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管理论文5篇

时间:2022-08-25 11:18:31

大学生教育管理论文5篇

第一篇: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

一、初探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原因

1.传统教育的缺陷。传统教育的缺陷是其罪魁祸首。女大学生失联事件折射出我们高等教育理念、模式和内容的不足。“寒窗苦读十余载,只待金榜题名时”,从小学、中学到高等教育的大学,都接受着一成不变的应试教育,这种传统的“八股式”教育模式要求的是标准答案、规定步骤,逐渐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及思考能力。思考能力的弱化导致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的缺失,使学生注重的只有分数,忽视了人生最应该注重的其他东西,包括道德、法制、伦理等价值观念以及诸多生存技能等。所以,当危险来临之时,面对侵害,许多大学生不知所措。

2法律和社会政策保护的缺失。法律和社会政策保护的缺失也是其重要原因。从失联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受害女大学生在年龄上已经超过18岁,但她们仍属于青少年。法律以18岁作为划分成年人的标准,也就是说18岁已经具有完全承担民事行为的能力,但是将可以完全承担民事行为与不会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等同,这是不合理的。在十余载的求学道路中,学校几乎等同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虽然实际年龄已经具备完全承担民事行为的能力,但在全方位的“温室化”教育中,不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严重的被“童贞化”。生活阅历尚浅,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防范风险的意识较差,对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安全隐患缺乏应有的防范意识和警惕,这也是失联事件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从社会学角度看,青年期是一个人从儿童期到成年期过渡的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它的结束应当从获得职业、经济自立、建立家庭为标志。在认识到大学生青少年的身份之后,不难发现,相应的法律在国家层面上只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两者基本上都属于“没有牙齿”的法律。所以,在青少年,特别是年龄大于18周岁的青少年阶段的相应立法是严重不足和缺失的。

3.高校安全教育的缺失和不足。高校安全教育的缺失和不足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首先,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程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所抓的重点,但许多高校却没有对安全意识教育给予一个明确的定位。虽然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这些熟悉的字眼常常出现在相关文件中,但是却没有使安全意识的教育与培养真正走进课堂,从而使其融入和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学习,一般只是集中于新生入学时开展的一系列消防、自我保护的安全知识讲座,缺乏系统性、长期性、有效性的教育。其次,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网络、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大多数高校的安全教育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不能很好的用来应对和防范日益变化和发展的现代安全隐患,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交友安全、网络购物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问题日益凸现出来。

二、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应对策略思考

从女大学生频频失联事件来看,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缺失和不足已经使我国高校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处于社会舆论风口浪尖的高校,该如何应对日益频发的安全拷问?

1.高校安全教育职能明确化。现在,高校都设置保卫科、保卫处等部门,它的作用是处理和防范犯罪行为,但是并没有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政府部门也会安排相应的安全报告会等讲座活动,但这些安全教育也都不是系统的、长期的、及时的,所以效果不太显著。目前安全教育仅仅停留在辅导员层面,具体表现为辅导员专门针对安全教育的班会和节假日前后的安全例会。高校传统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职责不明确,容易造成安全教育结构的漏洞,对于学生重视安全问题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和督促作用,所以必须由上而下使职能明确化,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贯穿始终。目前为止,大学生安全教育未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列入教学计划,没有正规的教材和专业的师资力量。加强安全教育,要设置安全教育的必修课,使其真正地纳入高校教育体系,间接或直接地贯彻大学教育的始终。

