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教学对话对策

时间:2022-04-24 05:49:00

大学课堂教学对话对策

一、对话策略

对大学课堂教学的意义大学课堂教学主要依赖话语这一传播媒介得以实现,话语是教师表达思想和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对话作为适应大学课堂传播规律的新型教学形态,重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师生协作的和谐性,在活泼开放、自由灵动的课堂意义空间与话语氛围中实现学生、教师与教学文本之间的互动与建构,不断生成新的话语信息,实现课堂话语的增值,形成课堂教学的信息互流与话语体系。“教学的本质是思维的对话,是教师、学生基于课程的思维对话”。

“经由思维对话,学生得以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知识得以转化为智慧,积极的情感体验得以生发,基本的道德素养得以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得以逐步实现”[1]。大学课堂教学的对话既有深层的,也有显在的,思维对话是一种深层的精神交往与心与心的默契,而当其表现为有声语言时,则在师生平等与自由的话语活动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益。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中国古代文学,“在教学中,应有宏观的如文学史规律、文体研究视角的观照,也应有微观的作家作品的细研微察,并注意宏观与微观的交融并进,从而既帮助学生形成大气浑厚的思维风格,又使学生对知识有很好的经纬缜密的掌握”,其丰富的蕴涵、文本的多义和理解的不确定性等,使其课堂教学具有复杂性,远非教师主导课堂就能圆满完成,而应有师生充分而灵活的互动,因此引进对话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身的呼唤。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是经过时代淘洗和读者选择之后的文化精品,饱含丰富的社会、人生底蕴,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无论是知识的生成性还是生命个体的体验性,都无法脱离课堂内的多维对话与沟通而单独实现。正是在对话中,学生不断达成动态的逐步递进的学习目标,既以此实现自身的学习价值,也是能力培养的生成过程。

(2)改变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现状的需要。从学科发展看,中国古代文学是大学里最为典型的传统学科和基础学科,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以知识的获取为目标,互动性和参与性不够,缺少质疑精神、批判意识和时代感。传统意义上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乏味,正在于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参与度不够,对各种课堂因素特别是文本内容缺乏适当而有力的激活,没有生动的知识信息传播过程作为支撑。

(3)优化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新路径。“对话教学是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对话,在经验共享、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引进对话教学策略,确立共同的目标和话题,平等参与,真诚交流,充分调动各种课堂传播因素,构建共通的意义空间,从而“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通过教师、学生、书本之间的对话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创新”[3],提升审美体验,生成文化感悟,促进知识建构的逐步完善和学生人格精神的不断提升。

二、主体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作为生命个体的师生与静态的古代文学文本之间必然会发生不同联系,通过阅读、阐释、传受等活动进行对话,以生动的情感激活教学内容,生成具有现代意义的信息链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课堂活动主体与古代文学中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意识、文本内在美质之间的对话,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是作为知识接受者的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读者与历代鉴赏者、阐释者、评论者的对话。作品的意义世界和审美内质随课堂话语空间的延伸而不断拓展与完善,在动态的话语生成中形成某一作品的接受史。因此,大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主进入与文本的对话活动之中。

以对话为中介,不断将文本知识信息转化、生成为学生的能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所选讲的名家名作,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和无以穷尽的阐释价值,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典型文本,是渗入青少年心灵深处、勃发其生命潜质的养料;其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和生成系统,把文本的知识信息转化为学生的能力,需经历一个质的提升过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消费语境下,任何经典均无理解的终极,只有在接受和阐释中永恒延续,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与再创造中不断去除其意义遮蔽,敞开审美之境,生成新的活性因子,从而实现文学的传播价值,动态延续文学阅读史的构建。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就是对文学经典价值的激活,是生命主体在吸纳文学审美信息、接受其人性熏陶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观照文化心理,锻铸精神品格,锤炼具有历史纵深感和文化厚重感的思维方式,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强化民族认同与自信,实现文化价值和创新精神的提升。

如,中国古代文学蕴涵以仁义礼智信为重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精神意旨,学生在学习、吸纳后,经过心理感悟和品味、生活践履和创新,就可融入到自我道德体系与价值观念之中,内化为实际的能力素养。这就是对话教学的创造性品质所在,“意味着教学从传递知识到生成知识的转换,体现了教学的创造性追求”。因此,大学课堂对话,通过影响人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思维方式,在与时代对接和生活的交互转换中,既延续、传递文本的精神意旨,又对之进行改造、创新,在代代相承的文化互生系统中生成新的文化基因和生命潜能,在历史价值与当下形态的不断延续中转化为一种人生体验和精神涵养,构建价值观念,提升人格境界,完善自我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