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堂管理论文

时间:2022-02-26 10:14:48

大学语文课堂管理论文

一、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一种精神品格。大学语文要通过大量的经典作品,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情感渗透和道德培养。也就是说,人文情怀的培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经常化、体系化、多元化。从先秦至中国当代文学,从中国到外国,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教学中,人文情怀的精神维度构建应是一条粗大的红线。从文学中汲取“人学”价值,对生命多一重敬畏,这是人文情怀培养的一个途径。如《礼记•大学》被认为“初学入德之门”,教学中就要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因时制宜地懂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三纲八目”中明确“修身”的重要;在《国语叔向贺贫》中领略传统士大夫“不患货之不足,而忧德之不建”的高贵精神品格;在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文字里生发出生之艰难和情之永长;在《短歌行》悲凉的吟唱中,体会到曹操因渴求贤才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急切、焦虑心情;在李密的《陈情表》中深切地理解孝文化的人文精神要义。通过大学语文的教学,要将人文情怀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气质。最终摆脱语文学习停留在“我注六经”状态,使大学语文学习从侧重于工具性学习,转变为“六经注我”的人文性学习。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反复渲染中,不知不觉地建构生成人文情怀。

二、历史意识

我们要敬畏历史,但历史值得沉思。培养现代、开放、多元的历史观,在大学人文教育中显得尤为必要。在大学语文课堂,历史存留在文本中,是经过了文学化的,并且在长期的筛选中一并经典化。因此,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都具有某种诗学性质,是历史的诗学和诗学的历史的交融。正如历史学家布克哈特所说,“诗可以实现更多有关人性的知识……而历史则是因受惠于诗才深刻洞悉了整个人类本性”,“历史在诗中不仅发现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而且找到了自己最纯粹、最精美的源泉”。172如学习郭沫若的《天狗》,全诗178字,其中“我”字便有38字,且每句诗都由“我”打头。在课堂教学时,文本细读的方式显然不适用,而应以该诗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诗歌分析突破口。由此切入,天狗形象才会显现出深刻的象征意义来,才会让学生认识到天狗形象是几千年以来人的主体性的发现、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解放的雄奇造型。通过此诗教学,要让学生在诗性书写中洞悉历史。同类型的诗歌还有顾城的《一代人》、艾青的《礁石》、北岛的《回答》、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亦可作如是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对历史进行发现和“填补”,在“历史的空白处”体验其丰富性和生动性。甚至通过对历史的想象和“还原”,查明真相、洞察历史,培养辩证的历史观。如教学鲁迅的《狂人日记》时,“我翻看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文章的核心句子,也是我们进行文本思想分析的重点句子。但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文本显然是不够的,正如有学者早就认识到的,“他们始终在这个庞大而统一的、系统的历史联系中处理文学问题。”[5]1即“是用美学的语言在表达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普遍原理”241。因此,从“美学的、历史的有机统一”中,我们才能真正触及到文本的思想内核。历史是深刻的,同时也是多面的。在教学中,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无法在课堂中讲授的经典文本,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凌力的《少年天子》、岳南的《南渡北归》、莫言的《红高粱》、陈忠实的《白鹿原》、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等,让学生在课余的阅读中感受历史。教师可安排课堂讨论会和读书会对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历史观和历史意识进行研讨式的学习。

三、生命思索

“历史如同生命”287,需要我们在思索中去发现、体验、评价。那些历史人物都已远离我们,但他们的精神肖像却鲜活在文本里,成为宝贵的思想资源。学学语文的目的,便是通过触摸一个个的虽然逝去然而仍然鲜活的生命体,来把握人生,探索生命的历程,叩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存之难和生命之痛是经典文学作品表现的精神价值核体。也就是说,伟大文学作品总是在关怀着人类生存的困境,通过表现人类生存的困境,来提供面对困境的精神力量。因此,大学语文课堂要在“与经典对话”中,来完成对“心灵的探寻”、对生命的思索。如在“时代的苦闷”中,许多文人墨客在各自具体的现实历史形态中共同面对着一些共通共在的人生命题,如人格尊严与世俗生存、集体意识与个体追求、传统美德与因袭重负、灵与肉冲突、物质与精神的对峙等。这些两难选择或人生困境都是作家与大众共同面临的精神难题。经典作家对生命的思索应该成为大学语文课堂精神维度构建的一个强音。如讲述《史记》选文时,司马迁在惨重的人生遭遇中,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中汲取精神力量,终于创造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种不甘于“没世无闻”而发愤著书的生命选择应该成为激励大学生人生追求的生命强音。而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让我们感悟到黑暗现实中那个傲岸心灵在现实中呐喊挣扎的痛苦愤懑。杜甫的《曲江二首》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中看似要及时行乐,细想却忧愤深广的情感意蕴;阮籍的《咏怀诗》“悲愤哀怨,隐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那样一种痛苦无奈的人生悲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商隐的《流莺》、李煜的《破阵子》、柳永的《八声甘州》、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等篇目流露出的那种浓重的人世怅惘、无奈、苦痛与眷恋,都是我们对生命进行多方体验、感悟与思索的极好文本。也许,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时,苏轼“超然于物外,无往而不乐,”可以为我们提供某种精神慰藉。文学的本质是“性命之学”,每一位经典作家都是一张厚重的精神名片。鲁迅在“无地彷徨”中“反抗绝望”的战斗韧性;张爱玲“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的人生苍凉;史铁生“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中终于在《我的地坛》中思索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生命沉思;路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的“人生”告诫;海明威“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铿锵誓言;马尔克斯“如果上帝赏我一段生命,我会简单装束,伏在阳光下,坦露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我的魂灵”的生命眷恋……大学语文课堂面对古今中外这些厚重而宝贵的生命资源,完全能够也绝对应该为大学生进行生命思索打开阔大的空间。