2.安全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安全教育的内容也需要及时改革,与时俱进,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安全教育体系还局限在传统的领域里,比如:火灾、安全用电、人身财产保护、遵纪守法等内容,却很少涉及性侵害、防范生命侵害等新的领域。安全教育的模式也要进行革新,使安全教育不再是喊喊口号的空话。与以前纯理论知识相比,要将教学模式多样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身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要将课堂知识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开展应急演练、讲座、报告会、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全面结合,使安全教育从课堂走向课外,使学生可以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真正的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保护自己。此外,还要充分调动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共同编织保护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大网。美国社会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与安全教育十分重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都提供支持,将学校安全保障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为学校避免或减少各种安全事故提供有效地帮助。我国可以有效的借鉴美国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大对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支持,比如:公安、消防部门要积极参与大学生安全教育培养计划;社会媒体加大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同时也做好对高校的舆论监督;交通部门帮助学校制定与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安全计划和交通路线等等,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出有利于大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力量呼吁社会,健全立法,建议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将年龄超过18周岁但仍在学校读书的大学生视同未成年人加以保护;增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罚则,提高其可执行性。从而使保护在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有法可依,严厉打击针对大学生的非法犯罪行为,严格惩处违法犯罪分子。总之,大学生安全的管理和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实施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共同维护大学生的安全、学校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作者:许敬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的各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大学生一般是指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处在成人的初期阶段。总体来说,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当然有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这一需要上得不到满足。一些孩子由于家庭的溺爱导致自理能力极其缺乏,生理需要可能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得到满足。如果一个学生基本的生理需要都无法得到满足,那又何谈去认真学习,追求更高的自我实现需要呢?大学生可能还处于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还不能自如应突发事件,安全需要就会受到威胁。有些大学生被其他同学孤立,被看做是另类。实际上,他们只是内心中社交的需要没能得到满足,缺乏归属感与爱的教育。在现实的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一些老师总会忽略某些学生,甚至体罚学生,使得他们的尊重需要丧失。如果大学生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与困难,徘徊,彷徨,怀疑,乃至自我放弃。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本无法得到满足,倍受打击的大学生只能走向平庸。

2.教师在满足大学生需要方面的失误。离开应试教育的强压,大学教师不会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有的教师给人以冷漠的形象,大学生是敏感特殊的群体,他们渴望得到认同,却又会产生自卑恐惧感。有些教师不愿意和学生交流,只是管好自己的课程和研究。

3.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而家庭则是教育的基础,家庭应为成长中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造成孩子道德品质不良。有些家长过分看重学习成绩,以至于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这些大学生连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都不能满足。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者自身缘由对孩子缺乏关心,让他们得不到家庭的归属感和温暖。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中的应用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只有当大学生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人,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要。

1.学校应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大学的本质是育人,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基础和前提。学校通过建立与完善各项财政资助政策来满足大学生的基本物质需要。同时,良好的学校氛围也是大学生心灵归属感的保障和自我实现的动力。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爱的力量弥散整个校园。

2.教师要改变自身观念,提高自身修养.教师也不是完人,尤其是缺乏丰富经验的年轻教师。在面对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时,首先就是要改变自身观念,不拘泥于片面地评价学生。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修养,以高尚的道德品行去影响学生,而不是让他们产生恐惧感。

3.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去关爱学生.教师要去主动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更重要的是关心生活方面。让处于敏感期的大学生首先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理需要方面得到满足,营造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氛围,满足安全需要。大学生总是踌躇满志,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与希望。教师要学会鼓励他们去实现自我,追求梦想,迈向未来。

4.家庭做好协助工作.大学生生理安全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家庭所提供的。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起来,才更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家长需要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在学校的生活,增加和教师的沟通。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地解决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与探讨,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并且根据这一理论的启示对解决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大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是教育的关键,只有充分满足他们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方面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张慧 单位:浙江大学

第三篇:教学管理推动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发展

1高校教学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高校教学管理,是由教学整体规划、教学过程监督、教学质量管制与评估和科目、专业、授课、材料、实验环境、学校风气、师资、学校规章制度等教学基础设施组成的。教学管理基本任务包含在探讨教学和发展特征来更好地实现教学成果的丰盈;建立和谐的教学秩序,探究并开展实施教学改革,为教学工作保驾护航。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调动性和学生的积极接受性变得重要。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总的来说可总结为几点:

1.1整体性

教学理念确立、教学实施监督、教学成果认知和认同、教学基础设施配备、教学管理中枢系统、教学管理与教育探讨六个方面共同组成了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学术性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它的完成要求管理者不仅仅要对教育事业有所认知,并且还要有独到的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见解和一定专业意识。从意义上来讲,更应该注重的是对脑力运作的管理,以人为本,管理通过的是专业知识,以客观的规律科学灵活地运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仅凭以往经验照抄照搬,而是以管理者必须具备资深的专门人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具备对教育本身持续敏锐的感悟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步、提升改革,达到准确全面地完成与教师、学生沟通交流。

