说一说分别包含了父母对作者什么样的期望,鼓励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中真正理解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使学生理解两种不同的爱,使学生在感受父母伟大的爱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学会感恩。

三、评价模式的转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可见,多元化的评价对学生健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忽视评价在课堂中的作用,或者是对学生进行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说教式评价模式,严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高。因此,在课改下,我们要有意识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确保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找到学习语文的兴趣。还以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在本节课的评价中,我们不仅要评价学生的观点,还要评价学生的小组参与程度,以及小组的讨论情况等等,目的就是要端正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信心走进语文课堂。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做好各个方面的转变工作,要确保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走进语文课堂之中,进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邹顺伟.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J].云南教育,2004(1).

作者:孔维静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龙州镇中心韩家庄小学

第五篇

【摘要】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也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为了大幅度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确保语文课程魅力的有效展示,素质教育下,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的发展所产生的意义,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以确保学生在有效的阅读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也为学生终身阅读习惯的养成做好保障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意义;方法;注意事项

所谓的阅读活动是指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有效的阅读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鉴赏能力的提高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应试教育下,我们并不注重语文阅读教学,常常是为了阅读而阅读,甚至还出现一些学生在反复的读之后,根本不能理解文本的大意等等,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进而,确保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1.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意义

(1)拓展知识视野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识字能力以及主动性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的知识视野被局限于教材上,导致学生的认识能力较差。然有效的、广泛的阅读能够引领学生跟随着作者的笔调去畅游、去观看、去体会自己视野意外的世界,能够将学生在阅读中去了解自己不熟悉的事物等等。总之,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宝库,而且,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2)培养学生语感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是,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注重语感的培养,导致阅读的这方面的价值也得不到体现。所以,在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注意挖掘阅读的价值,要鼓励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去锻炼自己的语感,而且,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3)提高鉴赏能力鉴赏能力是学生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更是确保文本内涵有效展示的重要方面。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去对文本中的一些重点句子中所包含的中心思想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文本价值的体现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指导教学行为,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多样形式提高阅读的质量

(1)问题思考,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思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学生的阅读盲目性,对高效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文本,深入挖掘文本价值,以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例如:在教学《师恩难忘》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在本节课的阅读之前,我引导学生带着下面几个问题进行阅读,即:①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②文本中哪些句子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③田老师是怎样讲课的?④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与文章标题之间有什么关系?……组织学生带着上述的问题进行阅读,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读文本的理解能力,而且,对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文本对比,锻炼阅读能力对比阅读是锻炼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方法也有助于贯彻落实课改下所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凸显学生的主动性,而且,也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同一作者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去领悟作者的写作风格;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内容类似的文本进行阅读,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例如:在阅读《第一次抱母亲》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文中的母子之间浓浓亲情,懂得母爱的伟大,也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文本的中心思想,有效的将亲情教育渗透到课堂活动之中,在本节课的阅读中,我引导学生将《第一次抱母亲》与《我的母亲》以及《“精彩极了”和“槽糕透了”》三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前两篇讲述的都是母亲的伟大,最后一篇是通过父母爱的不同来体会亲情的无私。所以,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去分析和理解每篇文本的中心思想,同时,在比较文本之间的异同中加深对中心思想的理解,进而,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3)情境创设,培养阅读兴趣情境教学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在阅读教学中借助情境法进行教学目的就是要将文本中所描绘的场景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一来能够减少阅读课的枯燥感,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二来能够推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直观的将文本情境有效的展示给学生,以调动学生阅读的语文。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为了给阅读课增加生机,也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本节课的阅读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庐山云雾”的图片,鼓励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在大脑里想象出一幅庐山云雾图,然后,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说一说文本的描述与自己所能想象到的画面是否相似,可见,这样的阅读过程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当然,除了上面的几种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重点句子解读,以确保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3.阅读教学中需注意的事项

为了确保阅读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也为了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需注意以下事项:学生是否为阅读过程中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是课改下所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也是课堂凸显学生主体性的理论依据。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给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逐步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是否对学生的阅读干涉太多。教师过多的干涉是不利于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的。也就是说,在一些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基本上没有给学生留出自主阅读、自主鉴赏的时间,直接将答案抛给了学生,严重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对相关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分析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注意,以逐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4.小结

素质教育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借助恰当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高效的阅读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也让每个学生都在快乐的阅读中健康的成长,进而,也使学生在书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乔雪红.浅析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3年第100期

