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实施中问题及思考论文

时间:2022-07-13 05:47:00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问题及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问题高考教师角色实施策略

论文摘要:提出了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新课程高考、教师角色转变、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策略等方面阐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江西省自2008年秋季开始实施新课程,今年是第二年。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广大一线中学教师发现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也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问题

(一)新课程目标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针对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出了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是使教师在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或策略;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素养。以实现“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但实际的情形是教师们要么习惯性地回到一维目标,追求的是知识的容量、课堂的秩序、训练的到位、最终的考分;要么是把后二维目标流于形式,质量不高。人们这样评说:不仅把传统的优势丢失了,而且新的体系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二)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角色,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改变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实际中以“形式代替实质”的现象较常见。由原来的“满堂灌”发展为“满堂问”,“满堂问”发展为“满堂跑”,提问了多少学生是互动的评价指标,跑了多少回是合作的重要体现,课堂并没有达到新课程的预期。另一种现象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仍然是教材的忠实的执行者,课堂仍然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仍然是教师教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机械式的训练,反复地强化(无论是“少讲多练,还是“精讲精练”),仍然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应付考试的“机器”。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加入了不少研究性、探讨性课题,这些课题是学生形成探究方法,体验过程,走近生活的好素材。但对教师而言,这些活动过程把握难度大,结果可预测性差,投入的课时多,产出少(指的是考试基本不考),再加上客观条件、课时总量的限制,教师对这类课题也只是嘴上说说,舍不得花课时去落实。

(三)新课程评价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在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关注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但在实践中发现,现实中的各种评价几乎成为制约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的一个瓶颈。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教师仍然抱着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对学生的教育、教学都围绕着“把学习成绩搞上去”这一中心,以分数论英雄。“素质教育”成为一句口号。

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所任班级的平均分、排名为标准,甚至出现末位淘汰制,还说成是科学管理。这都充分反映出对教师评价中以奖惩为目的的鉴定选择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由于人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着中学生的发展必然有着许多的分化。而不能像工厂流水线一样,在有些时候,会出现教师投人很多,效果并不明显等现象。这种评价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保守退缩,循规蹈矩,尤其是一些年青教师,本来他们刚刚走出校门,有着较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创新意识,敢于尝试,但这种评价方法束缚住他们的手脚,迫使他们追随老教师的足迹,学的是如何把握教材,把握课堂,提高教学成绩,早日成为一个“熟练工”而已。

3.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家长在孩子升学选择学校的时候,关注的就是这所学校名气,学校每年高考中一本上线多少,二本上线多少,上线率如何?是否有北大、清华。一旦家长把孩子送入学校,就像跟学校签了合同,学校如果不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理想的大学就是“违约”,其他都不是家长关注的。如果你对家长说学校注重学生成长过程、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价值观的形成,家长会觉得太玄,脱离高考现实。

4.各级政府对学校的评价:在我国,绝大部分中学是各级政府出资的公立学校,学校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高考成绩既是学校关注的,更是政府关注的。学校高考成绩下滑,出不了北大、清华,其校长被免职的事例并不鲜见。校长要对政府“负责”,就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头上。同时,没有升学率的学校,政府投人必然较少,学校没有资金只能勉强度日,更不要谈学校的发展壮大。

二、思考

面对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把握未来高考?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也意味它的超前性,所以人们理解、消化、掌握它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实施新课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改革的形势,能否把握未来高考。否则,从学生的发展和前途来讲,我们就成了千古的罪人。

新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新课程高考的改革,从2009年的新课程首次高考,我们可以倾听到新课程推进的脚步声,这一风向标为我们的教学明确了指导思想,也增强了我们解决新课程实施出现问题的决心与信心。

(一)新课程理念具有先进性

首先,它将教育视为生命的诉求。它的定位是:高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并不是面对少数人的“精英教育”,更不是为了顺利通过高考的“应试教育”。把教育视为生命存在的形式,把教育视为生命的一种内在品质,把教育视为生命自身的需要,学习不是一个暂态,而是一个常态。

其次,它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承认人的发展的差异性,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不用一个尺度来要求所有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尊重学生的同时促进其适度成长。

再次,它是以建构主义为认知核心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他通过自己主动而积极的选择、加工与建构的结果,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呈现给他们的东西。新知识经验正是在旧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反应者,更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他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2009年高考新亮点

2009年很多省市迎接了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纵观2009年全国各地的新课程高考试卷,凸显基础工程,关注课改新声,是这些试卷共同特征。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些试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彰显了新课程理念,成为09年高考的亮点。

如2009年北京理综卷第20题,本题要求考生判断他人观点的合理性,这需要考生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具有判断有关信息是否科学可靠的意识。这正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考生的考查。重视科学探究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要素。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既是学生学习的学习目标,又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本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如同提出了4种假设,让考生来分析与论证,评估其合理性。所以说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它给我们中学教学的启示是: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才能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有可能使学生赢得高考的胜利。