1.2导向性

教学管理是一种目的性明确的教育管理的一种活动,因为教学理念、具体细节、运作制度、实施过程等都关系到对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接收,进而产生直接明了的效果,所以从现代社会对人的需求意义上来说,教学管理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融合,表现在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人的培养方面。

2创新教育的意义及目标

创新人才应该是因为被事物的未知无尽持续地吸引着,去思考,去不断地探索创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拥有飘逸的想象性和与众不同的看待事物的眼光,这样可以不拘谨于现状,找到另外的途径去打破传统,开辟新思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培养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教育的创新改革。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总结出创新型教育的意义为:创新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创新能力的有更高要求的全面教育,同时,创新能力的发展基础是全方位素质教育,更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把全民素质提高,才能使我们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追求更高、更强。总的来说,创新教育是普及全方位传统教学的深入发展。

2.1唤醒创新精神,鼓励创新意识

我们发展创新型社会的首要前提就是以创新教育的发展而定的。只有有了强有力的创新意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打破传统,新潜能就可能被发掘。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当下最紧迫也是最艰难的任务,需要教师重点实施推陈出新、一往无前、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解决的精神的培养工作。

2.2培养创新思维

我们积极全力地提倡创新思维,是因为这种思维可以让学生掌握改革后有效的创新办法,进而更好地实践创新行动、研究成果,生生不息。创新思维是一种思维活动,以鲜明性和革新性为目标,以思维的顺畅无阻性与变通性为外在表现形式,让思维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拥有无尽的想象,打破固有思维定式,综合思考,推陈出新。

2.3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的过程包含脑力的运作过程,还包含了其他更多的人格因素。这些人格因素不但可以激发创新意识,而且还可以促使创新意识的实践并得出结果,对创新活动的开展有着重大意义。在当下,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教育教学点的办学宗旨和理念,融合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已经是一种思想。从思维来说,一种新型的教育是对旧教育观念制度的质疑,是全面的教育改革的求索。教学管理的目标是在教学质量上升的基础上,顺利地开展教学教育任务,进而使师资力量不断提高,更高更好更强,才能保障教学工作有科学依据、科学方法,达到教学工作的务实性,提高成功率,帮助对高校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创造全面的规章制度,科学性、平衡性、融洽性的学术氛围是保障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以科学理念为创新教育重新扬帆:第一,以人为核心,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为核心,把学生的成功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目标点。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不断提升、不断发展、不断得到实践。第二,在教师的要求上,教师要首先拥有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意识,及时发现先进有效的管理思维和办法,在原有的管理思维和办法上,推陈出新,大胆改革,在教学管理中,及时发现落后的环节,寻求解决办法,积极和其他教师或学生讨论研究,实现教学效率的高速性。第三,实施“系统”管理的方法,学校的各级行政部门管理部门要从整体的理念相互运作,发挥凝聚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从而实现团结的成果最大化。在这个环节中,要求从校长到各个行政部门、管理部门到每一位教师,都把教学教育作为自己的出发点,顺利高效地运作在教学系统的每一个环节中,实现效益最大化。高校教学的重点工作:教学工作,第一步是科学管理。科学决策从来都不是冗长繁复的,仅仅是在决策上规范化、透明化,按规章制度办事,实事求是,本着平等的原则民主化,领导以身作则,以生活细节服人,持之以恒,就可以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都是一件身体力行的传授活动,所以,教师自身素质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这项活动有效运转的保障。更高要求地优化教师队伍,紧抓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重中之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实现大学生和老师的共同进步,共同投入创新计划中。其次,教师,是社会发展软实力的脊梁,不仅要首先拥有新的观念,提高关于创新教育良好的觉悟,有良好的素质和渊博浩瀚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实践精神,动手能力。要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只有自己更优秀,才能培育更优秀的继承人。转变教学理念,发展由理论性到实践性的跨越,在教学中不再“满堂灌”,而是启发性教育,借助多媒体的迅速发展,充分利用,使教学丰富多彩化。总而言之,教学管理作为创新建设的主体,要求教师的高素质高技能,学生作为主题中的主题,更要求教学管理的科学性。所以,教学管理是新型的,在当代更具挑战性的事业。

作者:康在民 郭建英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第四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1差异化管理理念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原则要求