四、审美愉悦

“在将来的岁月里,文明的这个领域将会有崭新的,也许想象不到的伟大发展,人类将更加像上帝。但是,在我们的探索中,我们不会忘记现代人在他的上帝般的特性中并没有感到幸福。”34时代在发展,岁月在推移,但文学生生不息。然而,在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面临日益增多的诱惑,功利性的精神需求,快餐式、影像化的精神消遣,强势瓦解着人们亲近文学经典的意愿。人们对文学的感受力越来越迟钝,在阅读中缺乏“静候”的精神姿态和耐心,越来越难以在文学中找寻到愉悦。这是这个时代的巨大现实。大学语文课堂要营造精神阵地、建构精神高地,抗拒日益严重的阅读危机,重新造就那种具备赏阅文学美质的素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大学语文课堂要有利于营造校园文化空间和文学氛围,使学生能在课堂之外,在茶余饭后、寝室熄灯后的“卧谈会”上、课余、聚会时间,有共同、经久的“文学话题”。如能这样,大学语文才真正实现其“大”的身份特质,有效地扩充了课堂,延伸了语文,提升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也造就了当代大学生生动活泼的大学生活,使大学生活与文学生活、诗意生活、精神生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关联。

五、现实关怀

要建立大学语文教学与当前人类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的精神关联。经典文学之所以能跨越时空为各个时代各个国度的人们所接受,正因它能在不同的时空结构中产生艺术共鸣和精神回响。中国文学具有丰沛的现实关怀精神。在现实困境中,我们完全可以从人类创造的文学经典中吸取精神养分、获得精神药方。现实是复杂的,昨天的历史在某个意义上其实就是今天的现实。在文学艺术的精神回响中,大学语文课堂应该创造条件,让师生倾听到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将家国之情与英雄失落之悲深入融合而抒发的深怀报国理想而又怀才不遇文人的千年长叹。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凄苦吟唱中,理解“孤独者”的无奈和艰辛。从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悲壮呼喊中升腾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豪情壮志。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集腋成裘,妄续幽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的创作特征中把握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从鲁迅的作品中挖掘出丑陋的“国民性”是如何阻碍民族发展的,从而清醒地认同现代知识分子不遗余力地通过批判来重塑民族灵魂的创作追求,但也必须认识到,这种追求仍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在巴金《小狗包弟》中反思“”反动性的同时也凝思“思维”诞生的现实土壤问题。从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对那只猪“无视对生活的设置”而“特立独行”的品格肃然起敬,感叹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的“沉默的大多数”“对生活做种种设置”的生存悲哀。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崇高和悲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在“生存还是毁灭”的残酷较量中深切理解那一份悲壮,若有所悟英雄的壮烈牺牲似乎是历史前进的代价和宿命……正是在这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反反复复的浸染、渗透、熏陶之中,学生的眼光、品格、素养、情调便不知不觉地建立起来。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大学语文教学篇目是古今中外经典文学文本的大集合,但由于种种原因,它也必然是挂一漏万的,不可能将所有的经典文字罗列在书本上,也不可能在课堂上穷尽所有的经典。因此,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功能之一便注定是“抛砖引玉”、“激发兴趣”。大学语文课堂不是“大杂烩”,而是大熔炉,通过从多方面构建精神维度。在长期性、整体化的教学实践中,以大学语文的学习作为契机,细致全面、日积月累,以“水滴石穿”的坚持和执着,辅助和指导当代大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一以贯之地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敢于担当。如能此,大学语文则真正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大学语文课程必将焕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获得学生的认同和喜爱。

作者:郑国友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