再如2009年高考江苏物理卷第5题和第12B(3)题,这两道题的特色可用“源于课本、贴近生活、彰显理念、体现教改”来概括。第5题考查的闪光灯电路,虽然学生不很熟悉,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第12B(3)题是以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水立方为题材,同样来源于生活。这两题都与生活联系,但都高于生活,不仅要会分析题中的现象,第5题还要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会分析该过程中的电量问题;第12B(3)题还要将运动员的长度与照片中的半径进行换算,会用全反射理论来探求水池的深度等。这使“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得以在高考中彰显。这两道试题虽然都出自于课本、来源于生活,但命题专家做了精心的设计,使本来十分常见的电容器问题和一道经典的光学习题不仅赋予了时代气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同时也能够多方面考查学生能力,具有相当的考试价值,这对今后高中物理的教学将取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新课改十分注重课堂的科学探究活动,第12B(3)题的原型为课本中有关全反射的一个经典例题,如果教师将其设计成一个小型的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讨论、实验、论证、交流等过程展开课堂教学,那么同样一个例题,学生留下的印象就要深刻得多,并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

2009年新课程高考中象以上反映新课程理念的试题在各科中均有,在此不一一举例。它们犹如改革的春风,吹拂着我们一线教师的心田,犹如时代的战鼓,催促我们加强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高考是全国瞩目的,新课程高考更是吸引眼球。在大纲新程向新课程过渡时期,命题专家考虑最多的是平稳过渡,所以今年的新课程高考既保持以往高考的连续性,又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高考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试题将增加,……直到高考与新课程完全相适应。

三、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新课程高考,每位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价值观、突破自身的素质局限,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大胆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逐步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最终在新环境下塑造自身新角色。

(一)知识的传播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

教师角色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和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作为课本与学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平、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从而起到指导作用,但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中丰富的科学与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积极影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学习,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真正成为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者。(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一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学生的向导和顾问。老师和学生一样,有时是静态者(倾听、接受),有时是动态者(发言、活动)。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有时是导演,有时是观众,有时是裁判,有时是主持,有时也是演员。但无论何种角色,无论何种变化,教师都应是学生学习的“参谋”、“助手”、“服务者”和“促进者”,都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转换,构建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自由的、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自己贴近学生,融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真正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传统教学,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知识的结果,把大量的结论性的内容要求学生记忆下来,然后反复训练,达到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注重过程与方法,交给学生一把金钥匙,因为“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把传统课程和现代课程归纳比较如下:

传统课程(应试教育):知识结果—授之以鱼—给学生真理(知识)—量—记忆—结果—学会现代课程(素质教育):过程与方法—授之以渔(网)—给学生钥匙(方法)—质—思维—过程—会学

(四)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活动为主体,在方法上以教师的“填鸭式”灌输为主,不少教师片面强调“讲透”、“听懂”,结果却形成了“满堂灌”、“填鸭式”,独霸了讲台。学生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只能被动的接受。过去有一种比喻:“教师要装满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学生比作一个容器,教师的教就是往这个容器里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充分关注。而现代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中心地位,课堂主要以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由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产生教、学协同与共振,形成真正的高效课堂,从而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近年来大声疾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四、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策略

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课改,注重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把握新课改的精髓,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平时的教学。对于新课程实施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课改的精神,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使新课程理念得到落实。要关注新课程高考,并且敏感地由今年的新课程高考,推得自己这一届学生高考将是怎样。

(一)经常用新课程三维目标审视、反思教学

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构建课堂教学结构时,应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开展有控互动的教学程序,强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要突出定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从中感悟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简单的问题,历史上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经历了近两千年的时间才有本质的突破。这期间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究毅力,伽利略敢于向所谓的“真理”提出质疑的勇气,在理想实验基础上充分发挥思维想象的研究方法,都是渗透科学观教学的好素材。用好这些素材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要重视教法研究,积极探索“高效互动”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教学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内容特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教师都要清醒的认识两点:一是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二是在教学设计“求新”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学效果的“务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实践“高效互动”的教学策略,即通过有效的互动达到教学的高效,让学生在有目的的认识活动中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体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要用继承和发展的态度对待课改

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式学习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各有所长。有过程感受和体验上,探究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在对探究能力的培养上,探究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在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上,接受式学习优于探究式学习;在课堂获得知识的效率上,接受式学习优于探究式学习。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好的接受式学习对知识的获得和理解是有效的和经济的,但从长远来说,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待事实证据的科学态度、探究所需要的多种智能,接受式学习显得力不从心,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加强探究式学习的原因。但这并不是要否定接受式学习,因为探究式学习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较多的空间,间接获得知识仍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各种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当认识到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学习方式,将探究的方式和其他的方式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探究教学不能搞形式主义

探究式学习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探究过程中的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归纳等过程,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要使探究学习不流于形式,在设计探究教学时,就要衡量探究的意义和价值,看是否能把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体现出来。在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教学时,不要让实验变成形式,要出于学习的内在动机,要注重理性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选好让学生探究的内容,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适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五)新课程教学的评价机制要跟进

新课程实施关键当然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执行者。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外部环境(各种评价)也很重要,如何让教师无后顾之优地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

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新课程实施,要下大力气制定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如果需要用期中、期末考试作为评价依据之一,则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必须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其次,当然是高考,它犹如悬在教师头上的一把利剑,对教师来说,它事实上起到了三年教学的终结性评价。所以高考是否与新课程相适应,是关键所在,直接影响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