1.1尊重差异原则

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趋势不同程度地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尤其90后学生党员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学习的目标与理想、个性发展特点等方面也存着差异性,我们不能以行政的方式来要求所谓的思想统一,应以辩证的视角来思考如何有效地引导、教育,为社会培养、输送多层次多元化的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借助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力量,采用调查问卷、心理学常规的人格测试软件等多方面的途径了解、把握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重视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地位,落实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保障其充分发挥主体权利,倾听学生党员的意见及诉求,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参与班级、党支部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要与时俱进,立足学生党员个性发展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载体、手段和方法,以增强教育培养的实效性。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采用团体辅导与个性指导结合,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党员学会科学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引导他们避免成为困惑迷茫的人。关注心理健康,学会适应,避免怨天忧人;指导他们学会与人沟通、交流,避免成为妄自菲薄或孤芳自赏之人;启发他们学会提高情商,避免成为孤独、被动的人。

1.2共赢原则

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中,高校运用差异化管理理念,须要坚持个体、组织共赢的原则,不能简单地要求学生党员改变价值理念来适应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否则适得其反。我们要重视其成长需求,引导学生党员把个人的成长目标和党组织的期望进行有机结合,关注他们思想觉悟的提高、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基层党组织完善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方案,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制度保障,引导学生党员变压力为动力,为激发党员内在成长动力提供外部环境保障,增强学生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促进其把外在目标转换为内在自我激励,从而推动党员自我发展、基层党组织培养和群众督促的合力形成,助推学生党员的成长。学生党员在党组织的关心培养下健康的成长,增强了其对党组织的信任感,提升党组织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增强育人实效。

1.3沟通原则

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关心学生党员的需求,把解决其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贴近其学习生活,帮助其解决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学业、人际交往、情感、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困惑、困难问题,以充分实现党组织人文关怀。这需要营造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氛围,建立交流、沟通的渠道,搭建沟通平台,如利用现代网络媒介建立QQ群、微信、微博,开展好支部大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不定期举办主题讨论会、座谈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促进学生党员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充分发挥沟通的功能。支部书记要以平等的立场、态度与学生交流,注意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党组织获取的信息量与沟通的畅通、交流的内容成正比,掌握的信息愈丰富,愈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教育,教育效果更佳。沟通的充分与否关系到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信任程度,注重人文关怀,可切实提升党组织工作的亲和力,增强学生党员的归宿感,让党组织成为其健康成长的温馨港湾。

2差异化管理理念下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

2.1以提高学生党员素质为重点,构建层次鲜明、多元化的教育培养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当代党员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中央16号文件提出“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对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明确了方向。明确大学生党员的培养目标,是把其培养成党性强、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过硬、大局意识、模范意识、服务与奉献意识强、专业知识与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较强,受到广大师生好评的大学生党员群体。关键要构建符合学生思想特点,满足其发展需求的层次鲜明、系统的培养体系。需改变“一锅粥”模式,培养体系应呈现承前启后、梯度递进,注重高低年级、毕业生党员的差异。低年级党员培养侧重点应包括学习《党章》、党史、校情校史及专业的认识、自我的认知等;高年级党员的教育内容侧重点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结构的拓展、相关职业素质的提升及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等。以此增强其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激发潜力使其内化为提升自身精神的动力,培养学会合作,提高抗挫折能力,加强奉献、服务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为大学生党员搭建载体,组织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与服务学校、社会相结合,拓展、提升业务素质能力的内涵丰富的党日主题实践活动,如开展校内各支部间、校外企事业党支部结队共建等活动,以提升师生对其的认可度与满意度。改革教育模式,通过培训班、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探索以学生党员为主体,引入启发式、参与式等调动其积极性的教学方法,鼓励其参与设定的问题或主题活动的讨论与策划,提高培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改变了培训课上“低头族”居多的现象,扭转“低效率”的困境。让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教育充满期待与向往,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2.2以创新载体为突破点,拓展学生党员培养路径,激活学生党建工作活力