[2]何达志.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07期

作者:马轶亚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浒浦学校

第六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小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地探究,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用语文知识的技能,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当明确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基础性地位,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有效地结合教和学,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生活、学习。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全面把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不但应开发学生的智力,还应注重学生情商的提高,培养学生为“四有”新人。除此之外,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教师要想做到这些,不仅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先进的理念、高尚的人格、科学的头脑,还应当把握学生的心理,真正地爱学生,以及通过自身求真务实的精神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自主学习能力

应当注重学生自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地思考和学习,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地位十分重要,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应当引导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为学生推荐一部分有益的书籍,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结构,并且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累积词句和掌握别人的写作方法。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其属于阅读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也属于教师正式讲解之前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环节,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良好学习习惯。事实表明,预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而如何可以提高预习的有效性呢?首先应当进行阅读,倘若学生在阅读时碰到疑难问题,就需要进行记录,然后在教学课堂上认真地听讲这一部分疑难知识。其次是进行练习,练习就是做一部分课后练习题,从而巩固预习的效果。总而言之,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技巧,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地要求学生自主地想、写、说、听,从而让学生切实变成学习的主人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纪亚品,赵军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2(03).

作者:史令军 单位: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钓台办西张二小学

第七篇

素质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需要用我们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推广完善。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现状,课改在农村推进起来相当吃力。但这项工作我们还得做,这就需要农村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我们坚信付出就有成果,农村孩子需要沐浴在课改的春风雨露之中!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工作不能只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具体经验的介绍,还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对于语文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大量先进经验,要从理论的高度传授,不能机械模仿。因此,师资培训工作要下大力气抓好教育理论的学习,使广大教师真正树立语文教学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思想。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

二、锤炼学生的品格

锤炼品格,就是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品格修养教育。小学虽然是基础教育阶段,但也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品格训练,为他们逐步提高语言文字修养打基础。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的完整性训练,以及语言构造(字、词、句、段、篇关系)与语言速度等方面的训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不同训练重点,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语言文字品格训练中,应以语感训练为基础,以语言规律为指导。通过训练,全面提高学生遣词造句,既要将语言文字品格训练贯彻始终,又要注意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训练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确定表述中心和表达真情实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

三、注重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柳斌同志说“: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书,最终目标是育人。在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由于学生的个性鲜明,可塑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施教,恰当地运用教材,讲求教学艺术,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思想教育寓于知识教学中,就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四、积极开展语文活动实践课

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而非“言说”。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不是在课堂“言说”的过程中,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之一,同时语文课程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通道。语文实践是丰富、复杂和开放的,这不仅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说读写实践,学生的吟诵品味,而且还包括课外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努力探索,苦练“内功”,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作者:曾小娟 单位: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南华宫小学校

第八篇

摘要:有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课堂而言的,在素质教育下,有效的语文课堂不仅包含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还要锻炼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素质水平,目的就是促使学生获得全面而综合的发展。因此,课改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以期在展现语文学科魅力的同时,也为学生良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素质教育

有效的语文课堂是广大教师一直在追求的教学目标,也是确保学生获得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新的教学理念,要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确保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语文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进行论述。

一、更新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效语文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否则,课堂依旧在教师一言堂的模式中走不出来。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有意识地将课堂主体归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还要完善教学目标,要将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样才能保障语文学科目标最大化实现,也能确保学生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做好各个方面的转变,以为有效的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二、多样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影响有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展现语文学科价值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时,我选择了情景表演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直观的表演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进而确保课堂有效的实现。所以,我首先将文本转变为课本剧,然后,引导学生分别扮演“蔺相如、廉颇、韩勃”等角色,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这样一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对学生轻松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体会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语文课程的效率。又如,在教学《牛郎织女》时,我引导学生课下自主阅读一些神话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自主交流,比如,有学生讲述了“嫦娥奔月“”哪吒闹海”;还有学生讲述了“精卫填海”“共工怒撞不周山”“夸父追日“”刑天舞干戚”等神话故事。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对学生阅读意识的形成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借助恰当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在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做好保障。

三、及时进行反思

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再思考,是明确改进方向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反思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思考课改基本理念是否贯彻落实到位,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以有效的发挥,课堂评价是否正确等,这些都是我们反思过程中需要进行的,也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基础。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要做好从上课的指导思想到课后的反思这个过程中的各方面工作,要确保学生在有效的语文课堂中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妮娜.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浅见[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2(04).

[2]赵庆伍.浅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1(30).

作者:王保军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镇盐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