高校应积极探索创新学生党员教育与培养途径,以创新载体为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本校的学生思想特点、专业特色,尝试创新载体,以项目实施与管理为抓手,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创造力,激发学生党建工作活力。桂林医学院在实践中探索创设学生党建项目活动载体,以课题项目方式申报,加强科学评审,选取具有发展性的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加强对项目简介、项目创新及特色、项目执行完成等情况管理与验收,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以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负责精心组织指导开展,下拨党建经费支持项目的运作,项目具有可操作性、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形式活泼,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可持续性等特点,如药学院探索以“微视角之药行动,点滴之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红色2+1”活动,尝试以学生党支部、教师党支部及企业党支部结对共建的模式,发挥三方的优势,充分利用“微访谈、微摄影、微义工、微课堂、微挂职、微视频、微博”等“7微”载体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践开展服务活动,传播正能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党员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较好效果。生物技术学院则创设了“学生党员服务队”、“学生党员之家”主题项目,创建网络微博平台开展校内外党员服务工作等各类公益活动,为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提供交流、学习、互动的场所。项目式党建载体的创立延伸了实践育人的平台,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动学生党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调动了主人翁的角色意识,引导学生党员从“微”做起,从小抓起,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增强了党员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为锻炼学生能力搭建了平台,培养了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服务、奉献意识,提高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彰显大学生党员的无限魅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

2.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学生党员、基层党组织“双向”评价考核机制

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将极大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成效。为改变相对滞后的党员教育管理现状,需要引入竞争机制,以此充分激发学生发展的潜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完善学生党员、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双向考核、激励机制。党的十八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要求各地方高校应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优势与特点,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及服务于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教育与培养等内容,重视学生基层组织生活、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存在薄弱环节,构建基层党组织的考核体系,实行支部自评、他评相结合的考评制度。将基层党支部培养学生党员的压力变为动力,努力服务于学生党员的成长,积极为学生党员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平台,搭建载体,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激活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掌握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充分调动其参与到班级、党支部工作事务的积极性,强化角色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构建涵盖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包含社会实践)、奉献意识表现、群众基础等绩效方面的多角度、科学化、立体化的学生党员教育评价考核体系。每一项指示赋予一定的分值,项目内容分值的权重可依据高低年级的情况来设定,考核的结果可与学年度的评优评先结合,促进学生党员加强自身党性的锤炼,积极探索知识,引导其参加社会实践及公益类活动,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叶巧群 单位:桂林医学院

第五篇: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概况

高校贫困大学生,主要是指其家庭所能募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据调查和统计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是来自经济社会和文化比较落后的农村或偏远山区困难家庭;二是来自家庭人口众多且失业人数多或低层劳动力多的困难家庭;三是来自家长年迈而劳动力弱、家庭上学子女多且子女上学费用负担重的困难家庭;四是来自家庭有病人或残疾人的困难家庭;五是来自因家庭成员发生重大意外事故或疾病造成家庭经济变故的困难家庭。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及存在问题

1.思想方面。大部分贫困大大学生思想积极向上,政治态度端正,但思想觉悟及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一是虽然大学生总体关注时事政治,具有良好的爱国热情,但往往不能很好地把国家、社会和自身结合起来,缺乏社会责任心。二是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天真、简单,品性淳朴、直率,但由于长期地处边远地区或农村,地方经济及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社会开放程度不高,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他们社会见识少、阅历浅、社会信息存储量匮乏等特点。三是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存在“学习好便能就业好”的思想,虽然他们在校学习刻苦勤奋,但却忽视了思想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很少积极参与各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生活和就业过程中,表现极其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

2.心理方面。高校贫困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一是自卑心理。高校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拮据,常为生活犯愁,与衣食无忧甚至花钱阔绰的学生相比,在经济消费上形成巨大反差。久而久之,其情绪易低落。二是孤僻、自我封闭心理。高校贫困大学生由于自卑,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容易使其心灵封闭,不愿主动与他人交往,不善沟通和人际交往,从而导致性格内向、孤僻。三是焦虑心理。由于高校贫困大学生想通过学业来改变命运,在校十分注重学习成绩,无形之中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面对全新环境和生活的种种考验,或面对严峻的就业和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容易诱发焦虑情绪。四是妒忌心理。由于高校贫困大学生无法正确地认识、评价及定位自己,经常容易受周边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影响而产生妒忌心理,并成为学习、生活及就业过程中最大心理障碍。五是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还存有虚荣、功利、空虚无助、偏执等其他不健康心理问题。

三、影响高校贫困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成效的主要缘由

1.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放缓,创业就业机会短缺,人才竞争激烈,形势严峻。这既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校园安保等工作提出新要求,又给高校大学生特别是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求学、就业、创业带来新压力。

2.政府监管缺位和社会不良风气侵袭,给高校贫困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问题。国内正处发展模式转型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加上诚信缺失,公正失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盛行,诸多社会问题对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加上科技网络信息技术发达但政府监管又失力,社会诈骗手段多样,部分高校大学生因经不起诱惑而上当受骗或走上歧途。

3.校园周边地区治安复杂,给高校贫困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压力。少部分学生因恋爱、创业或追求自由等缘故私自在校外租房居住,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节约开支而租用简陋、安全系数低下的出租屋居住,容易发生学生伤害事件和物品失窃案件。

4.高校安全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给高校贫困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影响。一是学校安保工作边缘化状况仍未改变,在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相当匮乏。二是学院安全宣传教育形式传统、单一,宣教成效不明显,特别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三是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理念及体制滞后,未能有效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新时期安保工作需要,学生经常不服管、不服教,特别是面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系统性、个性化教育管理成效甚微。四是校园自身安保工作体制不顺畅。受执法权限的限制,对校园内外发生的各类案件,高校不能及时查处,矛盾不能及时化解。五是受安保专项经费短缺限制,从事安保工作人员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安保管理服务理念落后。六是随高校后勤社会化推进,部分高校安保工作由物业公司承包管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重管理轻宣教、重形式轻实效”现象屡见不鲜。

5.高校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本领薄弱问题突出,给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一是学生大多数来自贫困农村或偏远地区,因地方教育资源短缺、教学方式传统、受教知识面单一等因素影响,使学生对国际国内局势认识不足,社会发展形势认识不清,国防意识、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十分薄弱。二是学生社会见识少,阅历浅,上大学后便对城市里的新生事物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但自身抗诱能力却十分薄弱,容易因“贪小便宜”而上当受骗。三是学生为缓解学习生活经济压力,更好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在校迫切要求参加校外兼职以获得兼职薪酬,但有时因盲目过度追求高薪而忽视安全风险,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误导从事违法犯罪工作,走上歧途。五是学生心理受挫能力差,一旦上当受骗或遭遇重大挫折后,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且无法自行疏导解压,严重时便会滋生厌世心态和轻生观念。

四、加强和改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几点工作建议

1.将安全教育工作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一项十分重大教学教育任务。面对国际新形势和国内新常态,面对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新要求,面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性,各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校园内广泛深入开展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有所侧重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并切实将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融入其中并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丰富,更贴近实际,更有价值意义。充分让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好认识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国情社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鼓励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合理规划人生。

2.将安全教育工作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一步强化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新生入学时,各高校应及时建立高校贫困大学生档案数据库,各心理健康咨询和宣教单位或机构应及时开展心理测评和心理健康宣教活动。在活动中,应秉承“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理念,切实加强“生命无价”“生命至上”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和安全宣教工作,既要帮助他们增强心理健康和安全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情绪自控能力,又要帮助他们掌握卫生保健方法和安全防范技能,培养积极进取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特别应加强家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受挫能力,教会他们在遇到重大挫折或困境时懂得求救和自救方法,消除自暴自弃和轻生念头。

3.将安全教育工作融入大学生资助育人体系,进一步优化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育人模式。高校贫困大学生入学后,各高校应根据其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有效核实和分类资助,在加大资助力度和广度的同时,应坚持“资助与育人并重”原则,在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励志感恩公益活动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帮助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掌握安全防范技能,防止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勤工助学活动和就业创业过程中上当受骗。

4.将安全教育工作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进一步强化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高校贫困大学生在创业或就业时,一般会面临几大问题。一是就业心理不成熟不健全;二是能力素质与实践经验相对缺乏;三是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难以排解;四是就业途径单一且择业范围狭窄;五是就业费用过高且开支负担过重;六是社会关系资源约束且相当匮乏。面对这些问题,各高校应有针对性开展职业发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必要时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应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切实帮助他们学习法律和安全知识,使他们知法、守法和学会用法,增强就业创业安全防护和维权能力,实现平安就业和合法创业。

作者:郭朝明 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